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金菊

作品数:24 被引量:322H指数:11
供职机构:北京城市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政治法律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1篇经济管理
  • 16篇社会学
  • 2篇政治法律
  • 1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4篇人口
  • 4篇资质
  • 3篇影响因素
  • 3篇生育
  • 3篇生育率
  • 2篇医师
  • 2篇整形外科
  • 2篇中国人口
  • 2篇人口转变
  • 2篇生命表
  • 2篇胜任力
  • 2篇女性
  • 2篇迁移
  • 2篇迁移率
  • 2篇专科
  • 2篇专科医师
  • 2篇总和生育率
  • 2篇外科
  • 2篇教育
  • 2篇劳动参与率

机构

  • 19篇北京城市学院
  • 14篇中国人民大学
  • 3篇中华女子学院
  • 2篇北京大学第三...
  • 2篇哈佛大学
  • 2篇首都经济贸易...
  • 1篇国家行政学院
  • 1篇新疆财经大学
  • 1篇武夷学院

作者

  • 24篇刘金菊
  • 8篇陈卫
  • 2篇安阳
  • 2篇孙健敏
  • 1篇王文新
  • 1篇夏有辰
  • 1篇赵慧军
  • 1篇张瑞娟
  • 1篇尹鹏飞
  • 1篇李东
  • 1篇王宏

传媒

  • 5篇人口学刊
  • 4篇中国人力资源...
  • 2篇人口研究
  • 2篇人口与经济
  • 2篇人口与发展
  • 1篇学习与实践
  • 1篇中国美容医学
  • 1篇统计研究
  • 1篇学会
  • 1篇湖南社会科学
  • 1篇现代管理科学
  • 1篇北京城市学院...
  • 1篇中国美容整形...
  • 1篇中国社会工作

