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万磊

作品数:26 被引量:280H指数:8
供职机构:江西省妇幼保健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1篇宫颈
  • 10篇病变
  • 9篇宫颈癌
  • 8篇人乳
  • 8篇人乳头瘤
  • 8篇乳头
  • 8篇乳头瘤
  • 8篇肿瘤
  • 8篇子宫
  • 7篇细胞
  • 6篇宫颈肿瘤
  • 6篇病毒
  • 5篇宫颈病
  • 5篇宫颈病变
  • 5篇癌前
  • 4篇人乳头瘤状病...
  • 4篇乳头瘤状病毒
  • 4篇子宫颈
  • 4篇子宫颈癌
  • 4篇化疗

机构

  • 26篇江西省妇幼保...

作者

  • 26篇万磊
  • 19篇李隆玉
  • 9篇张燕玲
  • 7篇曾四元
  • 6篇汪灿花
  • 4篇吴少勇
  • 4篇安云婷
  • 4篇朱义保
  • 4篇王艺
  • 3篇吴云燕
  • 3篇舒宽勇
  • 3篇谢彤
  • 3篇乔志强
  • 3篇杨亮亮
  • 2篇罗兵
  • 2篇邓克华
  • 2篇潘玫
  • 2篇刘发英
  • 2篇李汉萍
  • 2篇田莉峰

