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敏
- 作品数:38 被引量:161H指数:7
- 供职机构: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西卫生厅科研项目广西青年科学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松龄血脉康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康复和睡眠障碍的影响被引量:13
- 2011年
- 目的观察松龄血脉康胶囊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康复和睡眠的影响。方法 7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按常规给予清除自由基,脑保护,改善循环,抗血小板,他汀类等治疗,治疗组加服松龄血脉康胶囊。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血液流变学的变化,同时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DS)、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评分(PSQI)。结果治疗2周后,两组患者血hs-CRP、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有改善,但治疗组改善更为明显(P<0.05);治疗后治疗组NDS和PSQI显著下降(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松龄血脉康胶囊具有抗炎、抗氧化应激损伤、促进血液循环的作用,能有效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睡眠障碍,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莫颖敏韩敏韦春英杨彭张翼
- 关键词:松龄血脉康胶囊脑梗死神经功能缺损睡眠障碍
- 普拉克索治疗晚期帕金森病32例疗效分析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探讨普拉克索治疗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晚期病人的疗效。方法将32例已经使用复方左旋多巴制剂治疗2-6年以上的Hoehn-YahrⅣ-Ⅴ级的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加用普拉克索治疗12周后对疗效进行评估。运动症状:治疗前后采用PD评定量表(UPDRS)进行评估。非运动症状:主要观察焦虑、抑郁、睡眠障碍症状的变化,并记录患者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患者UPDRS评分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晚期PD患者在应用复方左旋多巴治疗的基础上添加普拉克索治疗可以减少左旋多巴用量,有效缓解运动及非运动症状,明显提高生活质量。
- 韦春英韩敏莫颖敏刘波陶然
- 关键词:帕金森病左旋多巴
- 他汀类药物治疗老年缺血性卒中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
- 目的:探讨他汀类药物治疗对老年缺血性卒中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和卒中复发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为2005年1月至2006年6月我院住院或门诊的 124例老年缺血性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所有患者均经颈部血管彩色...
- 莫颖敏韩敏谢胜芳
- 关键词:缺血性卒中颈动脉粥样硬化他汀类药物
- 文献传递
- 吡贝地尔治疗帕金森病的疗效探讨被引量:13
- 2004年
- 韩敏周礼园韦春英谢胜芳
- 关键词:帕金森病吡贝地尔
- 蛛网膜下腔出血血浆D二聚体测定及临床价值评估被引量:2
- 2000年
- 目的 :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 (subarachnoidhemorrhage ,SAH)患者不同时期血浆D二聚体情况 ,寻找SAH抗纤溶治疗及观察病情变化的实验室指标。方法 :抽取 30例正常对照组及 2 5例住院SAH患者治疗前、治疗后 2、3、4周血 ,用ELISA法定量检验D二聚体含量。结果 :治疗前血浆D二聚体明显升高 ,第 4周和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0 .0 0 1 ) ,治疗后第 2 ,3,4周呈下降趋势 ,第 4周和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 P <0 .0 5 ) ,和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其中有 1 1例血浆D二聚体下降后又升高 ,1例再出血 ,1例脑梗死。结论 :SAH后血浆D二聚体升高 ,观察D二聚体变化有助于判定抗纤溶治疗疗效及观察病情变化。
- 李吕力薛富英韩敏王铁建易菲黄月松张永全
- 关键词:D二聚体氨基乙酸
- 鼻咽癌放疗后听觉功能损伤与修复的研究被引量:1
- 2003年
