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任维聪

作品数:16 被引量:44H指数:4
供职机构:河北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医药卫生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13篇哲学宗教
  • 3篇医药卫生
  • 1篇社会学

主题

  • 7篇知觉
  • 7篇时间知觉
  • 3篇经颅磁刺激
  • 3篇磁刺激
  • 2篇大学生
  • 2篇道德
  • 2篇隐喻
  • 2篇前额
  • 2篇前额叶
  • 2篇情绪
  • 2篇脑机制
  • 2篇额叶
  • 1篇道德概念
  • 1篇电极
  • 1篇动机
  • 1篇度条件
  • 1篇信号
  • 1篇眼动
  • 1篇意象
  • 1篇音乐

机构

  • 16篇河北师范大学
  • 1篇北京林业大学
  • 1篇南京大学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首都师范大学
  • 1篇河北经贸大学
  • 1篇河北省脑老化...
  • 1篇石家庄市第一...
  • 1篇河北美术学院

作者

  • 16篇任维聪
  • 10篇张志杰
  • 5篇王汉林
  • 1篇李春晖
  • 1篇张盼
  • 1篇王铭维
  • 1篇郑志伟
  • 1篇郑磊
  • 1篇刘乐
  • 1篇马将

传媒

  • 3篇心理与行为研...
  • 2篇心理科学
  • 1篇心理学报
  • 1篇中华老年医学...
  • 1篇生物化学与生...
  • 1篇中国临床心理...
  • 1篇中国心理卫生...
  • 1篇心理学探新
  • 1篇兰州教育学院...
  • 1篇西南大学学报...
  • 1篇心理研究

