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丹
- 作品数:14 被引量:58H指数:5
- 供职机构:哈尔滨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卫生厅科研项目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 2008-2010年哈尔滨市慢性非传染病报告监测分析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分析2008-2010年哈尔滨市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监测情况和特点,为制定慢性病防治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本市2008-2010年慢性病报告的资料,采用流行病学分析方法,描述并分析本市慢性病监测变化的趋势。结果县区级、省市级、乡镇级医疗单位的报告情况经统计学检验,差异有显著性,呈现上升趋势(χ2=16.76,P<0.05)。5种慢性病的漏报率经统计学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73,P<0.05)。结论预防和控制慢性病漏报是今后慢性病登记报告工作的重点。
- 乔冬菊兰莉高菡璐赵娜李诚梁巍隋丛兰周丹
- 关键词:慢性病
- 高校2014-2018年学生呼吸道传染病发病特点分析被引量:7
- 2020年
- 目的呼吸道传染病是高校大学生的高发疾病,该文基于哈尔滨市高校学生,对哈市大学生呼吸道传染病的发病情况进行分析,分析高校学生发病情况特点,以更好地了解该病在大学生发病的流行规律,并进一步分析总结学校主要传染病的病种分布、时间分布等特点。为更好的控制校内传染病疫情提供科学的防治策略和措施。方法通过2014—2018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数据和Excel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4—2018年全市高校大学生呼吸道传染病共发病3307例,其中病种所占比例最大的是水痘(58.2%)和肺结核(34.2%),且男性发病比例要大于女性。呼吸道传染病全年均有发生,主要集中在4月、9月及11月。结论吸道传染病是高校学生的常见传染病,多发生于冬季;高校学生作为传染病的高危人群,应根据传染病的发病特点制定合理的预防、治疗方案,以降低高校学生的传染病患病率,确保高校学生身体健康。
- 关欣韩冰门路杨丽季铁鑫周丹许晨悦车明杰
- 关键词:呼吸道传染病流行病学高校学生
- 1988-2009年哈尔滨市区居民自杀死亡分析被引量:8
- 2011年
- 目的探讨哈尔滨市区居民自杀死亡特征、分布规律和对居民健康的影响,为制定自杀防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研究的方法对哈尔滨市区1988-2009年居民自杀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自杀是哈尔滨市区居民意外伤害死亡的第2位死亡原因,标化死亡率为5.12/10万,男女性别比为1.25∶1。结论尽管哈尔滨市区居民自杀死亡率有下降趋势,但自杀死亡仍是哈尔滨市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应予以重视和控制。
- 兰莉隋丛兰徐国华周丹乔冬菊高菡璐赵娜
- 关键词:自杀死亡率标化死亡率
- 应用BP人工神经网络模型预测急性心梗死亡率与气象因素的关系被引量:5
- 2012年
- 目的建立气象因素与急性心梗的智能神经网络预测模型,探索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在气象因素与急性心梗死亡率关系的应用,为哈尔滨地区急性心梗的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MATLAB7.0软件中的神经网络工具箱及2008年的气象数据建立急性心梗死亡率的反向传播网络(BP神经网络)预报模型。结果经过11次学习和训练,神经网络模型误差为0.00763,达到允许范围内。BP神经网络模型的拟合结果显示,脑出血死亡率MAE为0.18,预测准确度为82.53%。结论 BP人工神经网络具有适应性强,对数据要求不高,自学习能力等突出优点,操作简便且易于掌握和应用。BP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可以作为哈尔滨市急性心梗死亡预测的一种新方法。
- 兰莉高菡璐乔冬菊赵娜周丹李诚梁薇隋从兰
- 关键词:BP神经网络急性心梗气象
- 儿童恶性肿瘤发病高危因素研究
- 2019年
- 儿童恶性肿瘤是一种儿童时期发病率比较高的疾病,其疾病可以大致划分成为血液系统恶性肿瘤以及非血液系统恶性肿瘤。依据当前我国相关数据表明,儿童恶性肿瘤已经成为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随着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的提升,很多现代医疗技术开始和多学科联合诊治模式融合在了一起,儿童恶性肿瘤的实际诊疗水准以及生存率数值变化会比较明显。当前,儿童恶性肿瘤的发病主要原因并不是十分的明确,需要深入的开展儿童恶性肿瘤发病高危因素的研究工作,分析影响其病症的主要因素。
- 周丹门璐
