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泽艳

作品数:5 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尸检
  • 2篇尸检报告
  • 2篇晚发
  • 2篇晚发型
  • 2篇HALLER...
  • 2篇病理
  • 2篇病理报告
  • 1篇动物
  • 1篇动物实验
  • 1篇遗传病
  • 1篇脂肪栓塞
  • 1篇神经病
  • 1篇神经病理
  • 1篇神经病理学
  • 1篇栓塞
  • 1篇双侧大脑
  • 1篇双侧大脑半球
  • 1篇髓鞘
  • 1篇髓鞘脱失
  • 1篇球形

机构

  • 3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5篇刘泽艳
  • 3篇王鲁宁
  • 2篇王鲁宁
  • 1篇段国升
  • 1篇黄克维
  • 1篇薛毅珑
  • 1篇张灿元
  • 1篇徐雅萍

传媒

  • 3篇军医进修学院...
  • 2篇临床神经病学...

年份

  • 3篇1990
  • 2篇1989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成人型异染性白质脑病(附病理报告)被引量:1
1990年
本文报导1例成人型异染性白质脑病。临床以进行性痴呆为特点。病理检查见脑白质内及周围神经雪旺氏细胞胞浆内异染性物质沉积,并见典型硫脂包涵体。患者血中硫酸酯酶A活性测定正常。文章对该病之发病机理及组织学检查的重要性进行讨论。
王鲁宁刘泽艳黄克维王东刚
关键词:脑白质营养不良病理
晚发型Hallervorden-Spatz病(附尸检报告)
1990年
本文报导1例经尸检证实的晚发型Hallefvorden-Spatz病。患者临床表现为巴金森氏综合症,尸检见病损限于苍白球及黑质:神经细胞脱失伴胶质细胞增生,大量含铁色素颗粒沉积及球形体(Spheroid)形成。文章对该病与其他变性病的鉴别诊断进行初步分析。
王鲁宁刘泽艳
关键词:球形体遗传病
雌酮诱发大白鼠垂体腺瘤动物模型的研究被引量:1
1990年
本实验给97只不同性别的F344和Wistar大白鼠投以不同剂量的雌酮,用药后30、45和60天时,分别观察脑垂体重量及组织学变化。另24只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结果表明,用药组大鼠脑垂体重量非常明显地高于对照组,脑垂体腺组织结构亦明显发生变化,其中,34%鼠呈肿瘤性改变,46.4%鼠呈增生性改变。提示雌酮可有效地诱发脑垂体腺瘤。这种变化在用药后45天时达高峰。而本实验所用的两种剂量雌酮,其诱发脑垂体瘤的效果无明显差异。本研究结果还表明,雌酮诱发脑垂体腺瘤的作用中,存在着大鼠种属差异性,F344鼠较Wistar鼠更为敏感。而大鼠的性别及是否去势对其无明显影响。这种雌激素诱发的大鼠垂体腺瘤,可为研究人类脑垂体催乳素瘤的发病机理和治疗方法,提供一个简便易行、需时较短并重复性较好的动物模型。
薛毅珑段国升张灿元徐雅萍王鲁宁刘泽艳
关键词:垂体肿瘤腺瘤垂体腺瘤雌激素类动物实验
外伤后脑脂肪栓塞(附1例临床病理报告)
1989年
本文报导1例50岁男性患者,在大脑多发性脂肪栓塞后呈去皮层状态存活6个月的神经病理学所见,其损害特征为大脑半球白质、视丘和脑干的多灶性坏死和髓鞘脱失区,伴脑干的皮层—脊髓束Wallerian变性。对脂肪栓塞引起的去皮层综合征的机制进行了讨论。
王鲁宁刘泽艳
关键词:脑脂肪栓塞髓鞘脱失神经病理学锥体束双侧大脑半球
晚发型Hallervorden-Spatz病(附尸检报告)
1989年
本文报告1例经尸检证实的晚发型Hallcrvorden-Spatz病(进行性苍白球变性综合症)。患者临床表现为巴金森综合症,尸检见病损限于苍白球及黑质:神经细胞脱失伴胶质细胞增生,大量含铁色素颗粒沉积及球形体(Spheroid)形成。文章对该病与其他变性病的鉴别诊断进行初步分析。
王鲁宁刘泽艳
关键词:晚发型尸检报告壳核巴金森氏病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