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珊珊
- 作品数:61 被引量:296H指数:10
- 供职机构:福建中医药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教育厅资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围绝经期综合征肝郁大鼠海马雌激素受体基因的甲基化状态研究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前期研究发现围绝经期综合征(PPS)肝郁大鼠海马组织雌激素受体基因ERα/ERβ的比例显著下调。本研究将从表观遗传学角度进一步探讨雌激素受体基因启动子区的甲基化状态与ERα/ERβ比例发生改变的关系。方法:将13月龄雌性自然衰老SD大鼠随机分为PPS对照组、PPS模型组,另取3月龄成年雌性SD大鼠做青年对照组。运用重亚硫酸氢盐测序(BSP)法分析不同组别大鼠海马组织ERα和ERβ基因的甲基化状态。结果:PPS对照组及青年对照组ERα、ERβ基因的Cp G位点呈低甲基化状态,无显著性差异;PPS模型组ERα基因的甲基化位点及其甲基化率均显著增加(P<0.01),而ERβ基因启动子则几乎不发生甲基化。结论:PPS模型组ERα基因甲基化水平升高可能是导致PPS肝郁海马组织ERα/ERβ的表达比例下调的重要原因之一。
- 沈建英陈淑娇杨小婷康洁丁珊珊张凌媛李灿东
- 关键词:围绝经期综合征肝郁海马雌激素受体DNA甲基化
- Ⅰ型胶原蛋白对骨矿化机制的影响被引量:9
- 2012年
- 骨质疏松(OP)是以低骨量和骨组织显微结构退变为特征的一种全身性骨骼疾病,伴有骨脆性增加,易于发生骨折。骨强度的问题是引起OP骨折危险性增加重要因素之一,骨强度反映骨骼的两个主要方面是骨矿密度和骨质量。
- 梁文娜叶蕻芝廖凌虹张凌媛沈建英陈淑娇丁珊珊
- 关键词:骨质疏松骨矿化
- 脂代谢紊乱痰证大鼠模型实验研究
- 目的:建立脂代谢紊乱痰证大鼠模型,并对其进行评价。方法:采用高脂饮食诱导建立脂代谢紊乱痰证大鼠模型:HFD和ECD组高脂喂养12周,NFD组喂以普通饲料;9-12周,ECD组给予化痰干预,其余二组给予生理盐水。通过观察大...
- 丁珊珊童凌林宇琛李小梅康洁
- 关键词:脂代谢紊乱痰证模型建立二陈汤
- 围绝经期肥胖患者中医证素与体脂参数的关系研究被引量:4
- 2020年
- 目的:通过对围绝经期肥胖患者中医证素分布与体脂参数之间的关系研究,为临床围绝经期肥胖中医诊治提供生物学测量依据。方法:收集238例围绝经期肥胖患者的四诊信息及体脂参数结果,依据证素辨证分为兼杂证素组和非兼杂证素组,对两组间的体脂参数进行比较。结果:腹腔内脏脂肪面积(VFA)与年龄、体质量、BMI、腰围成正相关(P<0.05,P<0.01);腹腔皮下脂肪面积(SFA)与体质量、BMI、腰围成正相关(P<0.01);VFA/SFA与年龄成正相关(P<0.05)。围绝经期肥胖的病位以肝、脾、肾、胞宫为主,实证病性以痰、湿、气滞、热、血瘀、阳亢为主,虚证病性以阴虚、气虚、血虚、阳虚为主。中医证素与体脂参数:①病位:兼杂肝、肾证素患者年龄较非兼杂该证素者大(P<0.05,P<0.01),而兼杂胞宫证素者在年龄、腰围、VFA、SFA比非兼杂胞宫证素者小(P<0.05,P<0.01)。②实证病性:兼杂阳亢证素者年龄、BMI较非兼杂阳亢证素者大(P<0.01),兼杂血瘀证素者年龄较非兼杂血瘀证素者小(P<0.01)。③虚证病性:兼杂阴虚证素者年龄较非兼杂阴素证素者大(P<0.01),兼杂气虚证素者的VFA较非兼杂气虚证素者大(P<0.05)。结论:围绝经期肥胖患者兼杂肝、肾、阳亢、阴虚证素的年龄高于非兼杂该证素者,兼杂气虚证素者的VFA较非兼杂气虚证素者大。围绝经期肥胖患者的脂肪异位沉积与年龄、气虚证素相关,脂肪异位沉积的发生可能是围绝经期肥胖兼杂气虚证素的生物学基础。
- 范慧娟丁珊珊赵强赵强陈淑娇
- 关键词:围绝经期肥胖证素
- 慢性胃炎湿热证量化诊断方法研究
- 2025年
- 目的初步建立慢性胃炎(CG)湿热证诊断量化表,为慢性胃炎湿热证的诊断量化提供参考。方法将2019年8月—2023年12月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晋江中医院脾胃科门诊、住院部及胃镜室诊断为慢性胃炎患者160例纳入训练组进行回顾性研究,其中湿热证123例,非湿热证37例;将2024年3月—2024年11月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人民医院脾胃科门诊、住院部及胃镜室诊断为慢性胃炎患者117例纳入验证组进行前瞻性研究,其中湿热证95例,非湿热22例。2组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行业标准及共识初步构建CG湿热证的诊断候选条目池,筛选出具有统计学差异的诊断条目,运用条件概率公式对诊断条目进行赋分,采用极大似然法确定诊断阈值,并利用百分位数法划分分级区间,初步建立CG湿热证量化诊断及分级标准。