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新通
- 作品数:118 被引量:401H指数:12
- 供职机构: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化学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 半夏在动脉粥样硬化颈动脉血管内膜损伤中的修复作用研究被引量:16
- 2017年
- 目的研究半夏对动脉粥样硬化大鼠颈动脉血管损伤修复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6周龄SD大鼠随机分为5组,空白组、模型组、半夏治疗组,半夏、LY294002组、半夏+EPCs组,每组8只,除空白组外均建立颈动脉损伤模型,对各组损伤模型分别使用生理盐水、半夏水提液、半夏水提液+LY294002、半夏水提液+EPCs进行干预。苏木素伊红(HE)染色检测半夏对颈动脉损伤大鼠血管内膜增生的影响,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检测半夏对大鼠血管增生部位VEGF、p-VEGF、p-e NOS、e NOS表达的影响。结果 HE染色发现半夏能够降低颈动脉损伤小鼠血管新生内膜的增生。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检测同样发现半夏能够促进VEGF、p-VEGF、p-e NOS、e NOS表达。结论半夏水提液能够通过刺激血管修复因子的分泌和血管的再内皮化并抑制血管新生内膜的增生,从而在大鼠颈动脉损伤血管修复中发挥作用。
- 黄志新陶青刘新通
- 关键词:半夏内膜增生
- 急诊支架置入术治疗后循环急性脑梗死6例效果观察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评估急诊支架置入术治疗后循环急性脑梗死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2010年3月-2011年8月,共对6例后循环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急诊支架置入术治疗;入选标准:后循环急性脑梗死时间窗超过6h,有明确头颅CT低密度灶,椎或基底动脉狭窄≥70%或闭塞,无支架置入术禁忌证。手术前、后按现标准服药及常规处理,采用球扩或自膨支架,技术成功包括血管造影和装置使用成功。所有病人在术前和术后均接受NIHSS评分,完整地评估神经专科的情况。结果患者平均年龄为(66±10)岁,均为男性,5例昏迷,1例昏睡;3例患糖尿病,4例患高血压病,1例有心肌梗死病史,3例嗜烟;靶病变:3例基底动脉闭塞、1例基底动脉次全闭塞、2例双侧椎动脉闭塞,分别对以上病例成功置入了6枚球扩支架和1枚自膨式支架,技术成功率为100%;除1例死亡,其余均存活,术后NIHSS评分较术前好转。结论在后循环急性脑梗死危重患者中,应用急诊支架置入术将有望成为其可行的治疗手段之一。
- 马桂贤王硕代成波刘新通张雄李昌茂
- 关键词:后循环脑梗死
- 动脉内灌注替罗非班治疗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及安全性
- 目的观察动脉内灌注替罗非班治疗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53例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实验组(24例)与对照组(29例)。对照组予以双抗治疗,实验组予以责任血管动脉内灌注替罗非班治疗,停...
- 张竹李东仕刘新通
- 关键词: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替罗非班
- PKD1基因特异性敲除对脓毒性心肌病小鼠心肌损伤的抑制作用及机制
- 2025年
- 目的探讨心肌细胞中蛋白激酶D1(PKD1)基因特异性敲除对脓毒性心肌病(SCM)小鼠心肌损伤的抑制作用及机制。方法用简单随机抽样法将26只雄性小鼠分为假手术组4只、模型组9只、敲除假手术组4只、敲除模型组9只,并通过Cre-loxP重组系统敲除后两组的PKD1基因。2个月后,模型组、敲除模型组采用盲肠结扎穿孔(CLP)术构建脓毒症小鼠SCM模型。CLP术后24 h,行超声心动图检查,记录心肌损伤指标[心脏重量与胫骨长度的比值(HW/TL)、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IDs)、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缩短分数(LVFS)];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心肌组织病理变化;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心肌细胞及其细胞核、细胞质、线粒体中PKD1、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蛋白3(STAT3)、STAT3磷酸化位点Tyr705(STAT3 Tyr705)蛋白表达;用实时荧光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心肌组织中PKD1、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分子3(SOCS3)mRNA表达。结果各组HW/T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LVIDs、LVESV高而LVEF、LVFS低(P均<0.05);与模型组比较,敲除模型组LVIDs、LVESV低而LVEF、LVFS高(P均<0.05)。CLP后24 h,模型组小鼠出现明显的心肌纤维断裂,细胞水肿、坏死,中性粒细胞浸润;与模型组比较,敲除模型组小鼠心肌组织病理变化改善。各组小鼠心肌细胞细胞核、细胞质、线粒体中STAT3蛋白相对表达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心肌细胞细胞核、细胞质中STAT3Tyr705蛋白相对表达量高(P均<0.05);与模型组比较,敲除模型组心肌细胞细胞核中STAT3Tyr705蛋白相对表达量低而细胞质中STAT3Tyr705蛋白表达高(P均<0.05)。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心肌细胞中SOCS3 mRNA相对表达量高(P均<0.05);与模型组比较,敲除模型组细胞核中SOCS3 mRNA相对表达量低(P均<0.05)。结论PKD1基因敲除可能�
- 汪海波刘新通刘新通黄志新谭小进
- 关键词:小鼠
- 不同部位脑出血SPECT局部脑血流变化与临床及预后的关系研究
- 目的:研究自发性脑出血患者局部脑血流变化与临床病情及预后的关系。方法:30例对照者和55例自发性脑出血患者用SPECT局部脑血流显像辅以半定量方法进行研究。结果:不同出血部位血流功能变化率依次为丘脑(18.73±4.73...
- 刘新通
- 关键词:局部脑血流SPECT
- 文献传递
- 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被引量:2
- 2000年
- 目的 评估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1995年 3月至 1999年 6月收治 6 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 ,男 34例 ,女 2 8例 ,平均年龄 (6 6± 9)岁。发病时间 <6h者 5 7例 ,6~ 9h 4例 ,9~ 12h 1例。随机分为溶栓组和对照组 (各 31例 )。用溶栓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的积分差值变化评估临床疗效并观察急性期并发症 ,采用Barthel指数及死亡率评估患者 3个月时的疗效。结果 溶栓组急性期出现大量脑出血、全身性出血及症状再加重的发生率分别为 3%、19%和 2 6 %。随访 3个月 ,两组死亡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溶栓组Barthel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 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可使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早期恢复 ,改善 3个月时的预后 ;溶栓治疗的急性期有一定的并发症 。
- 刘新通詹国华郑芷萍王硕
- 关键词:脑梗塞溶栓治疗尿激酶
- MiRNA与血小板活性的研究进展:一个新的评估抗血小板治疗效果的潜在生物标志物
- 微RNA(microRNA,miRNA)是一种非编码的小RNA分子,在人体内含量丰富且参与许多生命活动的调控.MiRNA在血小板形成、mRNA调控、蛋白合成及激活各个过程均有特异性表达,如miRNA参与调节巨核细胞的生成...
- 刘新通林泽明
- 大脑中动脉狭窄患者发生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因素分析
- 目的探讨大脑中动脉狭窄(MCAS)患者发生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19年10月期间收治的70例MCAS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发生MCI 36例,作为研究组;未发生MCI 34例,作...
- 袁明贤刘新通
- 关键词:大脑中动脉狭窄轻度认知功能障碍脑血管储备
- 急性脑卒中血管内治疗的现状和未来
- Drugs used in endovascular therapy Summery Of IV Therapy Time Window Of IV Therapy Strategies of endovascular ...
- 刘新通
- 卒中患者早期出院支持治疗的临床评价被引量:1
- 2005年
- 刘新通王丽娟何池忠张雄
- 关键词:卒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