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懿瑾

作品数:31 被引量:588H指数:12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文化科学艺术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期刊文章
  • 3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0篇经济管理
  • 7篇文化科学
  • 2篇艺术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5篇媒体
  • 4篇营销
  • 3篇直播
  • 3篇文化
  • 2篇电商
  • 2篇新闻
  • 2篇社会
  • 2篇社会资本
  • 2篇品牌管理
  • 2篇品牌延伸
  • 2篇资本
  • 2篇维度
  • 2篇消费者
  • 2篇老字号
  • 2篇顾客
  • 2篇顾客感知
  • 2篇顾客感知价值
  • 2篇感知价值
  • 2篇标志性
  • 2篇标志性品牌

机构

  • 25篇中山大学
  • 6篇广东外语外贸...
  • 2篇河海大学
  • 2篇华南理工大学
  • 1篇厦门大学
  • 1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中国电信股份...

作者

  • 27篇周懿瑾
  • 4篇卢泰宏
  • 3篇蒋廉雄
  • 3篇郝佳
  • 2篇高辉
  • 2篇杨晓燕
  • 2篇许娟娟
  • 1篇张志安
  • 1篇朱辉煌
  • 1篇何云
  • 1篇冯睿
  • 1篇武茜
  • 1篇简浩然
  • 1篇吴暖暖

传媒

  • 5篇外国经济与管...
  • 2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中国青年研究
  • 1篇新闻与写作
  • 1篇商业经济与管...
  • 1篇新闻记者
  • 1篇中国工业经济
  • 1篇管理世界
  • 1篇国际经贸探索
  • 1篇江苏商论
  • 1篇青年记者
  • 1篇新闻大学
  • 1篇广东外语外贸...
  • 1篇管理评论
  • 1篇现代传播(中...
  • 1篇城市观察
  • 1篇传媒评论
  • 1篇中国社会心理...

