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天文地球
  • 5篇交通运输工程
  • 4篇建筑科学

主题

  • 4篇特大桥
  • 4篇客专
  • 4篇沪昆客专
  • 4篇大桥
  • 3篇双线特大桥
  • 3篇离散元
  • 3篇客运
  • 3篇客运专线
  • 3篇沪昆客运专线
  • 3篇岸坡
  • 3篇岸坡稳定性
  • 2篇地质
  • 2篇数值模拟
  • 2篇数值模拟研究
  • 2篇隧道
  • 2篇危岩落石
  • 2篇落石
  • 2篇值模拟
  • 1篇地质问题
  • 1篇地质选线

机构

  • 8篇中铁二院工程...

作者

  • 8篇唐兵
  • 6篇毛邦燕
  • 4篇王科
  • 4篇蒋良文
  • 3篇屈科
  • 2篇喻洪平
  • 1篇吴俊猛
  • 1篇付开隆
  • 1篇张会刚
  • 1篇张广泽
  • 1篇黄洪
  • 1篇李向东

传媒

  • 3篇铁道工程学报
  • 1篇地质灾害与环...
  • 1篇铁道标准设计
  • 1篇第二十四届铁...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17
  • 1篇2016
  • 4篇2014
  • 1篇2011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沪昆客运专线岔河双线特大桥岸坡稳定性离散元数值模拟研究
岔河特大桥桥址区内地质条件极为复杂,岩体较破碎,且上海端岸坡在缓坡地带地表以下6~8m发育一层7~8m相对稳定的断层角砾岩,严重影响岸坡稳定性.对于桥位穿越区两岸岸坡的稳定性评价意义重大.利用离散元法对桥址区岸坡天然状态...
毛邦燕王科屈科蒋良文唐兵
关键词:桥涵工程岸坡稳定性离散元法
文献传递
沪昆客专黄果树至北盘江段地质选线方案研究被引量:8
2011年
研究目的:在建沪昆客运专线黄果树至北盘江段位于克地亚坝陵河与北盘江深切的山区,地形地质条件异常复杂,线路方案选择受地质条件的制约较为严重。因此,开展沪昆客专黄果树至北盘江段地质选线技术研究不仅可以最大程度避免线路穿越高瓦斯地层、密集采空区以及岩溶强烈发育地层所带来的工程安全隐患,而且对于地形地质条件复杂的其它山区客专地质选线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研究结论:通过对线路各方案的环境地质条件、主要工程地质问题的深入调查、分析,建立起了地质选线评价的GRC模型,确立了地质选线评价指标体系及各指标体系的权重值。利用GRC模型对必选方案进行了评价,CK、C4K、C19K方案分别得分73.3、74.3、73.5分,因此,CK为最后选定线路方案。该方案绕避了大规模的滑坡、错落、坍塌等不良地质体及丙坝煤矿矿区,同时还最大限度地绕避了岩溶强烈发育地层。
毛邦燕吴俊猛喻洪平唐兵
关键词:沪昆客专地质选线
铁路岩溶隧道运营期典型水文地质病害分析
2025年
研究目的:铁路岩溶隧道施工期间遭遇涌水突泥、巨型溶腔等问题时,都会在补充勘察基础上开展变更设计,经整治后一般能够保证运营安全。但是,一些在施工期间未明显暴露的铁路隧道岩溶水文地质问题,开通运营后在极端降雨等条件下可能形成影响运营安全的病害。铁路岩溶隧道运营期间典型水文地质病害主要包括轨道抬升、边墙破损、涌泥涌砂、大量涌水四类。需要针对这些运营期病害进行总结,分析其成灾原因,为规避类似运营期病害提供参考。研究结论:(1)施工开挖堵塞隧底暗河通道减小了岩溶水排泄能力,极端大量降雨后上游一侧的来水量增大,会导致地下水位升高,进而作用于隧道底部的水压力增大,隧底不能抵抗水压力作用时便可能发生轨道抬升问题;(2)运营阶段隧道边墙被挤裂的原因,大都与边墙部位有开口溶洞有关,对极端暴雨下洞周溶腔岩溶水压力迅速抬升认识不足,针对性引排水措施不强,可能导致极端降雨后二衬被挤裂问题;(3)运营过程中隧道涌泥砂,因为强降雨发生后隧道周边地下水位抬升,水压增加,进而将周边溶缝、溶槽中的泥砂“压”入隧道内,施工及运营过程中出现涌泥涌砂病害时,处理措施要以疏导引排为主;(4)施工过程中对增设泄水洞的必要性论证,要充分考虑极端天气下的涌水情况及大量涌水造成的运营干扰问题;(5)本研究成果对指导岩溶水发育区隧道工程勘察设计具有参考价值。
