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红卫
- 作品数:27 被引量:169H指数:8
-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交通运输工程建筑科学文化科学社会学更多>>
- 以数理思维贯穿整个专业教学过程
- 2010年
- 在专业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运用已具备的数学力学知识,解决具体的工程对象计算,从而将已有基础理论知识与专业理论学习有机结合,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专业教学的基本目标。本文以路基路面工程教学中涉及的基本结构计算,将具体的工程对象采用不同的计算模型方法进行比较分析,强化数理模型建立与计算教学环节,揭示专业教学与基础教学的融合过程,在专业教学中实现数理思维抽象化到具体化的转变。实践证明,注重数理思维培养有助于学生从抽象的数学力学学习柔性过渡到专业课学习,激发专业学习的主动性,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 魏红卫
- 关键词:专业教学
- 高填方涵洞顶垂直土压力影响因素分析
- 2010年
- 建立高填方盖板涵有限元模型,计算得到的涵顶垂直土压力值与实测结果吻合较好;分析了涵侧填土压实程度和回填卵石对涵顶垂直土压力的影响,建议在涵侧回填卵石厚度在1/2涵高左右。
- 蔡天佑魏红卫张刘刚
- 关键词:高填土路堤涵洞土压力数值模拟
- 饱和渗透系数变异性对边坡破坏概率的影响被引量:5
- 2021年
- 土体在长期的地质作用下,饱和渗透系数表现出天然的空间强变异性。为探究饱和渗透系数变异性对边坡破坏概率的影响。对Green-Ampt模型进行改进,确定了湿润峰深度、边坡安全系数与降雨历时的关系式,利用蒙特卡罗法建立了饱和渗透系数变异性分析框架,探讨了不同降雨强度作用下,饱和渗透系数变异性对边坡破坏概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降雨初期,饱和渗透系数变异系数越小,边坡表现出的失稳破坏概率越小;随着降雨历时增加,边坡破坏概率逐渐升高,且随着饱和渗透变异系数增大,边坡破坏概率反而越小。在临界降雨区间内,边坡破坏概率会骤然上升,且临界降雨区间随着降雨强度的增大而变得集中。
- 魏红卫赵凡
- 地震作用下土工合成材料加筋土边坡动力分析被引量:4
- 2015年
- 采用有限差分法,建立土工合成材料加筋边坡的动力数值分析模型,研究加筋土边坡在地震作用下,发生的边坡水平位移、坡体变形和边坡的潜在滑动面,以及筋材与土体的耦合特性。计算分析表明:在地震作用下,加筋有效减小了边坡的水平位移,使边坡具有更好的整体性,减小边坡的变形;加筋土边坡在潜在滑动面处的剪应变增量较小,发生滑动的可能性较小;地震作用下,加筋土边坡的筋材承受拉力,且靠近坡脚处的筋材收到的耦合拉应力更大。研究结果对土工合成材料加筋土边坡的抗震设计有一定参考参考价值。
- 董士杰魏红卫
- 关键词:加筋土边坡地震作用动力反应时程分析
- 高填方涵洞顶垂直土压力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
- 2010年
- 分析了涵侧填土压实程度和回填卵石对涵顶垂直土压力的影响,并通过建立高填方盖板涵有限元模型,采用整体分析方法,取涵洞结构和周围土体为研究对象对涵洞进行应力分析,结果表明,涵侧填土压实程度影响涵顶垂直土压力大小,较好的涵侧填土压实效果能有效地降低涵洞顶的垂直土压力;在涵侧回填卵石,回填厚度在1/2涵高左右,可以有效地减小涵顶附加土压力。
- 蔡天佑魏红卫张刘刚
- 关键词:高填土路堤涵洞土压力数值模拟
- 圆涵管裂缝的原因及控制对策被引量:5
- 2001年
- 从钢筋混凝土微观结构和外界因素两方面探讨了圆涵管裂缝产生的原因 ,提出了一套优化圆涵管生产及施工的方案 ,其中含试验、钢筋骨架的制作、预制与养护、圆涵管及其基础的处理、回填土处理等环节。该方案应用于整个宁横公路工程 ,达到了控制圆涵管裂缝产生的目的 。
- 魏红卫王革立
