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栋
- 作品数:14 被引量:48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Dicer表达与肾透明细胞癌发生及转移的关系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探讨Dicer在肾透明细胞癌发生及转移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正常肾小管上皮细胞株HKC、非转移性肾透明细胞癌细胞株769-P、转移性肾透明细胞癌细胞株Caki-1以及36例肾透明细胞癌手术标本(其中11例已发生远处转移)和相应癌旁正常肾组织,应用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Dicer在肾透明细胞癌细胞株和组织中mRNA和蛋白的表达情况,并分析Dicer的mRNA水平与临床病理资料的关系。结果:和正常肾小管上皮细胞株HKC相比,Dicer的mRNA水平在肾透明细胞癌细胞株769-P和Caki-1中均降低(P<0.001),而转移性肾透明细胞癌细胞株Caki-1比非转移性肾透明细胞癌细胞株769-P表达水平更低(P<0.001);和癌旁正常肾组织相比,Dicer的mRNA水平在肾透明细胞癌手术标本中明显降低(P<0.001),且已发生远处转移的肾癌标本比未发生远处转移的肾癌标本表达水平更低(P=0.04);Dicer在细胞株和组织中的蛋白水平的变化与mRNA水平的变化一致(P<0.001);Dicer的mRNA水平在不同年龄、性别、组织学分级、肿瘤大小及T分期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Dicer表达降低可能在肾透明细胞癌的肿瘤发生中发挥作用,且其表达的进一步下降可能与肾透明细胞癌的远处转移有关。
- 范阳黄庆波高宇艾青倪栋陈伟浩马鑫张旭
- 关键词:肾透明细胞癌DICER
- 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肾上腺肿瘤切除术不同手术入路疗效对比与典型病例分析被引量:10
- 2017年
- 目的:比较经腹腔入路与经腹膜后入路达芬奇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肾上腺切除术的疗效,结合典型病例分析不同手术入路的选择依据。方法:2015年5月~2017年5月在我科接受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肾上腺肿瘤切除术的患者共49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基本资料,比较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BMI、手术史、肿瘤大小、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是否留置引流管等方面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BMI、肿瘤直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是否留置引流管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既往手术史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于有同侧腹膜后既往手术史的患者均采用经腹腔入路,而存在上腹部手术史的患者80%(4/5)采用了腹膜后入路(P=0.000)。结论:经腹腔与经腹膜后途径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肾上腺肿瘤切除术都是安全可行的,二者之间具有相似的手术效果。根据患者既往手术史以及肿瘤的解剖位置特点合理选择手术入路可降低手术难度,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 倪栋马鑫李宏召唐露高宇李新涛张旭
- 关键词:肾上腺肿瘤切除术手术入路
- 泌尿外科后腹腔镜手术中腹膜损伤的原因分析及处理方法(附53例报告)被引量:5
- 2016年
- 目的:探讨泌尿外科后腹腔镜手术中腹膜损伤的原因和处理的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4月~2015年12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泌尿外科实施的502例经腹膜后腔入路手术患者的资料,对发生腹膜损伤的原因和处理办法进行分析。结果:腹膜损伤患者共53例,其中男24例,女29例,年龄31-67岁,平均46岁。所有患者均采取经腹膜后腔入路,普通腹腔镜手术304例,机器人辅助后腹腔镜手术198例。腹膜损伤发生于左侧23例,右侧30例。按照发生时间,发生于制备腹膜后腔阶段9例、清理腹膜外脂肪阶段7例,打开侧锥筋膜阶段34例,组织分离阶段3例。按照发生部位,发生在膈下18例、肾脏腹侧29例,髂窝6例。按手术类型,发生于机器人辅助后腹腔镜手术11例,普通腹腔镜手术42例。腹膜损伤裂口长度0.5-3.0cm,单个破口47例,两个及以上破口6例。根据损伤具体情况,分别采取了Hem-o-lock夹闭破口、脂肪填塞破口、腹腔穿刺排气和器械推开腹膜的方法。所有病例在经过处理后,手术均成功完成,无因腹膜损伤导致腹腔内脏器损伤或中转开放的情况。结论:后腹腔镜手术中腹膜损伤的原因包括局部结构界线不清晰,手术区域存在粘连等客观原因,也有手术医生经验不够丰富,操作不当等主观原因。术中一旦出现腹膜损伤,采取及时有效的处理措施可以保证手术的顺利完成。