传媒

  • 5篇实用癌症杂志
  • 4篇现代肿瘤医学
  • 3篇中国妇幼保健
  • 2篇实验与检验医...
  • 1篇中国综合临床
  • 1篇现代妇产科进...
  • 1篇中华妇产科杂...
  • 1篇广东医学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实用临床医学...
  • 1篇江西医学院学...
  • 1篇中国现代医生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10
  • 4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4篇2006
  • 3篇2005
  • 1篇2004
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江西省修水县宫颈癌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在子宫颈癌高发区江西修水地区调查其危险因素,为现阶段宫颈癌的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选取30~49岁的1907例已婚妇女为研究对象,签署知情同意书后,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基本信息、月经婚孕史、性行为及卫生习惯、避孕史、既往疾病和肿瘤家族史等。进行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检测。病例组是经病理证实为宫颈癌及中高度鳞状上皮病变者,共86例;对照组是经病理诊断正常者,共1737例。结果:该人群高危型HPV DNA总检出率为18.7%。病例组HPV感染率为94.2%,对照组HPV感染率为11.8%。单因素分析显示,高危型HPV感染、饮用井水、婚姻次数、性伴侣数及宫颈炎病史等5个因素具有显著意义。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后,高危型HPV感染(OR=154.5)和饮用井水(OR=2.85)具有显著意义。结论:生殖道高危型HPV感染是当地宫颈癌及宫颈上皮内瘤变流行的主要危险因素,提示宫颈癌的防治重点应放在防止HPV感染、对HPV感染的筛查和密切监测已感染高危型HPV的对象上。当地井水的水质情况与宫颈癌的关系还有待进一步研究。HPV DNA检测是一种较实用的宫颈癌初筛手段。
万磊李隆玉张燕玲汪灿花
关键词:人乳头瘤病毒宫颈肿瘤流行病学
宫颈鳞癌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高危因素分析
目的分析宫颈鳞癌淋巴结转移规律及与各临床病理因素的相关性,探讨淋巴结转移的高危因素。方法收集我院行根治性子宫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术119例临床ⅠA~ⅡB期宫颈鳞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分析临床病理因素与淋巴结转移之间的关系...
万磊李隆玉曾四元吴少勇安云婷吴云燕王艺
关键词:宫颈肿瘤肿瘤直径淋巴结转移
文献传递
人乳头瘤状病毒DNA载量与子宫颈癌前病变的关系被引量:5
2006年
目的:研究妇女生殖道感染高危型人乳头瘤状病毒(HR—HPV)的载量与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关系。方法:病例来自我院2005年4月至2005年12月的住院病人,收集其子宫颈脱落细胞,采用第二代杂交捕获实验(HC—Ⅱ)进行HPVDNA检测,病毒载量由样本的相对光单位(RLU)与标准阳性对照(PC)之比(RLU/PC)来衡量,按照log10RLU/PC分为阴性(0)、低度载量(0~1.14)、中度载量(1.15~2.28)和高度载量(2.29~3.44)。子宫颈病变按照病理诊断分为正常、CIN1、CIN2和CIN3。采用非条件多项式logistic回归分析病毒载量与子宫内瘤变(CIN)的关系。结果:98.0%(50/51)的CIN3、93.3%(28/30)的CIN2、72.2%(13/18)的CIN1、50%(161/322)的正常组HR—HPVDNA检测阳性,各组阳性对象的中位log10RLU/PC分别为2.18、1.59、1.49和1.47。从低度病毒载量与CIN1的相对危险度(OR)为1.7(0.5~7.2)至高度病毒载量与CIN3的OR值为88.6(11.6~676.7),显示出感染病毒载量与子宫颈病变程度呈正相关(P〈0.001)。结论:子宫颈HR—HPV病毒载量是影响子宫颈癌前病变的重要危险因素。
万磊李隆玉张燕玲汪灿花
关键词:子宫颈上皮内瘤变人乳头瘤状病毒病毒载量杂交捕获子宫颈癌
宫颈细胞学、人乳头瘤状病毒检测及阴道镜在宫颈癌前病变诊断的应用
目的:探讨人乳头瘤状病毒DNA检测与细胞学检查及阴道镜检查对官颈癌前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2007年1月~2008年1月在体检发现宫颈病变的患者173例,均进行宫颈刮片、高危型HPV检测及阴道镜检查,对一项或多项异常者行...
万磊李隆玉张燕玲田莉峰
关键词:病毒检测阴道镜检查
多烯他赛联合顺铂卡铂治疗宫颈癌49例分析
2007年
目的探讨多烯他赛联合顺铂/卡铂在宫颈癌新辅助化疗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04年5月-2007年2月经病理确诊的Ⅰb2期宫颈鳞癌患者39例、Ⅱa期宫颈鳞癌患者10例,共49例,术前采用多烯他赛联合顺铂/卡铂的新辅助化疗,2-3周后手术。观察化疗一个疗程的有效率及术后宫颈深间质层浸润、脉管癌栓、淋巴结转移情况,同时观察新辅助化疗的毒副反应及评价新辅助化疗的安全性。结果49例中,完全缓解7例,部分缓解31例,稳定9例,进展0例,临床有效率为77.55%(38/49);49例患者的肿瘤最大横径由化疗前的(4.46±0.31)cm缩小为化疗后的(3.08±0.22)cm,P〈0.01;49例患者手术后的宫颈深层间质浸润发生率为53.0%(26/49);脉管癌栓发生率为30.6%(15/49);淋巴结转移率为28.5%(14/49)。出现Ⅰ度-Ⅲ度的骨髓抑制48例,占97.96%(48/49),经使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骨髓抑制症状好转,血象恢复正常,无1例化疗相关死亡。结论多烯他赛联合顺铂/卡铂用于宫颈癌新辅助化疗,可缩小瘤体,提高宫颈癌的近期疗效。
安云婷李隆玉李汉萍邓克华罗兵舒宽勇潘玫万磊
关键词:多烯紫杉醇顺铂卡铂宫颈癌新辅助化疗
子宫颈癌年轻化趋势的临床分析被引量:136
2004年
了解不同时期江西地区宫颈癌患者发病年龄、临床病理特征及其它相关危险因素的变化。方法:对本院1989年1月至1989年12月(20世纪80年代组)和1999年1月至1999年12月(20世纪90年代组)收治的421例宫颈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按10岁的间隔进行年龄分组比较。结果:两组患者的平均年龄分别为(57.6±10.70)岁和(50.5±13.0)岁(P<0.001),年龄曲线随时间推移呈明显下降趋势。两组患者的宫颈癌组织学类型和分级无显著差异。但90年代组多为较早期肿瘤,Ⅰb期占22.9%;而80年代组晚期患者多,Ⅰb期占2.4%(P<0.05)。结论:子宫颈癌患者年轻化的趋势是显而易见的,重视对宫颈癌年轻化趋势的认识,加强对年轻宫颈疾患者的普查和治疗,可望达到早诊、早治,从而降低宫颈浸润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万磊万建平张燕玲汪灿花李隆玉