- 关键词:裂缝钢筋混凝土公路工程
- 土工合成材料加筋边坡剪切屈服区特性和破坏模式被引量:10
- 2006年
- 用有限元分析方法模拟筋材与土的相互作用,分析加筋边坡的稳定性,研究边坡加筋后剪切屈服区特性和破坏模式的变化,以及加筋层数和筋材拉伸模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加筋后边坡的剪切屈服区和破坏模式发生改变,筋材拉伸模量和加筋密度不同,加筋边坡的破坏形态也不相同。筋材拉伸模量过低时,加筋边坡的剪切屈服区与素土边坡接近,加筋的稳定效果不明显,即便增大加筋密度对边坡安全系数的提高也不大;随着筋材拉伸模量增大,加筋的稳定作用增强,且随加筋层数增加,边坡的剪切屈服区宽度增宽,并向边坡内部和基础发展;对于加筋密度相同的加筋边坡,随着筋材拉伸模量的增大,边坡将呈现三种典型的破坏模式。
- 魏红卫喻泽红邹银生
- 关键词:岩土工程加筋边坡稳定分析破坏模式
- 桥头路堤-桥台-地基作用体系的地震反应分析被引量:4
- 2020年
- 考虑桥头路堤、桥台、地基相互作用,建立路桥过渡段三维动力分析模型,输入汶川地震波,进行非线性地震反应时程分析。将数值计算结果,与经典理论和规范方法计算结果、离心试验结果,以及震害调查资料对比分析,证实计算模型和计算方法的合理性。着重计算桥头路堤、桥台、地基的地震位移反应,桥台的地震加速度、土压力、弯矩以及基底剪应力反应等。计算结果表明:震后桥台整体背离路堤滑移,并伴随下沉和外倾,地震位移包含平移与转动2部分,桥台顶部加速度存在放大效应,承受的地震土压力以及弯矩内力较震前明显增大,相比而言,公路规范与铁路规范方法的计算值偏小;震后桥头路堤向桥台方向推移,存在拉裂趋势和不均匀沉降破坏;地基与桥台基础相邻部位,峰值水平位移与残余水平位移以及最终沉降量相对较大,基底剪力大幅增加,桥台与地基出现相对滑移。研究结果对桥梁抗震加固设计具有借鉴意义。
- 程志明魏红卫
- 关键词:桥头路堤桥台地基地震反应时程分析
- 含软弱夹层地基上轨道梁承载力有限元分析
- 2010年
- 考虑轨道梁与地基、软弱夹层与相邻土层间的界面作用,建立轨道梁与地基作用体系的有限元模型,分析轨道梁荷载作用下含软弱夹层地基承载能力。依据本文计算结果给出了相应设计方案。通过与试验结果的比较分析,证实了计算模型和计算结果的合理性。研究结果表明:规范方法计算结果偏保守,本文的分析方法更能反映结构与地基作用特性,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接近,给出更为合理的承载能力评价;对于含软弱夹层地基,基础垫层厚度和软弱夹层厚度对地基承载力计算结果影响较大;随着轨道梁刚度变化,地基承载能力和变形特性不同,而柔性轨道梁对地基适应性更好,结构受力也更合理。
- 魏红卫喻泽红
- 关键词:地基承载力有限元分析轨道梁软弱夹层
- 土木工程专业生产实习环节本科生的创新能力培养教学实践被引量:2
- 2020年
- 生产实习是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学生的基本工程素养和专业技能、提高学生的分析和处理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等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文章基于多年的教学实践,针对当前土木工程专业生产实习教学环节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创新能力培养为主要目标,分别从课堂教学方法、生产实习全过程的教学模式和最终的考核方式等三个环节进行系统研究,提出了基于生产实习环节创新能力的渐进性培养方法、多主体协同的“1-2-3-4-5”教学模式,以及知识学习和创新能力并重的综合考核方式等。该方法在中南大学土木工程专业进行了实际应用,并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 杨伟超雷明锋孙晓刘维正魏红卫李军
- 关键词:土木工程渐进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