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磊

作品数:120 被引量:198H指数:8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机械工程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76篇会议论文
  • 43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92篇医药卫生
  • 3篇机械工程
  • 2篇经济管理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矿业工程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建筑科学
  • 1篇社会学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44篇腹腔
  • 42篇腹腔镜
  • 26篇尿管
  • 26篇后腹腔
  • 25篇肾移植
  • 24篇输尿管
  • 24篇后腹腔镜
  • 20篇切除
  • 19篇手术
  • 18篇静脉
  • 17篇移植术
  • 14篇肾移植术
  • 14篇术后
  • 14篇肿瘤
  • 14篇细胞
  • 13篇活体
  • 12篇移植肾
  • 12篇切除术
  • 11篇移植术后
  • 11篇切取

机构

  • 120篇北京大学第三...
  • 3篇北京大学
  • 1篇赤峰学院
  • 1篇三峡大学第一...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解放军第30...
  • 1篇博兴县人民医...
  • 1篇潍坊市益都中...

作者

  • 120篇刘磊
  • 108篇马潞林
  • 78篇侯小飞
  • 63篇张洪宪
  • 59篇赵磊
  • 40篇王国良
  • 32篇张树栋
  • 23篇黄毅
  • 18篇田晓军
  • 13篇刘茁
  • 12篇肖春雷
  • 11篇卢剑
  • 10篇洪锴
  • 7篇田雨
  • 5篇郝一昌
  • 5篇陆敏
  • 5篇刘余庆
  • 4篇刘可
  • 4篇寇允更
  • 3篇邱敏

传媒

  • 16篇北京大学学报...
  • 9篇2013中国...
  • 8篇2012中国...
  • 7篇2014中国...
  • 6篇中华泌尿外科...
  • 5篇中国微创外科...
  • 4篇CUA201...
  • 2篇临床泌尿外科...
  • 2篇现代泌尿外科...
  • 2篇中华医学教育...
  • 2篇2012北京...
  • 1篇内蒙古医学杂...
  • 1篇中华外科杂志
  • 1篇中华器官移植...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中国高等医学...
  • 1篇国际外科学杂...
  • 1篇中国医药
  • 1篇中华临床医师...

