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龚时国

作品数:35 被引量:122H指数:7
供职机构: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重点学科建设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1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8篇关节
  • 17篇关节镜
  • 7篇疗效
  • 7篇骨折
  • 6篇韧带
  • 6篇手术
  • 6篇膝关节
  • 6篇肩袖
  • 6篇关节功能
  • 5篇肩关节
  • 5篇肩袖损伤
  • 4篇前交叉韧带
  • 4篇踝关节
  • 4篇内固定
  • 4篇交叉韧带
  • 4篇关节炎
  • 4篇半月板
  • 4篇半月板损伤
  • 4篇META分析
  • 3篇性关节炎

机构

  • 29篇九江市第一人...
  • 5篇新疆医科大学...
  • 2篇新疆医科大学
  • 1篇南昌大学

作者

  • 35篇龚时国
  • 18篇沈鑫
  • 13篇廖建平
  • 13篇谢荣辉
  • 5篇曹力
  • 4篇刘木子
  • 3篇彭理斌
  • 2篇余鸿斌
  • 2篇张克远
  • 2篇王毅
  • 2篇谢荣辉
  • 1篇王志酬
  • 1篇杨德盛
  • 1篇阿斯卡尔
  • 1篇叶峰
  • 1篇刘阳
  • 1篇阿德力
  • 1篇顾蔚莉
  • 1篇曾赟
  • 1篇何嘉承

