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爱微

作品数:61 被引量:298H指数:10
供职机构:温州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温州市科技局资助项目温州市科技局科研基金温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48篇期刊文章
  • 1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7篇医药卫生
  • 2篇经济管理
  • 2篇社会学
  • 2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1篇护理
  • 12篇手术
  • 10篇外科
  • 10篇静脉
  • 9篇术后
  • 9篇癌患者
  • 7篇围手术
  • 7篇围手术期
  • 6篇导管
  • 6篇乳腺
  • 6篇乳腺癌
  • 6篇腺癌
  • 5篇置管
  • 5篇乳腺癌患者
  • 4篇导管维护
  • 4篇依从
  • 4篇依从性
  • 4篇因素及护理
  • 4篇术前
  • 4篇疼痛

机构

  • 46篇温州医学院附...
  • 12篇温州医科大学
  • 3篇温州医学院
  • 2篇温州市中医院
  • 1篇荆门市第一人...

作者

  • 61篇黄爱微
  • 11篇潘莘莘
  • 9篇谢少华
  • 5篇赵秀芬
  • 5篇余儒
  • 5篇李艳艳
  • 4篇林海清
  • 4篇陈丽芬
  • 4篇范栩妃
  • 3篇单云峰
  • 3篇翟银平
  • 3篇肖艳玲
  • 3篇陆晓燕
  • 3篇陆宁洁
  • 3篇于冬芳
  • 3篇卢赛丹
  • 2篇单云眉
  • 2篇王惠良
  • 2篇刘翠兰
  • 2篇项晓

