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姚国良

作品数:17 被引量:46H指数:4
供职机构: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细胞
  • 4篇肿瘤
  • 4篇胃癌
  • 4篇肝癌
  • 3篇蛋白
  • 3篇预后
  • 3篇通路
  • 3篇癌细胞
  • 2篇信号
  • 2篇信号通路
  • 2篇胰腺
  • 2篇胰腺癌
  • 2篇增殖
  • 2篇上皮
  • 2篇上皮-间充质...
  • 2篇生存期
  • 2篇切除
  • 2篇转化生长因子...
  • 2篇晚期
  • 2篇胃癌细胞

机构

  • 17篇河南科技大学...
  • 2篇河南科技大学

作者

  • 17篇姚国良
  • 13篇范永刚
  • 7篇王伟
  • 7篇封冰
  • 6篇张贝克
  • 6篇翟景明
  • 5篇刘可峰
  • 4篇解刚强
  • 2篇漫彦文
  • 1篇韩振坤

传媒

  • 4篇中华实验外科...
  • 2篇实用癌症杂志
  • 1篇医学综述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肝胆外科杂志
  • 1篇肝脏
  • 1篇新疆医科大学...
  • 1篇胃肠病学和肝...
  • 1篇腹腔镜外科杂...
  • 1篇河南科技大学...
  • 1篇肿瘤基础与临...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中国合理用药...