付开隆张会刚李向东唐兵黄洪
关键词:岩溶隧道岩溶水
沪昆客运专线岔河双线特大桥岸坡稳定性离散元数值模拟研究
岔河特大桥桥址区内地质条件极为复杂,岩体较破碎,且上海端岸坡在缓坡地带地表以下6~8 m发育一层7~8 m相对稳定的断层角砾岩,严重影响岸坡稳定性。对于桥位穿越区两岸岸坡的稳定性评价意义重大。利用离散元法对桥址区岸坡天然...
毛邦燕王科屈科蒋良文唐兵
关键词:沪昆客运专线岸坡稳定性离散元
文献传递
沪昆客专岗乌隧道1#横洞突水机制分析被引量:6
2016年
研究目的:在建沪昆客专岗乌深埋特长隧道属于沪昆客专贵州段内重点工程及控制工期隧道之一,隧道施工过程中揭示多处大型溶洞,部分伴有突水、突泥现象,其中1。横洞工区D1K 871+775-D1K 871+809段突水、突泥规模之大、危害之强,严重影响隧道的正常施工,查明其突水类型及突水机制,对位于垂直循环带内的可溶岩隧道突水、突泥事故防治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研究结论:(1)岗乌隧道穿越区域岩溶强烈发育,隧道施工过程极易发生岩溶水突水、突泥事故;(2)岗乌隧道1#横洞D1K 871+775-D1K 871+809段发生突水、突泥事故主要在突降暴雨静水压力剧增及隧道施工开挖爆破双重影响下,隧道与静储量溶蚀空间之间的薄弱(充填裂隙、古岩溶管道)部位被击穿,形成静储量一暴雨性岩溶涌突水;(3)对于隧道开挖过程中揭示有大型溶蚀空间,且明显发育有消水洞的干、潮湿型溶洞,在工程处理措施上要非常谨慎,尽可能设置足够的排水措施;(4)之前广泛认为隧道处于岩溶垂直循环带出现突水、突泥可能性较小,通过岗乌1。横洞突水、突泥事故表明,在施工及运营期间如遭遇百年一遇的突降暴雨,隧顶之上静水压力陡增,可能发生突水、突泥事故,严重影响施工及铁路运营安全;(5)该研究成果可为岩溶地区选线及隧道揭示溶洞处理提供指导。
毛邦燕张广泽唐兵喻洪平
关键词:沪昆客专突水机制
沪昆客专克地坝陵河特大桥工程地质问题及对策研究
克地坝陵河双线特大桥为沪昆客专贵州段内重点控制工程之一。桥梁工程穿越区内地形、地质条件异常复杂,受地形切割地层及地质构造等多种因素综合控制,区内危岩落石、滑坡、岩堆、岩溶等工程地质问题频发。利用测绘、物探、钻探等资料,对...
毛邦燕唐兵蒋良文王科
关键词:沪昆客专工程地质问题危岩落石滑坡岩堆
文献传递
沪昆客专沙坡特大桥危岩落石形成机制及防治措施研究被引量:1
2017年
沪昆高铁贵昆段沙坡特大桥线路左侧多处危岩落石对大桥构成一定威胁。本文在对区域地质环境和危岩体结构特征的调查的基础上,利用无人机航拍技术,查明了沙坡双线特大桥左侧山坡坡顶裂缝及围岩体的分布,研究了该处危岩落石体的形成的机制,并提出了采用梯形垛反压、清方、灌浆以及局部支挡的防治措施,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同时保障了沪昆客专安全、有序运营。
唐兵
关键词:沪昆客专危岩落石
沪昆客运专线岔河双线特大桥岸坡稳定性离散元数值模拟研究被引量:2
2014年
岔河特大桥桥址区内地质条件极为复杂,岩体较破碎,且上海端岸坡在缓坡地带地表以下6~8 m发育一层7~8 m相对稳定的断层角砾岩,严重影响岸坡稳定性。对于桥位穿越区两岸岸坡的稳定性评价意义重大。利用离散元法对桥址区岸坡天然状态、加载状态下岸坡变形进行了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在天然状态下,两岸岸坡存在小的变形位移,但岸坡整体是稳定的;在加载状态下上海端模型运行到t=10 000次时,水平方向的最大位移从未加载时的2 cm增大到9 m,垂直方向的位移最大从未加载时的11 cm增加到10 m,且不平衡力不为0,岸坡处于失稳状态;昆明端岸坡边坡变形增大幅度较小,岸坡整体处于稳定状态。模拟结果对桥梁工程的设计、施工具有指导意义。
毛邦燕王科屈科蒋良文唐兵
关键词:沪昆客运专线岸坡稳定性离散元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