姚超凡
- 作品数:69 被引量:161H指数:8
- 供职机构:西南交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交通运输工程建筑科学文化科学天文地球更多>>
- 波纹形钢管片环、柔性管片衬砌及其设计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波纹形钢管片环、柔性管片衬砌及其设计方法。该波纹形钢管片环包括多块围合形成环状的管片,管片上开设有纵向螺栓孔和环向螺栓孔,管片的内外表面均为正弦曲面。该柔性管片衬砌包括多个依次连接的波纹形钢管片环,相邻波纹...
- 姚超凡晏启祥何川张君臣代永文郭柏里张建辉张文芮庚豪吴政隆
- 一种用于逆断层中保护建筑物安全的吸能装置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逆断层中保护建筑物安全的吸能装置,其包括至少一个连接为一体的吸能单元,吸能单元包括弹性钢板、压缩弹簧及由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拼组而成的装置底板,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相接触的斜面的倾斜角度与断层倾角相同;装...
- 代聪姚超凡
- 文献传递
- 一种位置和高度可自由调节的地铁车站楼板台车支架系统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位置和高度可自由调节的地铁车站楼板台车支架系统,包括:行走子系统、支撑子系统、动力子系统、连接子系统和支模子系统,所述行走子系统包括多个行走滚轮;所述支撑子系统包括多组支撑架;所述动力子系统包括多个千...
- 章邦超杨祥姚超凡冯浩院强晏启祥张君臣
- 文献传递
- 实现高地应力和非一致激励耦合作用的边坡试验系统及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实现高地应力和非一致激励耦合作用的边坡试验系统及方法,包括振动台、支撑底板、拼接式支撑框架、分段式拼装模型箱、门架式反力架和试验控制系统,支撑底板两端分别支撑于两个振动台上,拼接式支撑框架设于支撑底板上,分...
- 富海鹰何川张迎宾张世豪余鹏程耿萍姚超凡
- 基于XGBoost算法的隧道抗错断设防长度智能判定方法及系统
- 本发明公开基于XGBoost算法的隧道抗错断设防长度智能判定方法及系统,涉及隧道工程与人工智能交叉技术领域,解决现有技术无法通过快速准确预测隧道变形长度从而实现设防长度智能判定的技术问题;本发明包括S1:构建隧道三维梁‑...
- 姚超凡何川段景楠罗旺程天健杨文波刘语泉刘玉林
- 一种适用于管片注浆孔堵漏的密封组件及其施工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管片注浆孔堵漏的密封组件,包括位于管片内的吊装预埋件、与吊装预埋件连接的紧定构件以及位于管片的注浆孔内且与紧定构件密封配合的可形变密封构件,可形变密封构件的底部、可形变密封构件与管片之间的间隙内分别...
- 宋天田 何川姚超凡 黄际政 王士民 杨军伍 康潇月
- 一种隧道衬砌钢筋的锈蚀测试系统及锈蚀率监测方法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隧道衬砌钢筋的锈蚀测试系统及锈蚀率监测方法,涉及隧道工程技术领域,包括:构建预测模型,预测模型的隐藏层权重和偏置由人工生态系统优化算法确定,人工生态系统优化算法的初始种群由立方映射得到;获取训练样本和实测...
- 杨文波王芝茏何政树吴枋胤姚超凡王哲念
- 路基脱空导致的无砟轨道竖向变形计算方法及监测系统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路基脱空导致的无砟轨道竖向变形计算方法及监测系统,计算方法包括S1获取所有测力装置的压力值;S2判断是否存在测力装置的压力值等于零;若是,进入步骤S3,否则返回步骤S1;S3将压力值等于零、且连续的测力装...
- 晏启祥王立川赵海宁沈卫平龚伦张天周上进张鹏姚超凡
- 文献传递
- 软岩大变形隧道支护拆换力学与时空变形行为研究
- 2024年
- 针对九绵高速软岩大变形隧道非仰拱部分支护失效所面临的拆换问题,结合现场监测与数值模拟方法,探究支护拆换时的力学行为与时空变形规律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1)研究条件下,靠近非拆换段的新支护受力小,远离非拆换段的新支护受力大;离非拆换段距离相同的新支护,先拆换的受力大,后拆换的受力小。(2)支护拆换工作面位置对新作初期支护受力的影响大于对新作二次衬砌的影响,新作初期支护-二次衬砌应力分担比例与拆换引起的围岩松弛应力呈正相关,改善围岩物理力学参数后进行支护拆换是解决软岩大变形的有效措施。(3)距离非拆换段前后1D(D为隧道等效直径)范围内结构的位移受支护拆换影响小,拆换段中间部分的位移基本相同且比两端大。(4)对于软岩等岩性较差的隧道,拆换时应至少在拆换位置前后1D范围内施加必要的临时保护;拆换前的注浆能起到施工预加固的作用,通过“坏-注-换-抗”的过程,能有效抑制软岩流变效应。
- 浣宇翔田礼勇杨文波李昊豫刘勇唐浩姚超凡
- 关键词:软岩大变形
- 基于围岩卸荷弱化效应的特大断面隧道超前支护研究
- 2025年
- 为了揭示卸荷过程中岩体力学参数的弱化特性,研究在卸荷弱化效应下不同管棚参数对特大断面隧道超前支护的影响效果。依托重庆火凤山隧道,通过三轴加、卸荷试验得出岩石变形模量和抗剪强度卸荷弱化规律,采用FLAC^(3D)有限元软件建立了考虑围岩卸荷弱化效应的岩体力学参数动态计算模型并验证了计算模型的准确性,在此基础上通过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就不同管棚布设范围、间距和注浆厚度对特大断面隧道围岩变形及支护结构内力的影响开展系列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岩石试样的变形模量和抗剪强度随卸荷量增大而发生不同程度的衰减,试样破坏后残余变形模量仅为峰值的8%,残余黏聚力仅为峰值的23%~32%。2)相比于摩尔库伦模型,动态弱化模型能够更准确地描述岩石破坏特性和围岩卸荷损伤发展过程。3)超前管棚支护能够显著降低围岩变形,改善支护结构内力,使拱顶沉降降低38%,围岩压力降低20%,拱顶和拱肩初支弯矩降低60%~80%。4)围岩变形和结构内力对不同管棚支护参数敏感性不同,管棚布设范围对隧道拱顶沉降影响较小,管棚间距大于40 cm,注浆厚度小于70 cm时,拱顶沉降明显增大;管棚支护能够显著降低支护结构弯矩但对轴力改善效果不明显。研究结果可为隧道围岩在开挖卸荷过程中的参数弱化及特大断面隧道超前支护提供参考。
- 郑科杨文波曾文浩方勇姚超凡浣宇翔
- 关键词:特大断面隧道卸荷试验超前支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