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雷俊

作品数:18 被引量:85H指数:5
供职机构:江西省儿童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西省卫生厅基金江西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外科
  • 5篇腹腔
  • 5篇腹腔镜
  • 4篇胆总管
  • 4篇胆总管囊肿
  • 4篇囊肿
  • 3篇速康
  • 3篇肿瘤
  • 3篇细胞
  • 3篇细胞瘤
  • 3篇母细胞
  • 3篇母细胞瘤
  • 3篇康复
  • 3篇康复外科
  • 3篇快速康复
  • 3篇快速康复外科
  • 3篇儿童
  • 2篇新生儿
  • 2篇移植性
  • 2篇手术

机构

  • 18篇江西省儿童医...
  • 4篇南昌大学
  • 4篇江西省妇幼保...
  • 3篇井冈山大学
  • 2篇南昌大学第二...
  • 1篇南昌理工学院
  • 1篇武警江西总队...
  • 1篇江西护理职业...

作者

  • 18篇雷俊
  • 15篇张守华
  • 9篇陶强
  • 8篇邓庆强
  • 5篇徐红艳
  • 4篇肖菊花
  • 4篇杨文萍
  • 4篇黄金狮
  • 4篇徐维
  • 3篇罗鸣
  • 3篇陈快
  • 3篇谌卫龙
  • 3篇陶俊峰
  • 3篇戴康临
  • 3篇冯亮
  • 2篇杨瑞锦
  • 2篇樊伟
  • 2篇刘志强
  • 2篇刘智文
  • 2篇黄慧

