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德平 作品数:29 被引量:104 H指数:6 供职机构: 兰州交通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甘肃省中青年科技研究基金 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生物学 医药卫生 农业科学 文化科学 更多>>
氧化亚铁硫杆菌的筛选及金矿浸出试验 难处理金矿占世界黄金储量的60%,而目前世界产自难处理金矿的金产量仅占世界金产量的6%.中国难处理金矿储量丰富,由于技术水平的限制尚末得到很好的开发利用,微生物氧化法具有污染程度小,成本低,浸出指标高等优点,越来越受到人... 唐德平关键词:氧化亚铁硫杆菌 难处理金矿 RUBISCO 文献传递 适配体介导脂质体靶向递送siRNA的研究 被引量:2 2015年 为探讨适配体介导的脂质体靶向递送siRNA的可行性,采用前列腺癌细胞膜表面抗原(PSMA)的适配体A10-3.2与脂质体结合,构建适配体-脂质体靶向递送体系(Apt-LP),并利用Apt-LP递送p EGFP-N1质粒和Bcl2 siRNA到前列腺癌细胞LNCa P(PSMA+)和PC-3(PSMA-),转染48h后,用荧光显微镜检测绿色荧光蛋白的表达,q PCR检测Bcl2 mRNA表达,蛋白印记法检测Bcl2蛋白表达,Hoechst 33258核染法分析体外抗肿瘤活性。结果显示:与脂质体递送体系相比,Apt-LP显著提高递送p EGFP-N1质粒和Bcl2 siRNA到靶细胞LNCa P(PSMA+)的效率;显著提高Bcl2 siRNA诱导的靶细胞LNCa P(PSMA+)Bcl2基因沉默效应,更有效的诱导靶细胞LNCa P(PSMA+)凋亡。结果表明:Apt-LP是一种有效的siRNA靶向递送体系,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 唐德平 毛爱红 王芳 张虹 王黎 廖世奇关键词:适配体 SIRNA 脂质体 microRNA治疗在癌症及其他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2021年 microRNAs(miRNAs)是一类内源性、非编码小分子RNAs(约22 nt),在基因表达调控中发挥关键作用。已有研究表明,miRNAs失调是造成多种人类疾病的原因,如癌症、病毒感染及自身免疫性疾病等。补充或抑制miRNAs功能与活性已成为多种疾病治疗的新策略,抗肿瘤miR-34mimics、治疗HCV感染的anti-miR-122等基于miRNAs的治疗方案已进入临床试验。重点就miRNAs治疗在癌症及其他疾病中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对目前开发安全有效miRNAs治疗策略所面临的挑战进行分析。 唐德平 邢梦洁 宋文涛 姚慧慧 毛爱红关键词:癌症 肝炎 心血管疾病 糖尿病 siRNA脱靶效应类型与规避策略 被引量:2 2012年 小干扰RNAs(small interfere RNAs,siRNAs)能够特异性沉默靶基因,现已广泛应用于阐明基因功能,鉴定药物靶点,开发比目前更有效的治疗药物。然而siRNA脱靶效应(off-target effects,OTEs)导致基因沉默实验中表型效应解释复杂化,引起siRNA治疗毒副作用。与siRNA有关的脱靶效应有microRNA样脱靶效应、免疫刺激、RNAi元件饱和三种类型。综述了siRNA脱靶效应类型及减轻脱靶效应的方法,以增强该技术的实用性。 唐德平 毛爱红 廖世奇 薛林贵 张柄林关键词:RNA干扰 小干扰RNA MICRORNA OBE理念指导下的生物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 被引量:6 2021年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高校规范和提升专业内涵建设的良好契机。在以“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OBE理念指导下,兰州交通大学生物工程专业对实践教学课程培养体系、教师工程实践教学能力、实践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质量监控及持续改进制度建设等方面进行标准化建设,并结合科研特色提出改革举措,探索建立具有学科特色、符合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的实践教学体系,切实提高实践教学质量。 康小虎 任爱梅 唐德平关键词:工程教育认证 生物工程 实践教学 固定化氧化亚铁硫杆菌对Fe^(2+)的氧化 被引量:5 2006年 用Ca(NO3)2凝固聚乙烯醇(PVA)、海藻酸钠和氧化亚铁硫杆菌复合水溶胶,并把成形后的颗粒置低温冷冻,从而形成固定化颗粒。用该颗粒填充固定床生物反应器进行连续操作,考察了不同稀释率下固定床生化反应器氧化Fe2+的情况,在温度31℃、pH值1.8、稀释率0.5h—1条件下,Fe2+最大氧化速率达2.90g/(L.h)。系统即使在没有灭菌的情况下,稳定性保持良好,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王玉建 涂玮 杨晓娟 李红玉 唐德平关键词:固定化 氧化亚铁硫杆菌 CA(NO3)2 AHL类似物作为细菌群体感应系统促进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023年 应用N-酰基高丝氨酸内酯(N-acyl-L-homoserine lactones,AHL)介导的群体感应(quorum sensing,QS)系统调控生物膜形成和次级代谢物合成具有巨大的商业价值,但自然界中许多微生物能够产生群体淬灭(Quorum Quenching,QQ)酶,QQ酶能够降解天然AHL信号分子,使外源天然AHL信号分子的半衰期缩短,限制了天然AHL信号分子的应用范围。