年份

  • 4篇2025
  • 4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20篇2018
  • 7篇2017
  • 13篇2016
  • 8篇2015
  • 13篇2014
  • 12篇2013
  • 13篇2012
  • 3篇2010
  • 2篇2009
  • 13篇2008
  • 1篇2007
1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后腹腔镜供肾切取自体肾移植术治疗复杂医源性输尿管损伤被引量:20
2016年
目的:探讨应用后腹腔镜供肾切取自体肾移植术治疗复杂医源性输尿管损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分析自2011年7月至2015年3月期间接受后腹腔镜供肾切取自体肾移植术的2例复杂医源性输尿管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1例为44岁女性,1例为54岁男性,损伤原因均为输尿管镜行输尿管上段结石碎石取石过程中发生的输尿管撕脱伤,术前均行尿路造影(computed tomography urography,CTU)+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术(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检查。两例患者均行后腹腔镜供肾切取,采用侧卧折刀位放置3个Trocar(套管针)的技术,女性患者选取右侧下腹部Gibson切口取肾,男性患者选取左侧腰部纵行切口取肾,将切取的肾移植于右侧髂窝,取肾过程中采用Hem-o-lok夹处理肾动静脉。结果:女性患者于输尿管损伤后4 h接受手术;男性患者于输尿管损伤后2年接受手术,术中发现严重的肾周和肾门周围粘连。2例手术均顺利完成,移植后肾功能迅速恢复,均行移植肾输尿管膀胱再植。切取自体肾热缺血时间分别为3和5 min,总手术时间分别为185和246 min,估计失血量分别为70和200 m L,无围手术期严重并发症发生。随访2例患者术后移植肾功能良好,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结论:在治疗复杂医源性长段输尿管损伤时,后腹腔镜供肾切取自体肾移植术是肾切除术或肠代输尿管术有效的替代方式;在有丰富腹腔镜手术和肾移植术经验的中心,后腹腔镜供肾切取自体肾移植术治疗复杂医源性输尿管损伤是安全和有效的。
张洪宪赵磊马潞林侯小飞刘磊邓绍辉
关键词:输尿管损伤医源性疾病
肾透明细胞癌与非透明细胞癌伴静脉癌栓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比较
2025年
目的:比较肾透明细胞癌与非透明细胞癌伴静脉癌栓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方法:连续性纳入2014年1月至2024年2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肾细胞癌伴静脉癌栓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病理类型分为透明细胞癌组和非透明细胞癌组,比较两组患者基线、术中和预后情况。采用Kaplan-Meier方法绘制生存曲线。结果:共纳入437例患者,中位年龄58岁,男性317例,女性120例,透明细胞癌组366例,非透明细胞癌组71例。非透明细胞癌组包括乳头状肾细胞癌38例(53.5%)、嫌色细胞肾细胞癌2例(2.8%)、未分类肾细胞癌11例(15.5%)、分子定义的肾细胞癌19例(26.8%)和肾集合管癌1例(1.4%)。相较于肾透明细胞癌组,非透明细胞癌组患者发病年龄较早(59岁vs.55岁,P=0.010),肿瘤直径更大(8.4 cm vs.9.5 cm,P=0.025)、淋巴结转移比例较高(56.8%vs.70.6%,P=0.034)、癌栓分级(P<0.001)和病理分级较晚(P=0.010)、手术时间较长(272 min vs.289 min,P=0.023)、总生存期较短(80个月vs.35个月,P<0.001)。多因素Cox分析显示与肾细胞癌伴静脉癌栓患者预后相关的因素为病理类型、远处转移、癌栓分级、肉瘤样或横纹肌样分化。两组在性别、体重指数、肿瘤侧别、远处转移、肉瘤样或横纹肌样分化、美国麻醉医师协会评分、手术方式选择、转为开放手术比例、失血量、输注红细胞、输注血浆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相较于肾透明细胞癌伴静脉癌栓患者,非透明细胞癌伴静脉癌栓患者发病年龄早、疾病侵袭性强、预后差。
郭博达陆敏王国良张洪宪刘磊侯小飞赵磊田晓军张树栋
关键词:肾细胞癌静脉癌栓预后
机器人辅助腹腔镜移植肾切除术经验总结
2025年