传媒

  • 10篇江西医药
  • 1篇医疗装备
  • 1篇中国妇幼保健
  • 1篇临床麻醉学杂...
  • 1篇重庆医学
  • 1篇实用临床医学...
  • 1篇中国现代普通...
  • 1篇临床小儿外科...
  • 1篇分子诊断与治...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0
  • 2篇2017
  • 2篇2016
  • 5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2
  • 2篇2011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黄芪总黄酮通过抗炎抗氧化作用减轻大鼠肝纤维化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0
2020年
目的探讨黄芪总黄酮(total flavonoids of astragalus,TFA)改善四氯化碳(CCl4)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效果及抗炎抗氧化作用机制。方法大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TFA低剂量组和TFA高剂量组。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给予CCl4橄榄油皮下注射,每周2次,共8周。造模4周后,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TFA低剂量组和TFA高剂量组给15mg/kg和30mg/kg的TFA灌胃,1次/d,治疗4周后分别取血清及肝组织标本。血清检测ALT、AST、ALB水平;肝组织做病理学检查;qPCR法检测相关炎症因子和法尼酯衍生物X受体(farnesoid X receptor,FXR)的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NF-κB、FXR等蛋白表达变化;试剂盒检测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GSH)水平。结果与模型组相比,TFA低剂量组和TFA高剂量组中肝脏脂肪变性明显减轻、炎症细胞浸润减少及肝纤维化减轻;肝功能相关指标AST、ALT、ALB明显好转;相关炎症因子的mRNA和蛋白下降;FXR的表达明显上调;肝组织中MDA水平明显降低,GSH、SOD表达水平增高。结论TFA具有抗炎、抗氧化作用,能够有效地延缓四氯化碳诱导的肝纤维化进程,其机制可能与调控FXR的表达相关。
谌卫龙李卫明张守华雷俊涂小飞曾俊权
关键词:黄芪总黄酮肝纤维化法尼酯衍生物X受体抗氧化
婴幼儿胆总管囊肿腹腔镜根治术探讨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探讨小儿腹腔镜胆总管囊肿切除、肝总管空肠Roux-en-Y吻合的手术技巧及胆瘘等相关并发症的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至2016年12月,经腹腔镜行先天性胆总管囊肿根治术52例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其手术方法和技巧及主要并发症胆瘘产生的原因。结果 52例患儿均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手术时间230~480min,平均290min。术后早期并发症发生率13.5%(7/52)。其中术后6例胆瘘(死亡1例,再次手术2例),1例胰腺炎。结论胆瘘是腹腔镜胆总管囊肿根治术的主要并发症之一,需注意术前胆道感染的控制、改善肝功能及提高手术的操作技巧。胆瘘保守无效应及早手术探查,尽早缝合瘘口。
邓莉邓庆强杜哲明周育宏徐维罗鸣张守华雷俊
关键词:胆总管囊肿腹腔镜胆瘘
快速康复外科在小儿急性阑尾炎中的应用被引量:26
2015年
探讨应用快速康复外科(FTS)理念在促进小儿急性阑尾炎围手术期恢复中的应用价值。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小儿急性阑尾炎患儿63例,随机实施分组,即FTS组29例和对照组34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围手术期诊疗方法,FTS组采用快速康复的新型围手术期干预措施,观察两组术后首次排气排便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的差别。FTS组患儿术后排气、排便时间提前,住院时间缩短、住院总费用降低(P<0.05),FTS组并发症和不良反应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TS理念可加速小儿急性阑尾炎患儿术后康复,缩短住院时间,节省住院费用,并不增加术后并发症,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雷俊肖菊花杨瑞锦陶强冯亮徐维邓庆强雷海燕陈佩群张守华
关键词:快速康复外科急性阑尾炎儿童
新生儿腹腔镜下胆总管囊肿根治术体会被引量:2
2011年
胆总管囊肿切除、肝管空肠Roux—Y吻合术是治疗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的标准手术方式。1995年Farello等首先将腹腔镜应用于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的治疗,随后国内也出现腹腔镜手术治疗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的报道。
戴康临陶强陈快陶俊峰樊伟雷俊黄金狮
关键词:腹腔镜检查婴儿
快速康复外科在小儿腹股沟嵌顿性斜疝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FTS)在小儿腹股沟嵌顿性斜疝应用的安全性、可行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3月至2013年3月间我科收治的60例腹股沟嵌顿性斜疝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30例为FTS组,30例为传统组,分析比较两组术后首次排气、排便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以及不良反应和并发症。两组患儿随访3个月-3年,平均12个月。结果与传统相比较,FTS组排气、排便时间提前、住院时间缩短、住院费用降低(P<0.05),两组并发症和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过程中,患儿均无复发,无粘连性肠梗阻等情况发生。结论 FTS应用于小儿腹股沟嵌顿性斜疝安全有效,可促进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并不增加术后并发症,对促进患儿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雷俊肖菊花杨瑞锦陶强冯亮徐维邓庆强张守华