- 关键词:儿童恶性肿瘤发病高危因素
- 2260例恶性肿瘤住院死亡患者死因构成分析
- 2019年
- 本文主要就2260例恶性肿瘤住院死亡患者死因构成进行分析,探究性别以及年龄的分布状况,给临床医学诊治恶性肿瘤提供更为科学化的参考信息。方法:就我国某一医院在2013年至2018年出院诊断的恶性肿瘤死亡患者进行实验,分析性别、年龄段的恶性肿瘤分布。结果:通过调查了解到,该实验群中,女病患和男病患的性别比数值为1:1.3,恶性肿瘤死因顺位中,概率最高的为支气管以及肺部恶性肿瘤,其概率为26.6%,其次是白血病,概率为8.7%,再次是肝和肝内胆管恶性肿瘤,百分比为8.3%等。在这10类肿瘤死因中,存在六种消化器官的恶性肿瘤,是整体恶性肿瘤死亡率的百分之四十二。男病患有肝以及肝内胆管恶性、胃恶性肿瘤的构成比例数值要远远超过女性病患。四十岁之下的年龄段中,白血病的患病概率位居第一。结论:恶性肿瘤防治工作的开展需要以超过五十岁的支气管以及肺恶性肿瘤住院病患为重点研究对象,提高对男病患消化系统、女病患生殖系统恶性肿瘤的诊治力度,尽可能的减小恶性肿瘤病患的病死率数值。
- 门璐韩冰许晨悦季铁鑫周丹
- 关键词:恶性肿瘤死因构成
-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管理系统中食物中毒事件调查被引量:5
- 2015年
- 目的描述食物中毒事件调查报告现状,了解基层食物中毒事件调查报告质量,为报告规范制定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中国疾病控制信息系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信息系统"中2010年食物中毒事件(发病人数≥30人)报告,对其报告内容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发病人数≥30人事件108起,共下载有效461份,事件完整报告比例为96.3%(104/108);区县级疾控中心撰写报告78起,占报告的72%;区县报告中制定明确病例定义的报告10%,明确可疑食物的事件28%;描述实验室监测项目的报告占23%。结论基层撰写的报告质量整体水平不高。特别是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描述粗糙,实验室采样及检测结果信息不够详尽,影响结果推断。
- 杨丽张莉莉韩冰关欣周丹车明杰周浩
- 关键词:信息系统食物中毒
- 哈尔滨市1988-2009年机动车交通事故死亡分析被引量:3
- 2011年
- 随着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道路交通伤害已成为全球的一种特殊公害,引起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已成为当前交通管理的重要课题。为了解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区居民机动车交通事故的死亡特征、变化趋势及其对居民健康的影响,为制定相关防制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对哈尔滨市1988-2009年的机动车交通事故死亡数据资料进行了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 兰莉隋丛兰徐国华周丹乔冬菊高菡璐赵娜
- 关键词:交通事故机动车死亡率标化死亡率
- 2012年哈尔滨市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分析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了解哈尔滨市2012年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分布与流行特征,为制定和调整传染病控制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12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哈尔滨市报告的法定传染病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2012年哈尔滨市共报告法定传染病30931例,其中死亡94例,报告发病率为297.40/10万,报告死亡率为0.90/10万,病死率为0.30%。其中甲类传染病无病例报告,乙类传染病报告15种,丙类传染病报告6种。发病数居前5位的分别是肺结核、肝炎、梅毒、痢疾和猩红热。结论预防和控制肠道传染病和呼吸道传染病仍是哈尔滨市今后防治的重点和难点,需要进一步加强预防和控制力度。
- 关欣杨丽韩冰车明杰周丹于洋田文静
- 关键词:传染病疫情
- 哈尔滨市市区1988—2009年居民死因分析被引量:2
- 2010年
- 死因分析数据是研究人口变化规律和居民健康水平的重要指标,既可以反映一个地区不同时期人群的健康状况和卫生保健工作水平,也可为该地区卫生保健工作的需求和规划提供科学依据,长期连续的人口死亡资料是一个地区经济、文化及综合服务动态状况的真实反映。本文就1988—2009年22年间哈尔滨市居民死因动态进行综合评价和分析,探讨影响哈尔滨市居民平均寿命的主要死因,为控制相关疾病和科学制定卫生决策提供依据。
- 兰莉徐国华隋丛兰周丹乔冬菊
- 关键词:标化死亡率死因构成死因顺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