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史文雅

作品数:37 被引量:183H指数:8
供职机构:北京市丰台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国全球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4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5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9篇艾滋病
  • 9篇病毒
  • 8篇性病
  • 8篇梅毒
  • 7篇流行病
  • 7篇流行病学
  • 6篇性病门诊
  • 6篇就诊
  • 6篇传播疾病
  • 5篇性病门诊就诊...
  • 5篇性传播
  • 5篇性传播疾病
  • 5篇影响因素
  • 5篇门诊就诊
  • 5篇门诊就诊者
  • 5篇免疫缺陷
  • 4篇性行为
  • 4篇吸毒
  • 4篇感染率
  • 4篇高危

机构

  • 33篇北京市丰台区...
  • 4篇丰台区疾病预...
  • 1篇云南省疾病预...

作者

  • 37篇史文雅
  • 21篇李彦奇
  • 16篇谢彧洋
  • 12篇王欣心
  • 12篇屈佑明
  • 12篇刘超
  • 10篇刘超
  • 9篇白俊梅
  • 8篇王欣心
  • 7篇许京春
  • 7篇田丽娜
  • 6篇赵建忠
  • 6篇刘增艳
  • 2篇朱利勇
  • 1篇唐田
  • 1篇李靖琳
  • 1篇杨霄星
  • 1篇张建军
  • 1篇王中战
  • 1篇张东彦