关键词:快速康复外科腹股沟嵌顿性斜疝小儿外科
大鼠Walker-256移植性卵巢癌模型的建立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建立大鼠Walker-256卵巢癌模型,观察分析该肿瘤的生长特性,探讨肿瘤模型超声及病理学表现。方法雌性SD大鼠24只,经腹部直视下将Walker-256肿瘤组织块种植在大鼠卵巢内,观察大鼠一般情况、卵巢癌模型的成模率、其他脏器转移情况及超声影像和病理形态学变化情况。结果大鼠卵巢癌成模率为100%,接种肿瘤组织14 d后,大鼠出现体重轻度增加、食欲差等体征,28 d后动物开始逐渐出现死亡;超声检查卵巢内见囊实混合回声,HE病理结果显示,卵巢内可见明显肿瘤病灶。结论采用Walker-256可成功建立大鼠卵巢癌模型,成瘤率高,该肿瘤模型的生物学行为与临床病程相似,为研究卵巢癌的治疗提供理想的动物模型。
肖菊花刘小红白书华陶强雷俊周欣张守华
关键词:WALKER-256超声特点
“果冻”药敏检测法筛选肾母细胞瘤个体化治疗方案的初步研究
2022年
目的 探讨一种水凝胶包被肾母细胞瘤肿瘤微组织块进行体外化疗药物敏感性检测方法。方法 对4例肾母细胞患者肿瘤微组织块进行常用化疗药物的筛选,化疗药物为:依托泊苷、长春新碱、伊立替康、紫杉醇、奥沙利铂、阿霉素、环磷酰胺及顺铂。结果 4例患者提示紫杉醇具有显著的肿瘤抑制效果,抑制率分别为55%、48%、62%和84%;顺铂抑制率为36%、41%、24%及34%,长春新碱抑制率为7%、15%、9%、30%。结论 该方法简单、快速,可用于肾母细胞瘤患者化疗药物的初步筛选,在肾母细胞瘤个体化治疗方案选择具体潜在的应用价值。
张守华苏凡优何远桥雷俊项灯曾俊权曾金娣谌卫龙李匡凡阎金龙
关键词:肾母细胞瘤抑制率
盐酸戊乙奎醚预处理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评价盐酸戊乙奎醚预处理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HIRI)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54只,体重230-250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三组:假手术组(S组)、HIRI组(HR组)和盐酸戊乙奎醚预处理组(PHC组)。S组剖腹后仅牵拉肝十二指肠韧带;HR组用无创血管夹钳夹供应肝中叶和左叶的门静脉和肝动脉分支,造成70%肝脏缺血模型,45min后松开血管钳;PHC组的手术步骤与HIRI相同,PHC组术前30min肌肉注射0.45mg/kg的盐酸戊乙奎醚。分别于再灌注2h(T1)、4h(T2)和24h(T3)时每组随机取6只大鼠经腹主动脉采血,测定血清转氨酶(ALT)、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水平,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TNF-α和IL-1β浓度。采血结束后取肝组织,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及缺氧诱导因子(HIF-1α)表达水平。结果 T1-T3时HR组和PHC组血清ALT、AST、TNF-α、IL-1β、HIF-1α和eNOS表达水平明显高于S组(P〈0.05);与HR组比较,T1-T3时PHC组血清ALT、AST、TNF-α和IL-1β表达明显降低(P〈0.05)。T1、T2时HR和HPC组HIF-1α、eNOS表达水平明显高于S组,但HR组明显低于HPC组(P〈0.05)。结论盐酸戊乙奎醚预处理可减轻大鼠HIRI,其机制可能与盐酸戊乙奎醚上调eNOS、HIF-1α表达和抗炎症作用有关。
刘羿张守华杜晓红陈勇雷俊徐红艳徐国海
关键词:盐酸戊乙奎醚缺血-再灌注损伤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缺氧诱导因子
肝母细胞瘤中的干细胞表面标记物的初步识别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初步筛选出肝母细胞瘤(HB)中的肿瘤干细胞(NSC)相关表面标记组合,并了解NSC的分布。方法选择入住江西省儿童医院并接受手术的HB患儿,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方法,观察干细胞相关标记物CD34、Thy-1、c-kit、CD56和干细胞生长因子(SCF),在HB组织及距肿瘤组织边缘3cm以外的正常肝脏组织的表达和分布。结果 Thy-1、c-kit散在分布于HB组织中,主要集中在汇管区,而正常肝脏组织中不表达;CD34及SCF在HB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肝脏组织(P<0.05),其中CD34主要在血管内皮系统中分布,SCF主要表达在汇管区;CD56表达于成簇的神经纤维组织中,在HB及正常肝脏组织中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干细胞相关表面标志物分布于HB组织中,并且集中表达在特定区域。表达Thy-1/c-kit阳性细胞可能对HB的发生起一定作用。
张守华肖菊花邓庆强徐红艳罗鸣谌卫龙雷俊陶强
关键词:肿瘤干细胞肝母细胞瘤CD34THY-1原癌基因蛋白质C-KIT
人源性肝母细胞瘤异种移植模型的构建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建立肝母细胞瘤患者人源移植(PDX)模型,获得与患者肿瘤相似的并可传代的活体替代模型。方法获取肝母细胞瘤患者的新鲜肿瘤活性组织,无菌条件下4h内低温转运,台盼蓝染色法选取活性组织并剪切约3×3×3 mm3的组织块。将原代肿瘤细胞植入BALB/c裸鼠的肩胛骨前区和后肢的背面,当肿瘤的体积达到约800~1500mm^3时,取出一代肿瘤组织,将其中部分冻存,其余组织再次植入BALB/c裸鼠皮下传代。结果所获得PDX模型肿瘤组织与患者肿瘤组织细胞形态及结构均相似。结论采用患者肝母细胞瘤组织BALB/c裸鼠肿瘤移植等方法,可建立患者来源的肝母细胞瘤PDX模型,为进一步肿瘤药物筛以及精准治疗选提供了良好的动物模型。
张守华雷俊项灯万梦琪邓庆强何远桥陈梦洁曾俊权
关键词:肝母细胞瘤模型构建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