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克坚
- 作品数:45 被引量:120H指数:7
- 供职机构:石河子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攻关项目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 新疆哈萨克族αENaC基因G(3091)A多态性与高血压病的关系
- 目的研究αENaC基因G(3091)A多态性与新疆哈萨克族原发性高血压的关系,旨在从分子水平探讨新疆哈萨克族人原发性高血压易感的病理机制,为高血压的防治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式,以生活在新疆塔城地区和...
- 常建航张丽李南方周玲李涛严志涛刘克坚
- 关键词:高血压病哈萨克族多态性
- 文献传递
- 经桡动脉冠脉造影150例手术经验与体会被引量:4
- 2004年
- 目的 :总结穿刺桡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术的经验体会 ,更好的推广此项技术。方法 :选择我院住院病人 15 0例 ,其中男性 86例 ,女性 4 4例 ,最大年龄 82岁 ,最小年龄 31岁。临床上均符合冠状动脉造影指征 ,无禁忌症。使用桡动脉专用穿刺针 ,导引钢丝及动脉鞘管穿刺右侧桡动脉 ,分别使用 5FJL3.5~ 4 .0、JR4 .0冠状动脉造影导管行冠状动脉造影。结果 :14 7例患者成功完成左右冠脉的造影 ,3例经桡动脉造影失败。结论 :总结了在桡动脉穿刺 ,造影导丝和导管操作等方面的经验。提示经桡动脉入径行冠状动脉造影具有诸多优点 ,值得推广。
- 邱强唐为民周康程慧谢小兵刘克坚
- 关键词:经桡动脉入路冠状动脉疾病冠状动脉造影术
- 叶酸联合维生素B6或B12治疗H型高血压患者疗效的Meta分析被引量:3
- 2022年
- 目的:系统评价叶酸联合维生素B6或B12治疗H型高血压的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CBM、CNKI、万方、VIP、PubMed数据库。搜集治疗H型高血压的随机对照试验,实验组干预措施为常规治疗+叶酸联合维生素B6或B12,对照组为常规治疗,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20年12月。采用Cochrane系统的偏倚风险评价工具评价文章方法学质量,同时运用RevMan5.4统计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1)纳入14篇RCTs,研究对象1539名;(2)Meta分析显示:对照组治疗后Hcy[MD=6.27,95%CI(4.37,8.18),P<0.001]、收缩压[MD=6.83,95%CI(3.97,9.70),P<0.001]、舒张压水平[MD=3.50,95%CI(1.28,5.73),P<0.01]均高于实验组。结论:当前证据表明,叶酸联合维生素B6或B12可降低H型高血压患者的Hcy及血压水平,但其之间的量效关系因受纳入研究数量与质量的影响,尚未予以证实。
- 曾华钰琪丁妮娜王洪东刘克坚
- 关键词:H型高血压叶酸维生素B6维生素B12META分析
- 心外膜脂肪组织与冠心病的相关性被引量:2
- 2012年
- 心外膜脂肪组织作为内脏脂肪的一部分,与一些心血管危险因素以及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关系密切;本文对心外膜脂肪组织与冠心病的相关性的国内外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罗春生刘克坚邱强
- 关键词:心外膜脂肪组织冠心病超声心动图CTMRI
- 利伐沙班用于非瓣膜性房颤患者抗凝治疗的安全性评价被引量:2
- 2021年
- 目的:通过前瞻性观察评价利伐沙班用于非瓣膜性房颤患者抗凝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非瓣膜性房颤患者132例,采用15 mg、20 mg两种剂量利伐沙班予以抗凝治疗。随访1年,观察卒中、栓塞事件、出血事件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主要研究血凝指标变化、出血相关因素。结果:发生2例栓塞事件,无大出血事件,小出血事件22例。出血事件与患者胱抑素C、出血史、血红蛋白关系较密切。针对出血患者进行血凝指标分析可得,PT、APTT、PR与出血的相关性大,其中PT预测值最高。结论:利伐沙班疗效明确,其大出血事件发生率少,安全性高。针对出血事件,可根据患者血红蛋白、胱抑素C、出血史评估其出血事件发生率,可考虑采用PT值监测抗凝强度。
- 哈丽米乃·地力木拉提刘克坚邱强
- 关键词:利伐沙班抗凝指标
- 冠心病诊断技术研究进展被引量:19
- 2010年
- 随着冠心病诊断技术的发展,原有一些诊断方法如心电图检查、冠状动脉造影、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等有了新的、更全面的诊断标准,同时又有很多新诊断方法应用于临床。本文回顾并总结近年来有关冠心病诊断技术的研究进展。
- 高珊刘克坚邱强
- 关键词:冠心病
- 男性冠心病糖代谢状况与血脂水平的关系
- 2014年
- 目的探讨男性冠心病患者糖代谢状况与血脂水平的关系。方法选取既往无糖尿病病史的男性冠心病患者153例,其中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5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66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22例。根据OGTT结果将153例分为糖尿病组28例、IGT组74例、血糖正常组51例。分析各组血脂水平及不同类型冠心病的糖代谢状况。结果 153例男性冠心病糖代谢异常患病率达67.7%。糖尿病组、IGT组、血糖正常组三组间血清甘油三酯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甘油三脂与糖代谢异常呈正相关(r=0.264,P<0.05)。结论男性冠心病患者中糖代谢异常与血清甘油三酯水平有关。
- 薛文平刘克坚王园园邱强
-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糖代谢异常甘油三酯