传媒

  • 8篇中国医学创新
  • 4篇中国骨与关节...
  • 2篇现代诊断与治...
  • 1篇医疗装备
  • 1篇当代医学
  • 1篇医学信息(医...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国矫形外科...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江西医药
  • 1篇中华骨科杂志
  • 1篇中国修复重建...
  • 1篇中国骨伤
  • 1篇东南国防医药
  • 1篇中国当代医药
  • 1篇中外医学研究
  • 1篇中华腔镜外科...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1篇2025
  • 5篇2024
  • 3篇2023
  • 6篇2022
  • 1篇2020
  • 1篇2018
  • 3篇2017
  • 7篇2016
  • 1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 4篇2009
3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活动平台与固定平台假体全膝关节置换术疗效的Meta分析被引量:7
2009年
目的对采用活动平台或固定平台假体膝关节置换术的疗效差异进行Meta分析。方法检索Ovid Medline和Pub Med(1966年至2008年6月),Embase(1980年至2008年6月),Cochrane Central Register of Controlledriftals(2008年)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1990至2008年),搜集全部有关活动平台和固定平台假体膝关节置换术疗效差异的随机对照研究,采用RevMan4.2.10统计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9篇,英文文献8篇、德文文献1篇。Meta分析结果显示采用活动平台假体与固定平台假体两组术后膝关节最大屈曲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加权均数差值-1.63,95%置信区间[-2.51,-0.74],P=0.0003;术后膝关节KSS评分(加权均数差值-0.25,95%置信区间[-1.09,0.59],P=0.56)、髌骨倾斜率(风险差0.01,95%置信区间[-0.02,0.03],P=0.64)、假体周围放射透光影率(相对危险度0.88,95%置信区间[0.61,1.29],P=0.52)、膝关节翻修率(风险差0.01,95%置信区间[0.00,0.03],P=0.1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早、中期随访结果显示,活动平台与固定平台的术后膝关节最大屈曲度差异有统计学差异,但活动平台平均仅增加1.6°,无明显临床意义。在膝关节评分、髌骨轨迹、假体周围放射透光影、膝关节翻修等方面活动平台没有明显优势,但却存在易脱位的风险。
曹力龚时国康雄彭理斌
关键词:关节成形术META分析假体设计
关节镜辅助下经皮缝合治疗新鲜闭合性跟腱断裂的疗效分析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探究关节镜辅助下经皮缝合治疗新鲜闭合性跟腱断裂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9月至2021年6月我院收治的80例新鲜闭合性跟腱断裂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切开手术缝合治疗,观察组实施关节镜下经皮缝合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失血量、住院费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疼痛情况、AOFAS评分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失血量、住院费用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AOFAS评分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辅助经皮缝合治疗新鲜闭合性跟腱断裂,治疗效果理想,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踝关节功能,同时可加快康复,减轻术后疼痛,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刘牧子龚时国张紫红
关键词:关节镜经皮缝合新鲜闭合性跟腱断裂
氯诺昔康对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镇痛的安全性分析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讨氯诺昔康对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镇痛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为临床提供更多的参考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9月-2015年9月我院收治的28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疼痛患者,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地佐辛,观察组予以氯诺昔康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VAS评分、镇痛满意度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后6、12、18、24h的VAS评分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7.14%)明显低于对照组(42.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优良满意度(85.7l%)显著高于对照组(42.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诺昔康治疗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疼痛的临床效果较好,可有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龚时国沈鑫刘牧子谢荣辉廖建平
关键词:氯诺昔康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镇痛安全性
踝关节镜辅助下胫腓联合韧带损伤的评估和治疗
目的探讨踝关节镜对下胫腓联合韧带损伤的评估和治疗效果方法自2016年6月到2017年9月,对25例WeberB型和C型踝关节骨折患者,复位骨折后同时采用踝关节镜、术中足外展外旋应力片和cotton试验对下胫腓联合稳定性进...
廖建平沈鑫刘牧子龚时国
关键词:下胫腓联合关节镜精准
文献传递
单髁置换术胫骨假体后倾角的影响
2024年
[目的]探讨胫骨假体不同后倾角对固定平台单髁置换术后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8月—2022年6月本院关节外科治疗的59例固定平台单髁置换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术后PTS角分为PTS<6°组,和6°≤PTS≤9°组。评价临床及影像结果。[结果]59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围手术期未出现严重并发症,随访时间平均(12.6±4.9)个月。与术前相比,术后两组ROM、KSS-临床评分、KSS-功能评分均显著增加(P<0.05),术后6个月,6°~9°组的ROM[(119.3±9.1)°vs(113.4±10.4)°,P<0.001]、KSS-临床评分[(95.3±7.8)vs(91.3±6.2),P=0.035]、KSS-功能评分[(92.6±5.9)vs(88.9±7.6),P=0.041]均显著优于<6°组。影像方面,与术前相比,两组术后1个月mFTA均显著增加(P<0.05),术后mFTA、FC-VA、TC-VA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6°组的PTS显著小于6°~9°组[(5.2±0.3)°vs(7.9±0.4)°,P<0.001]。[结论]固定平台UKA膝关节单髁置换术中6°≤PTS≤9°的PTS有利于改善患者膝关节活动范围和功能。
刘牧子沈鑫谢荣辉汪建样龚时国
关键词:胫骨后倾角
