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丽玲

作品数:7 被引量:9H指数:2
供职机构:赣州市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西省赣州市指导性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护理
  • 3篇手术室
  • 3篇麻醉
  • 2篇心理
  • 2篇术后
  • 2篇苏醒
  • 1篇多模式镇痛
  • 1篇心理反应
  • 1篇心理反应与护...
  • 1篇心理护理
  • 1篇应激反应
  • 1篇应激状况
  • 1篇镇痛
  • 1篇乳腺
  • 1篇乳腺纤维
  • 1篇乳腺纤维瘤
  • 1篇手术
  • 1篇术后患者
  • 1篇术后苏醒
  • 1篇术期护理

机构

  • 7篇赣州市人民医...

作者

  • 7篇黄丽玲
  • 1篇黄淑英
  • 1篇李优春
  • 1篇罗金香

传媒

  • 2篇中国当代医药
  • 2篇中文科技期刊...
  • 1篇医学信息
  • 1篇中国科技期刊...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1篇2023
  • 3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1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手术室麻醉护理与常规护理在外科手术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比较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比较手术室麻醉护理与常规护理在外科手术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19年4月在我院手术治疗的2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配的方式分为实验组(n=100)和对照组(n=100)。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案,实验组采用手术室麻醉护理,比较两组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实验组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后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情绪评分量表(HAD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科手术患者实施手术室麻醉护理,不仅能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还可减缓紧张情绪,该护理方法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黄丽玲李优春
围术期护理在门诊手术室实施乳腺纤维瘤局麻手术中的应用效果被引量:5
2020年
目的探讨围术期护理在门诊手术室实施乳腺纤维瘤局麻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4月~2019年6月我院收治的80例乳腺纤维瘤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围术期护理。观察两组的并发症、一期愈合、复发情况、心理状况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一期愈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后的焦虑、抑郁评分低于干预前,观察组干预后的焦虑、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后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的心理状况、生理功能、物质生活、社会关系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门诊手术实施乳腺纤维瘤局麻手术中,加强围术期护理可提高临床安全性,提高预后效果。
黄淑英黄丽玲
关键词:门诊乳腺纤维瘤局麻手术
麻醉方式优化联合多模式镇痛对脊柱术后患者的麻醉复苏应用研究
2023年
研究麻醉方式优化、多模式镇痛联合应用对脊柱术后患者的麻醉复苏影响。方法 收集在2022年10月-2023年7月到本院行脊柱手术治疗患者60例,依据患者术中不同麻醉方式平均分为30例对照组(实施全身麻醉+常规镇痛)与30例观察组(采取麻醉优化方式+多模式镇痛),记录并对比两组患者术后麻醉复苏情况。结果 我们发现,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在手术后的自主呼吸恢复、完全清醒及呼气睁眼和拔管等时间都表现更出色(P<0.05)。此外,观察组的认知功能也表现更优异的表现(P<0.05)。在手术后的6h、24h,甚至48h,观察组的疼痛控制情况都表现更好(P<0.05)。此外,相同的手术方法也使得观察组的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降至6.67%,也具备一定的统计学意义。结论 经过优化的麻醉技术和多种镇痛技术的协同使用,显著降低了术后病人的术后苏醒时间,大大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的出现,为术后病人的认知功能和精神状态的恢复提供了有利的保障。
黄丽玲赖翠瑶罗金香
关键词:多模式镇痛麻醉复苏
ICU患者心理反应与护理对策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探讨ICU患者的心理反应及其发生原因,针对其心理反应总结对ICU患者的护理对策。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11月-2009年11月收治的200例ICU患者,调查患者的心理反应情况,将调查结果进行分析,总结其心理反应的特点及发生原因。结果ICU患者中有86%的患者具有恐惧、焦虑、孤独、紧张、急躁、不安的不良情绪,这些原因和ICU的环境、患者自身及病情特点因素密切相关。结论在对ICU患者进行治疗和护理过程中,要针对性的对其进行心理护理,使患者以稳定的情绪、轻松的心态,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黄丽玲
关键词:ICU患者心理反应护理对策
气管导管拔管时机对颅底肿瘤病人术后苏醒护理质量的影响
2020年
探讨气管导管拔管时机对颅底肿瘤患者的术后苏醒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抽取研究人员的时间段为2018年8月至2019年8月,纳入颅底肿瘤患者56例,分组方法为计算机表法,2组各28例。参照组患者拔管时机为患者意识清晰、血流动力稳定、呼之能睁眼后拔管;实验组患者拔管时机为患者意识清晰、血流动力稳定、呼之无反应前拔管。对研究中涉及的平均动脉压、心率、麻醉恢复评分、麻醉苏醒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等实施检验。结果:将参照组数据作比较,实验组平均动脉压、心率水平较低,麻醉恢复评分较高,2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比较2组麻醉苏醒时间无显著差异(p>0.05);以参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作为参考数值,实验组较低,组间数据差异性明显(p<0.05)。结论:对颅底肿瘤患者在不同时机进行气管导管拔管,当患者清醒前拔管,可保证血流动力学水平,避免并发症发生,获得高质量护理干预。
黄丽玲
关键词:颅底肿瘤气管插管拔管
心理护理对手术室麻醉患者应激反应及心理负性情绪的影响研究
2019年
分析和研究在对手术室麻醉患者采用心理护理后对于患者存在的应激反应及心理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在2018年4月-2019年1月收治的98例手术室麻醉患者作为本次课题研究对象,将其分为探究组和对比组,每组患者均49例,探究组患者采用心理护理干预,对比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手段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最终护理效果。结果:对比患者术后应激反应及心理负性情绪评分和护理满意程度,探究组情况均优于对比组,数据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心理护理应用到手术室麻醉患者群体中有着一定的护理效果,能够充分患者术前应激反应以及负面心理情绪,这对于促进患者顺利手术以及术后预后来说有着极大的作用,因此值得在现代临床医学中广泛应用和推广。
黄丽玲
关键词:心理护理应激反应
保温护理在全麻苏醒期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及对应激状况的影响分析
2019年
分析在全麻苏醒期患者护理中应用保温护理对应激情况的影响作用。方法:本文依据抽签法对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期间的48例全麻苏醒期患者实施分组,每组24例患者,常规组使用基础护理,实验组使用保温护理,比较计算实验组与常规组全麻苏醒期患者苏醒情况、应激情况及其临床满意度合计值。结果:实验组全麻苏醒期患者临床满意度合计值、CRP、AD、NE、气管拔管时间、PACU滞留时间、完全苏醒时间对比常规组数据,P<0.05,数据指标之间存在统计分析价值。结论:将保温护理应用在全麻苏醒期患者护理中可显著改善患者应激情况和苏醒情况,提升患者满意度。
黄丽玲
关键词:保温护理全麻苏醒期应激状况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