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清源
- 作品数:5 被引量:125H指数:3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心理学系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 环境风险认知与沟通效果研究
- 本研究通过实验模拟的方法,探讨了个体对环境问题的风险认知、情绪唤醒以及行为反应倾向,得到一些有意义的结果。
本研究主要涉及三个自变量:环境问题的类型(人为原因引起或自然原因引起)、形象性信息(图片)的影响以及信...
- 于清源
- 关键词:情绪唤醒沟通效果信任度
- 环境中的风险认知特征被引量:57
- 2006年
- 采用多维度的心理测量范式,研究公众在“影响程度”、“可控性”、“了解程度”、“影响的持续性”、“发生的可能性”、“结果的严重性”六个维度上对39个环境条目的风险认知特征。研究结果验证了“风险程度指标”,并将环境风险划分为“生态环境”“疾病与灾害”“生活环境”三个大类并探讨其风险认知特征。结果显示,由“客观认识”和“主动作用”两维度形成的认知地图可有效地指导风险沟通。
- 于清源谢晓非
- SARS后期专业人士与普通民众风险认知特征探讨
- SARS危机虽然已经过了两年时间,但我们对这一风险事件的认知和进一步探讨能够使我们再面对类似灾难时更加从容和有效。本研究者在2003年6月中旬,SARS高发区北京,使用自编《SARS风险认知问卷》调查了143名医务工作者...
- 谢晓非任静于清源王惠
- 关键词:SARS
- 文献传递
- 怎样会让我们感觉更危险--风险沟通渠道分析被引量:46
- 2008年
- 以实验设计与问卷测量相结合的方法,向被试提供真实的环境风险材料,探讨不同类型的(人为或自然)风险、形象性信息、不同感觉通道的信息输入(声音或文字),以及不同沟通渠道对风险认知的影响。实验一采用实验室设计,发现人为风险比自然风险引起更高的风险认知,形象性信息的呈现增加了风险认知,但不同感觉通道的信息输入对风险认知没有影响。实验二模拟现实生活中电视和网页对风险信息的传递,比较两种沟通渠道对风险认知的影响,结果表明电视比网页唤起更高的风险认知。
- 谢晓非李洁于清源
- 关键词:环境风险
- SARS危机中以受众为中心的风险沟通分析被引量:27
- 2005年
-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通过探讨信任和社会心理支持两个主要因素的效应,分析“以受众为中心的风险沟通”方式在SARS危机中的表征。结果发现,SARS期间民众通过大众渠道、专门渠道和人际渠道获得信息,并以风险信息的“焦点渐进知觉模式”知觉信息;民众对政府和专家具备基本的信任;我国民众的社会心理支持体系可区分为情感型和权威型,两种类型对个体有不同的意义。通过整合上述特征,可形成有效的“以受众为中心的风险沟通”方式。
- 谢晓非王惠任静于清源
- 关键词:风险沟通信任SA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