年份

  • 2篇2025
  • 1篇2024
  • 1篇2023
  • 3篇2021
  • 2篇2020
  • 3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2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贝伐珠单抗联合射波刀治疗脑转移瘤的临床研究
2025年
目的:探讨贝伐珠单抗联合射波刀治疗脑转移瘤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22年5月~2023年12月期间某院收治的86例脑转移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案差异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射波刀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贝伐珠单抗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免疫功能指标(CD3^(+)、CD4^(+)、CD8^(+)、CD4^(+)/CD8^(+))、瘤周水肿体积、临床疗效、生存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CD3^(+)、CD4^(+)和CD4^(+)/CD8^(+)高于对照组(P<0.05),CD8^(+)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瘤周水肿体积均缩小(P<0.05),且观察组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疾病缓解率(69.77%)高于对照组(46.51%,P<0.05)。两组均随访12个月,观察组患者总体生存时间长于对照组(χ^(2)=5.451,P=0.020)。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贝伐珠单抗联合射波刀可有效提高脑转移瘤患者的临床疗效,减轻免疫抑制及瘤周水肿,延长患者生存期,且不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
韩振坤姚国良
关键词:脑转移瘤射波刀免疫功能生存期
替吉奥联合奥沙利铂与吉西他滨联合奥沙利铂对晚期胆道肿瘤的疗效和安全性比较分析被引量:6
2018年
目的比较替吉奥联合奥沙利铂方案(替吉奥组)与吉西他滨联合奥沙利铂方案(吉西他滨组)治疗晚期胆道肿瘤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入组的87例晚期胆道肿瘤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87例晚期胆道肿瘤患者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替吉奥组和吉西他滨组。比较观察2组疾病控制率、总生存率、疾病无进展生存率和化疗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替吉奥组和吉西他滨组化疗疾病控制率分别为61.5%和68.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60,P=0.610)。替吉奥组和奥沙利铂组的总生存率、疾病无进展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1.386、2.993,P=0.239、0.084)。替吉奥组和吉西他滨组的Ⅲ、Ⅳ度不良反应主要为消化道反应(P=0.633)、骨髓抑制(χ~2=1.925,P=0.165)、转氨酶升高(P=0.747),2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替吉奥联合奥沙利铂化疗治疗晚期胆道肿瘤是安全有效的,可以作为晚期胆道肿瘤的备选化疗方案。
姚国良
关键词:胆道肿瘤吉西他滨奥沙利铂
转化生长因子-β1通过诱导Wnt/β-连环蛋白信号通路调节肝癌细胞上皮-间充质转化的研究被引量:14
2019年
目的观察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在肝癌细胞对Wnt信号通路的调节作用。方法对肝癌细胞株HepG2细胞使用5、10、20μg/LTGF-β1重组蛋白诱导,48h后细胞计数检测肝癌细胞增殖。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方法检测上述各组上皮-间充质转化(EMT)标志蛋白及Wnt通路中相关蛋白表达。对肝癌细胞进行β-连环蛋白(β-catenin)小干扰RNA(siRNA)沉默,及β-cateninsiRNA沉默加TGF-β1重组蛋白诱导,分别检测EMT标志蛋白及Wnt通路中相关蛋白表达,并进行对比分析。实验数据以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实验图片采用ImageJ软件进行灰度分析,目的蛋白相对表达量以目的蛋白/内参蛋白的比值表示。结果TGF-β1可促进肝癌细胞体外增殖,且与TGF-β1处理浓度呈明显相关(5μg/L实验组P<0.01,10μg/L实验组P<0.01,20μg/L实验组P<0.01)。TGF-β1处理组的肝癌细胞上皮细胞标志蛋白E-钙黏蛋白(E-cadherin)表达下调;间质标志蛋白波形蛋白(Vimentin)和β-catenin表达上调,且与TGF-β1处理浓度呈明显相关(E-cadherin对照组:1.000±0.058;5μg/L实验组:0.937±0.049,P>0.05;10μg/L实验组:0.490±0.046,P<0.01;20μg/L实验组:0.520±0.035,P<0.01。Vimentin对照组:1.000±0.058;5μg/L实验组:1.097±0.042,P>0.05;10μg/L实验组:2.217±0.169,P<0.01;20μg/L实验组:2.467±0.088,P<0.01。β-catenin对照组:1.000±0.115;5μg/L实验组:1.893±0.116,P<0.01;10μg/L实验组:2.327±0.104,P<0.01;20μg/L实验组:2.633±0.078,P<0.01)。β-catenin沉默组上皮标志物E-cadherin的表达上调,间质标志物Vimentin和β-catenin表达下调;而加入TGF-β1可以使β-catenin沉默的肝癌细胞中的E-cadherin的表达降低且Vimentin和β-catenin表达上调(E-cadherin对照组:1.000±0.068;β-cateninsiRNA沉默组:2.420±0.095,P<0.01;β-cateninsiRNA沉默+TGF-β1组:1.187±0.038,P<0.01。Vimentin对照组:1.000±0.113;β-cateninsiRNA沉默组:0.450±0.052,P<0.01;β-cateninsiRNA沉默+TGF-β1组:1.353±0.088,P<0.01。β-catenin对照组:1.