目的:总结机器人辅助腹腔镜移植肾切除术的经验,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方法:回顾2023年8月至2024年12月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行机器人辅助腹腔镜移植肾切除术的患者,收集患者围术期资料,总结手术步骤和技术要点。连续变量采用中位数(范围)进行描述。结果:共有5例患者纳入分析,包括男性2例、女性3例,中位年龄37(31~68)岁,移植肾切除距离肾移植手术的中位时间为10(3~22)年。移植肾切除的指征包括反复血尿、腹痛、移植肾恶性肿瘤、移植肾积水伴反复感染。5例患者切除的移植肾均为单支肾动脉、单支肾静脉,患者的中位手术时间为212(145~351)min,中位出血量为300(20~500)mL,中位术后住院日为7(4~25)d。只有1例患者发生术中并发症,因髂外动脉损伤行缝合修补,围术期无患者发生死亡。术后病理结果显示3例患者为终末期无功能肾,1例患者为BK病毒感染相关性尿路上皮癌,1例为慢性肾盂肾炎伴肾实质萎缩。结论:机器人辅助腹腔镜移植肾切除术是一种安全且可行的手术方法,与传统开放移植肾切除术相比,其优势在于能直接观察并优先处理移植肾肾蒂,同时在肾背膜外完整地游离并切除移植肾。随着经验的不断积累,该术式有望成为传统开放移植肾切除术的一个有力替代方案。
张启鸣陈泽波田雨潘大猛刘磊张洪宪赵磊张树栋马潞林侯小飞
关键词:肾移植移植物肾切除术机器人手术
多种腔镜联合治疗移植肾输尿管梗阻13例报告
侯小飞肖春雷刘磊赵磊张洪宪张荣新杨英
嗜铬细胞瘤和副神经节瘤二次手术策略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分析嗜铬细胞瘤和副神经节瘤二次手术的策略和总结经验教训。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8月至2021年2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泌尿外科7例嗜铬细胞瘤和副神经节瘤实施二次手术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4例、女性3例,平均(44.1±11.5)岁(28~60岁),右侧6例,左侧1例。二次手术的原因包括:(1)肿瘤切除后复发的病例2例;(2)肿瘤体积大并与血管关系密切,首次手术未能成功切除肿瘤的病例3例;(3)术前未诊断出嗜铬细胞瘤和副神经节瘤而没有进行药物准备,首次手术中出现血压剧烈波动而中止手术的病例2例。所有病例都进行了影像学评估、儿茶酚胺检查和充分肾上腺素能α受体阻滞剂的药物准备。手术方式包括经腹开放手术4例、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手术1例、后腹腔镜手术2例。应用的创新技术包括翻肝技术、下腔静脉切断再吻合技术、左肾静脉切断技术。结果:肿瘤平均大小(8.0±3.2)cm(3.6~13.9 cm)。二次手术距首次手术的中位时间9个月(四分位数间距:6,19个月)。二次手术中位手术时间407 min(四分位数间距:114,430 min),中位出血量1500 mL(四分位数间距:20,3800 mL)。5例手术成功,1例术中仅做探查未能成功切除肿瘤,围手术期死亡1例。术中输血5例,中位输注悬浮红细胞800 mL(四分位数间距:0,2000 mL),术后淋巴漏1例,保守治疗自愈。切断左肾静脉及下腔静脉切除再吻合病例,术后肾功能正常。术后平均住院天数(7.2±3.3)d(4~13 d)。存活6例患者中位随访33.5个月(四分位数间距:4.8,48.0个月),手术未成功病例仍带瘤生存,余病例尚无复发。结论:首次开放手术不能成功切除和复发的嗜铬细胞瘤和副神经节瘤二次手术难度大,出血多,手术风险高,存在手术失败和围手术期死亡风险,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采用不同的手术方式和策略。
刘磊秦艳春王国良张树栋侯小飞马潞林
关键词:嗜铬细胞瘤副神经节瘤二次手术复发
病理T3a期肾细胞癌肾部分切除与根治性肾切除的回顾性匹配研究
2025年
目的:评估临床T1(clinical T1,cT1)期术后升级为病理T3a(pathological T3a,pT3a)期肾细胞癌(renal cell carcinoma,RCC)患者应用肾部分切除术(partial nephrectomy,PN)的远期肿瘤学结局。方法:回顾研究北京大学第三医院2013年2月至2022年12月427例术后评估为pT3aN0M0期的RCC患者,其中33例cT1术后升级为pT3a的RCC患者均接受了PN(PN组),而394例术后未升级的pT3a RCC患者均接受了根治性肾切除术(radical nephrectomy,RN,RN组),根据基线特征以1∶1的比例进行倾向性评分匹配,使用Kalan-Meier曲线评估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癌症特异性生存期(cancer-specific survival,CSS)和无病生存期(disease-free survival,DFS),并使用对数秩检验和Cox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匹配前,PN组(n=33)与RN组(n=394)相比,肾周脂肪浸润(perirenal fat invasion,PFI;45.5%vs.15.2%)和肾段静脉受累(42.4%vs.20.8%)的比例更高,而肾盂肾窦侵犯(renal sinus invasion,RSI;21.2%vs.73.6%)及合并肾静脉癌栓(0%vs.15.2%)的比例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匹配后,PN组(n=33)和RN组(n=33)的基线特征具有可比性。