关键词:宫颈癌年龄构成比
宫颈锥切术在诊断宫颈病变中的价值分析被引量:24
2011年
目的:探讨宫颈锥切术能否被阴道镜多点活检所代替以及宫颈锥切术在诊断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和早期宫颈癌中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1月-12月在江西省妇幼保健院肿瘤科因宫颈病变同时行阴道镜多点活检和宫颈锥切术(包括冷刀和电圈环切术即LEEP术)的患者120例,采用自身对照法,研究宫颈锥切术和阴道镜多点活检的病检结果的差异。结果:宫颈锥切术与阴道镜下多点活检病理符合者59例(49.17%);不符合者61例(50.83%),宫颈锥切术后病理诊断加重者35例(占29.17%),浸润癌漏诊率10.00%。结论:宫颈锥切术在诊断C IN和早期宫颈癌中具有重要价值,不能被阴道镜多点活检所取代。要重视切缘是否阳性并加强术后随访。
万磊李隆玉曾四元吴少勇
关键词: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宫颈锥切术阴道镜检查
紫杉醇联合顺铂/卡铂在宫颈癌新辅助化疗中的作用被引量:13
2006年
目的探讨紫杉醇联合顺铂/卡铂在宫颈癌新辅助化疗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03年2月~2006年7月经病理确诊的109例Ⅰb2期宫颈鳞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新辅助化疗联合手术治疗组(以下简称联合治疗组)58例,术前采用紫杉醇联合顺铂/卡铂化疗,2~3周后手术;另51例行单纯手术治疗(以下简称单纯手术组)。观察联合治疗组化疗1个疗程的有效率及2组术后宫颈深间质层浸润、脉管癌栓、淋巴结转移情况,同时观察新辅助化疗的毒副反应及评价新辅助化疗的安全性。结果联合治疗组中,完全缓解10例,部分缓解35例,稳定13例,进展0例,临床有效率为77.6%(45/58);联合治疗组的肿瘤最大横径由化疗前的(4.46+0.31)cm缩小为化疗后的(3.08+0.22)cm,P〈0.05;联合治疗组与单纯手术组的术中出血量分别为(379.48+169.45)ml及(398.82+228.10)ml,P〉0.05;手术时间分别为(158.70+20.27)min及(160.19+25.82)min,P〉0.05;联合治疗组与单纯手术组的宫颈深层间质浸润发生率分别为55.2%(32/58)及56.9%(29/51),P〉0.05;脉管癌栓发生率分别为31.0%(18/58)及31.4%(16/51),P〉0.05;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22.4%(13/58)及25.5%(13/51),P〉0.05。在联合治疗组中,出现Ⅰ~Ⅲ度的骨髓抑制42例,占72.4%(42/58),经使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骨髓抑制症状好转,血象恢复正常,无1例化疗相关死亡。结论紫杉醇联合顺铂/卡铂用于宫颈癌新辅助化疗,可缩小瘤体,提高宫颈癌的近期疗效。
安云婷李隆玉邓克华李汉萍罗兵舒宽勇潘玫万磊
关键词:紫杉醇顺铂卡铂宫颈癌新辅助化疗
子宫内膜异位症Treg细胞上调的机制研究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研究子宫内膜异位症Treg细胞上调的原因。方法选41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其中16例术前经过GnRH-a治疗的为治疗组,另25例术前未经治疗的为未治疗组,同时选25例子宫肌瘤患者为对照组,通过采血、腹腔液取样,用化学发光、流式细胞和ELISA方法检查化验,观察治疗组、未治疗组和对照组的基础雌二醇水平、腹腔液Treg细胞百分比及与Treg细胞诱导有关的IL-10、TGF-β、PGE-2炎症因子水平。结果经GnRH-a治疗后,治疗组的基础雌二醇下降显著,相比于治疗组治疗前、未治疗组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未治疗组Treg细胞百分比明显升高,相比于治疗组治疗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Treg细胞诱导有关的TGF-β、PGE-2在未治疗组显著增高,相比于对照组、治疗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IL-10在治疗组、未治疗组、对照组中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内膜异位症经GnRH-a治疗后,Treg细胞及TGF-β、PGE-2炎症因子水平下降,提示患者腹腔存在炎症,Treg细胞的上调可能与其诱导的炎症因子的升高有关。
朱义保吴斐万磊
关键词:子宫内膜异位症TREG细胞GNRH-A免疫调节
14-3-3ζ蛋白介导的阿魏酸对子宫腺肌病异位间质细胞的作用机制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研究阿魏酸是否通过调控子宫腺肌病异位子宫内膜间质细胞中14-3-3ζ蛋白的表达水平而达到治疗子宫腺肌病的目的。方法从子宫腺肌病患者中提取的原代异位子宫内膜间质细胞进行培养、鉴定,利用14-3-3ζ过表达腺病毒载体,感染上述分离的子宫腺肌病异位内膜间质细胞;随机分为7组:(1)正常对照组;(2)生理盐水组;(3)阿魏酸组;(4)阴性载体组(Adeno-CMV-e GFP);(5)阳性载体组(Adeno-CMV-YWHAZ);(6)阿魏酸+阴性载体组(FA+Adeno-CMV-e GFP);(7)阿魏酸+阳性载体组(FA+Adeno-CMV-YWHAZ)。使用Western blot检测14-3-3ζ蛋白的表达;CCK8法检测细胞存活率;Transwell法检测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结果 Western blot结果表明,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生理盐水组和阴性载体组中14-3-3ζ蛋白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阿魏酸组较正常对照组及生理盐水组显著下调(P<0.0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阿魏酸组细胞存活率下降,迁移和侵袭能力减弱(P<0.01);与阿魏酸+阴性载体组比较,阿魏酸+阳性载体组细胞存活率显著上升,迁移和侵袭能力增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阿魏酸能够减弱原代异位子宫内膜间质细胞的生存能力,降低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且阿魏酸减少细胞存活、抑制细胞的迁移和侵袭是通过下调14-3-3ζ蛋白表达介导的。
万磊黄欧平邹阳刘发英徐小云
关键词:子宫腺肌病阿魏酸子宫内膜间质细胞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