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乔京贵

作品数:24 被引量:153H指数:8
供职机构:西安高新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西安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曲张
  • 4篇胃底
  • 4篇胃底静脉曲张
  • 4篇静脉
  • 4篇静脉曲张
  • 3篇食管
  • 3篇胃镜
  • 3篇内镜
  • 3篇聚桂醇
  • 3篇肝硬化
  • 2篇乙酯
  • 2篇酮酸
  • 2篇缺血
  • 2篇组织胶
  • 2篇胃底静脉曲张...
  • 2篇细胞
  • 2篇腺病
  • 2篇腺病毒
  • 2篇腺病毒载体
  • 2篇静脉曲张破裂

机构

  • 19篇西安高新医院
  • 4篇山西医科大学
  • 3篇长治医学院
  • 2篇山西大学
  • 2篇铜川市人民医...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陕西能源职业...
  • 1篇延安市人民医...
  • 1篇西安医学院

作者

  • 23篇乔京贵
  • 8篇陈继龙
  • 6篇张淑芬
  • 4篇刘河
  • 3篇赵中夫
  • 2篇杨慧
  • 2篇张国英
  • 2篇王兰
  • 2篇刘明社
  • 2篇张芸
  • 1篇李东芳
  • 1篇赵洁
  • 1篇韩德五
  • 1篇张淑芳
  • 1篇舒博学
  • 1篇冯俊礼
  • 1篇张伟
  • 1篇赵平
  • 1篇张海苗
  • 1篇任丽娜

