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巧凤

作品数:6 被引量:4H指数:2
供职机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护理
  • 3篇肿瘤
  • 2篇疼痛
  • 2篇晚期
  • 2篇癌痛
  • 1篇带教
  • 1篇多模式教学
  • 1篇心理
  • 1篇心理护理
  • 1篇原发性
  • 1篇原发性肝癌
  • 1篇实践操作能力
  • 1篇糖尿
  • 1篇糖尿病
  • 1篇糖尿病合并
  • 1篇肿瘤晚期
  • 1篇综合护理
  • 1篇晚期肿瘤
  • 1篇留置
  • 1篇模式教学

机构

  • 6篇重庆医科大学...

作者

  • 6篇周巧凤
  • 1篇何怡
  • 1篇樊迪
  • 1篇李丹

传媒

  • 2篇中文科技期刊...
  • 1篇糖尿病新世界
  • 1篇按摩与康复医...
  • 1篇求医问药(下...
  • 1篇中国科技期刊...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0
  • 1篇2017
  • 2篇2012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在规培护士带教中采用多模式教学对专业知识与实践操作能力的提升效果
2020年
分析在规培护士带教中采用多模式教学对专业知识与实践操作能力的提升效果。方法 选取在2018年1月~2018年12月到我院入职的接受传统带教模式进行培训的30名新护士,作为本次研究的对照组,选取在2019年1月~2019年12月到我院入职的接受多模式教学进行培训的30名新护士,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组。对比两组规培护士的出科考核成绩,两组的教学规范性和教学质量评分。结果 研究组护士的专业知识成绩和实践操作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教学规范性和教学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规培护士带教中采用多模式教学,能有效促进规培护士教学的规范性和质量的提升,进而提升规培护士的专业知识水平与实践操作能力,有利于医院培养更多的优秀护士。
何怡周巧凤
关键词:多模式教学实践操作能力
静脉留置针在腹腔穿刺术中的应用
2012年
在临床工作中对肝硬化伴大量腹水的患者进行腹腔穿刺术时,为缓解患者腹胀等症状,遵医嘱给予按时或必要时放腹水.但由于常规腹腔穿刺包都是很粗的钢针,完全无法在腹腔内保留,并且钢针型号过大,导致穿刺点太大,很容易引起腹水渗漏,并频繁将敷贴、床单、被服等打湿,穿刺点不宜愈合,根本不适合这类患者使用.为减轻患者的痛苦、节约患者费用、减轻护士工作量,根据笔者的工作经验,发现将静脉留置针用于腹腔穿刺术的应用,临床使用效果良好.自2009年2月至今,临床使用67例,腹腔穿刺点渗漏的现象明显减少,同时也减少了反复进行腹腔穿刺给患者带来的痛苦.
周巧凤
关键词:静脉留置针腹腔穿刺术
疼痛与心理护理共同应用于晚期肿瘤癌痛患者的效果研究
2024年
探究疼痛与心理护理共同应用于晚期肿瘤癌痛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在我院就诊的晚期肿瘤癌痛患者62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疼痛与心理护理。统计两组的疼痛情况、心理状态以及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于晚期肿瘤癌痛患者实施综合的疼痛以及心理护理,效果较好。
樊迪周巧凤
关键词:晚期肿瘤癌痛
原发性肝癌中晚期介入治疗的护理体会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探讨介入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对行介入术的原发性肝癌中晚期患者行术前、术中、术后指导。结果:患者术前、术后的心理健康,术后无并发症,病情好转后出院。结论:围手术期护理对患者病情的好转起着重要的作用。
周巧凤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护理
糖尿病合并肿瘤的综合护理方式分析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研究并分析对糖尿病合并肿瘤患者使用综合护理的效果。方法收集该院于2015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糖尿病合并妇科肿瘤患者共92例,通过区组随机化分为对照组(46例)和观察组(46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联合综合护理,将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拆线时间以及住院时间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在拆线时间及住院时间方面,观察组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糖尿病合并妇科肿瘤患者的护理过程中,综合护理能够显著降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缩短患者的拆线时间及住院时间,促进其更快康复,值得推广应用。
周巧凤
关键词:糖尿病肿瘤综合护理护理效果
规范化癌痛护理模式对肿瘤晚期患者疼痛的控制效果评价
2024年
探究规范化癌痛护理模式对肿瘤晚期患者疼痛的控制效果。方法 选取在我院就诊的肿瘤晚期患者60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规范化癌痛护理。统计两组的疼痛评分、营养状态、症状困扰情况、情绪状态以及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的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于肿瘤晚期患者,实施规范化癌痛护理模式效果较好。
李丹周巧凤
关键词:肿瘤晚期疼痛控制效果评价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