随后根据临床流行病学诊断性试验评价原则中的评价指标对该量化标准进行回顾性和前瞻性验证。结果初步构建CG湿热证的诊断候选条目池有31项,经统计、筛选后共得到18项具有统计学意义的诊断条目(P<0.05)。对各条目具体赋分如下:脘腹痞胀10分、脘腹痛6分、纳呆恶食11分、肢体酸重9分、恶心呕吐5分、口渴5分、口苦6分、口臭9分、口黏腻9分、倦怠乏力8分、小便短黄9分、大便黏滞不爽10分、便溏10分、苔厚8分、苔黄6分、苔腻15分、脉滑8分、脉数5分。通过极大似然法计算CG湿热证诊断阈值积分为34分,根据百分位数法划分分级区间:34≤积分<53为轻度,53≤积分<81为中度,积分≥81则为重度。对训练组进行回顾性检验:灵敏度89.43%、特异度94.59%、准确度90.63%;对验证组进行前瞻性检验:灵敏度73.68%、特异度95.45%、准确度77.78%。结论本研究初步建立病证结合模式下的慢性胃炎湿热证量化诊断标准,具有较好的判别效果,可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 张静林雪娟朱龙朱龙张梦婷丁珊珊谢嵛嵛张梦婷俞向梅付肖岩
- 关键词:慢性胃炎湿热证
- 基于“以方测证”理论从AMPK/mTOR/HIF-1/VEGF通路探讨雷公藤多苷诱导卵泡发育不良大鼠模型的中医证候属性被引量:4
- 2024年
- 目的:采用雷公藤多苷诱导卵泡发育不良大鼠模型,基于“以方测证”理论从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缺氧诱导因子-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MPK/mTOR/HIF-1/VEGF)信号通路探索该模型的证候属性。方法:将48只具有规律动情周期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n=8)和造模组(n=40),造模组大鼠连续灌胃雷公藤多苷混悬液(75 mL·kg^(-1))30 d,造模后将其分为模型组、四物汤组(3.69 g·kg^(-1))、右归饮组(3.11 g·kg^(-1))、左归饮组(7.29 g·kg^(-1))和归肾丸组(10.35 g·kg^(-1)),每组8只。相应药物干预14 d。巴氏染色检测各组大鼠动情周期变化;体视镜观察卵巢组织形态;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卵巢组织病理学及卵泡计数;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测定血清促卵泡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及雌二醇(E2)含量;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和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卵巢组织AMPK、mTOR、HIF-1、VEGF mRNA及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动情周期紊乱,次级、成熟卵泡减少,闭锁卵泡增多,FSH、LH、AMPK mRNA及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1),E2含量,mTOR、HIF-1、VEGF mRNA及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归肾丸组次级、成熟卵泡增多,闭锁卵泡减少,FSH、LH含量、AMPK mRNA表达及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1),E2含量、mTOR、HIF-1、VEGF mRNA表达及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1)。与归肾丸组比较,四物汤组、右归饮组、左归饮组成熟卵泡数量显著减少,闭锁卵泡数量显著增多(P<0.01);四物汤组、右归饮组、左归饮组LH显著升高(P<0.01),FSH明显升高(P<0.05),E2明显降低(P<0.05);右归饮组AMPK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mTOR和HIF-1 mRNA表达显著降低(P<0.01),VEGF蛋白及mRNA表达显著降低(P<0.01);四物汤组mTOR和HIF-1 mRNA,VEGF蛋白及mRNA表达明显降低(P<0.05);左归饮组mTOR mRNA和VEGF蛋白及mRNA表达明显降低(P<0.05)。结论:归
- 胡莹莹林雪娟卓祖顺丁珊珊张梦婷丁珊珊朱龙谢嵛嵛朱龙
- 关键词:卵泡发育不良归肾丸以方测证
- 慢性萎缩性胃炎气滞证病位证素分布特点及肠道菌群特征研究
- 2025年