传媒

  • 8篇中国艾滋病性...
  • 4篇中国健康教育
  • 4篇疾病监测
  • 3篇现代预防医学
  • 3篇中国卫生工程...
  • 2篇中国预防医学...
  • 2篇首都公共卫生
  • 1篇传染病信息
  • 1篇职业与健康
  • 1篇山西医药杂志
  • 1篇中国学校卫生
  • 1篇中国公共卫生
  • 1篇中国性科学
  • 1篇中国现代医生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5篇2021
  • 2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4
  • 3篇2013
  • 4篇2012
  • 1篇2010
  • 3篇2009
  • 2篇2008
  • 5篇2007
  • 1篇2006
  • 2篇2005
3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北京市丰台区114位性服务小姐行为学及相关疾病监测结果分析被引量:3
2006年
白俊梅史文雅朱利勇屈佑明郭文瑞(指导)
关键词:服务小姐相关疾病行为学传播疾病艾滋病
北京市丰台区2020年性病流行特征分析
2021年
分析2020年北京市丰台区五种性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和规律,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系统的传染病检测报告模块,收集并整理2019和2020年北京市丰台区的五种性病确诊病例的相关数据,描述其流行病学特征。结果:2020年丰台区共累计报告5种性病(梅毒、淋病、尖锐湿疣、生殖器疱疹、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814例,报告发病数较2019年(1050例)降低了22.5%,报告发病率为40.20/10万,其中梅毒319例,淋病104例,生殖道沙眼衣原体192例,尖锐湿疣189例,生殖器疱疹10例。男女比例为1.37:1;以20~49岁年龄组发病例数最多,占总发病例数73.22%;职业分布以家务及待业(447例)为主,占54.91%;病例报告数前三位的地区分别是花乡、新村街道、卢沟桥街道。结论:丰台5种性病报告发病率较上年度均有下降,可能与2020年门诊量降低有关,从整体趋势来看仍需要继续加强性病防工作,加大筛查力度,做好性病相关宣传教育工作。
任航王欣心李彦奇刘超史文雅
关键词:性病
2013-2022年北京市丰台区性传播疾病流行特征及趋势分析
2025年
目的分析2013—2022年北京市丰台区性传播疾病流行特征及趋势,为制定针对性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13—2022年丰台区报告的梅毒、淋病、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尖锐湿疣和生殖器疱疹5种性病的病例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3—2022年丰台区共报告上述5种性病病例9306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40.76/10万,年均增长率为2.27%,报告发病率总体呈显著上升趋势(P<0.05)。其中,梅毒病例数最多(4668例,占50.16%);其次为尖锐湿疣(1718例,占13.73%)。梅毒病例中以隐性梅毒为主,占全部梅毒病例的69.02%,且其报告构成比在10年间呈显著上升趋势(P<0.05)。性别分布方面,男女病例比为1.41: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报告病例主要集中在20~49岁年龄组(70.33%),职业以家务及待业人群为主(48.18%)。在地理分布上,卢沟桥街道报告病例数最多(1335例,占14.35%)。结论北京市丰台区性病发病总体呈上升趋势,防控形势严峻,建议加强对重点人群和重点地区的性病防治工作,扩大梅毒等性病的筛查监测范围,以有效遏制性病的传播。
任航史文雅李彦奇
关键词:性传播疾病疫情梅毒
北京市丰台区2004~2007年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流行病学被引量:1
2009年
王中战赵建忠张东彦黄胜天张雪唐田李靖琳史文雅
关键词:脊髓灰质炎急性弛缓性麻痹流行病学
2011年北京市丰台区性病门诊就诊者艾滋病哨点监测分析被引量:13
2013年
目的了解北京市丰台区性病门诊就诊者艾滋病性病感染状况,为制定防治对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按照《全国艾滋病哨点监测方案》,对性病门诊就诊者进行问卷调查,并采集静脉血样进行艾滋病病毒(HIV)、梅毒的血清学检测。结果 2011年丰台区共监测性病门诊就诊者1262人,监测对象年龄以20~40岁为主,占73.4%;汉族、在婚及外地户口分别占97.7%、56.0%和51.5%。监测对象HIV抗体和梅毒抗体阳性率分别为1.0%(13/1262)、20.3%(256/1262)。监测对象艾滋病知晓率为90.4%,有46.7%的人与小姐(暗娼)发生过性行为,39.7%的人与临时性伴发生过性行为,0.1%的人注射过毒品,8.3%的人与同性发生过肛交性行为,有19.9%的人曾患过性病。结论性病门诊就诊者艾滋病性病感染率较高,应加强对性病门诊就诊者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有效控制艾滋病经性途径传播。
史文雅谢彧洋刘超屈佑明王欣心李彦奇
关键词:哨点监测艾滋病性传播疾病
2013—2017年北京市某性病门诊就诊者HIV和梅毒感染状况及流行病学特征被引量:3
2019年
性病是全球范围内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性病和艾滋病(AIDS)的感染存在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关系,感染性病的人更容易感染艾滋病病毒(HIV),合并感染HIV和其他性病的人更容易传播HIV[1]。本研究通过分析2013-2017年在性病门诊就诊者人群中开展的系列横断面调查资料,了解目前性病门诊就诊者人群中AIDS及梅毒的感染情况,为今后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提供依据。
史文雅王欣心李彦奇刘超田丽娜任航肖丹朝许京春谢彧洋
关键词:性病门诊艾滋病病毒梅毒
北京市丰台区男男性行为人群不同转介模式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抗病毒治疗免疫学效果分析被引量:3
2023年
目的 分析北京市丰台区2018—2021年通过不同治疗转介模式开始艾滋病抗病毒治疗(ART)的男男性行为人群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治疗免疫学效果,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利用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信息系统中2018—2021年通过一站式服务和其他机构转介2种模式进入队列的患者数据资料进行分析,采用χ^(2)检验和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不同治疗转介途径免疫学效果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抗病毒治疗免疫学效果的影响因素。结果 共纳入研究对象857例,其中一站式服务组589例(68.7%),其他机构组268例(31.3%)。一站式服务组确证后1个月开始ART的比例(89.5%)高于其他机构组(77.6%)(χ^(2)=21.23,P<0.01),基线处于世界卫生组织(WHO)期的比例(91.7%)高于其他机构组(85.1%)(χ^(2)=8.64,P<0.01)。一站式服务组随访第1年内CD4/CD8增幅高于其他机构组(Z=-2.85,P<0.01)。多因素logistics分析显示,MSM患者抗病毒治疗免疫学效果受年龄、随访状态、随访时间、初始治疗方案、基线CD4及基线CD4^(+)/CD8^(+)比值的影响。结论 社会组织与定点医院联合提供的检测治疗一站式服务在提高ART及时性、促进治疗效果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李彦奇肖丹朝尚翠司芬芬史文雅任航许京春王欣心
关键词: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性行为同性恋抗病毒药
北京市性病门诊就诊者性病感染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了解辖区内性病门诊就诊者感染性传播疾病(STD)的危险因素,为今后开展有针对性的宣传和干预工作提供信息。方法根据临床诊断,将全部就诊者划分为性病病例组(g1组)和对照组(g2组)。对2011年区内性病门诊就诊者进行问卷调查,包括一般信息、艾滋病知识、高危险性行为和性病史情况。以是否患有性病为自变量,性别、年龄、婚外性伴数、安全套使用情况等为影响因素,利用SPSSl7.0软件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性病病例组调查342人,对照组920人,病例组的年龄在20~40岁、女性、初中以下文化、艾滋病知晓率低、未接受过预防艾滋病服务、非婚性伴的构成比例比对照组高(P〈0.05),户籍和民族构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发现,女性、初中以下文化、有非婚性伴、艾滋病知晓率低、未接受过预防艾滋病服务是感染性病的危险因素。对有非婚性伴者感染性病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后发现,只有非婚性伴数、安全套使用和近一年接受预防艾滋病服务与感染STD有关(P〈0.05),与其他因素无关(P〉0.05)。结论进一步加强对文化程度低、有非婚性伴、女性就诊者的健康教育和性病治疗,是当前性病门诊和其他艾滋病防治工作中一项重要内容。
史文雅赵建忠谢彧洋刘超王欣心李彦奇
关键词:性传播疾病性病门诊
HIV阳性MSM人群梅毒感染状况及影响因素调查被引量:12
2018年
目的了解男男性途径的HIV感染者/病人合并梅毒感染的情况,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经知情同意,对2017年1月至4月期间,在北京市某医院内由社区组织随访的男男性途径的HIV感染者/病人进行问卷调查,并采血进行梅毒血浆反应素快速试验(RPR)和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分析方法为检验,单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 385例HIV阳性MSM完成问卷调查和血清学检查,RPR和TPPA阳性111例,梅毒感染率为28.8%,其中RPR滴度≥1∶8的梅毒感染者为14.0%(54/385)。报告近3个月有过性行为比例为63.1%(243/385),其中性伴数>2的占32.9%(80/243),37.4%(91/243)近3个月内有过1~5次男男群交性行为,37.9%(92/243)自述近3个月使用过rush。近3个月,发生过肛交性行为(OR=1.66,P=0.037)、性伴数多(OR=1.94,P=0.020)、性行为时无法坚持每次使用安全套(OR=22.14,P<0.001)、最近一次发生肛交性行为时未使用安全套(OR=19.73,P=0.002)是合并梅毒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男男性途径的HIV感染者/病人梅毒感染率较高、高危性行为发生较多。
刘增艳王欣心洪佳佳段义史文雅李彦奇刘超田丽娜任航谢彧洋
关键词:艾滋病男男性行为者感染率
571例性病门诊就诊者监测结果分析被引量:8
2007年
史文雅屈佑明白俊梅朱利勇
关键词:门诊就诊者高危性行为STD感染艾滋病防治性乱人群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