解刚强范永刚王伟翟景明姚国良刘可峰封冰张贝克
关键词:肝癌转化生长因子-Β1WNT信号通路Β-连环蛋白
胰腺癌患者环氧化酶-2和离子结合蛋白的表达水平及预后相关性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探讨胰腺癌患者环氧化酶-2(COX-2)和离子结合蛋白(CBL)的表达水平及预后相关性。方法选取90例胰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胰腺癌组,以及同期胰腺炎患者50例为胰腺炎组,另选同期行健康检查的健康受试者50例为对照组。对三组患者或受试者入院后的COX-2、CBL水平进行检测对比,并对胰腺癌组患者不同分期COX-2、CBL水平进行统计对比。对胰腺癌组患者进行统一的规范化治疗,根据患者预后效果分为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对两组患者的COX-2、CBL水平、无进展生存期(PFS)、总生存期(OS)进行统计对比。并对胰腺癌患者的COX-2、CBL水平与PFS、OS水平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胰腺癌组患者的COX-2、CBL水平均高于胰腺炎组且高于对照组(P<0.05)。胰腺癌组随着肿瘤分期的增加,COX-2、CBL水平呈显著性升高的趋势(P<0.05)。预后良好组患者的COX-2、CBL水平低于预后不良组,PFS、OS水平高于预后不良组(P<0.05)。经Pearson检验分析,胰腺癌患者COX-2、CBL水平与预后指标PFS、OS呈负相关性(P<0.05)。结论COX-2、CBL可能参与胰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随患者的病情恶化呈现规律性上升。COX-2、CBL与患者的预后呈现明显的相关性,可作为判断胰腺癌患者预后的参考指标。
漫彦文范永刚姚国良
关键词:胰腺癌环氧化酶-2预后相关性
不同方案化疗对伴有不可切除肝转移胃癌的疗效评价
2019年
目的对比评价DOF方案(多西他赛、奥沙利铂、氟尿嘧啶)和XELOX方案(奥沙利铂、氟尿嘧啶)对伴有不可切除肝转移胃癌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首诊的39例伴有不可切除肝转移的晚期胃癌患者,其中23例接受了DOF方案化疗,16例接受了XELOX方案化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总生存率、无进展生存率、化疗周期数以及3/4级化疗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化疗后DOF组转化为可切除病例明显多于XELOX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1/23 VS 2/16,P=0.037)。DOF组的总体生存率[(17.8±2.1)个月VS (11.5±1.6)个月,P=0.032]和无进展生存率[(15.3±2.0)个月VS (9.1±1.5)个月,P=0.018]也优于XELOX组。DOF组中有1例达到完全缓解。两组最终接受的化疗周期数[(7.2±1.9) VS (8.5±3.3),P=0.732)]、3/4级化疗不良反应(9/23 VS 6/16,P=1.000)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DOF方案化疗对伴有不可切除肝转移灶的晚期胃癌患者的疗效优于XELOX,但化疗不良反应与XELOX方案相当。
姚国良范永刚丁豪哲
关键词:进展期胃癌化疗肝多发转移
人工液胸或气胸辅助氩氦刀治疗膈顶部肝癌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讨人工液胸或气胸技术辅助氖氦刀冷冻消融治疗膈顶部肝癌的临床疗效及分析。方法 73例无手术指征膈顶部肝癌患者接受了经肝动脉栓塞化疗(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联合氩氦刀冷冻消融(argon-helium cryosurgery system,AHCS)治疗。其中,A组38例患者共46个病灶在彩超引导下采用人工液胸或气胸技术辅助进行,B组35例患者共43个病灶无人工液胸或气胸技术辅助,治疗结束后评价近期疗效,并随访生存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外周血AFP值均较术前出现明显下降(P<0.01),术后A组外周血AFP值远低于B组(P<0.05)。术后A组肿瘤完全坏死率远远高于B组,而不完全坏死率,部分坏死率却低于B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个月后根据新修订的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the modified response evaluation criteria in solid tumors,mRECIST)评价疗效,显示术后A组完全缓解(CR)及稳定(SD)患者数均大于B组(P<0.05),而进展(PD)患者数却远远小于B组(P<0.01)。术后A组并发症发生率远远低于B组。结论彩超引导下人工液胸或气胸技术辅助AHCS联合TACE治疗能充分显示膈顶部肝癌,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疗效可靠。
范永刚刘可峰王伟姚国良翟景明封冰漫彥文
关键词:肝细胞癌冷冻消融气胸
胆碱激酶α与原发性肝细胞癌预后的关系研究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探讨胆碱激酶α(choline kinase alpha,CHKα)的表达对原发性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根治性切除术治疗的HCC患者312例,应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CHKα在HCC癌组织中的表达,并随访其生存状况。CHKα对HCC预后的预测价值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进行评估。单因素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并Log-rank检验,采用多因素分析Cox回归模型。结果截至2018年12月,312例HCC患者中,失访26例,随访率91.7%。在随访到的286例患者中,死亡177例。CHKα预测HCC死亡的最佳临界点为0.55,当CHKα为0.55时,CHKα预测HCC死亡的灵敏度为74.6%,特异度为83.5%;AUC曲线下面积为0.80。多因素Cox回归模型表明,较大肿瘤(HR=1.08,95%CI:1.03~1.14)、Child-Pugh B级(HR=1.14,95%CI:1.11~1.18)、CHKα低表达(HR=2.26,95%CI:1.92~2.39)是HCC患者死亡风险增加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CHKα表达是HCC患者预后独立危险因素,CHKα表达下调者预后更差。
