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吕映

作品数:44 被引量:159H指数:7
供职机构:杭州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文学语言文字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8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2篇文化科学
  • 5篇文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11篇语文
  • 11篇教学
  • 6篇文化
  • 6篇金庸
  • 6篇课程
  • 5篇小说
  • 4篇读写
  • 4篇语文课
  • 4篇语文课程
  • 4篇文教
  • 4篇写作
  • 4篇金庸小说
  • 3篇读写结合
  • 3篇阅读教学
  • 2篇单元教学
  • 2篇学理
  • 2篇学语
  • 2篇语文教科书
  • 2篇语文教学
  • 2篇语文新课程

机构

  • 23篇杭州师范大学
  • 6篇浙江大学
  • 1篇山西师范大学

作者

  • 29篇吕映

传媒

  • 7篇语文建设
  • 2篇教育评论
  • 2篇湖州师范学院...
  • 2篇语文教学通讯
  • 1篇教育探索
  • 1篇语文知识
  • 1篇小学语文教学
  • 1篇小学教学研究
  • 1篇杭州师范学院...
  • 1篇雁北师范学院...
  • 1篇现代教育论丛
  • 1篇教育导刊(上...
  • 1篇江西科技师范...
  • 1篇小学教学参考...
  • 1篇遵义师范学院...
  • 1篇杭州师范学院...
  • 1篇教育学术月刊
  • 1篇杭州师范大学...
  • 1篇教育科学文摘

年份

  • 2篇2025
  • 2篇2024
  • 2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1
  • 2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3
  • 1篇2012
  • 4篇2007
  • 5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2
  • 1篇2001
4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阅读教学内容:回顾、反思与展望
2015年
"讲读式"和"对话式"的阅读教学,都是指向课文内容的理解与感悟,忽视语言学习与语言实践,造成了学生写作能力的低下。2011版《课标》颁布以后,学习语言文字运用,逐渐成为有关阅读教学内容的共识。但是,语用教学也暴露出割裂整体、脱离语境、背离学情和急功近利等严重问题。未来,阅读教学必须再次实现转身,告别单一的、孤立的写作技能训练,指向整体的、综合的写作素养的提升,才能真正实现读写结合,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吕映
关键词:阅读教学内容写作技能写作素养
语文课程的文化变迁与价值重构被引量:4
2007年
在语文课程的发展历史上,"应用"说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它抹杀了语文课程丰厚的文化蕴涵和独特的人文价值,导致语文教育的平庸化、世俗化走向。其实,语文不仅是"应用"(应生活之用)之学,更是"应需"(应生命存在与表现之需)之学,"成人"、"立人"才是语文教育的本质与追求。同时,语文课程还要承担社会责任,以文化主体身份积极参与并推进社会文化建设。
吕映
关键词:语文课程多元文化
金庸武侠小说的文化阐释
金庸的武侠小说具有丰厚的文化蕴涵,体现了作者的文化取向和价值观念。 第一,“武”与“侠”是武侠小说的基本构成要素。金庸融会了儒家、道家文化的精髓和现代的人文思想,构建了“侠”的多元人格,满足了现代读者的精神渴望...
吕映
关键词:金庸武侠小说小说艺术文化阐释文化理想文化价值观价值观
文献传递
“问世间,情为何物”——金庸小说爱情主题的文化解读被引量:2
2006年
金庸小说的爱情主题蕴涵着丰厚的文化意义,它不仅反映了作者心目中的爱情观念,也折射出传统文化孕育下的“集体无意识”,具有极其重要的认识价值。
吕映
关键词:爱情主题传统文化
概念性理解:语文大单元教学的根本追寻被引量:17
2022年
大单元教学是发展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路径。语文大单元教学要以概念性理解为根本追寻,基于教材单元要素确定概念性理解目标,以概念性理解为本,重组单元学习内容,统领单元学习进程和设计单元学习评估,促进概念性理解的深度迭代,实现大单元“教—学—评”的一致。
吕映
关键词:大单元教学
故事中思辨的教学路径
2024年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故事类文本不仅数量最多,而且蕴藏着丰富的思维资源,是思辨性阅读与表达的重要载体。本文提出在故事教学中促进学生深度思辨的六条路径:第一,融入情境,具身体验,是理性思辨的前提;第二,有深度的问题,是引发思辨的有效方法;第三,在字里行间寻找证据,让思辨更具相关性、精确性;第四,还原思维过程,学习思维方法,让思辨更具清晰性、逻辑性;第五,发现思维困境,提供思维支持,让思辨更具深刻性、宽广性;第六,拓展情境,建构意义,让思辨更具灵活性、公正性。
吕映
关键词:故事思辨能力思维品质
语文课程的文化研究:内涵、价值与走向被引量:1
2007年
课程的文化研究是用文化的眼光认识课程的一种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也是当代课程论领域的重要课题。“这是一种建构新课程理论形态的积极尝试,不仅拓展了课程理论研究的视野,而且对我国基础教育课程开发与建设将具有根本性的导引意义。”
吕映
关键词:文化研究语文课程课程理论研究思维方式课程开发课程论
认知负荷理论视域下读写结合的教学建议被引量:4
2024年
认知负荷理论是一种关于人类信息加工中认知资源分配的理论。认知负荷理论提出,在教学过程中要减少外部认知负荷,控制内部认知负荷,增加相关认知负荷,使总的认知负荷不超出学习者的工作记忆容量。本文基于认知负荷理论对读写结合教学提出六条建议:读写任务集中,读写语境共享,读写支架搭设,控制内部认知负荷;读写材料呈现,减少外部认知负荷;读写图式构建,“情境→行动”组合,增加相关认知负荷。
吕映
关键词:认知负荷理论读写结合
写我所读:学理审视、功能类型和教学旨要
2025年
基于认知写作理论对写作功能的新认识,提出“写我所读,以写促读”的教学主张。写我所读能够实现阅读、思维、写作的多赢,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从写作关涉阅读能力因素和促进阅读能力提升的视角看,写我所读可以分为重整型写作、伸展型写作、评鉴型写作和创意型写作四种类型。为了实现以写促读、读写互促,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开发多样化的写作形态,激发读写兴趣;选择适配性的写作内容,突破阅读理解重难点;组织结构化的写作任务系统,推动阅读理解进阶;迁移运用课文语言范式,实现读写能力共生长。
吕映
关键词:以写促读
后现代视阈下的语文新课程研究被引量:1
2012年
后现代课程研究从课程的动词形式理解课程,关注学生者的生活世界和生存经验,从整体、联系的角度出发,使学生形成关于世界的整体性认识。借鉴后现代课程研究的成果,语文课程目标应指向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课程内容应体现不确定性、多元性和开放性,课程内容的组织应注重整体性和关联性,语文课程的实施应成为师生主动参与、建构与创造意义的过程。
吕映
关键词:语文课程研究后现代视角课程目标课程实施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