PN和RN组在手术时间、出血量、平均住院日、并发症发生率、阳性切缘率、中转开放手术的比例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PN组术后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GFR)更高[76.9(55.4,87.3)mL/(min·1.73 m^(2))vs.61.7(56.8,73.5)mL/(min·1.73 m^(2)),P<0.05],表明其对肾功能的保留效果更好。两组在OS、CSS和DFS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肾静脉侵犯(renal vein invasion,RVI)、较高的肿瘤Fuhrman分级(Ⅲ~Ⅳ)以及伴有肉瘤样分化特征是pT3a RCC患者的DFS和CSS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对于cT1升级为pT3a的RCC患者,PN在更大程度上保留了肾功能,并且肿瘤学结局可能与RN的效果相当。RVI、较高的肿瘤Fuhrmann分级以及伴有肉瘤样分化特征是pT3N0M0期RCC患者的独立危险因
周泽臻葛力源张帆邓绍晖颜野张洪宪王国良刘磊黄毅张树栋
关键词:肾细胞癌肾部分切除术根治性肾切除术
胰液膀胱引流式胰肾联合移植的单中心经验
目的通过总结胰液膀胱引流式胰肾联合移植的临床经验,探讨其远期效果及影响因素,提高糖尿病合并终末期肾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我院自2001年9月-2009年9月共为21例患者行胰液膀胱引流式胰肾联合移植,男16例,女5例。其...
毕海马潞林侯小飞赵磊刘磊
不同病理类型的肾上腺巨大肿瘤合并下腔静脉瘤栓的诊断与治疗
目的 合并下腔静脉瘤栓的肾上腺巨大肿瘤临床上较为少见,总结四例不同病理类型的此类病例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2017年11月至2018年7月,我科收治4例肾上腺巨大肿瘤合并下腔静脉瘤栓病例。介绍如下。
刘磊马潞林王国良
关键词:肾上腺巨大肿瘤下腔静脉瘤栓病理类型
形成性评估在外科医师非手术定向腹腔镜模拟训练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在不同年资外科医师非手术定向腹腔镜模拟训练中,探讨形成性评估应用的可行性及意义。方法选取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泌尿外科55名不同年资外科医师为研究对象,含外科进修医师42人和专业学位研究生13人。对他们进行连续4周的非手术定向腹腔镜模拟训练,实验组29名医师采用形成性评估,对照组26名医师采用终结性评估,分别对其培训前后的操作进行量化评分和统计分析。结果所有医师在培训后操作评分均有明显上升,进修医师的缝合打结提升幅度显著高于研究生,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17.1±2.9)vs(14.2±3.5),t=2.97,P=0.004]。研究生中,培训后实验组的基础操作考核成绩更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12.6±0.8)vs(9.0±0.6),t=-8.91,P=0.000];进修医师中,培训后实验组的缝合打结成绩更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5.2±2.5)vs(33.0±2.5),t=-2.83,P=0.007]。形成性评估中研究生与进修医师的成绩变化曲线存在差异。结论非手术定向腹腔镜模拟训练对不同年资外科医师均可行,可以提高腹腔镜操作水平,外科学研究生与外科进修医师培训效果存在差异。在腹腔镜模拟培训中应用形成性评估,对于提高各年资外科医师的培训效果均有积极意义。
刘余庆卢剑邱敏刘磊黄毅马潞林
关键词:形成性评估进修医师
亲属活体肾脏移植伦理审查中避免器官买卖的措施分析
目的总结我院152例次亲属活体肾脏移植的伦理学审查过程中发现器官买卖现象的有效措施。方法回顾我院人体器官移植临床应用与管理伦理委员会于2007年5月—2013年8月期间按照《人体器官移植条例》的要求审查的152例次亲属活...
张洪宪赵磊侯小飞刘磊马潞林付燕寇允更
关键词:伦理审查肾脏移植
共1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