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绍杰
- 作品数:84 被引量:3,426H指数:22
-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清华大学自主科研计划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政治法律社会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中国减贫奇迹怎样炼成
- 2019年
-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40年来,'我国贫困人口累计减少7.4亿人,贫困发生率下降94.4个百分点,谱写了人类反贫困史上的辉煌篇章'。他说:'忍饥挨饿、缺吃少穿、生活困顿这些几千年来困扰我国人民的问题总体上一去不复返了.'可以说,仅用40年时间,中国就创造了中华民族历史上、世界发展史上的减贫奇迹。
- 周绍杰
- 关键词:减贫奇迹篇章发生率贫困人口
- 开启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三)——“十四五”时期发展面临的国内外环境被引量:1
- 2021年
- 党的十九大报告宣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也进入了新时代。这是分析"十四五"时期国内外环境的基本依据和时代大背景。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是,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为此,有必要从国际环境和国内环境两个视角,准确全面分析"十四五"时期国内外发展环境、发展趋势、发展机遇和发展挑战。
- 胡鞍钢周绍杰鄢一龙
- 关键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奋斗目标
- 二战结束后的世界经济格局:构建、演变与重构
- 2025年
- 二战结束后,世界经济格局历经多次演变,先后经历了1945-1973年世界经济秩序的构建阶段、1973-1991年世界经济格局的再调整阶段、1991-2016年以超级全球化为特征的发展阶段以及2016年以来以再全球化为特征的重构阶段。世界经济格局的构建、演变与重构受到经济全球化、地缘政治、国际经济治理、各国经济发展模式以及技术进步等多重因素驱动,有其内在逻辑。为了更好地应对当前的世界经济格局重构,中国需要积极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与国际发展合作,既要有所作为,也要量力而为;积极占据在人工智能、绿色经济、关键资源安全、全球价值链塑造等关键领域的战略制高点。
- 周绍杰冯鸣韬张圣哲
- 关键词:国际经济体系
- 如何培育中国经济新增长点被引量:3
- 2016年
- 在新常态发展阶段,保持中高增长速度必然要求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经济增长新动力的培育。总体而言,可以归结为六大动力:创新驱动发展动力、绿色发展动力、新型城镇化动力、区域经济动力、参与经济全球化动力和包容性发展动力。
- 胡鞍钢周绍杰
- 关键词:中国经济
- 我国经济发展南北差距:基本判断、主要原因与政策建议被引量:15
- 2022年
- 我国经济发展的南北差距已成为区域协调发展的重点问题。分析2000—2020年南北区域经济指标发现: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后,南北差距开始显现并逐步拉大。其中,东北地区是导致南北差距的重点区域,人口流失与经济发展滞后的恶性循环业已形成。普遍性地依赖投资驱动型经济增长模式、资本效率低下、创新驱动发展动能不足导致北方地区经济发展模式转型艰难,这是南北差距的主要原因。为遏制南北差距拉大,切实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提出以下政策建议:首先,政策方面需更加重视,应当把遏制南北差距拉大作为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重中之重。其次,需推进北方地区经济发展模式转变,这是缩小南北差距的根本。第三,需注重“分区施策”,并与国家整体区域发展布局相融合。最后,北方地区要注重大力提升经济发展的软环境以及大力挖掘本地区的创新资源。
- 耿瑞霞胡鞍钢周绍杰
- 关键词:投资率
- 中国城市居民的家庭收入、消费和储蓄行为:一个基于组群的实证研究被引量:71
- 2009年
- 近年来,中国的高储蓄率越来越引起关注。本文利用中国城镇居民住户调查数据对城市家庭的收入、消费以及储蓄率进行基于组群分析的实证研究。实证结果表明,中国城市家庭的储蓄行为具有独特性,家庭储蓄率不断提高。本文从两个方面对此做出解释:其一,各个组群的家庭消费增长慢于收入增长;其二,年轻组群的高储蓄倾向及其在样本中随时间的比重不断提高。此外,本文也分析了养老金收入对于年老组群家庭收入和储蓄的影响。
- 周绍杰张俊森李宏彬
- 关键词:储蓄率
