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顾宏霞

作品数:28 被引量:120H指数:5
供职机构:皖西卫生职业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安徽高等学校省级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安徽省高等学校省级质量工程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理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6篇医药卫生
  • 6篇文化科学
  • 4篇理学
  • 2篇化学工程

主题

  • 10篇活性
  • 8篇丹皮
  • 8篇丹皮酚
  • 6篇血小板
  • 6篇血小板聚集
  • 6篇衍生物
  • 6篇抗血小板
  • 6篇抗血小板聚集
  • 6篇抗血小板聚集...
  • 4篇药理
  • 4篇药理学
  • 4篇肿瘤
  • 4篇肿瘤活性
  • 4篇小鼠
  • 4篇瘤活性
  • 4篇曼尼希碱
  • 4篇抗肿瘤
  • 4篇抗肿瘤活性
  • 4篇苦参
  • 4篇苦参碱

机构

  • 21篇皖西卫生职业...
  • 11篇安徽中医药大...
  • 6篇安徽中医学院
  • 2篇中国药科大学

作者

  • 27篇顾宏霞
  • 13篇吴虹
  • 6篇徐茂红
  • 6篇方士英
  • 6篇何黎琴
  • 5篇王效山
  • 5篇许应生
  • 3篇张小勇
  • 3篇邵银盈
  • 2篇张奕华
  • 1篇张群英
  • 1篇王蓉
  • 1篇吴虹
  • 1篇汪洋奎
  • 1篇刘婧
  • 1篇尹登科
  • 1篇罗太敏
  • 1篇叶良兵
  • 1篇鲍玲玲
  • 1篇陈维珍

传媒

  • 3篇化学世界
  • 3篇商丘师范学院...
  • 2篇现代医药卫生
  • 2篇卫生职业教育
  • 2篇赣南医学院学...
  • 2篇安徽化工
  • 2篇广州化工
  • 1篇高等学校化学...
  • 1篇中国免疫学杂...
  • 1篇化学通报(中...
  • 1篇安徽中医学院...
  • 1篇中国药理学通...
  • 1篇中国药科大学...
  • 1篇化学研究与应...
  • 1篇合成化学
  • 1篇中国药物化学...
  • 1篇皖西学院学报
  • 1篇科教文汇