封冰王伟翟景明姚国良范永刚
关键词:原发性肝细胞癌预后
内镜下套扎术与硬化剂治疗肝硬化伴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对比
2025年
目的 比较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EVL)及内镜下硬化剂(EIS)治疗肝硬化伴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2年6月至2025年1月收治的102例肝硬化伴消化道出血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1例。对照组采用EIS治疗,研究组采用EVL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静脉曲张情况、出血情况、实验室指标、肝功能、血小板计数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 术后1 d复查,两组静脉曲张减小或消失、无再出血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30 d,研究组静脉曲张减小或消失率(90.20%)、无再出血率(98.04%)均高于对照组(72.55%、80.39%)(P<0.05)。术后1 d复查,两组血红蛋白(Hb)、白蛋白(Alb)、凝血酶原时间(PT)和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0 d,研究组Hb、Alb、PT、INR指标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1 d复查,两组腹痛缓解率、黄疸改善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0 d,研究组腹痛缓解率(94.12%)、黄疸改善率(98.04%)均高于对照组(78.43%、82.35%)(P<0.05)。术后1 d及术后30 d,两组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和总胆红素(TBil)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两组血小板(PLT)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0 d,研究组PLT计数较对照组升高(P<0.05)。术后1 d复查,两组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WBC)计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0 d,研究组CRP、WBC较对照组降低(P<0.05)。结论 采用EVL治疗肝硬化伴消化道出血效果优于EIS,可有效缓解静脉曲张,避免再出血,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肝功能状态。
侯照阳姚国良王树鹏范永刚
关键词:肝硬化消化道出血硬化剂
机器人辅助外科达芬奇手术系统Nissen在胃底折叠治疗中的Meta分析
2012年
背景:与传统腹腔镜技术相比,机器人辅助外科特别是达芬奇手术系统可以提供良好的三维成像技术、更好的人体生物工程学设计及更加精细的操作。目的:通过Meta分析评价机器人辅助外科达芬奇手术系统Nissen胃底折叠在治疗胃食管反流性疾病中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运用计算机检索Embase、OVID及PubMed等数据库有关达芬奇系统辅助Nissen胃底折叠治疗胃食管反流性疾病的论文。根据数据类型不同,统计方法分别采用倒方差法和M-H法,并根据异质性分析结果分别采用随机效应模型和固定效应模型。结果与结论:共纳入5篇文献,累计160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除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外,传统腹腔镜组与机器人Nissen胃底折叠组总手术时间、有效手术时间、术后吞咽困难发生率、中转开腹或中转为传统腹腔镜手术率、再手术率、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说明机器人Nissen胃底折叠在治疗胃食管反流行疾病时并不优于传统腹腔镜手术,因此应谨慎选择适应证。
范永刚姚国良刘可峰
关键词:META分析
ERRα、ERRβ蛋白在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中的表达水平及与病理的相关性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探讨雌激素相关受体α(ERRα)、雌激素相关受体β(ERRβ)蛋白在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中的表达水平及与病理的相关性。方法收治86例结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均进行根治术治疗,术中分别采集每位患者的结直肠癌组织样本、癌旁正常组织样本,采用免疫组化SP法对各组织标本中的ERRα、ERRβ阳性率、表达水平进行检测,并分析ERRα、ERRβ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结直肠癌组织ERRα、ERRβ阳性率分别为67.44%(58/86)、75.58%(65/86),高于癌旁正常组织的阳性率分别为13.95%(12/86)、19.77%(17/86),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直肠癌组织的ERRα、ERRβ水平均高于正常组织(P<0.05)。ERRα、ERRβ的表达率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位置、病灶直径、病理分型等无关,而与肿瘤分期、淋巴结转移、分化程度、血管浸润等有关(P<0.05)。经Pearson检验分析,ERRα与ERRβ蛋白表达水平呈正相关性(P<0.05)。结论ERRα、ERRβ蛋白在结直肠癌患者中呈现高表达,并与患者的肿瘤病灶组织的浸润、转移、分期等不良预后临床病理特征有相关性,两者可能协同参与结直肠癌病情恶化的调控。
漫彦文姚国良张贝克
关键词:结直肠癌雌激素相关受体临床病理学特征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