- 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的新理论、新方法与法制保障
- 2025年
- 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是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大举措,也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实践领域,因此受到生态学、地理学、经济学、法学、社会学等多学科关注。为协调自然保护地体系的人地关系和园地关系,推动中国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的理论创新、治理优化和法制保障升级,特邀自然保护地相关领域的8位专家开展访谈。访谈主要从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与方法创新、法制保障和国际履约四个方面,以中国自然保护地体系治理的理论认识和实践创新为核心,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的几个方面展开探讨:对复杂的人地关系、园地关系的认识及其复杂性应对策略;自然保护地体系的管理效率提升策略;中国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如何通过与重要国际公约履约任务挂钩彰显中国式现代化的优势;法制保障在协调人地关系、园地关系方面的创新性作用。综合各位专家主要观点,主要结论有:(1)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需要在维护国家生态安全、保障优质生态产品供给以及协调保护地与周边关系方面响应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互动的治理要求,才能实现“生态保护、绿色发展、民生改善”相统一;(2)协调好人地关系是推动国家公园治理现代化的关键,需着眼于人地关系、园地关系和跨省协同这三个核心问题,把中国国家公园治理模式界定为“基于央地协同的整合治理”,通过有效的机制设计形成“激励相容”;(3)自然保护地的生态保护与社区发展相协同,需要进一步研究生物多样性对人类社会的重要作用,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有利于形成保护地的包容性治理;(4)构建统一规范高效的国家公园体制,需要健全统筹推进国家公园体制改革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形成园地利益共�
- 蔡晓梅苏杨徐卫华周绍杰何思源臧振华王蕾吕忠梅尹铎苏晓波
- 关键词:自然保护地国家公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协同治理
- 中国的信息化战略:缩小信息差距被引量:74
- 2001年
- 知识与信息是 2 1世纪发展的关键因素。本文对中国信息化过程中出现的三大信息差距作了定量的计算与分析 ,并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其核心观点是 ,信息化是 2 1世纪发展的重大举措和机遇 ,缩小信息差距是中国信息化战略的重要内容 ,有利于促进信息产业和信息化的跨越式发展。
- 胡鞍钢周绍杰
- 关键词:信息差距信息化建设
- 新发展格局下的东北全面振兴:特征事实与对策建议被引量:2
- 2024年
- 东北地区资源条件优越、产业基础坚实、区位优势明显,在我国加强东北亚区域合作、联通国内国际双循环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但目前,东北地区的经济增长潜力尚未得到充分释放,东北地区融入新发展格局是重塑发展新优势、推动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的必要途径。文章围绕如何在新发展格局下充分挖掘东北地区发展动能这一关键问题,从对内对外贸易发展态势、地区一体化程度、融入新发展格局的总体情况等角度,分析了东北地区融入新发展格局的特征事实,并进一步从行业维度分析其产业的结构性特征,发现东北地区正逐步从依赖重工业和资源型产业的传统发展模式转变为更加多元化和创新驱动的新发展模式。基于研究结论提出,新发展格局下东北全面振兴的关键在于加快体制机制改革,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打通双循环的堵点,提升东北地区的一体化水平,全面激发融入新发展格局的内源动力和外源动力。
- 周绍杰张泽邦王拓
- 信息与发展:中国信息差距实证研究(1978-2000)
- 该论文以中国信息基础设施快速发展为研究的切入点,以中国所面临的三大信息差距为研究主线,分析了信息基础设施快速发展所带来的追赶效应(缩小国际信息差距)和发展的不平衡效应(地区差距和城乡差距扩大),同时也全面分析了中国所面临...
- 周绍杰
- 关键词:信息差距数字鸿沟电信运营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