- 时京艾星倪栋王云鹏孙圣坤宋勇卢锦山符伟军蔡伟张旭
- 关键词:后腹腔镜手术腹膜后腔腹膜损伤
-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在肾上腺产醛固酮腺瘤中的表达研究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研究血管紧张素Ⅱ受体AT_1R和AT_2R在肾上腺产醛固酮腺瘤(APA)中的表达。方法: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50例APA及瘤旁组织和12例正常肾上腺组织中AT_1R和AT_2R mRNA表达,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组织石蜡切片中AT_1R和AT_2R蛋白表达情况。结果:AT_1R在腺瘤、瘤旁及正常肾上腺组织中的表达无明显差异。AT_2R在APA组织中的表达低于正常肾上腺组织(P<0.05)。将AT_2R mRNA表达量与患者临床数据作相关性分析,提示AT_2R的表达与患者血浆醛固酮浓度负相关(r=-0.467,P<0.05),与血浆肾素活性正相关(r=0.604,P<0.05)。结论:AT_2R表达下调可能与肾上腺产醛固酮腺瘤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发病相关。
- 倪栋吴准王保军张国玺闫永吉龚道静李俊欧阳金枝张旭
- 关键词: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肾上腺皮质腺瘤
- Fibulin-5表达对膀胱癌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
- 2010年
- 目的探讨fibulin-5表达在膀胱尿路上皮癌中的影响作用。方法经尿道切除获取膀胱尿路上皮癌标本20例,其中低级别(G1和G2)13例、高级别(G3)7例。蛋白质印迹法检测fibulin-5在膀胱尿路上皮癌和正常膀胱黏膜组织中的表达。将PCR扩增的fibulin-5eDNA克隆到pMD-19T载体中,构建p-EGFP—fibulin-5质粒。脂质体介导法将p-EGFP—fibulin-5质粒转染到人膀胱癌5637细胞株内,流式细胞仪分选,经G418筛选形成稳定的表达克隆。Boyden小室法检测未转染、转染空载体和转染fibulin-5的膀胱癌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结果正常膀胱黏膜、低级别和高级别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中fibulin-5蛋白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16±0.28、0.57±0.32和0.44±0.42。与正常膀胱黏膜相比,膀胱癌组织中fibulin-5蛋白表达显著下调(P〈0.01),低级别和高级别癌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转染成功的膀胱癌5637细胞显示绿色荧光。未转染、转染空载体和转染{ibulin-5的膀胱癌细胞的迁移细胞数分别为136.9±5.7、139.3±7.7和127.6±3.1,侵袭细胞数分别为31.7±4.7、31.5±4.8和8.0±3.1。转染fibulin-5后膀胱癌细胞侵袭力明显降低(P〈0.01),其迁移力虽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ibulin-5蛋白表达减少可能是膀胱癌发生和发展的机制之一,过表达fibulin-5可以抑制膀胱癌细胞侵袭力。
- 闫永吉胡争艾青吴准李俊马鑫李宏召史涛坪王保军龚道静倪栋
- 关键词:膀胱肿瘤肿瘤侵润FIBULIN-5
- 醛固酮对大鼠主动脉bax基因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研究醛固酮对大鼠主动脉bax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32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腺瘤组、腺瘤+依普利酮组和腺瘤+肼苯哒嗪组。在每只大鼠皮下埋植的微量渗透泵内注入空白溶剂或醛固酮。8周后通过免疫组化、RT—PCR和Western印迹检测主动脉bax基因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腺瘤组大鼠主动脉bax mRNA和蛋白表达都显著上调(P〈0.05);依普利酮能够抑制醛固酮对bax基因的诱导作用(P〈0.05);而肼苯哒嗪虽然可以使大鼠收缩压下降,但不能阻止醛固酮对bax基因的作用。结论醛固酮通过诱导bax基因表达,调节血管平滑肌细胞凋亡和干预细胞周期进程,可能是其导致血管重构的机制之一。
- 闫永吉王超吴准李俊马鑫李宏召王保军史涛坪龚道静倪栋张旭
- 关键词:醛固酮BAX基因依普利酮肼苯哒嗪基因表达与调控