传媒

  • 5篇陕西医学杂志
  • 5篇临床医学研究...
  • 2篇长治医学院学...
  • 1篇中国实验诊断...
  • 1篇河北医药
  • 1篇中华消化内镜...
  • 1篇陕西中医
  • 1篇中华肝脏病杂...
  • 1篇现代消化及介...
  • 1篇湖南师范大学...
  • 1篇中国临床研究
  • 1篇中华胃肠内镜...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0
  • 5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1
  • 3篇2007
  • 1篇2005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消化性溃疡治疗药物新剂型及其临床研究进展被引量:14
2022年
消化性溃疡作为一种消化性系统类的多发病和常见病,通常发生于胃或十二指肠近端,导致出现腹胀、腹痛、烧心、恶心、溃疡出血和急性穿孔等一系列临床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近年来随着人们对消化性溃疡的深入探索和研究,药物治疗的组合方案也表现出令人满意的市场前景,科研工作者开发设计出许多药物新剂型,呈现出预期理想的效果。本文旨在对消化性溃疡治疗药物的新剂型进行综述,以期为今后全面深入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冯俊礼师军峰李东芳乔京贵赵平穆金姬
关键词:消化性溃疡药物固体制剂缓释制剂脂质体
生长抑素联合埃索美拉唑对消化道出血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影响及安全性分析被引量:14
2018年
目的探讨生长抑素联合埃索美拉唑对消化道出血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及其安全性。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消化道出血患者11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联合治疗组与常规治疗组,每组57例,常规治疗组采用埃索美拉唑治疗,联合治疗组采用生长抑素联合埃索美拉唑治疗,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测定血流动力学参数(脾静脉、门静脉内径与血流量),比较2组临床疗效、血流动力学参数与不良反应率的差异。结果联合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平均止血时间与平均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常规治疗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前,2组脾静脉内径、门静脉内径、脾静脉血流量与门静脉血流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全部患者上述指标明显低于治疗前,联合治疗组上述指标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联合治疗组再出血率与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生长抑素联合埃索美拉唑对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满意,可明显缩短止血时间,改善血流动力学参数,且药物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乔京贵赵聪亚
关键词:生长抑素埃索美拉唑血流动力学参数
大承气汤联合西药治疗重症胰腺炎胃肠功能障碍疗效观察被引量:10
2012年
目的:探讨大承气汤加味联合西药改善重症急性胰腺炎(SAP)胃肠功能障碍的疗效观察。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大承气汤(大黄、芒硝、枳实、厚朴)。结果:治疗组患者第1次肛门排气排便时间、腹痛腹胀减少时间、平均住院日及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8±0.7)d、(4.3±1.5)d、(21.2±12.5)d和3.3%,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SAP患者在进行常规西药治疗的同时应用大承气汤可改善胃肠道功能,缩短病程,减少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的预后。
刘河陈继龙乔京贵肖锦媛张淑芬
丙酮酸乙酯的抗炎作用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05年
乔京贵赵中夫
关键词:丙酮酸乙酯抗炎抗氧化活性氧
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相关指标分析被引量:7
2012年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血清相关生化指标的变化以及高血压、肥胖和糖尿病的发生率。方法:收集来自西安高新医院消化科336例脂肪肝患者的体检资料,并与336例健康体检者的资料进行比较。结果:脂肪肝患者肥胖、腹型肥胖、心电图异常、高血压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血清中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空腹血糖含量均值均高于对照组,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低于对照组。结论:脂肪肝的发生与脂质代谢紊乱有关,与血糖、血压及肥胖也有关。
乔京贵赵聪亚张淑芬陈继龙
关键词:高脂血症
胃镜下聚桂醇注射联合套扎术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临床观察被引量:37
2020年
目的探讨胃镜下聚桂醇注射联合套扎术治疗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EGV)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西安高新医院消化内科连续收治的肝硬化EGV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单纯套扎组和硬化联合套扎组,每组50例。单纯套扎组仅行胃镜下静脉曲张套扎术治疗,硬化联合套扎组术中行胃镜下静脉曲张套扎术治疗前先完成聚桂醇注射治疗。主要对比分析2组门静脉血流动力学测定结果,术后7 d、3个月、6个月的疗效评估结果,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单纯套扎组和硬化联合套扎组术后门静脉血流速度[(23.87±2.57)cm/s比(26.52±2.71)cm/s,t=5.017,P<0.001]、血流量[(781.45±80.55)mL/min比(877.45±90.42)mL/min,t=5.606,P<0.001]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且2组均明显高于术前(P均<0.05)。2组术后7 d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6%(48/50)和100%(50/50)(χ2=2.041,P=0.153),术后3个月分别为84%(42/50)和96%(48/50)(χ2=4.000,P=0.046),术后6个月分别为76%(38/50)和92%(46/50)(χ2=4.762,P=0.029)。2组术后并发症总体发生率分别为14%(7/50)和20%(10/50)(χ2=0.638,P=0.424)。结论胃镜下聚桂醇注射联合套扎术治疗肝硬化EGV安全有效,较胃镜下静脉曲张套扎术优势在于患者门静脉血流动力学改善更明显、疗效更稳定。
姚红娟宋瑛乔京贵王雯靖赵聪亚
关键词:肝硬化食管和胃静脉曲张聚桂醇
急性缺血性肠病25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11年
缺血性肠病也称肠系膜血管病,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肠壁急性或慢性血流灌注不良所致的肠壁缺血性疾病。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老龄化明显及饮食结构等的改变,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发病率明显增加,缺血性肠病的发病率也随之增加[1]。缺血性肠病分为急性肠系膜缺血(AMI)、慢性肠系膜缺血(CMI)和缺血性结肠炎(IC)3类[2]。其中AMI及IC均为急性起病,也称急性缺血性肠病,
肖锦媛陈继龙刘河乔京贵赵聪亚张淑芳
关键词:缺血性肠病急性肠系膜缺血缺血性结肠炎
巨大胃黏膜肥厚症(Menetrier)病1例
2019年
Menetrier病(Menetrier Disease,MD)是一种罕见的良性增生性胃病,其病因尚不明确,又称巨大胃黏膜肥厚症。临床症状为上腹痛、饱胀不适、纳差、恶心、嗳气、反酸,可有呕吐,无特异性体征,可有上腹部压痛、水肿、贫血及低蛋白血症,其中低蛋白血症是本病特异性的表现,手术治疗可以彻底根治MD并可以防止癌症的发生,有报道根除HP对MD治疗有效。本文报道西安高新医院确诊的1例MD患者,并通过根除HP治疗,患者症状缓解,现通过病例分析和文献复习总结MD的临床特点,以进一步提高临床医师对MD的诊断及治疗水平。
张博江宋瑛吴金晶乔京贵姚红娟刘宁娜韩月东舒博学张伟
关键词:MENETRIER病特异性体征低蛋白血症根除HP临床症状腹部压痛
人工智能与内镜医师对胃瘤性病变的诊断效能比较
2023年
目的探讨人工智能(AI)系统与内镜医师对胃瘤性病变的诊断效能以及AI系统对于内镜医师的影响。方法收集2021年6月15日至2022年2月9日西安高新医院含有病理活检结果的251例患者的胃部病变图像[图片775张,其中白光443张,内镜窄带成像术(NBI)332张],其中胃瘤性病变64例(图片282张,其中白光168张,NBI 114张)。分析AI系统在白光内镜、NBI结合放大内镜(ME)模式下对于瘤性病变及非瘤性病变的诊断情况;比较AI、内镜医师以及AI辅助内镜医师对于胃瘤性病变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度。结果AI组对于胃瘤性病变的诊断特异度、准确度均高于低年资内镜医师组与AI辅助低年资内镜医师组(P<0.05)。AI组对于胃瘤性病变的诊断特异度低于高年资内镜医师组与AI辅助高年资内镜医师组(P<0.05)。AI辅助低年资内镜医师组与低年资内镜医师组对于胃瘤性病变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无显著差异(P>0.05)。AI辅助高年资内镜医师组与高年资内镜医师组对于胃瘤性病变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AI系统的诊断效能优于低年资内镜医师,可在筛查胃瘤性病变过程中指导低年资内镜医师,同时提示低年资内镜医师要不断积累诊断经验,提高胃瘤性病变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
张博江张伟宋瑛姚红娟乔京贵李旭苗李蓓娟张海苗
关键词:人工智能
依卡倍特钠在临床抗幽门螺杆菌中的应用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观察含依卡倍特钠的四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Hp)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溃疡患者,以卡式14C尿素呼气试验检测Hp的结果作为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依据。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采用左氧氟沙星+阿莫西林+埃索美拉唑+依卡倍特钠治疗;对照组采用左氧氟沙星+阿莫西林+埃索美拉唑治疗,疗程均为7d。观察两组Hp根除率,疗效及安全性。结果:两组对Hp的根除率分别为:治疗组92%、对照组76%,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组为10.6%,对照组为9.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依卡倍特钠四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阳性的胃溃疡患者疗效好,安全性高。
张淑芬乔京贵陈继龙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