年份

  • 3篇2021
  • 3篇2020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3篇2013
  • 3篇2012
  • 3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5
3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社会化媒体时代的内容营销:概念初探与研究展望被引量:116
2013年
在社会化媒体语境下,内容营销代表了一种新的营销战略,但学术界对其尚缺乏足够的关注和深入的探讨,对内容营销概念的理解也十分模糊。本文通过对现有研究的回顾,介绍了内容营销的含义,梳理了内容营销的起源与发展,辨析了内容营销与相关概念的联系与区别,讨论了内容营销的主要维度,并提出了一些值得未来的研究深入探讨的内容营销研究主题,以期更准确地剖析内容营销概念,并推动该领域研究的发展。
周懿瑾陈嘉卉
关键词:内容营销社会化媒体讲故事
移动网民新闻阅读的特征、使用习惯和动机被引量:21
2013年
本文基于2012年底对移动新闻阅读用户进行的问卷调查,分析了移动新闻阅读市场的用户特征、受众阅读和使用新闻客户端的行为习惯及动机,并与现有的移动阅读用户调查数据进行了简要的比较。结果显示,移动新闻阅读的典型受众是:经济较发达地区的中青年男性、文化素质较高、月收入处于中上水平,与其他类型(如小说、杂志等)的移动阅读用户相比有更高的收入水平和教育水平。受众的移动新闻阅读行为,越来越偏向浅层阅读。其特征是阅读时间短、打开客户端频繁、阅读场合更加移动化和碎片化。在评论参与行为中,参与评论跟帖的用户占到了四成以上,一成以上的用户是重度的评论者。最后,从动机的角度看,受众阅读移动新闻的主要需求来源于认知需求,其次是为了缓解无聊和充分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参与到新闻评论互动的用户,其主要的动机是内容引发跟帖欲望,次要原因是希望得到社会赞许,体现出用户在进行移动新闻阅读时对社交价值有一定的需求。
周懿瑾吴暖暖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媒体使用动机
价值网研究渊源与聚变效应探析被引量:20
2012年
价值网是21世纪新的知识思维和商业思维的核心,正在爆发巨大的能量。本文首先从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多学科角度分析了价值网的研究渊源,然后对价值网的定义和相关模型进行了梳理,并特别挖掘阐述了价值网营销对价值网的意义,以及营销管理伴随价值网的发展而发生的演变。
卢泰宏周懿瑾何云
关键词:价值网社会网络社会资本网络效应
吉利消费对品牌认知和购买意向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依赖迷信进行消费决策并以期获得好运,是市场上广泛存在的现象,也是消费行为纵深研究的一个新兴课题。现有研究主要限于对现象的描述和归纳,缺乏对吉利消费对消费者品牌认知和购买意向的实证研究,更缺乏其中心理作用机制的系统研究。理...
周懿瑾
“点赞”还是“评论”?社交媒体使用行为对个人社会资本的影响——基于微信朋友圈使用行为的探索性研究被引量:66
2016年
社交网络化的出现改变了人们的沟通方式和信息传播渠道,"点赞"作为一种一键式的懒惰社交,因其维护关系的低成本性,近年来风靡社交网络。本文选择微信朋友圈作为研究平台,通过问卷调查,分析了个体的点赞行为对于他们社会资本的影响,并与评论行为的影响进行对比,以探索这两种网络互动行为对于个人社会资本的影响与贡献。研究以中山大学学生为样本,共回收313份问卷,通过t检验、偏相关分析和结构方程建模,发现评论行为能够增加个体的桥接型和凝聚型社会资本,而单独的点赞行为对这两类社会资本的增加都没有积极影响;只有配合评论行为,点赞对社会资本的促进作用才能够产生。本文从社会资本出发,探索社交网络不同功能的使用所带来的影响,充实和丰富了这一领域的研究。
周懿瑾魏佳纯
关键词:社交网络社会资本
偶像忠诚与“部落流动”:生产规范与嵌入性的作用——关于粉丝爬墙和脱粉的网络民族志被引量:8
2021年
网络社会中,“流动空间”瓦解了广泛认同,导致了重新部落化,这使得个体在自由流动的同时又获得了短暂的认同和归属感。然而,不同于以往研究认为的情感部落具有短暂性、部落成员具有流动任意性的特征,明星粉圈这一网络情感星云存在着明显的偶像忠诚与流动约束。通过对多个粉圈进行约18个月的网络民族志调查,研究发现:(1)粉圈这个自下而上涌现的自组织有效动员的根本障碍是成员的高流动性(即粉丝的爬墙和脱粉)。(2)解决这一障碍的核心在于将粉丝对偶像的集体情感组织化和常规化。(3)粉丝通过生产规范,自觉地将自己对偶像情感进行了组织化,初步形成了对偶像的忠诚。(4)偶像忠诚和生产规范导致粉丝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形成了进一步的生产性嵌入,粉丝对偶像的情感转移为粉丝之间的情感互动。集体情感的常规化为偶像忠诚提供了更稳固的情感基础。(5)通过情感的组织化和常规化,短期情感被转化为长期偶像忠诚,粉圈降低了部落流动,为组织的有效动员提供了基础。本研究探讨了在情感部落中,群体情感组织化和常规化的过程,推进了流动空间理论、情感部落理论的发展,也为粉丝研究提供了新的组织视角。
周懿瑾
文化自信在国风二次元中的表征建构——以国产动漫《灵笼》为个案被引量:9
2021年
近年来,国风二次元作品成为一种新的潮流趋势,承载并体现着青少年群体建立文化认同,彰显文化自信的价值观念和认知需求。本文基于哔哩哔哩平台上播出的国产动漫作品《灵笼》,从社会表征理论的过程视角探讨了文化自信在青年群体中的生成机制和表征建构内涵。研究发现,国风二次元经由拼贴和同构的过程,逐渐突破了传统二次元的亚文化框架,成为主流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文化自信的社会表征过程中,青年群体通过锚定、具体化和沟通强化等手段,最终形成了四类文化自信的表征建构集合,分别是发展性的文化自信、继承性的文化自信、输出性的文化自信和吸收性的文化自信。这些结果表明,当代青年正以他们的文化实践诠释着自身的文化自觉,对树立青年群体的价值观,对外讲好中国故事具有借鉴意义。
陈咏媛周懿瑾
关键词:文化自信社会表征亚文化文化自觉
“粉与被粉”的四重关系:直播带货的粉丝经济探究被引量:28
2020年
视频直播时代,粉丝经济的主体多元化、情感货币化导向愈来愈明显,"粉与被粉"的不同关系对直播带货有着完全不同的影响和作用机制。藉由网络田野观察,本研究发现直播电商中主播与粉丝之间存在四种关系模式。在"线上导购—顾客"关系以及基于货品的"意见领袖—粉丝"关系中,粉丝的消费者属性更强,理性决策胜于情感决策,粉丝经济不起主导作用;在基于内容的"意见领袖—粉丝"关系以及"偶像—粉丝"关系中,粉丝的生产者属性更强,产生更多基于情感的决策,此时粉丝经济具有重要加成作用。因此针对不同的关系,品牌方和主播需培育相应的核心能力,以适应长期运营的要求。
周懿瑾黄盈佳梁诗敏
关键词:粉丝
绿色价值:顾客感知价值的新维度被引量:126
2006年
本文探讨顾客对绿色产品的感知价值维度。以绿色化妆品为例,提出顾客感知价值包括功能价值、情感价值、社会价值、绿色价值和感知付出五个维度的假设。通过设计测量绿色产品顾客感知价值的量表,并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数据,对数据进行探索性和验证性因子分析,验证了顾客对绿色产品的感知价值因子中存在包括绿色价值维度在内的五个维度的假设;最后,对研究结果的理论和实际意义进行了总结,并指出未来的研究方向。
杨晓燕周懿瑾
关键词:顾客感知价值量表
符号品牌:中华老字号的双重文化接受机理
中华老字号曾有过辉煌的过去,但如今的中华老字号身陷传统文化的断层与外来竞争的夹逼,在经营的盆地中难以突围,举步维艰,革新势在必行,中华老字号需向现代消费者靠近。然而,革新是有文化边界的,尤其是对中华老字号这个传统文化的符...
周懿瑾
文献传递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