- 醛固酮腺瘤模型大鼠主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与mdm2和p53的表达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初步探讨。肾上腺醛固酮腺瘤血管重构的机制。方法将微量渗透泵植入大鼠皮下,随机分为对照组、腺瘤组、腺瘤+依普利酮组和腺瘤+肼苯哒嗪组。8周后检测主动脉平滑肌细胞的增殖状态和mdm2、p53的表达。结果①成功建立大鼠醛固酮腺瘤模型;②与对照组相比,腺瘤组大鼠主动脉平滑肌细胞增生活跃(P〈0.05);MDM2mRNA和蛋白表达上调(P〈0.05);而p53只在蛋白水平增加(P〈0.05);③相较于肼苯哒嗪,依普利酮能抑制醛固酮的作用(P〈0.05)。结论醛固酮通过诱导mdm2表达而逆转p53的细胞周期阻滞作用,促使平滑肌细胞增殖,可能是醛固酮腺瘤血管重构的原因之一。
- 闫永吉王超吴准李俊马鑫李宏召王保军史涛坪龚道静倪栋张旭
- 关键词:依普利酮肼苯哒嗪
- 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泌尿外科机器人手术助手被引量:7
- 2017年
- 分别通过分析机器人上尿路手术、下尿路手术及涵盖上下尿路的手术中,助手如何遵循镜头-靶器官-操作台"三点一线"原则,"8cm及120°"原则及"机械臂外展上提"原则,根据不同机器人手术方式的放置Trocar,避免机械臂相互打架;如何迅速熟悉手术步骤及术者操作习惯,实现"人人对话"及"人机对话"无障碍,从如何逐步掌握下尿路手术、上尿路经腹腔手术、经后腹腔手术,直至有手术史患者手术及非常规手术,缩短学习曲线,迅速成为一名合格的机器人助手。探讨作为一名合格的机器人手术助手应具备的素质及遵循的原则从而建立手术规范。
- 黄庆波艾青倪栋吕香君时京贾卓敏张鹏沈诞程强马鑫李宏召张旭
- 关键词:机器人手术手术配合
- 内皮素-1在醛固酮增多症大鼠模型肾脏纤维化过程中的作用及其意义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观察内皮素-1(endothelin-1,ET-1)在醛固酮增多症大鼠肾脏中的表达情况,初步探讨临床上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术后持续性高血压的机制。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成三组,每组8只。采用经微量渗透泵持续释放给药的方式建立醛固酮大鼠模型。其中醛固酮组持续泵入醛固酮(1μg/h);醛固酮+螺内酯组除泵入等量醛固酮外,每日行螺内酯灌胃(100 mg·kg^(-1)·d^(-1));对照组仅泵空白溶剂。尾套法监测大鼠血压。4周后处死所有大鼠,测定血钾、钠、醛固酮浓度及血浆肾素活性。分别采用HE及Masson染色观察肾组织形态学改变及纤维化情况,采用RT-PCR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肾皮质ET-1的表达及定位。结果:成功建立醛固酮增多症大鼠模型,醛固酮组血压2周后明显升高,血钾下降,呈现低肾素、高醛固酮特征,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醛固酮组肾组织形态学观察可见明显纤维化,ET-1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螺内酯可抑制醛固酮的上述效应(P<0.01)。结论:醛固酮可能通过上调ET-1的表达,促进肾脏纤维化,造成肾脏不可逆性损害,其可能是临床上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术后持续性高血压的机制之一。
- 龚道静欧阳金枝王超倪栋闫永吉吴准李俊张旭
- 关键词:内皮素醛固酮肾脏纤维化
- 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勃起功能保留的手术技巧和疗效分析被引量:15
- 2017年
- 目的探讨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robotic-assisted laparoscopic radical prostatectomy,RALP)性功能保留的关键手术技巧及手术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2月至2016年5月我院30例行RALP患者的临床资料。年龄48~82岁,平均67.3岁。患者术前PSA7.6—53.4ng/ml,平均21.1ng/ml。术前Gleason评分:6分7例,7分16例,8分6例,9分1例。术前勃起功能评分(IIEF-5):0~10分3例,11~15分4例,16~20分17例,21~25分6例。RALP保留性功能的手术技巧包括:缝扎背深静脉复合体(dorsal vein complex,DVC)技巧、“隧道法”结扎DVC技巧、“逆行法”保留神经血管束技巧、“顺行法”保留神经血管束技巧以及引流管放置技巧。结果30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放手术。手术时间98—240min,平均150.7min。出血量50—550ml,平均165.7ml。所有患者术中均未输血治疗。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2≈20d,平均5.1d;术后患者肠道恢复时间2—5d,平均2.7d;术后住院时间5—21d,平均8.2d。病理检查结果提示前列腺底部切缘阳性1例,前列腺尖部切缘阳性1例。30例术后均获随访,随访6个月,17例保持勃起功能,13例丧失勃起功能。结论DVC、神经血管束和引流管的处理技巧是RALP性功能保留的3个重要方面。RALP保留性功能的安全性好,疗效确切,值得在临床上参考应用。
- 张旭艾青马鑫李宏召刘启明王保军倪栋
- 关键词:前列腺癌机器人辅助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