年份

  • 2篇2025
  • 2篇2024
  • 3篇2023
  • 2篇2021
  • 2篇2019
  • 1篇2015
  • 2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善与恶的重量意象:道德概念的重量隐喻研究被引量:4
2019年
通过外显评价和内隐联系两个层面考察道德概念重量隐喻的心理现实性。实验1采用词汇评价法,要求被试在重量维度上对165个道德词汇进行7点评分,结果表明道德词在轻重水平上的评分与不道德词存在显著差异,说明在外显的主观评价层面道德概念比不道德概念更偏向于“重”的一方。实验2采用反应时技术,通过检验被试对道德、不道德词汇和轻、重鼠标之间进行联合反应的反应时,在内隐层面考察道德与重量之间的隐喻联结。结果表明被试用重鼠标对道德词做反应的速度显著快于轻鼠标,而对于不道德词,轻重鼠标的反应差异不显著。研究结果综合表明,道德的重量隐喻存在心理现实性,但隐喻的效应更偏向于“道德—重”一方。
解晴楠任维聪王汉林
关键词:道德概念隐喻
威胁性情绪对时间知觉的影响--基于情绪动机理论的视角被引量:3
2023年
本研究从动机角度探讨两种特定的威胁性情绪(愤怒、恐惧)对时间知觉的影响。分别采用情绪面孔图片(实验1)和身体图片(实验2),通过时间比较任务(实验1、实验2)和时间估计任务(实验3),均发现了时间知觉在愤怒和恐惧这两种威胁性情绪影响下的差异:与中性情绪相比,愤怒引起主观时间变短,恐惧引起主观时间变长。研究揭示了情绪动机对时间知觉的影响,趋近动机下主观时间变短,回避动机下主观时间变长。
郭秀娟任维聪张志杰
关键词:时间知觉
道德的轻与重:道德的重量具身效应及隐喻的调节作用
2023年
本研究采用行为反应时和事件相关电位(ERP)探讨道德的重量具身效应及“重量-道德”隐喻联结对该效应的调节作用。参考内隐联想测验的逻辑,采用联合分类反应任务,在默认的“重量-道德”隐喻表征情境(实验1)和道德垂直空间隐喻的启动情境(实验2)中,要求被试分别使用轻鼠标和重鼠标对道德/不道德词进行分类判断,考察鼠标重量对道德概念的加工所产生的影响。结果显示,在默认情境中,“重-道德,轻-不道德”的联合分类条件比“轻-道德,重-不道德”条件的分类反应时更短,并伴随有更大的脑电晚期正成分(LPC),而在启动道德垂直空间隐喻后,两种联合分类条件下的反应时和LPC结果出现反转。本研究结果表明道德概念的加工会受到重量经验的影响,“重量-道德”具身效应具有心理现实性,且重量概念与道德概念的隐喻联结引导并调节了这种具身效应。
任维聪郑磊王汉林
关键词:道德
不同熟悉度条件下数字与概念量级结合对时间知觉的影响
2025年
数字大小会干扰时间判断,数字越大,个体对其持续时间的主观知觉越长,即时间知觉的数字效应。本研究探究在高低熟悉度条件下,数字与概念量级结合对时间知觉的影响。采用时间二分任务,实验1使用数字(1、2、8、9)与低熟悉度的长度概念量级(分米、毫米)结合。实验2使用相同数字与高熟悉度的长度概念量级(千米、厘米)结合。实验1结果显示,在低熟悉度条件下,概念量级不影响时间知觉的数字效应。实验2结果显示,在高熟悉度条件下,数字与大概念量级结合后,仍表现出时间知觉的数字效应;而数字与小概念量级结合后,该效应消失。研究结果表明,数字与概念量级结合影响对其时间属性的判断,该过程受到概念熟悉度的显著影响。
刘文莉任维聪代文武张志杰
关键词:时间知觉熟悉度
大学生朋辈教育体系创建研究被引量:10
2013年
本文根据以往的研究文献分析了朋辈教育的涵义,阐述了朋辈教育的理论基础,总结了国内外朋辈教育活动在实施过程中的探索情况以及朋辈教育活动在学生教育工作中的作用和意义。基于大学生朋辈教育已有的体系,笔者结合自身的实践经验对其进行了补充和完善,并对实施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和探讨。
李春晖任维聪
关键词:大学生朋辈教育
右侧背外侧前额叶皮质在时间知觉中的作用:基于经颅磁刺激的研究被引量:8
2015年
将10 Hz的重复经颅磁刺激(r TMS)施加于右背外侧前额叶皮质(r DLPFC),探讨该区域在时间加工模型中的作用。实验一采用时间复制任务,通过比较基线和后测条件下时间估计行为的差异,探究高频r TMS离线施加于r DLPFC之后对时间知觉的影响。实验二采用毫秒和秒两种范围的时距,探究r DLPFC在不同范围的时间知觉中的作用。结果发现r TMS施加于r DLPFC导致对1.5 s高估,对600 ms的估计无显著影响,提示r DLPFC在涉及工作记忆加工过程的秒范围的时间知觉中有重要作用。
任维聪王铭维郑志伟张志杰
关键词:时间知觉工作记忆经颅磁刺激
时间认知的年老化及其神经机制被引量:4
2019年
时间认知功能的增龄性衰退表现得较晚,主要在高龄老年人中表现出时间认知功能的衰退.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内部时钟的速率变慢,变异增大.注意及记忆功能随年龄增长而衰退,这些一般认知功能的改变影响老年人的时间认知功能.正常的时间认知功能依赖于"核心-背景"时间加工脑网络结构和功能的完好,这些脑区或功能通路的障碍会导致时间认知功能的损伤.老年人在一定的年龄范围内,可以通过认知补偿策略保持相对完好的时间认知功能.
任维聪马将张志杰
关键词:脑机制
右背外侧前额叶在时间知觉中的作用:基于经颅磁刺激的研究
以往研究中关于背外侧前额叶(rDLPFC)在时间知觉中的作用存在很多争论。有研究认为rDLPFC在时间知觉中的作用是产生基础的时间累积资源;也有研究认为rDLPFC通过工作记忆来影响时间知觉;还有一些研究者认为DLPFC...
任维聪
关键词:时间知觉经颅磁刺激
文献传递
自适应认知训练对老年人认知功能的改善被引量:2
2021年
当前研究发现认知训练对老年人训练任务成绩的改善有显著效果,但训练效应难以迁移到未训练的认知任务,自适应认知训练可以获得较好的迁移效果。本文重点分析了自适应认知训练的迁移和保持效应,并梳理了自适应认知训练相关的脑机制研究现状,对当前自适应认知训练领城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需要进一步探究自适应性持续认知挑战条件的有效实现方式、相关神经机制等问题。
任维聪王汉林张志杰
关键词:认知疗法
4~7岁儿童时间概念的获得方式被引量:1
2021年
4~7岁是儿童理解时间概念的关键阶段,本研究通过三个实验探究儿童时间概念的获得方式。实验1和实验2采用时间词对比的方式发现儿童在4岁已经获得时间概念的等级含义;4~5岁儿童在数字与时间词等级不一致的对比类型条件下,时间概念判断的正确率显著低于“一样”和“一致”两种对比形式;6~7岁儿童三种对比类型的正确率没有显著差异。实验3采用空间映射的方式发现6~7岁儿童能够与成人一样区分时间概念之间的比率,时间概念定义学习有助于儿童精确理解时间概念。结果表明儿童先理解时间概念的等级含义,再通过学习定义理解时间概念的数量含义。
刘鹏飞崔佳歆任维聪张志杰
关键词:儿童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