背侧入路与侧方入路微型钢板内固定对指骨骨折愈合及功能恢复的影响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探讨背侧入路与侧方入路微型钢板内固定对指骨骨折愈合及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21年2月于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治疗的88例指骨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背侧入路组和侧方入路组,每组44例。背侧入路组采用背侧入路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侧方入路组采用侧方入路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骨折愈合时间、患侧握力、疼痛程度、手指屈伸功能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6个月,侧方入路组患侧握力(32.97±4.50)kg,高于背侧入路组的(30.58±4.12)k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个月,侧方入路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为(0.69±0.27)分,低于背侧入路组的(1.84±0.3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侧方入路组手指屈伸功能优良率为86.36%,高于背侧入路组的68.18%,侧方入路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82%,低于背侧入路组的22.7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微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指骨骨折中,采用侧方入路治疗效果优于背侧入路,有利于减轻患者疼痛程度,提高手指关节活动度,增强手部握力,且术后并发症少,临床应用安全性较高。
杨家全陈坤强廖建平龚时国
关键词:指骨骨折背侧入路侧方入路骨折愈合
相位角测量对老年半月板损伤患者关节镜下半月板成形术近期疗效的预测效能
2025年
目的评价生物电阻抗分析法测量相位角(PhA)对老年半月板损伤患者关节镜下半月板成形术近期疗效的预测价值。方法行关节镜下半月板成形术的老年半月板损伤患者60例,根据近期疗效分为优良组(44例)和可差组(16例)。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包括年龄、性别、身体质量指数(BMI)、病程、患侧、外伤史等;收集患者病情资料,如半月板内侧后角损伤、膝关节软骨损伤程度、滑膜清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获取生物电阻抗人体成分分析结果,包括细胞内水分、细胞外水分、人体总水分、患肢节段体水分、体细胞质量、去脂体重、去脂BMI、脂肪组织质量、脂肪组织指数、肌肉量、肌肉量指数、患肢节段肌肉及PhA。采用单因素分析及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手术疗效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PhA对手术疗效的预测效能。结果可差组BMI、病程>1年者占比、半月板内侧后角损伤者占比、重度软骨损伤者占比高于优良组,PhA、细胞内水分、肌肉量指数低于优良组(P均<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较低的PhA(OR=9.565,95%CI:2.005~25.637,P=0.005)、病程>1年(OR=0.055,95%CI:0.004~0.778,P=0.032)是老年半月板损伤患者关节镜手术近期疗效较差的独立危险因素。PhA预测手术疗效较差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87(95%CI:0.796~0.978,P<0.01),灵敏度为0.932,特异度为0.750,截断值为4.4°。结论PhA对于老年半月板损伤患者关节镜手术近期疗效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沈军军沈鑫刘牧子谢荣辉龚时国
关键词:生物电阻抗相位角半月板损伤关节镜手术半月板成形术老年
成人高位先天性髋关节脱位临床解剖学研究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探讨成人高位先天性髋关节脱位解剖形态学异常,为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1997年5月-2008年7月,收治49例(57髋)HartofilakidisⅢ型成人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患者。男6例,女43例;年龄18~56岁,平均29.4岁。左侧24髋,右侧33髋。通过术前X线片、CT以及术中观察,测量患髋(脱位组,n=57)股骨长度、峡部、股骨头垂直高度、颈干角、偏心距、前倾角、髓腔闪烁指数、髋臼前后径、髋臼后壁厚度、髋臼深径,术中观察患髋关节情况,测量髋臼前后径、髋臼深径。以上观察指标与健侧正常髋(对照组,n=41)进行比较。结果X线片显示术前脱位高度为(45.41±2.15)mm,双下肢不等长(40.41±2.02)mm。脱位组股骨峡部及股骨头垂直高度短缩,颈干角及偏心距变小,股骨前倾角增大。CT显示脱位组股骨髓腔闪烁指数>4.7,根据Noble等分类股骨为漏斗形;髋臼前后径变小,髋臼后壁增厚,髋臼深径较浅。以上测量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测量髋臼前后径为(32.98±1.02)mm,髋臼深径为(14.21±0.56)mm,与术前影像测量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髋臼内充满脂肪和纤维组织。40例坐骨神经走行发生改变,为向上外侧。结论成人高位先天性髋关节脱位行THA时,应充分考虑其解剖形态学变异,向髋臼后上方扩臼,避免过大扩髓造成股骨骨折,并选择合适或特制的假体。
林浩曹力龚时国阿斯卡尔杨德盛阿德力彭理斌
关键词:成人
肩关节镜联合倍他米松、玻璃酸钠在肩袖损伤治疗中的疗效观察被引量:24
2020年
目的探究肩关节镜下肩袖修复术联合倍他米松、玻璃酸钠关节腔及肩峰下注射治疗肩袖损伤的疗效。方法选取60例肩袖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联合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行肩关节镜下肩袖修复术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行关节腔及肩峰下注射倍他米松、玻璃酸钠治疗。对比两组疗效,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患侧肩活动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联合组的治疗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术后4 h、8 h、24 h、48 h VAS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联合组Constant-Murley评分中的疼痛评分与主动活动范围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术后7 d及1个月患侧肩前屈、外展、外旋活动度均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发生并发症。结论肩袖损伤在行肩关节镜下肩袖修复术后在关节腔及肩峰下注射倍他米松、玻璃酸钠能减轻患者术后疼痛,促进肩关节功能恢复,提升治疗效果,安全可靠。
龚时国谢荣辉刘牧子沈鑫杨海龙
关键词:肩袖损伤肩关节镜倍他米松玻璃酸钠
兔膝关节置换术后感染模型的建立被引量:9
2010年
目的 建立兔膝关节置换(TKA)术后感染模型.方法 设计制作兔膝关节假体,新西兰兔48只行右膝TKA,4周后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膝关节腔内接种无菌0.45%NaCl溶液,实验A、B、C组分别接种5×10^3、5×10^5、5×10^7CFU耐甲氧西林金葡菌(MRSA);监测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4周后处死,取材行细菌培养和血培养.结果 感染率:对照组0(0/12);实验A组58.3%(7/12);B组100.0%(12/12);C组100.0%(12/12).血培养阳性率:对照组0(0/12);实验A组0(0/12);B组0(0/12);C组41.7%(5/12).实验组CRP、ESR显著升高,分别于第3、7天达峰值并维持在较高水平.结论 兔TKA术后4周接种5×10^5CFU的MRSA可成功建模.
王志酬曹力龚时国曾赟刘阳
关键词:关节置换耐甲氧西林金葡菌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