年份

  • 2篇2025
  • 1篇2024
  • 2篇2022
  • 5篇2021
  • 1篇2020
  • 3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09
  • 1篇2006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什么导致了女性职业晋升障碍?一个基于多理论视角的整合模型被引量:7
2022年
性别差距过大影响社会稳定和发展。女性职位晋升差距作为性别差距的重要表现受到了学术界的持续关注。本研究从理论视角和研究层面两个角度,系统梳理了国内外相关研究,将影响女性职位晋升的因素归纳为性别偏见、工作-家庭以及人力资本/社会资本三个理论视角,并从社会、组织和个体三个层面总结了不同理论视角下的影响因素,建立了影响女性职业晋升的因素和对策的多层次整合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未来研究的几个方向。本文在理论上有助于研究者系统地了解影响女性职业晋升的因素以及这些因素在社会、组织和个体层面的具体表现;在实践方面有助于为社会和组织综合多方面因素制定联动政策,进而缩小职业晋升的性别差距。该研究也为女性自身克服社会、组织因素和自身的心理障碍的影响提供启发。
张瑞娟刘金菊尹鹏飞
婚姻挤压对初婚年龄的影响
2024年
在异性婚姻中,当两性婚龄人口数量出现较大差异时,就可能导致某种性别的人口在婚姻市场上难以找到配偶,表现为婚姻挤压。自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中国的出生性别比呈现长时间且较为严重的失衡状态,而这些出生人群于2010年前后陆续开始步入婚姻。与此同时,中国初婚年龄推迟的速度显著加快。近10多年来初婚年龄的加速推迟与高出生性别比队列人口进入婚姻市场的时间基本一致。探讨高出生性别比队列人口进入婚姻市场导致的婚姻挤压在当今中国初婚推迟中所起到的作用,为解释中国初婚年龄加速推迟提供新的视角,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基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201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2018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和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微观数据,使用多层生存分析方法匹配宏微观数据,探讨婚姻挤压对个体初婚推迟的影响。将省份作为婚姻市场的单元,检验省级层面婚姻挤压程度对个体初婚年龄的影响。婚姻挤压使用考虑了夫妻年龄差的婚配性别比进行测量。研究发现省级婚姻挤压程度对个体初婚风险具有显著负向影响,即省级婚姻挤压程度越大,个体初婚风险越小、初婚年龄就越大。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婚配性别比每上升0.1,个体初婚风险降低38.43%。对婚姻市场整体而言,随着婚配性别比提高,男女双方供需失衡加剧,婚姻失配导致婚姻挤压程度提高,婚姻的可获得性降低,从而使人们进入初婚的时间推迟。婚姻市场性别结构失衡是导致个体初婚推迟的重要因素。基于婚姻挤压对初婚年龄推迟具有显著影响的回归分析结果,可以认为近10多年来中国两性初婚年龄出现加速推迟也受到了婚姻挤压的影响。中国20世纪90年代性别比失衡不断加剧,21世纪初性别比失衡处于高位态势,因此近10多年来的婚姻挤压也在不断加�
陈卫欧阳柏慧刘金菊
关键词:婚姻挤压初婚年龄
员工资质过高感与工作退缩行为的关系:心理授权的调节作用被引量:12
2016年
基于资源保存理论,本文探讨员工资质过高感对工作退缩行为的影响,并考察心理授权在二者关系间的调节作用。在现有文献和理论推导的基础上提出相关研究假设,运用221份有效样本数据对所提假设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员工的资质过高感正向预测工作退缩行为;心理授权在员工资质过高感与工作退缩行为的关系间的确发挥了调节作用。
刘金菊席燕平
关键词:心理授权
中国医务社会工作者胜任力模型探究
2025年
医务社会工作者能力建设问题日益凸显。针对这一问题,本研究旨在探索并构建中国医务社会工作者的胜任力模型。通过分析医务社会工作者的工作内容和角色,构建了一个包括显性通用胜任力、显性专业胜任力、隐性通用胜任力和隐性专业胜任力在内的医务社会工作者胜任力模型。该模型为医务社会工作者的选拔、培训、绩效考核等提供了一定的依据,为医务社会工作的标准化建设和专业化发展提供了有益参考。
刘金菊
关键词:医务社工胜任力模型角色
中国生育支持政策:现状与展望
2025年
高质量的生育支持政策是中国人口持续发展的本质要求,而政策文本是国家顶层设计并逐层落实的重要载体。政策文本的量化分析有助于研究者和决策者更好地理解政策内容、趋势以及影响。本文选用2016年“全面两孩”实施以后出台的128份生育支持政策,利用政策文本的量化方法(文本挖掘和政策工具分析等方法)呈现生育支持政策热点分布,结合生育支持全过程及供给、环境和需求型二维度政策工具,研究政策缺口和时空特征。研究发现:中国生育支持政策的关键点落实于“服务和保障”,主要围绕推进社会、机构和家庭对婴幼儿照护服务和婴幼儿的健康服务方面;政策工具使用不均衡,为生育家庭提供时间支持、资金支持和托育服务的需求型政策工具使用较少;从生育支持过程来看,更多的政策工具集中在“生育”前后,即孕前和孕产期及儿童哺乳期,而“养”“育”阶段的政策工具缺失;政策时空分布的差异性比较明显,2021年以后政府在增加环境型和需求型政策工具的同时加大了供给型政策工具的使用,更加关注对生-养-育行为的政策推动作用,“儿童学前期阶段”的政策工具使用得到关注;政策工具在不同区域的空间分布与在全国的分布特征基本一致但内部结构呈现差异,供给型和环境型政策依旧是主要使用的政策工具,在不同生育支持过程中,东部地区政策工具内部结构相对较均衡,而东北部和西部地区存在较大差异(环境型政策工具在儿童学前期使用较少)。在中国生育率逐年下降的大背景下,生育支持政策设计要定位清晰,主体责权利明确;增加需求型政策工具组合使用和落地;深化供给型政策工具的改革,探索税收优惠和财政支持政策工具的使用;发挥环境型工具的主导作用,增加权益型工具的使用;提高多种政策工具组合使用成效。同时,从支持过程来
张瑞娟高秀娟刘金菊肖婷
关键词:生育率文本挖掘
员工资质过高及其影响:研究述评被引量:11
2014年
近年来关于资质过高的研究呈现不断增长趋势,学者们主要关注了员工资质过高或资质过高感的影响效果。本文拟对现有的文献进行归纳和评述,涉及资质过高的概念、测量和作用。总体来看,资质过高感与工作态度呈现负相关关系,与工作绩效的关系尚未得出一致的研究结论。未来应该更多地关注资质过高与结果变量之间关系的边界条件,更好地厘清二者之间的关系。
王文新刘金菊
关键词:工作绩效
中国企业家捐资非政府组织的现状及原因被引量:2
2006年
非政府组织(NGO)发展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在国外,企业对非政府组织的捐资是非政府组织主要的资金来源之一,本文主要介绍了中国企业捐资非政府组织的现状,并对其原因进行了分析。
刘金菊
关键词:企业家捐资非政府组织
如何组织一场有效的社区协商议事会议被引量:1
2021年
社区协商议事的目的在于通过组织和引导居民积极参与社区公共事务,帮助居民提高社区参与能力,逐步提升基层社区自治的能力与水平。在社区公共空间和环境里,居民是基于个人利益而自愿、自发组织起来,其参与行为具有主观性,如果缺乏有效的组织,居民在协商过程中难免会陷入沟通无效、偏离主题等议事困境,导致社区协商议事无法发挥其本身的功能。
宋利刘金菊
关键词:社区公共事务社区参与社区公共空间议事
基于胜任力的整形外科专科医师培训体系——哈佛经验对中国的启示被引量:6
2019年
整形外科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体系的建立是中国整形外科教育中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本研究基于笔者的留学经历,在对哈佛大学医学院整形外科的住院医师培训体系进行梳理的基础上,提出其对中国整形外科专科医师培训体系的建立启示,希望这一工作能够对中国整形外科专科医师的培训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安阳刘金菊
关键词:专科医师整形外科
中国的生育率低在何处?被引量:26
2019年
利用2000年以来的人口普查、人口抽样调查和2017年全国生育调查数据,通过比较分析考察了中国低生育率的变化进程及特征。中国的低生育率趋势表现为波浪式的进程,或多或少反映的是一种人口再生产的周期性规律波动。利用多种数据和方法的估计表明,20世纪90年代的生育率要明显低于当时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出生人数中的生育率,而2000年以来的生育率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出生人数中的生育率接近。人口普查和人口抽样调查得到的"极低"生育率既与一孩生育率低有关,更是二孩及多孩生育率低的结果。不过,人口抽样调查和2017年生育调查数据在揭示近年来女性初婚初育巨变上存在高度一致性。这种趋势表明中国正在进入一场婚姻革命,也预示着中国存在陷入极低生育率的巨大风险。
刘金菊陈卫
关键词:低生育率总和生育率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