- 兵团南疆地区老年非瓣膜性心房颤动住院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
- 2024年
- 目的 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兵团南疆地区老年非瓣膜性心房颤动(Non-valvular Atrial Fibrillation,NVAF)住院患者各项影响因素,为制定具有地区特征的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14年1月~2023年10月在第二师焉耆人民医院、第三师人民医院(喀什分院)住院的935例老年患者,依据是否诊断为NVAF分为NVAF组(n=466)及对照组(n=469),分析比较两组间临床指标差异。结果 NVAF组高血压、心力衰竭、入院心率、N%、RDW-CV、AST、ALT、TBiL、DBiL、IBiL、BUN、Cr、UA、Glu、hsCRP、Hcy、CysC、D-Dimer、LAD、LVDs、LVDd高于对照组,SBP、PLT、RDW、LY、Hb、Ca^(2+)、TG、TC、HDL-C、LDL-C、EF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校正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入院心率(OR=1.023,95%CI:1.11-1.036,P<0.001)、心力衰竭(OR=12.793,95%CI:3.464-47.240,P<0.001)和LAD(OR=1.213,95%CI:1.169-1.258,P<0.001)是老年NVAF住院患者危险因素;EF(OR=0.926,95%CI:0.895-0.958,P<0.001)和LDL-C(OR=0.631,95%CI:0.493-0.806,P<0.001)是老年NVAF住院患者保护因素。结论 老年NVAF住院患者的入院心率较快、LDL-C较低、LAD较宽、EF较低,且老年NVAF住院患者更易合并心力衰竭,本研究为预防和延缓NVAF发生和发展提供了依据。
- 石世林许严锴吕福强刘克坚
- 关键词:南疆非瓣膜性心房颤动
- 高血压合并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预测模型的建立与分析
- 2025年
- 目的:分析住院高血压患者合并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etabolic Associated Fatty Liver Disease,MAFLD)的影响因素,构建并验证风险预测列线图模型。方法:回顾性收集并分析石河子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9年5月-2022年12月收治的2011名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根据是否合并MAFLD将其分为高血压+MAFLD组(n=1604)和高血压+非MAFLD组(n=407)。采取多因素Logistic回归法分析高血压患者合并MAFLD的影响因素。将患者按照7∶3的比例划分为建模集(n=1408)和验证集(n=603),利用R语言软件中的“rms”程序包构建高血压合并MAFLD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应用ROC曲线检测模型区分能力,运用Hosmer-Lemeshow校准曲线评估模型的拟合程度,并采用决策曲线分析(DCA)评价模型临床实用性。结果:在2011例高血压患者中,有1604例合并MAFLD,其发生率为79.7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体质指数(BMI)、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甘油三脂(TG)、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以及患有糖尿病、高血压3级是高血压合并MAFLD的独立影响因素(P<0.01)。ROC曲线结果显示,建模集高血压合并MAFLD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779,95%CI(0.748,0.810);验证集高血压合并MAFLD的AUC为0.698,95%CI(0.643,0.752),模型区分度良好。校准曲线及C指数(0.788)结果显示,该列线图模型预测建模集高血压患者中合并MAFLD的概率与实际发生率相近,模型的诊断准确度较高。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结果表明模型拟合较好(χ^(2)=14.573,P=0.068)。DCA显示当风险阈值概率为0.1~0.9时,该模型能够更好地预测高血压合并MAFLD的风险。结论:本研究发现BMI、ALT、TG、LDL、HDL以及糖尿病、高血压3级是高血压并发MAFLD的独立危险因素,建立该列线图预测模型,可用于预测高血压并发MAFLD的风险。
- 王安宁刘克坚
- 关键词:高血压列线图
- 男性冠心病患者血清尿酸水平与糖代谢状况分析
- 2012年
- 根据冠心病病变类型将153例男性冠心病患者分为3组,即急性心梗组,不稳定性心绞痛组,稳定性心绞痛组,分析各组尿酸水平有无差异,另按OGTT实验结果将153例男性冠心病患者分为3组,即新诊断糖尿病组,IGT组,正常组,分析各组尿酸水平有无差异,并分析冠心病类型及糖代谢状况对尿酸水平影响有无交互作用。结果:不同类型冠心病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8),不同糖代谢异常组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078),而两者对尿酸水平影响存在交互作用,其中稳定性心绞痛组合并糖尿病组血尿酸为(482.66±124.11)μmol/L,显著高于其他组。结论:不同冠心病类型尿酸水平无明显差异,在冠心病患者中,尿酸水平与新发糖代谢异常无明显关系,糖代谢异常仅为促发冠心病患者血尿酸水平升高的辅助因子。
- 刘克坚刘佳铭薛文平邱强
- 关键词:冠心病糖代谢异常尿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