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韦志永

作品数:20 被引量:18H指数:2
供职机构:临沂市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临沂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医药卫生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0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6篇细胞
  • 4篇肿瘤
  • 4篇自噬
  • 3篇乳腺
  • 3篇组织化学
  • 3篇临床病理
  • 3篇免疫
  • 3篇免疫组织
  • 3篇免疫组织化学
  • 3篇病理
  • 2篇凋亡
  • 2篇胸腺
  • 2篇直肠
  • 2篇直肠癌
  • 2篇乳腺癌
  • 2篇乳腺肿
  • 2篇乳腺肿瘤
  • 2篇三阴
  • 2篇细胞癌
  • 2篇腺癌

机构

  • 18篇临沂市人民医...
  • 5篇山东医学高等...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南昌大学
  • 1篇潍坊医学院
  • 1篇青岛大学
  • 1篇山东大学
  • 1篇山东省肿瘤医...
  • 1篇苏州大学附属...
  • 1篇山东大学第二...

作者

  • 20篇韦志永
  • 4篇刘丽丽
  • 3篇战雪梅
  • 3篇孙立阳
  • 2篇陆玉成
  • 2篇孙崇伟
  • 1篇刘涛
  • 1篇董红岩
  • 1篇李琳
  • 1篇廖松林
  • 1篇王丹
  • 1篇韩磊
  • 1篇张金岭
  • 1篇殷忠美
  • 1篇李宝生
  • 1篇王晓映
  • 1篇项锋钢
  • 1篇眭怡群
  • 1篇车峰远
  • 1篇张海燕

传媒

  • 4篇临床医学进展
  • 3篇中华胸心血管...
  • 2篇临床与实验病...
  • 1篇中国地方病防...
  • 1篇齐鲁医学杂志
  • 1篇中华泌尿外科...
  • 1篇中华病理学杂...
  • 1篇新乡医学院学...
  • 1篇中国病理生理...
  • 1篇宁夏医学杂志
  • 1篇中国肺癌杂志
  • 1篇中华肿瘤防治...
  • 1篇山东医学高等...
  • 1篇世界肿瘤研究