化学合成的AHL类似物作为QS促进剂,通过与天然信号分子类似的结合方式形成转录二聚体,激活下游基因表达,但与天然AHL信号分子相比,化学合成的QS促进剂具有活性高、半衰期长等优点。本文综述了化学合成AHL类似物的设计思路、种类、作用机制及其在提高次级代谢物产量和生物浸矿方面的应用,并讨论了QS促进剂今后主要的研究方向,以期为QS促进剂的合成设计和实际应用提供参考。 宋文涛 邢梦洁 蔺妍妍 姚慧慧 毛爱红 唐德平关键词:信号分子 N-十一烷酰基环戊酰胺对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及毒力的影响 2023年 【背景】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耐药性问题日趋严重的重要原因之一是细菌生物被膜的产生,群体感应(quorum sensing,QS)系统在其生物被膜形成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QS抑制剂能够抑制生物被膜的形成和毒力因子的分泌,成为解决细菌耐药性问题的新策略。【目的】通过化学方法对las系统信号分子N-(3-氧十二烷基)-L-高丝氨酸内酯[N-3-(oxododecanoyl)-L-homoserine lactone,OdDHL]的母核和酰基侧链同时改变,合成N-十一烷酰基环戊酰胺,命名为Y0-C11-HSL,探讨其对P.aeruginosa生物被膜形成和毒力因子分泌的作用潜力和分子机制。【方法】采用结晶紫染色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评价Y0-C11-HSL对生物被膜形成和结构的影响,通过测定毒力因子的产生和运动试验评析Y0-C11-HSL的抑制活性,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meter,FT-IR)研究Y0-C11-HSL对胞外聚合物(extracellular polymers,EPS)表面化学基团的影响,采用分子对接进一步解析Y0-C11-HSL的作用机制。【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在10−200μmol/L浓度梯度下,Y0-C11-HSL能够减少P.aeruginosa生物被膜形成,且在200μmol/L时减少率达24.1%(P<0.01)。此外,在200μmol/L处理下,Y0-C11-HSL能够显著抑制绿脓菌素、鼠李糖脂、胞外多糖和水解蛋白酶的分泌,抑制率分别为34.7%(P<0.01)、33.1%(P<0.01)、27.3%(P<0.01)和37.3%(P<0.01),抑制swarming和twitching运动,抑制率分别为45.6%(P<0.01)和51.7%(P<0.01),影响了EPS表面化学基团。分子对接结果表明,Y0-C11-HSL能与OdDHL结合的LasR受体蛋白竞争性结合。【结论】Y0-C11-HSL能与OdDHL结合的LasR受体蛋白竞争性结合,对转录蛋白产生影响,进而下调P.aeruginosa QS相关基因的表达。 蔺妍妍 姚慧慧 刘亚利 宋文涛 黎梦姣 唐德平关键词:铜绿假单胞菌 生物被膜 毒力因子 适配体在体外细胞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2 2014年 抗体广泛用于细胞检测,其检测历史悠久,技术成熟,但抗体具有体内筛选周期长,成本高;对温度敏感,易永久性变性,对检测环境要求高等缺点,限制了抗体的应用范围。适配体能与靶分子专一并紧密结合,是一种有前景的分子识别配基[1]。适配体作为分子识别配基,与抗体相比具有独特的优势:首先,适配体通过体外筛选,适用于非生理条件和(或)极端条件,筛选周期一般为2~3个月,最快只需2周,而抗体由体内产生,筛选周期至少为3~6个月;体外可以筛选到针对弱免疫原性或高毒性分子的适配体,而体内很难获得相应的抗体;其次,适配体采用化学合成,产品批间差异极小,可被各种基团灵活修饰,使其具有多种功能;再次,适配体具有化学稳定性,可耐受苛刻条件,并具有一定的热复性;最后,适配体组成简单,分子量较小,免疫原性低[2-4]。适配体拥有抗体无法比拟的优势,已被广泛研究用于临床检测[5]。本文综述了适配体在流式细胞分析、纳米粒子细胞传感器、微流体细胞分离和组织学检查中的应用。 唐德平 张宇洁 毛爱红关键词:适配体 细胞检测 流式细胞术 微流体 基于文献计量学分析微生物浸出的热点主题和前沿演进 2025年 【背景】微生物浸出是处理尾矿、废弃矿石、低品位矿、难处理矿的有效浸出手段;相较于传统的浸出技术,其具有环境友好、收益好、冶金效率高等优点。【目的】深入探讨微生物浸出在全球范围内的发展趋势和学术影响,并协助研究人员确定研究方向,开展相关研究,了解该领域最相关的课题。【方法】基于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对2011-2023年全球微生物浸出的文献进行检索和分析。【结果】年发文趋势揭示微生物浸出领域的研究热度有所下降。高被引文献的研究表明,除了文献本身的质量外,另一个重要因素是国家政策支持和资金的可用性。全球共有80个国家包括1546个机构开展研究,共发表在580种期刊上。中国、伊朗、印度和澳大利亚进行了大量的研究,集成了冶金工程、环境科学生态学、采矿工程和生物技术与应用微生物学等多学科。聚类分析确定了4个经常出现的关键词:黄铜矿、废旧电路板、重金属和浸出,这为研究人员提供了新的检索词。【结论】目前对微生物浸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单个菌株,而混合菌株与矿物的吸附和耐受机理是未来发展所向。 席燕鹏 黎梦姣 刘亚利 蔺妍妍 毛爱红 唐德平关键词:文献计量学 微生物浸出 聚类分析 热点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