年份

  • 5篇2023
  • 2篇2022
  • 2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4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8
2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旋转木马教学法”在药理学中的应用——以“高血压的临床用药”为例被引量:2
2020年
本文将“旋转木马教学法”运用到药理学的教学中,以高血压的临床用药为例,教师创设连锁药店职场情境,学生按照“旋转木马”教学原则实施高血压“问病荐药”角色扮演,融入企业文化和元素,明确课程主题,在真实的职场环境中实施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
吴虹顾宏霞许应生
关键词:药理学
高职高专院校《药物化学》教学改革探索与研究被引量:5
2015年
以培养高端技能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以创新为导向,结合皖西卫生职业学院的办学定位和学生的生源特点,从课程培养目标、教学大纲、教学手段和方法、教学评价体系以及实践教学等环节对药物化学课程的教学改革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和研究。实践教学表明:通过此次教学改革,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提高了教学质量。
顾宏霞吴虹徐茂方士英邵银盈许应生冯寅寅
关键词:药物化学教学改革
桂皮酸哌嗪盐的合成研究
2017年
以桂皮酸与哌嗪为原料合成桂皮酸哌嗪盐,并研究了反应溶剂、反应时间、反应温度等因素对产品产率的影响,筛选出合理的反应条件。研究结果表明,桂皮酸哌嗪盐的合理反应条件为:以无水乙醇为反应溶剂,在30℃条件下搅拌反应0.5 h,产品产率可达89.38%。目标产物通过TLC、IR、MS等方法确证。该方法具有操作简单,反应条件温和等优点。
顾宏霞吴虹何黎琴
关键词:桂皮酸哌嗪
新型苦参碱衍生物杂合体的合成及抗肿瘤活性被引量:12
2012年
目的为进一步提高苦参碱的抗肿瘤活性,基于分子杂合策略,设计合成N-苄基苦参酸一氧化氮杂合体衍生物,并对其体外抗肿瘤活性进行初步研究。方法将NO供体硝酸酯通过连接基团与N-苄基苦参酸的羧基连接制得NO供体型N-苄基苦参酸衍生物。采用MTT法测定了目标化合物对人肝癌细胞(HepG2)增殖的体外抑制活性。结果与结论合成了14个结构新颖的N-苄基苦参酸一氧化氮杂合体衍生物,其结构经MS、IR、1H-NMR确证,且目标化合物均具有较苦参碱强的增殖抑制活性。
何黎琴杨琦顾宏霞张奕华王效山
关键词:苦参碱硝酸酯NO供体抗肿瘤活性
葛根总黄酮对刀豆蛋白A诱导的小鼠免疫性肝损伤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的初步研究被引量:5
2012年
病毒性肝炎(viral hepatitis)是常见病、多发病,通过一系列的免疫应答可引起肝细胞损伤,其中以细胞免疫为主,特别是TNF-α大量释放,可导致肝脏急性出血性坏死[1]。葛根是豆科植物野葛Pueraria lobata(Willd.)Ohwi.的干燥根,含多种黄酮类成分,具有解酒毒、降血脂等多种药理活性[2]。
方士英徐茂红赵克霞张小勇汪洋奎顾宏霞陈秀明罗太敏
关键词:葛根总黄酮刀豆蛋白A小鼠免疫性肝损伤
氧化苦参碱的合成被引量:1
2009年
以苦参碱和双氧水为原料合成氧化苦参碱。考察了原料配比、反应时间、反应温度三个主要因素对反应产率的影响,优选出最佳合成工艺。结果最佳合成工艺为:n(苦参碱)∶n(H2O2)=1∶8(摩尔比)、反应时间4 h、反应温度50-60℃。氧化苦参碱收率达95%以上。
顾宏霞刘婧何黎琴王效山
关键词:苦参碱氧化苦参碱
大别山区葛根黄酮对四氧嘧啶糖尿病模型小鼠糖脂代谢的影响被引量:3
2012年
为研究葛根黄酮(RPF)对糖尿病模型小鼠糖脂代谢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采用四氧嘧啶(ALX,220mg/kg)腹腔注射建立糖尿病小鼠模型。RPF连续灌胃15d后摘眼球取血,分离血清,测定血糖、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一氧化氮(NO)和一氧化氮合酶(NOS)水平;取肝、肾脏制成10%匀浆测定其NO和NOS水平;观察胰腺病理学形态变化。结果显示RPF能降低ALX诱导的糖尿病模型小鼠血糖、血清和肝脏中NO和NOS。其降糖机制可能与降低血清、肝脏的NO和NOS水平有关。
方士英徐茂红顾宏霞张小勇赵克霞吴虹陈晓芳
关键词:葛根黄酮糖尿病一氧化氮一氧化氮合酶
信息化教学背景下的高职医学院校药理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和研究被引量:14
2018年
药理学作为皖西卫生职业学院首批安徽省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是高职医学院校课程体系中的重要专业课程。利用网络平台进行精品课程资源建设,推广平台建设成果,同时借助信息化网络资源优势,结合药理学学科特点,开展混合式教学改革研究,以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顾宏霞吴虹邵银盈许应生徐茂红
关键词:信息化高职医学院校药理学课程建设
新型苄基丹皮酚肟衍生物的合成及抗血小板聚集活性被引量:4
2021年
为得到抗血小板聚集活性更好的丹皮酚衍生物,在2-位苄基取代的基础上,以丹皮酚为原料,经苄基化,肟化及醚化合成了5个新型的苄基丹皮酚肟衍生物(4a~4e),其结构经^(1)H NMR,IR和HR-MS(ESI)表征。体外抗血小板聚集活性结果表明:4a~4e(AIR:13.87~21.50%)的活性均强于对照药阿司匹林(AIR:11.14%),其中化合物4c(AIR:20.76%)和4e(AIR:21.50%)的抗血小板聚集活性显著,具备进一步研究的潜力。
顾宏霞王宇戴卫国何黎琴
关键词:丹皮酚肟醚醚化抗血小板凝集
7-羟基-香豆素-3-羧酸衍生物的合成及抗肿瘤活性被引量:1
2023年
以2,4-二羟基苯甲醛和丙二酸二乙酯为起始原料,经Knoevenagel反应得到7-羟基-香豆素-3-羧酸乙酯(2);再经曼尼希反应、酯水解、酸化,得到7-羟基-8-氨甲基-香豆素-3羧酸(4a~4e);利用其羧基与不同碳数的二溴烷烃反应得到相应的溴代酯(5a~5i),再与硝酸银反应得到9个有机硝酸酯类一氧化氮(NO)供体型7-羟基-香豆素-3羧酸衍生物(6a~6i)。目标化合物的结构经过核磁共振氢谱、碳谱和高分辨质谱确证。用MTT法评价了目标化合物对人肝癌HepG2细胞和人肺癌A549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显示,所合成的目标化合物对受试的两种癌细胞均具有较强的增殖抑制作用,其中,化合物6c的活性最好。
顾宏霞顾宏霞谭鸿舟严志奇何黎琴吴虹
关键词:曼尼希碱硝酸酯NO供体抗肿瘤活性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