年份

  • 2篇2025
  • 5篇2024
  • 2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1
  • 4篇2010
  • 1篇2005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甲状腺透明细胞滤泡性腺瘤临床病理特点分析
2023年
目的 探讨甲状腺透明细胞滤泡性腺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2例甲状腺透明细胞滤泡性腺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行HE、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及分子检测,分析其临床病理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巨检示肿物包膜完整,切面呈实性、质地软,灰黄灰褐色;镜下见肿物被覆完整纤维性包膜,与周围甲状腺组织界限清楚;肿瘤细胞体积较大,呈圆形或多边形,排列呈滤泡样或弥漫排列,细胞核小而温和、无异型,胞浆清晰、透明或细颗粒状,局灶肿瘤细胞胞浆略嗜酸,肿瘤间质可见丰富的小血管,未见核分裂象以及包膜、血管侵犯。免疫表型:肿瘤细胞表达CK、PAX8、TTF-1、Tg和CD56;不表达Calcitonin、PTH、S-100、CD10、CAIX、CgA、Syn、CK19;ki67呈低表达。结论 甲状腺透明细胞滤泡性腺瘤是一种少见的良性肿瘤,形态上其与多种甲状腺良性、恶性肿瘤以及转移性肿瘤非常相似,根据免疫表型及分子表型可予以鉴别。
邱颍刘丽丽韦志永张海燕陈达张乃春
关键词:甲状腺预后
不伴染色体异常核型和融合基因的原发性肾滑膜肉瘤一例报告
2013年
患者,男,37岁。2008年因间断性肉眼血尿就诊,查体发现右肾囊肿,行肾囊肿切除术。2012年2月16日因再次出现间歇性无痛性血尿伴腰痛、乏力入院。腹部超声检查示右肾一囊实性包块,大小16.8cm×9.9cm,以实性成分为主。双肾增强CT扫描检查示右肾巨大软组织肿块。肾核素动态显像检查示:左肾基本正常,右肾呈功能受损型。术前诊断为肾癌。
张金岭殷忠美韦志永李琳王守峰张云张峰李宝生
关键词:右肾囊肿染色体异常核型滑膜肉瘤融合基因原发性肾囊肿切除术
乳腺癌组织c-met和HER-2表达与临床病理因素相关性分析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检测乳腺癌组织c-met和HER-2表达状况,分析c-met和HER-2表达的相关性,以及c-met和HER-2表达与临床病理及相关分子生物学信息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临沂市人民医院2005-06-10-2012-02-20乳腺癌患者临床和病理资料106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测定c-met及HER-2基因表达,分析c-met与HER-2表达相关性及其与各临床病理指标的相关性。结果:106例乳腺癌患者中,c-met阳性表达率为64.15%(68/106),HER-2为50.94%(54/106),ER为59.43%(63/106),PR为50.00%(53/106)。HER-2基因表达与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结转移(P=0.001)和肿瘤临床分期(P<0.001)相关;c-met基因表达与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结转移(P=0.004)及肿瘤临床分期(P=0.001)相关。两者表达与肿瘤直径以及ER和PR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ER-2与c-met表达之间无相关性,r=0.071,P=0.172。结论:联合检测c-met及HER-2基因对乳腺癌的淋巴结转移、预后判断及指导临床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刘涛刘东滨韦志永
关键词:乳腺肿瘤C-METHER-2
巨大化生性胸腺瘤1例被引量:2
2010年
病人男,52岁。发热、咳嗽10天。查体:左胸中、下部呼吸音减弱。胸部强化CT示左侧心影旁椭圆形巨大软组织影,突向左下方生长达左后肋膈窦水平,上极有一纵行血管蒂与上纵隔相连(图1),内可见不规则钙化区(图2)。增强扫描后病灶呈中等程度不均匀强化。
孙立阳韦志永
关键词:胸腺瘤软组织上纵隔
泌尿生殖系统孤立性纤维性肿瘤5例临床病理分析
2023年
目的探讨泌尿生殖系统孤立性纤维性肿瘤(solitary fibrous tumor,SFT)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SFT的临床病理资料,行HE和免疫组化染色,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5例SFT中男性3例,女性2例,年龄46~68岁,肿瘤发生部位:右肾2例,前列腺2例,膀胱1例。患者无特异性临床表现,仅出现腰背部疼痛不适、酸胀、血尿或排尿困难等症状。眼观:肿瘤为椭圆形或圆形肿块,边界清楚,最大径2~9 cm,平均4.94 cm。镜检:瘤细胞梭形、核圆形或卵圆形,呈短束状、席纹状及不规则漩涡状排列,表现为细胞丰富区和稀疏区交替分布,之间有胶原带分隔。免疫表型:STAT6、CD34、BCL-2和vimentin均阳性,CD99不同程度阳性;CK、SMA、desmin、HMB-45、Melan-A、S-100、EMA、WT-1、CD10、CD117和DOG1均阴性,Ki-67增殖指数≤5%。4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8~85个月,均无复发及转移。结论泌尿生殖系统SFT是一种少见的间叶源性梭形细胞肿瘤,临床行为较惰性,多数患者预后良好,免疫组化标记STAT6、CD34、CD99、BCL-2及vimentin阳性是重要的辅助诊断特征。
邱颍刘丽丽韦志永孙崇伟刘文静陈达王凤芝张乃春
关键词:泌尿生殖系统肿瘤孤立性纤维性肿瘤临床病理特征免疫组织化学
SHP2在吸烟肺癌患者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4
2010年
背景与目的蛋白质的磷酸化和去磷酸化是肺癌发生的重要机制,而吸烟是导致肺癌发生发展的重要危险因素,本研究旨在探讨蛋白酪氨酸磷酸酶SHP2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和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SCLC)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并初步探讨不同的吸烟指数与SHP2表达水平的关系及可能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Invision法)和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法)检测53例肺癌组织中SHP2的表达和SHP2mRNA的扩增情况。结果 SHP2在15例正常支气管上皮内弱阳性率为80%(亦为总阳性率);在48例NSCLC中弱阳性率为35.4%,中度阳性率为43.8%,强阳性率为6.2%(总阳性率为85.4%);在5例SCLC中弱阳性率为0%,中度阳性率为80%,强阳性率为20%(总阳性率为100%)。SHP2在27例非吸烟NSCLC患者肿瘤组织中的弱阳性率为40.7%,中度阳性率为37.4%,强阳性率为3.7%(总阳性率为81.5%);SHP2在吸烟指数≥400的21例NSCLC患者肿瘤组织中弱阳性率为23.8%,中度阳性率为71.4%,强阳性率为4.7%(总阳性率为100%)。等级计数资料秩和检验结果表明,肺癌组织中SHP2表达的阳性率显著高于正常支气管上皮(P<0.05),SCLC中SHP2的阳性率高于NSCLC(P<0.05),吸烟指数≥400的NSCLC癌组织中SHP2阳性率高于非吸烟患者(P<0.05)。结论吸烟NSCLC患者肿瘤组织中SHP2的高表达可能与吸烟相关;SHP2可能在肺癌发生发展中起一定的作用;SHP2可能为肺癌治疗的药物研发提供新思路。
