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卢久涛

作品数:6 被引量:9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石油与天然气...
  • 2篇天文地球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3篇油藏
  • 1篇地质
  • 1篇地质建模
  • 1篇电子压力计
  • 1篇压力计
  • 1篇盐岩
  • 1篇页岩
  • 1篇页岩气
  • 1篇油藏地质
  • 1篇油藏地质建模
  • 1篇原油
  • 1篇剩余油
  • 1篇碳酸
  • 1篇碳酸盐
  • 1篇碳酸盐岩
  • 1篇碳酸盐岩成岩...
  • 1篇解堵
  • 1篇井下
  • 1篇井下测试
  • 1篇勘探

机构

  • 6篇中国石油化工...
  • 2篇西安石油大学

作者

  • 6篇卢久涛
  • 2篇郝培培
  • 1篇王汝广
  • 1篇邵艳茹
  • 1篇付波
  • 1篇吴国冬
  • 1篇郑旭辉
  • 1篇陈永
  • 1篇胡会追
  • 1篇周正军
  • 1篇李萍
  • 1篇杨飞
  • 1篇王华

传媒

  • 2篇中国石油和化...
  • 2篇中国科技期刊...
  • 1篇油气田地面工...
  • 1篇山东工业技术

年份

  • 3篇2016
  • 2篇2012
  • 1篇2011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原油“寒冬期”中渗油藏高效开发研究
2016年
卫58块位于东濮凹陷卫城构造西南部,北以卫34断层与卫11块分界,西被卫35断层分割,东以卫2断层为界,内部又被三条主要断层切割,形成断阶式鼻状构造。在新生产经营形势下,一切以经济效益为中心,深化构造及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通过侧钻提高储量控制和动用程度,利用现有井网,通过平面、层间调整等进一步优化完善注采井网,油藏开发效益得到明显提升。
卢久涛
关键词:剩余油
提高油藏地质建模的精度综述
2016年
油藏地质模型是一个描述油藏地质特征和储层物性的三维网格数据体,建立高质量的地质模型是进行油藏精细管理和高效开发的关键。文中从地质建模本质入手,提出了如何提高油藏地质建模的精度的方法。提高油藏地质建模的精度要在各个过程中都做到尽可能的准确,充分利用现有的各类数据来建立起高分辨率的三维储层模型,掌握了提高三维地质模型精度的方法,使所建立的地质模型更合理清楚地表征油藏的构造特征、储层特征和油水关系等。
杨飞李洋洋卢久涛
关键词:油藏地质
我国页岩气成藏特征及勘探开发现状被引量:8
2011年
页岩气是一种非常规天然气,具有"自生自储"的成藏模式,分布范围广,生产周期长,且清洁低碳。我国页岩气资源潜力巨大,自2011年初以来,随着国土资源部的公开招标,以及页岩气的第一口调查井、直井、水平井的完钻,标志着中国页岩气"革命"的到来。笔者认为,全面估算页岩气资源潜力、引进并创新开采技术、完善评价指标参数、完善运输管网建设、创新管理政策等方面,都是页岩气的勘探开发稳中有序地进行的关键因素。
郝培培卢久涛
关键词:页岩气成藏特征勘探开发
碳酸盐岩成岩作用及其对储层性能的影响
2012年
我国碳酸盐岩经历了多期次、多种类型的成岩作用。在各种成岩作用中,溶解、白云石化、压溶、破裂等作用,使原岩产生大量次生孔隙,从而改善了其储集性,可称之为建设性成岩作用;而重结晶、胶结和压实等成岩作用,因为降低了碳酸盐岩的原生和次生孔隙度,称之为破坏性成岩作用。两者的综合效应控制和影响了碳酸盐岩储集性的优劣。本文搜集了大量资料,并借助薄片分析,详述了碳酸盐岩成岩作用对其储集性能的影响。
邵艳茹郝培培付波卢久涛
关键词:碳酸盐岩成岩作用储集性能
稠油油藏高含水期降粘解堵技术应用
2016年
稠油油藏由于具有原油粘度较高、密度较大的特点,导致其开采难度大,单井产液量低,采出程度低。针对现场情况,在室内研究评价的基础上,采取降粘解堵工艺技术,不但提高了单井产能,而且也降低了原油粘度解决井筒举升问题,达到了增产增效的目的。
王汝广卢久涛王华李萍郑旭辉
关键词:降粘解堵
井下电子压力计减振装置被引量:1
2012年
油田测试使用的井下电子压力计由于仅具备纵向方面的减振功能,只能起到压力计突然遇阻后的缓冲作用,而对仪器上提下放过程中发生的左右横向碰撞振动无缓冲作用。因此设计一种集横向减振和纵向减振为一体的装置,可消散掉井下电子压力计在测试过程中发生的横向和纵向的破坏性谐振波,保护井下电子压力计的电气元件完好并提高电路安全性,保证测试任务的完成。该装置结构简单,无液压元件及橡胶件,可靠性好且免日常维护。
陈永卢久涛吴国冬胡会追周正军
关键词:井下测试电子压力计减振装置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