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思文
- 作品数:144 被引量:299H指数:10
- 供职机构:湖南科技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机械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 纳米氧化锆对等离子喷涂二硅化钼涂层微观组织和抗氧化性能的影响被引量:2
- 2013年
- 采用大气等离子喷涂制备了MoSi2及纳米ZrO2强韧化MoSi2涂层,分析了两种涂层在1200℃大气环境中的高温氧化行为,利用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仪分析了涂层的高温抗氧化机理。结果表明:MoSi2(t)粉末在喷涂过程中发生氧化,转变成MoSi2(h)相,并生成了Mo5Si3和极少量单质Mo相。MoSi2形成了较典型的层状结构,而30vol%ZrO2-MoSi2涂层未出现典型的涂层结构,ZrO2的加入增加了MoSi2涂层的致密性。1200℃氧化200 h后,MoSi2涂层表面生成一层厚约10μm的保护性SiO2氧化膜,30vol%ZrO2-MoSi2复合涂层表层没有形成保护性氧化膜,涂层中生成了大量的ZrSiO4。
- 颜建辉张志刘龙飞王跃明唐思文
- 关键词:氧化锆二硅化钼等离子喷涂
- 二硅化钼喷涂粉末的制备及其涂层组织结构被引量:7
- 2011年
- 以粒度为1-2μm的MoSi2粉末为原料,采用喷雾干燥和真空烧结制备了喷涂用MoSi2团聚粉末.分别用平均粒度为9.68μm的MoSi2粉末和团聚造粒MoSi2粉末(38-72μm)为喂料,大气等离子喷涂制备了二硅化钼涂层,分析了涂层的微观组织结构.研究结果表明,喷雾干燥造粒后的近球形粉末在1300℃真空烧结1h后,粉末流动性和松装密度分别为17.1s/50g和2.16g/cm3,比烧结前分别增加了57.0%和46.0%.平均粒度为9.68μm的MoSi2粉末制备的涂层主要是由Mo和Mo5Si3等富钼相组成.团聚粉末制备的涂层主要由MoSi2相组成,涂层较致密,内部出现了类似"网状"的组织结构.
- 颜建辉唐思文张厚安
- 关键词:二硅化钼喷雾干燥大气等离子喷涂涂层
- 用于测试复合材料Ω形构件拉脱性能的夹具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测试复合材料Ω形构件拉脱性能的夹具,所述夹具由六个夹持部组成,第一夹持部、第二夹持部分别与第四夹持部配合,固定夹持Ω形构件的蒙皮两侧;第三夹持部与第四夹持部配合,固定夹持Ω形构件的空腔内蒙皮;第五...
- 李树健李常平李鹏南牛秋林唐思文
- 脉冲电沉积Ni-Co-P/HBN复合镀层及其制备方法
- 一种脉冲电沉积Ni-Co-P/HBN复合镀层及其制备方法,它采用金属材料作基体,先将基体表面进行前处理,再配以硫酸镍、氯化钴、次磷酸钠、柠檬酸、柠檬酸三钠、硼酸、聚乙烯醇为主要组分,六方氮化硼HBN粉末为分散相的复合镀液...
- 彭成章胡斌梁朱玲玲唐思文
- 文献传递
- 一种添加包覆相强韧化的WC-Ni<Sub>3</Sub>Al硬质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 本发明属于硬质合金制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添加包覆相强韧化的WC‑Ni<Sub>3</Sub>Al硬质合金及其制备方法。按质量分数计,其硬质相为84.7%~94.98%WC,粘结相为5%~15%Ni<Sub>3</Sub...