传媒

  • 7篇护理学报
  • 6篇护理与康复
  • 4篇现代中西医结...
  • 3篇肝胆胰外科杂...
  • 3篇中国实用护理...
  • 2篇中华医院感染...
  • 2篇福建医药杂志
  • 2篇护士进修杂志
  • 2篇中华现代护理...
  • 1篇现代护理
  • 1篇齐齐哈尔医学...
  • 1篇浙江临床医学
  • 1篇医学新知
  • 1篇中国优生与遗...
  • 1篇护理研究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温州医学院学...
  • 1篇海峡药学
  • 1篇现代实用医学
  • 1篇中国高等医学...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2
  • 3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3篇2013
  • 8篇2012
  • 3篇2011
  • 7篇2010
  • 8篇2009
  • 3篇2008
  • 2篇2007
  • 7篇2006
  • 3篇2005
  • 1篇2004
  • 2篇2002
  • 1篇2001
6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肝胆胰外科代码式护理记录单的设计与应用效果评价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设计代码式的护理记录单,以保证护理记录的及时、准确、客观、真实,提高护理工作效率。方法在原有护理记录单的基础上结合现在肝胆胰外科临床实践需要和经验进行改进,设计代码式护理记录单,并检验其是否能提高护士的工作效率。结果改进后的护理记录单,记录客观简便,明显缩短了各责任班的护理记录时间,得到了护士和其他同行们的肯定,调整后向外科系统其他科室推广使用。结论改进后,护理记录单记录方法更科学,记录更全面、更方便,并客观、真实地反映了患者的动态信息,提高了护士的工作效率。
李扬扬黄爱微汪洋
关键词:肝胆胰外科
在“互联网+”下护理教学评价流程的优化及应用
目的 改造优化护理临床教学评价流程,探讨更适合时代及管理需求的临床护理教学评价的信息化管理方法.方法 充分利用医院信息资源,设立电子版的形成性评价体系,比较改造前2015年度与改造后2016年度护理临床教学评价效率,教师...
杨徐静孙彩霞黄爱微陈冬华
关键词:护理教学
非药物疼痛管理在新生儿科患者的应用研究被引量:8
2010年
目的探讨非药物疼痛管理在新生儿科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20例住院新生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及对照组各60例。在常规医疗操作(足跟采血)中,对照组不给予任何缓解疼痛的干预措施;治疗组在操作中给予非药物疼痛治疗,如非营养性吸吮、抚触、体位支持等。30min后利用新生儿疼痛量表(NIPS)对两组进行比较。结果非药物治疗新生儿疼痛有明显的效果。结论非药物疼痛干预能减轻新生儿疼痛,减少疼痛刺激对新生儿生理或心理的影响。
王惠良黄爱微陆宁洁黄小夏卢赛丹
关键词:新生儿疼痛非药物治疗
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病人围手术期的护理
2006年
黄爱微范栩妃于冬芳
关键词:糖皮质激素病人手术应激术后并发症创口愈合
围手术期住院患者PICC置管后恐动症发生危险因素分析
2025年
目的 探讨围手术期住院患者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PICC)置管后恐动症发生危险因素。方法 横断面分析2021年6月至2024年6月在本院行手术治疗并接受PICC置管住院患者共296例临床资料特征及恐动症量表评分,比较不同临床特征亚组恐动症量表评分,并将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指标纳入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确定PICC置管后恐动症发生独立危险因素,进一步通过Spearman检验分析恐动症发生与患者临床指标间相关性。结果 296例患者恐动症量表评分中位数为35.0(34.0,38.0)分,恐动症发生率为35.47%(105/296)。年龄、受教育水平、人均月收入、疼痛NRS评分、置管及进针操作次数亚组恐动症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提示,年龄≥60岁、初中及以下受教育水平、人均月收入≤2000元、疼痛NRS评分≥4分、置管及进针操作≥2次均是围手术期住院患者PICC置管后恐动症发生独立危险因素(P<0.05)。Spearman检验分析结果显示,围手术期住院患者PICC置管后恐动症发生与年龄、疼痛水平、置管及进针操作呈正相关(P<0.05),与受教育水平和人均月收入水平呈负相关(P<0.05)。结论 围手术期住院患者PICC置管后恐动症发生受年龄、受教育水平、人均月收入水平、疼痛水平、置管及进针操作等多种因素影响。
胡琼颖李蕾蕾黄爱微
关键词:住院置管
以问题为导向的目标教学法在肝胆外科实习护生带教中的应用被引量:7
2021年
目的:研究以问题为导向的目标教学法在肝胆外科实习护生带教中的应用。方法:选择实习护生80名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表法分两组,每组各40名。对照组接受常规带教管理,实验组接受以问题为导向的目标教学法。结果:实验组护理理论、操作技能考核成绩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对带教管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以问题为导向的目标教学法可有效提高临床教学质量。
朱晓静黄爱微麻祥微张林余
关键词:肝胆外科实习护生带教管理
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围手术期的应用被引量:21
2021年
目的观察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措施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围手术期应用的效果,总结在ERAS指导下的围手术期多模式镇痛、营养干预、呼吸道管理、血栓预防等护理措施对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9年5月到2020年7月肝胆外科收治的48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围手术期采用传统管理模式21例(传统组),采用加速康复外科管理模式27例(ERAS组),护理上传统组采用普外科常规护理方法,ERAS组患者实施护患共享决策健康教育、围手术期营养管理、多模式镇痛、制定呼吸功能锻炼及早期活动计划等护理方法,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恢复和并发症情况。结果ERAS组相比传统组术后首次排便时间[(3.3±1.4)d vs(6.3±2.4)d,P<0.05]、胃管拔除时间([4.3±1.2)d vs(10.6±4.9)d,P<0.05]、第一次肠内营养时间([3.8±1.0)d vs(10.0±4.7)d,P<0.05]更早,术后发热时间[(4.5±2.2)d vs(7.9±4.8)d,P<0.05]、术后使用抗生素时间[(10.6±3.3)d vs(20.0±6.6)d,P<0.05]、住院时间[(18.4±2.0)d vs(31.1±3.7)d,P<0.05]更短,住院费用更低[(9.57±1.47)万元vs(15.12±2.83)万元,P<0.05]。ERAS组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率[7.4%(2/27)vs 33.3%(7/21),P<0.05]和深静脉血栓发生率[3.7%(1/27)vs 23.8%(5/21),P<0.05]更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加速康复外科措施应用于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围手术期管理显著缩短了患者住院时间,减少了医疗费用,降低了术后并发症(肺部感染、深静脉血栓、胃排空障碍)的发生率,实施过程中不断优化围手术期营养管理、疼痛管理、呼吸功能锻炼、深静脉血栓预防等护理措施,并促进了护患关系和谐。
郑春晓陈智孙运鹏施红旗黄爱微
关键词: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加速康复外科肺部感染深静脉血栓围手术期管理
静脉输液管理委员会的创建与管理
随着护理知识的不断更新,护理技术的不断拓展,静脉输液治疗不仅是一项护理技术操作,更逐渐地发展成为一门专业的科学。成立专业化组织可以有系统、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输液专业化管理,是提高输液质量的有效途径。为此,我院创建静脉输...
黄爱微于冬芳潘莘莘
关键词:静脉输液临床护士护理质量静脉输液治疗
文献传递
直肠癌术后吻合口大出血患者应用三腔二囊管止血的护理被引量:1
2006年
潘莘莘黄爱微
关键词:三腔二囊管直肠癌吻合口护理止血
应用持续质量改进减少外科护士锐器伤的发生率被引量:12
2011年
目的通过持续质量改进的实施与效果评价,减少外科护士锐器伤的发生率。方法应用PDCA循环进行持续质量改进,强调预防为主,注重过程管理,设定并执行减少外科护士锐器伤发生率的流程。结果经过1年的实践,护士发生安瓿破裂致伤所占总人数比例由92.9%降至60.7%;护士发生锐器伤(除外安瓿裂伤)人均次数由2.3次降至1.5次。结论应用持续质量改进的方法,采取预防为主、注重过程管理,能减少护士锐器伤的发生率从而减少了职业感染的机会及降低血源性传播疾病的发生率。
余儒黄爱微谢少华李艳艳赵秀芬陈丽芬
关键词:护士锐器伤发生率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