- 目的探讨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气滞证的病位证素特征及其与肠道菌群特征之间的关联,以期丰富CAG病证的生物学基础,并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22年4月—2023年8月就诊于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晋江中医院的CAG患者与健康者,共纳入CAG气滞证患者40例(气滞组),非气滞证CAG患者40例(非气滞组)和健康者30例(健康组)。采集受试者四诊信息并运用证素辨证法分析气滞组患者的病位证素及其兼夹分布情况,并将气滞组患者按照病位证素分为气滞+胃组14例、气滞+肝胃组13例和气滞+脾胃组13例;采集受试者的粪便,运用16S rRNA测序分析3组的肠道菌群特征。结果①气滞组的病位证素分布情况:气滞证常见频数前3病位证素依次是胃、肝、脾;气滞组的病位证素兼夹分布频数前3从高到低依次为:胃+肝+脾、胃+肝、胃+脾。②气滞组属水平肠道菌群组成分析:与健康组相比,气滞组在拟杆菌目和厚壁菌门的未知菌属上丰度较低(P<0.05);在卟啉菌属、嗜胆菌属、布劳特菌属、梭状芽胞杆菌属上丰度较高(P<0.05)。与非气滞组相比,气滞组在巴恩斯氏菌属、帕拉普菌属上丰度较高(P<0.05);在狭义梭菌属1群上丰度较低(P<0.05)。LEfSe分析显示,气滞组差异菌群在梭状芽胞杆菌属、卟啉菌属、帕拉普菌属、消化链球菌科、嗜胆菌属、布劳特菌属和乳酸杆菌属上丰度较高(P<0.05)。③CAG气滞证不同病位间的肠道菌群差异分析:与气滞+肝胃组相比,气滞+胃组在乳酸杆菌、双歧杆菌上丰度较高(P<0.05),在普雷沃氏菌上丰度较低(P<0.05)。与气滞+肝胃组比,气滞+脾胃组在挑剔优杆菌上丰度较高(P<0.05)。结论CAG气滞证主要病位是胃、肝、脾,主要病位兼夹分布为胃+肝+脾、胃+肝、胃+脾。CAG气滞证患者存在肠道菌群的结构和丰度的变化,不同病位的CAG气滞证患者肠道菌群特征不同,双歧杆菌、乳酸杆菌、普雷
- 熊焱林雪娟张梦婷张梦婷朱龙胡莹莹丁珊珊
- 关键词:慢性萎缩性胃炎气滞证病位证素肠道菌群
- 中医药对成年神经再生的作用机制
- 本文对神经再生及单味中药、中药复方及针刺疗法对其促进效果极其作用机制进行了详细论述.中医药疗法在促进中枢神经损伤后神经功能的恢复方面有较好的作用.针刺疗法能够促进神经干细胞的增殖和分化,改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从而促进神经...
- 沈建英杨小婷丁珊珊张凌媛康洁廖凌虹
- 关键词:神经再生中药疗法针刺疗法临床疗效
- 文献传递
- 柴胡疏肝散对围绝经期综合征肝郁证大鼠海马cAMP/Ca2+信号通路上相关基因影响的实验研究
- 目的:通过比较柴胡疏肝散(CSS)干预前后的围绝经期综合征(PPPS)肝郁证大鼠海马区cAMP/Ca信号通路上相关基因表达的关系,探求围绝经期综合征肝郁证的生物学基础。方法:以3月龄成年大鼠为正常对照组(A组),13月龄...
- 陈淑娇丁珊珊廖凌虹俞洁沈建英张凌媛李灿东
- 关键词:围绝经期综合征肝郁证
- 文献传递
- KCNJ11基因多态性与代谢综合征“痰证”病位、病性兼杂规律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4
- 2016年
- 目的探讨KCNJ11基因多态性位点rs5215与中国福建常住汉族人群代谢综合征(MS)痰证病位、病性兼杂规律的相关性。方法选取中国福建常住汉族人群MS痰证患者146例,MS非痰证患者50例,健康人150例,采用证素辨证法收集各证素分布情况、检测理化指标;采用SNPscanTM多重SNP分型技术方法,检测KCNJ11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位点rs5215的基因型频率、等位基因频率及其与理化指标、痰证病位、病性兼杂的相关性。结果 KCNJll多态性位点rs5215的3种基因型频率及等位基因频率在三组间的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痰证组TT基因型与CT基因型相比,TG显著升高,CC基因型与CT基因型相比,Cr显著升高,两者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位证素脾在风险基因型CC上分布比例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病性证素热在风险基因型CC上较非热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国福建地区汉族人群KCNJ11基因多态性位点rs5215与MS痰证的形成无关,但可能与TG、Cr的代谢有关;该位点还可能与MS痰证的病位证素脾和病性兼杂热的形成有关。
- 林小凤陈继承丁珊珊廖凌虹庄耀东陈淑娇高碧珍
- 关键词:代谢综合征痰证单核苷酸多态性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