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姚丽莎

作品数:7 被引量:9H指数:2
供职机构:山东经济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经济管理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篇农村
  • 3篇农民
  • 2篇新农村
  • 2篇新农村建设
  • 2篇民间金融
  • 2篇金融
  • 1篇地方公债
  • 1篇地方债
  • 1篇地方债券
  • 1篇新型农村合作
  • 1篇新型农村合作...
  • 1篇新型农村合作...
  • 1篇增收
  • 1篇增收问题
  • 1篇债券
  • 1篇正义论
  • 1篇职业教育
  • 1篇人民
  • 1篇人民群众
  • 1篇社会系统工程

机构

  • 3篇山东经济学院
  • 3篇山东财经大学
  • 1篇山东省青年管...

作者

  • 6篇姚丽莎
  • 1篇张颖欣
  • 1篇段小明

传媒

  • 1篇价值工程
  • 1篇中国财政
  • 1篇山东经济
  • 1篇齐鲁珠坛
  • 1篇中华会计学习
  • 1篇地方财政研究

年份

  • 6篇2007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从正义论视角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被引量:5
2007年
医疗卫生事业的相对公平是关系到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问题,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千家万户的幸福安康,也关系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关系国家和民族的未来。目前,我国医疗资源配置中存在的不公平现状,使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日益突出。这种情况不能体现社会公平与正义,不能体现广大农民群众的利益要求。
姚丽莎
关键词: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正义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农民群众人民群众
从“白沟模式”探讨农民增收新思路
2007年
新农村建设的核心是农民的增收问题。近年来,国家财政通过多予少取等惠农政策增加了农民收入,减轻了农民负担,但农民来自生产经营的收入增长势头趋缓,城乡差距不断拉大,如何破解农民增收难题已成为一项十分紧迫而又艰巨的任务。本文以河北省“白沟模式”作为切入点,对小城镇建设在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方面的作用进行了初步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措施建议。
姚丽莎张颖欣
关键词:农民增收惠农政策小城镇建设增收问题国家财政农民负担
地方公债探析被引量:1
2007年
目前发行地方公债是大多数国家地方政府的普遍做法。从三个方面对地方公债发行进行了探析:从公共产品的性质来看其发行的必要性;从市场条件来看其发行的可行性;从公共资源的配置意义上认识其有效性。最后,针对现状提出了确定地方公债的法律地位、隐性地方债务显性化等建议。
姚丽莎
关键词:地方债券公共产品公共资源
关于利用教育券推进农民职业教育问题的探讨被引量:1
2007年
从当前新农村建设的实际情况看,资金、信息固然重要,但是难得的还是人才,尤其是懂技术、会经营的人才。农民素质的高低决定了农村社会发展的速度和质量,是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最本质、最核心的内容。正如西方发展经济学家舒尔茨所说:改善穷人福利的决定性因素不是空间、能源和耕地,决定性因素是人口质量的改善和知识的增进。要想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构想变成现实,把农村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化为人才资源优势。必须大力发展农民职业教育,加强农村劳动力培训,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其中,通过发放教育券进行的农民职业教育培训是一种有效的方式。
姚丽莎段小明
关键词:教育券农民职业教育农民素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文化素质
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民间金融的作用
2007年
由于农村金融的边缘化,财政对新农村建设投入的资金不能满足其需要,资金严重短缺。民间金融已成为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器”,在新农村建设中充分利用自身优势,有效地满足农村市场资金需求、优化资源配置并有助于推进正规金融机构改革。主要探讨了合理规划农村民间金融,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问题。
姚丽莎
关键词:民间金融福利帕累托改进
民间金融为新农村建设插上可持续发展之翼
2007年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惠及亿万农民的世纪工程,是需要巨大的资金投入来推动和构建的社会系统工程。然而在财政以每年百亿级的速度增加资金投入的同时,农村资金却在以每年千亿级的速度大量流出。这使资金本来就十分短缺的农民、农村、农业雪上加霜。金融是经济的血脉,新农村建设离不开农村金融市场的建设。资金的“稀缺性”已成为农村经济建设的“瓶颈”,成为新农村经济建设的重要掣肘因素。因此,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除了依靠国家巨大的财力、物力投入以外,通过加快发展农村民间金融来促进农业发展、农村稳定和农民增收已显得尤为重要。
姚丽莎
关键词:农村民间金融新农村建设可持续发展农村经济建设社会系统工程农村金融市场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