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艳
- 作品数:32 被引量:40H指数:4
- 供职机构:宜兴市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更多>>
- 福多司坦治疗支气管扩张的临床观察
- 目的 观察福多司坦对支气管扩张患者祛痰效果及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 将80例支气管扩张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内科保守治疗,实验组在常规内科保守治疗基础上加用口服福多司坦。两组均已10天为一个疗程,对比两组患者...
- 丁辉陈如华冯艳
- 关键词:福多司坦支气管扩张祛痰
- 血必净注射液对支气管哮喘患者IL-4、IFN-γ表达的影响
- 目的:观察血必净注射液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和对IL.-4、IFN-γ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2009年至2012年确诊为哮喘的患者共60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予以常规治疗;治疗组30例,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
- 丁辉冯艳陈如华
- 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治疗急性肺水肿32例
- 2006年
- 目的:探讨无创性双水平正压通气(BiPAP)技术在常规内科治疗后急性肺水肿症状改善不明显病人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通过常规高流量吸氧、强心、利尿、降压、扩血管及镇静剂使用等综合措施,观察30分钟疗效不显著,临床症状未缓解者,给予Bi-PAP治疗,压力通常选用较低10 ̄20/3 ̄10cmH2O(I/E),触发模式选S或S/T模式。结果:通过BiPAP治疗30~60分钟,病人症状均有明显改善,SpO2明显上升,PaO2改善显著。结论: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在急性肺水肿的治疗中具有起效快、疗效好的治疗效果,在急性肺水肿的内科综合治疗措施中,增加了一项新的治疗方法。
- 冯艳陈如华
- 关键词:肺水肿急性双水平正压通气
- 隐源性咯血的介入栓塞治疗
- 周静珠丁辉冯艳陈如华
- 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1对卵蛋白致敏小鼠气道MUC5AC及Th1/Th2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研究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1(TIM-1)对卵蛋白(OVA)致敏小鼠气道MUC5AC及Th1/Th2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探讨气道黏液高分泌的机制。方法 OVA腹腔注射致敏小鼠,随机分组为:正常对照组(A组)、哮喘组(B组)和哮喘+TIM-1抗体处理组(C组),每组8只,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小鼠肺泡灌洗液(BALF)中IL-4、IFN-γ的水平变化,实时RT-PCR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TIM-1mRNA及气道MUC5ACmRNA表达。结果 (1)与A组小鼠外周血PBMCs表达TIM-1mRNA(0.618±0.043)相比,B组(1.129±1.101)及C组(0.898±0.071)TIM-1mRNA表达明显增多(P<0.01),且C组明显低于B组(P<0.01);(2)B组和C组小鼠BALF中IL-4表达分别为(67.123±3.341)ng/L和(44.217±2.201)ng/L,较A组[(23.211±2.142)ng/L]明显增多(P<0.01),且C组明显低于B组(P<0.01);B组及C组小鼠BALF表达IFN-γ分别为(53.475±4.776)ng/L和(87.116±5.611)ng/L,均低于A组[(124.624±9.292)ng/L](P<0.01),而C组与B组相比,有所增加(P<0.01);(3)B组(1.004±0.081)及C组(0.673±0.029)小鼠气道MUC5AmRNA表达与A组(0.314±0.027)相比,明显增加(P<0.01),且C组低于B组(P<0.01);(4)小鼠外周血PBMCsTIM-1mRNA表达与IL-4、MUC5AC表达呈正相关,而与IFN-γ表达呈负相关。结论抑制TIM-1表达可减少IL-4和MUC5AC的分泌,提高IFN-γ表达,提示在调节黏液高分泌及哮喘治疗中具有意义。
- 丁辉冯艳陈如华
- 关键词:黏蛋白5AC
- 一种一次性胸腔内药物喷洒导管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一次性胸腔内药物喷洒导管,属于胸腔内药物喷洒导管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输送主管;输送主管的末端设有喷洒组件;喷洒组件包括半球壳状的喷洒头以及弹性喷洒软管;喷洒头与输送主管通过弹性喷洒软管连接;弹性喷...
- 吕雁筠陈红鲁珊顾新南冯艳
- 阿奇霉素治疗11例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患者的回顾性分析
-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阿奇霉素治疗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DPB)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至2011年入住我院呼吸科11例DPB患者资料,比较阿奇霉素治疗6个月前后肺功能及胸部影像学的变化.结果:治疗后肺功能检查第1...
- 丁辉冯艳陈如华唐志伟
- C/EBPβ与肺上皮细胞间充质转化及肺纤维化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
- 2019年
- 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IPF)是一种慢性进展的纤维性肺疾病。作为弥漫性肺疾病中最常见的类型,IPF的发病率具有逐年递增的趋势[1]。流行病学分析提示,IPF患病率与年龄增长具有相关性[2],在美国65岁以上老年人群中IPF的发病率为93.7/10万人口。
- 刘燕周静珠周广辉冯艳陈如华丁辉
- 关键词:C/EBP肺上皮细胞肺纤维化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弥漫性肺疾病
- 阿奇霉素治疗11例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患者的分析被引量:9
- 2013年
-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阿奇霉素治疗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DPB)的疗效。方法分析入住我院呼吸科11例DPB患者资料,比较阿奇霉素治疗6个月前后肺功能及胸部影像学的变化。结果治疗后肺功能检查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占预计值%(84.31%±5.17%vs 73.44%±4.21%)、用力肺活量(FVC)占预计值%(86.27%±5.22%vs 75.10%±4.92%)、FEV1/FVC(73.14%±4.08%vs 62.44%±3.58%)、呼出75%肺活量时的用力呼气流速占预计值%(53.16%±4.96%vs 40.86%±3.57%)较治疗前升高,而残气量(RV)/肺总量(TLC)(47.15%±2.18%vs 48.01%±3.11%)较治疗前变化不大。10例患者胸部影像学明显改善。结论阿奇霉素可有效改善DBP患者的肺功能和胸部CT表现,阻止病变进展,改善预后。
- 冯艳丁辉陈如华
- 关键词: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阿奇霉素肺功能胸部CT
- 白三烯及其调节剂在气道过敏性疾病中的应用被引量:5
- 2011年
- 哮喘和过敏性鼻炎是最常见呼吸道疾病。过敏性鼻炎患者中约40%合并哮喘,而哮喘患者中30%~80%合并过敏性鼻炎。尽管吸入性激素是哮喘和过敏性鼻炎治疗的一线"金标准",但临床上仍有部分患者对吸入激素治疗无反应。白三烯在哮喘和过敏性鼻炎发病中发挥重要作用,白三烯调节剂通过拮抗白三烯受体或抑制白三烯合成而发挥抗炎等效果,并以其优良的安全性和耐受性在哮喘和过敏性鼻炎治疗中显示出良好的临床价值。
- 冯艳强丽霞陈如华石昭泉
- 关键词:白三烯类哮喘白三烯调节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