- 唐思文种鑫鹏成浩李栋梁欧阳志勇林云峰
- 金刚石涂层钻头钻削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工艺被引量:6
- 2014年
- 采用金刚石涂层854钻头进行了钻削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T300和T800的试验,使用测力仪与超景深三维显微系统对钻削过程中的钻削力以及孔出、入口缺陷进行了测试与观察。分析了钻削力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切削用量对切削力和钻孔质量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相同进给速度下,随转速增加,轴向力呈减小的趋势;在同一转速下,轴向力随着进给速度增加呈逐渐增大的趋势,已加工孔的入口质量比出口质量好。在相同参数下,T300比T800的轴向力要小,T300的平均力约为T800的2/3左右。T800的撕裂长度约为T300的1/3左右。
- 杨进李鹏南唐思文邱新义张丽娜
- 关键词:碳纤维复合材料钻削力进给速度转速
- 陶瓷刀具高速铣削4Cr13不锈钢铣削力试验研究被引量:5
- 2014年
- 采用单因素试验,分析了切削速度vc、每齿进给量fz和切削深度ap对铣削力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切削速度vc的增大,铣削力减少;随着每齿进给量fz和切削深度ap增大,铣削力增大。同时,设计了4Cr13不锈钢正交试验方案,基于概率统计和回归分析原理,建立了4Cr13不锈钢高速铣削的铣削力模型,对建立的铣削力模型进行了显著性检验,检验结果表明所建立的回归方程呈高度显著检验状态,并对其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模型与实际情况拟合得较好,故可用其来预测和控制铣削力。
- 张丽娜李鹏南唐思文邱新义张帅
- 关键词:高速铣削正交试验力学模型铣削力
- 人工智能背景下科研反哺教学的“工程材料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 2025年
-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高等教育领域正经历从“知识传授”向“能力培养”的深刻转型。作为机械类、能源动力类等非材料专业的核心课程,“工程材料基础”承担着培养学生材料选型、性能分析与工程应用能力的重要任务。然而,传统教学模式以教师讲授为主,教学内容偏重金属、陶瓷等材料的理论特性,与机械设计、智能制造等专业需求脱节,导致非材料专业学生普遍面临“学难致用”的困境。基于此,本文以非材料专业学生的能力需求为核心,结合人工智能技术与科研反哺教学理念,系统探讨“工程材料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策略。通过重构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突破传统教学模式在知识应用、创新能力培养及前沿性方面的局限,为新工科背景下的同类课程建设提供理论与实践参考。
- 熊峰陈冰邓辉唐思文唐皓
- 关键词:机械设计材料选型人工智能
- La_2O_3-Mo_5Si_3/MoSi_2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高温氧化行为被引量:10
- 2006年
- 通过自蔓延高温合成了稀土协同Mo5Si3复合强韧化MoSi2的复合粉末,研究了La2O3-Mo5Si3/MoSi2复合材料的室温力学性能和高温氧化特性。结果表明:与纯MoSi2相比,稀土和Mo5Si3细化了材料的晶粒,提高材料的室温弯曲强度和断裂韧性,其强化机制为细晶强化,韧化机制为细晶韧化、裂纹偏转、裂纹分支和微桥接;当Mo5Si3含量不超过30%(摩尔分数)时,随着Mo5Si3含量的增加,材料的抗氧化性能降低,而RE-40%Mo5Si3/MoSi2(摩尔分数)复合材料出现粉化现象;RE-Mo5Si3/MoSi2复合材料抗氧化性的降低,主要是由于Mo5Si3较差的抗氧化性、材料致密度的降低以及晶粒细化的结果;0.8%稀土(质量分数)协同5%Mo5Si3(摩尔分数)的RE-Mo5Si3/MoSi2复合材料具有较好的综合力学性能和高温抗氧化特性。
- 颜建辉李益民张厚安唐思文
- 关键词:MO5SI3MOSI2
- 基于超星学习通的混合教学模式在“金属热处理原理与工艺”课程的改革与实践
- 2025年
- “金属热处理原理与工艺”课程作为材料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等专业的核心课程,具有理论抽象性强、工艺实践要求高的显著特点。针对传统教学中理论抽象性强、实践条件受限、课时紧张、互动性不足等问题,本研究基于超星学习平台,系统构建并实施了线上线下深度融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该模式重构了“课前知识传递—课内知识内化与能力提升—课后知识巩固与延伸”的全过程教学环节,围绕热处理核心理论和关键工艺,整合开发了一系列优质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并设计实施了丰富多彩的线上线下融合互动活动。此次改革旨在提升学生学习自主性、课堂参与度、对固态相变、CCT和TTT曲线分析等抽象理论的理解深度以及热处理工艺制定、优化、失效分析等复杂工程问题的实际解决能力,为工科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一条具有参考价值的实践路径。
- 熊峰周炜邓辉李时春唐思文颜建辉
- 关键词:混合式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