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蛋白
  • 2篇心肌
  • 1篇多态
  • 1篇多态性
  • 1篇心病
  • 1篇心功能
  • 1篇心肌梗死
  • 1篇心肌梗死患者
  • 1篇心肌肌钙蛋白
  • 1篇心力衰竭
  • 1篇心型
  • 1篇心型脂肪酸结...
  • 1篇血压
  • 1篇血压转归
  • 1篇血脂
  • 1篇血脂异常
  • 1篇影响因素
  • 1篇载脂蛋白
  • 1篇载脂蛋白E
  • 1篇载脂蛋白E类

机构

  • 5篇常州市第三人...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作者

  • 5篇吕俊
  • 3篇刘桂华
  • 2篇王淑君
  • 1篇芮冬妹
  • 1篇王爱玲
  • 1篇王静

传媒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临床医学
  • 1篇实用心脑肺血...
  • 1篇常州实用医学
  • 1篇临床合理用药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08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辛伐他汀联合藻酸双脂钠治疗血脂异常的临床观察
2008年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联合藻酸双脂钠用于血脂异常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53例血脂异常患者给予辛伐他汀20mg,每晚顿服,藻酸双脂钠0.1g,静脉注射,每天1次,连用2周。结果疗程结束时患者的总胆固醇、甘油三脂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则明显升高(P〈0.05)。本组显效21例,有效30例,总有效率为96.2%,无效2例(3.8%),无恶化病例。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7.5%,程度轻微。结论辛伐他汀与藻酸双脂钠合用降脂疗效肯定,使用安全,值得推广。
吕俊刘桂华
关键词:辛伐他汀藻酸双脂钠血脂
心肌肌钙蛋白Ⅰ在充血性心力衰竭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检测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cTnI)水平的变化,探讨其对心力衰竭严重程度判断及预后评估的价值。方法选择CHF患者(CHF组)共75例(包括缺血性心肌病25例,非缺血性心肌病50例),以体检及实验室检查无心脏病依据的40例作为对照组。测定两组cTnI水平,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测左心功能。按cTnI是否阳性分为阳性组和阴性组,比较两组间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心排血量(CO)值的差异。结果 CHF组血清cTnI测定值及其增高检出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且心功能分级越差,血清cTnI水平及其增高的检出率越高;LVEF值较低组(LVEF≤35%),血清cTnI水平较高;LVEF值与cTnI水平呈显著负相关(r=-0.573,P<0.05)。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测量各项指标阳性组与阴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清cTnI是CHF患者心肌损伤的高度敏感和特异的指标,它对评价心功能障碍的严重程度、危险分层及预后判断等可能有一定价值。
王淑君刘桂华吕俊
关键词:充血性心力衰竭
血清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评估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心功能的应用价值分析被引量:15
2015年
目的分析血清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评估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早期心功能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在该院接受住院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观察组,根据心功能分级分为Ⅱ、Ⅲ和Ⅳ级3个亚组,取常规体检的心功能正常人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间血清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水平与心功能指标差异,分析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与AMI患者心功能水平相关性。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血清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心功能指标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和血管舒张功能(FMD)水平低于对照组,内皮微粒(EMCs)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3亚组间血清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水平与心功能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SD法两两比较显示,心功能分级越高,H-FABP、LVEDd和EMCs水平越高、LVEF及FMD水平越低(P<0.05)。血清H-FABP水平与LVEDd和EMCs水平呈正相关,与LVEF、FMD水平呈负相关。结论心肌梗死患者血清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水平随AMI程度加重而上升,其与AMI早期心功能参数具有良好相关性,可以作为评估AMI患者早期心功能及预后的重要指标。
刘桂华王静吕俊王淑君芮冬妹王爱玲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心功能
冠心病患者焦虑情绪与载脂蛋白E基因多态性研究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焦虑情绪与载脂蛋白E(ApoE)基因多态性之间的联系。方法抽取符合诊断标准的45例伴有焦虑情绪的冠心病患者和45例不伴有焦虑情绪的冠心病患者,再另选取45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并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和PCR扩增技术对研究对象的ApoE进行测定,同时对研究对象的抑郁状态进行评定。结果对照组携带e4等位基因的频率明显低于非焦虑组(χ2=4.44,P<0.05);各组携带e2、e3等位基因的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携带e4等位基因的冠心病(CHD)患者和不携带e4等位基因的冠心病患者的汉密尔顿焦虑测量表(HAMA)和焦虑自评测量表(SAS)评分及低密度脂蛋白(LDL)、总胆固醇(TC)的含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所存有的焦虑情绪与ApoE基因的多态性之间可能有着重要的联系,其中ApoE4等位基因对焦虑发生有重要的作用。
吕俊
关键词:载脂蛋白E类基因焦虑冠心病
高血压前期人群血压转归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调查高血压前期人群血压转归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07—2008年度我市某单位在职及离退休职工体检时符合高血压前期诊断标准的职工作527例为研究对象,测量身高、体质量(BMI)、腰围、血压。检查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尿酸(UA)、空腹血糖(FPG)等。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研究对象符合高血压前期人群入选标准的不同影响因素。结果 (1)高血压前期患病率为32.4%,男性高于女性(35.6%vs.27.4%,χ2=58.9887,P<0.05)。35~45岁年龄组(32.8%)较45岁以上者高血压患病率高。(2)35岁以上男性高血压前期患病率随年龄的增加呈逐渐减低趋势(χ2=96.0698,P<0.0001),而35岁以上女性则呈降低趋势(χ2=11.5784,P=0.0208)。(3)除年龄和性别外,基线SBP、腰围、BMI、DBP、FBG、TG、HDL-C、UA,也是发展至高血压的影响因素,且每增加一个单位,发展至高血压病的风险相应增加。结论高血压前期人群的患病率在我市某单位中较普遍,除年龄和性别外,基线SBP、腰围、BMI、DBP、FBG、TG、HDL-C、UA,也是发展至高血压的影响因素,且随其增加而增长。合理饮食控制体重和身材是预防高血压的有效方法之一,药物治疗在预防高血压方面是否可行上有待进一步研究证实。
吕俊
关键词:高血压影响因素患病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