- 目的 研究鼻咽癌(NPC)患者放疗后听觉功能的损伤与修复。方法 利用电测听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对48例初次接受放疗的NPC患者的听觉通路功能进行检测。结果 电测听结果显示听力以高频受损为主,放疗后6个月内以传导性耳聋为主,放疗后12个月以混合性耳聋为主。与放疗前相比,放疗中BAEP之V波的PL显著延长(P<0.05),放疗结束6个月BAEP之Ⅰ、Ⅲ、Ⅴ波的PL和Ⅰ~Ⅲ、Ⅲ~Ⅴ、Ⅰ~Ⅴ之IPL显著延长(P<0.01)。BAEP在放疗中出现8例异常,至放疗后12个月增加至23例。在追踪检测中发现一些电测听和BAEP异常病例好转,放疗后3~6个月好转率最高。结论 鼻咽癌放疗后听觉通路损伤可能包括整个听通路。放疗后6个月内是损伤与修复并存的最活跃时期,应是治疗听觉损伤的最佳时期。
- 陈甲信秦岭卢晓宁张丽香王铁建韩敏
- 关键词:鼻咽癌放疗
- 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早期诊断与治疗进展被引量:7
- 2011年
- 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是介于正常老化和痴呆之间的一种过渡状态,是老年性痴呆的高危人群,对其进行早期诊断和早期干预是防治痴呆的关键。近年来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神经影像学及神经生物学研究取得了新的进展,现综述如下。
- 莫颖敏韩敏
- 关键词: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痴呆
- 癫大鼠海马CA3区神经生长因子及突触变化的电镜观察
- 2010年
- 目的:观察癫后大鼠海马CA3区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及突触的变化。方法:选用红藻氨酸(kainic acid,KA)诱导大鼠癫模型,用免疫电镜方法观察癫发作1、3、7d时CA3区NGF及突触变化。结果:癫后CA3区NGF的表达于1d即开始升高,3d达到高峰,7d时有所下降。突触数量在3d时减少,7d有所回升;3d时突触后膜增厚、突触间隙增宽。结论:癫后内源性增加的NGF或许是通过影响突触的重建从而影响癫的反复发作。
- 韦春英郑金瓯韩敏党超陈子蓉
- 关键词:红藻氨酸神经生长因子突触
- 帕金森病患者合并抑郁的临床特点和相关危险因素及其对生活质量影响的分析被引量:11
- 2020年
- 目的分析帕金森病患者合并抑郁的临床特点、相关危险因素及其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收集2017-10~2018-11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门诊及病房诊治的帕金森病9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HAMD-17评分方法评估患者抑郁情况,以是否合并抑郁进行分组,并行组间分析;对帕金森病患者教育年限、病程、Hoehn-Yahr(H-Y)分级、正常生活能力评定(ADL)量表评分、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Ⅲ(UPDRS-Ⅲ)评分、使用左旋多巴每日剂量、单胺氧化酶B(MAO-B)抑制剂的使用比例、异动症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98例帕金森病患者中41例合并抑郁,抑郁的发生率为41.84%。抑郁组的病程、H-Y分级、UPDRS-Ⅲ评分、使用左旋多巴每日剂量高于非抑郁组,异动症的发生率、MAO-B抑制剂使用比例高于非抑郁组,ADL评分、受教育年限低于非抑郁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平均年龄、发病年龄、性别、简易智能(MMSE)量表评分、吸烟、饮酒、便秘、嗅觉减退的发生率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H-Y分级(OR=7.959)、UPDRS-Ⅲ评分高(OR=1.480)及有异动症(OR=1.417)是帕金森病患者伴发抑郁的危险因素(P<0.05)。帕金森病并发抑郁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较非抑郁组患者受影响严重(P<0.05)。结论抑郁在帕金森病患者中很常见,抑郁的发生很有可能与H-Y分级、UPDRS-Ⅲ评分高及异动症相关,其对帕金森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严重。
- 刘波莫颖敏韦春英陶然韩敏
- 关键词:帕金森病抑郁相关危险因素
- 急性脑梗死患者氧化损伤及抗氧化活性水平的研究被引量:6
- 2003年
-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 (ACI)患者体内氧化损伤及抗氧化水平的改变。方法 分别用ELISA法、硫代巴比妥法、邻苯三酚自氧化法和Fe3 + /Fe2 + 化学法对 38例ACI患者血中氧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 (ox LDL)、丙二醛 (MDA)、SOD及总抗氧化能力 (TAOC)进行检测 ,并与 36例TIA患者和 30例健康者进行比较。结果 ACI组血中MDA浓度显著高于TIA组和健康组 (P均 <0 .0 1) ,而SOD活性及TAOC水平明显低于后两者 (P均 <0 .0 1)。ACI组、TIA组与健康组比较 ,ox LDL浓度明显增高 (P <0 .0 1,P <0 .0 5 )。结论 急性脑梗死患者体内存在明显的氧化损伤并且抗氧化活性水平显著下降 。
- 莫颖敏韩敏
-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氧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丙二醛抗氧化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