战雪梅董红岩孙崇伟刘丽丽王丹韦志永
关键词:肺肿瘤吸烟荧光原位杂交
胸腺畸胎瘤1例被引量:1
2011年
患者女,26岁。右胸痛伴咳嗽半月余。胸部CT平捌示朽肺上叶不规则幽块状密度增高影,边缘模糊,最大截面积约5.0mn×4.0cm,周围可见片状或絮状密度增高影,其内衔度不均,
孙立阳王国新韦志永张自超
关键词:畸胎瘤胸腺胸部CT肺上叶截面积
过表达MARCH2抑制自噬促进肝细胞癌HUH7细胞的生长
2025年
目的:探讨过表达MARCH2对肝细胞癌HUH7细胞自噬水平和生长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MTS和EDU检测MARCH2过表达的肝细胞癌HUH7细胞的生长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MARCH2过表达的肝细胞癌HUH7细胞凋亡、细胞周期的情况。Western blot和激光共聚焦法检测MARCH2过表达的肝细胞癌HUH7细胞自噬水平。结果:MTS和EDU检测表明,MARCH2的过表达促进了肝细胞癌HUH7的生长。流式细胞术检测表明,MARCH2过表达对肝细胞癌HUH7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没有明显影响。进一步的实验表明,MARCH2过表达损害了肝细胞癌HUH7的自噬。用常见的自噬诱导剂雷帕霉素挽救自噬可以使肝细胞癌HUH7的增殖率恢复到控制水平。结论:我们的数据表明,MARCH2通过抑制自噬在肿瘤发展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MARCH2是一种有前景的肿瘤治疗新靶点。Aims: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and mechanisms of overexpression of MARCH2 on autophagy levels and growth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UH7 cells. Methods: MTS and EDU were used to detect the growth of MARCH2 overexpressing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UH7 cells. Flow cytometry was used to detect apoptosis and cell cycle in MARCH2 overexpressing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UH7 cells. Western blot and laser confocal microscopy were used to detect the autophagy levels in MARCH2 overexpressing HUH7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cells. Results: In this study, MTS and EDU assays showed that the overexpression of MARCH2 promoted the growth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UH7 cells. Flow cytometry detection illustrated that MARCH2 overexpression had no obvious effect on the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UH7 cell apoptosis and cell cycle. Further experiments displayed that MARCH2 overexpression impaired the autophagy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UH7 cells. Rescued autophagy with the common autophagy inducer rapamycin can bring the proliferation rate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UH7 cells back to the control level. Conclusions: Our data indic
夏丹韦志永
关键词:自噬凋亡细胞周期
三阴乳癌组织CXCL12与CXCR4表达及其意义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趋化因子CXCL12及其受体CXCR4在三阴乳癌(TNBC)组织表达及其临床病理学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CXCL12和CXCR4蛋白在55例TNBC组织中的表达,观察相应的临床病理指标(病人年龄、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情况、临床分期),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TNBC组织CXCL12、CXCR4表达与病人年龄、肿瘤大小和临床分期无明显相关性(P>0.05),而与腋窝淋巴结转移状态呈正相关(r=0.413、0.325,P<0.05),淋巴结有转移组CXCL12、CXCR4的表达明显强于淋巴结无转移组(uc=3.02、2.38,P<0.05)。结论推测CXCL12及CXCR4可作为预测TNBC腋窝淋巴结转移及预后的一个重要分子标志物。
韦志永项锋钢
关键词:趋化因子类CXCL12CXCR4
CXCL12、CXCR4及E-cadherin在三阴乳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探讨CXCL12、CXCR4及E-cadherin在三阴乳腺癌(TNBC)中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学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二步法检测CXCL12、CXCR4、E-cadherin蛋白在55例TNBC组织中的表达,观察相应的临床病理学指标(病人年龄、肿瘤大小、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情况)。结果实验结果显示CXCL12、CXCR4及E-cadherin在TNBC组织中表达与患者年龄、肿瘤大小和临床分期无明显相关性(P>0.05),而与腋窝淋巴结转移状态有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推测CX-CL12、CXCR4及E-cadherin可作为预测TNBC腋窝淋巴结转移及预后的重要分子标志物。
韦志永战雪梅
关键词:CXCL12CXCR4三阴乳腺癌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