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晗露

作品数:12 被引量:12H指数:3
供职机构: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文化科学艺术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历史地理
  • 2篇文化科学
  • 2篇艺术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4篇漆器
  • 4篇漆艺
  • 3篇魏晋
  • 2篇审美
  • 2篇魏晋时期
  • 2篇先秦
  • 1篇艺术
  • 1篇艺术设计
  • 1篇艺术设计专业
  • 1篇豫章
  • 1篇造像
  • 1篇失语
  • 1篇石器
  • 1篇石器时代
  • 1篇世俗
  • 1篇世俗化
  • 1篇受众
  • 1篇宋代
  • 1篇俗化
  • 1篇图像

机构

  • 9篇江西科技师范...
  • 2篇曲靖师范学院

作者

  • 9篇刘晗露
  • 2篇寇焱
  • 2篇冯学文

传媒

  • 3篇南方文物
  • 2篇艺海
  • 2篇河北画报
  • 1篇中国生漆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4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3
  • 1篇2012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江西出土两汉漆器金属镶嵌工艺研究被引量:4
2021年
汉代漆器生产规模进一步扩大,主要集中于中央官营、地方官营以及权贵私府制作三块领域,至东汉“私营漆业也极为繁荣”[1],江南、岭南、巴蜀的漆器生产持续发展,仅海昏侯墓出土漆木器就多达2000余件,其生产规模可见一斑。但是,在礼制等级的框架下,做工精湛的漆器是彰显贵族社会地位和身份高贵的标识,生产与使用都受到制度保护,因此两汉时期,漆器的使用规模虽有扩大,但仍集中在贵胄阶层。
刘晗露寇焱
关键词:两汉时期汉代漆器礼制镶嵌工艺
先秦至魏晋江西漆器消费对象研究
2022年
先秦至魏晋,江西漆艺的消费群体逐渐扩大。随着经济、技艺、生产资源的持续涌入,江西地区在两汉以后得到了极大地开发,在这个进程中,服务于统治阶级的漆器制造业逐渐向市民阶层拓展,官私并举的漆器经营方式也逐步被私坊经营所取代,庄园经济的繁荣,极大地刺激了南方漆艺经济的局部深化,日用漆器成为了人们消费内容优化的一个缩影,原本象征社会地位和身份阶层的漆器,已经逐步大众化,在生产力和消费力的共同促进下,漆器的消费与使用不再受到阶层及制度的限制。
刘晗露朱诗捷
关键词:漆艺
艺术设计专业智创人才培育路径研究
2022年
信息技术与艺术设计正处在一个深度融合的阶段,传统的艺术设计实践正在发生转型,市场对设计人才的需求也从单一性人才向复合型人才过渡,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科发展的需求,时代赋予了艺术设计人才新的要求,即智创素养。这类人才是具备艺术表达能力、专业设计能力、微智能植入能力以及创新实践能力的新型人才,能够满足我国创新驱动战略需求,能够更好的服务于创新型设计产业,这里我们主要讨论艺术设计专业智创人才的培育路径。
刘晗露
关键词:艺术设计
江西出土魏晋时期漆器纹饰研究被引量:7
2020年
汉晋之际,由于制瓷技艺的发展以及瓷器使用的普及,漆器的使用范围逐渐扩散至普通民众,对于上层士族生活的效仿大大刺激了漆器的民间消费与生产,因此魏晋时期漆器流布更广,使用范围也有所扩大,在南昌市人防工地东吴墓、南昌上窑湾晋墓、吉水县晋墓、南昌永外正街吴应墓等平民墓葬中均有漆器出土。截止目前,据公开发表的考古资料统计,江西地区共出土三国两晋时期的漆器80余件(套)(1),从胎制工艺来看,主要有斫制木胎、卷木胎、旋木胎、夹纻木胎、脱胎、竹胎等。
刘晗露
关键词:汉晋之际漆器普通民众魏晋时期
接纳与融合——江西先秦漆艺研究
2022年
江西地处长江以南,直至公元前201年汉高帝时期才设定明确的行政区域。《汉书》有“豫章郡,高帝置。莽曰九江。属扬州……县十八”的记载~①,辖区包括南昌、庐陵、彭泽、鄱阳、历陵、馀汗、柴桑、宜春、安平等,其行政范围与今天基本一致。在此之前,江西是先秦百越诸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文明形态可以追溯到旧石器时代晚期,即距今约23000年前的“吊桶环遗址”~②,土著先民在大源乡的石灰岩丘陵地区初步掌握了野生稻的驯化技术,奠定了长江中下游流域新石器时代发展的经济基础,创造了江西最早的文明.
刘晗露
关键词:旧石器时代晚期文明形态
失语与被屏蔽——浅论美术作品的受众
2012年
每一件绘画作品都有其特定的读者,作者总是有意无意地通过画面的光、影、形、色同他所定义的受众进行沟通。但是随着时代的进步,信息沟通的加强,涌现出逻辑语言不断侵占图像语言的趋势,逐渐导致绘画自身的失语状态以及特定受众的流失。
刘晗露冯学文
关键词:图像逻辑语言失语
工匠精神导向下江西漆艺的活态传承研究
2022年
江西漆艺从先秦传承至今,形成了地域特色鲜明的一支,至近代更是在漆画领域异军突起,形成了独有的艺术表现语汇。当下江西漆艺充分吸纳现代材质,题材丰富多样,表现语言具有独特的审美意蕴,在表现技巧上比起传统有极大的拓展,漆艺的外延在不断扩大,研究江西漆艺的工匠精神可以丰富江西漆艺术语言体系。与此同时,工匠精神在江西漆艺传承中的隐性脉络是江西漆艺得以发扬的重点所在,完善江西漆艺的活态传承机制必须将漆艺匠人的匠心、匠艺、匠韵纳入其中,江西漆艺的技艺可以变化、材质可以出新、题材可以紧随当下,但延续千年的工匠精神内核不变,从而使江西漆艺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能够具备自己独特的艺术表现语汇,真正实现江西漆艺的活态传承。
刘晗露
关键词:漆艺活态传承
魏晋时期江西漆器研究被引量:4
2021年
江西出土魏晋时期的漆器是研究两汉至南北朝绘画技法、风格演变的重要材料。随着官营漆器行业的萎缩,江西私坊漆器制作繁荣,商品化气息浓厚。受文人意识渗透,江西漆器追求尚巧、致用的审美标准,漆绘作品呈现出张扬的个人意气,整体装饰风格由图案化向绘画性过渡。人物造型受职业画家和士人绘画影响,精思巧密,展现出生动、洒脱的气质;描绘中构图严谨,善于借用绘画粉本,利用象征性的图像符号来交代人物身份,推动故事情节发展,从而保持了故事内容的整体性与可读性,漆绘的装饰性、绘画性、可叙事性、情节性共存,画面空间的营造以及视觉元素的丰富较之前代都有长足进步,描绘对象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展现出清新雅致的审美动向。
刘晗露寇焱
关键词:魏晋漆艺审美
宋代汉传佛教造像及审美观念研究
2013年
佛教自传入中国以来便落地生根,而佛教艺术也随之而至。宋代,由于战乱频繁、社会动荡不安,佛教信徒增多,佛教造像也处在一个急速的增长期,这个时候的汉传佛教造像一改往日雄浑之势,不再亦步亦趋地追随外来模式,而是向着一个更加真实的形象发展开来,体现出了这一时期汉传佛教造像独特的审美观念。
刘晗露冯学文
关键词:佛教造像审美世俗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