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芝国

作品数:31 被引量:36H指数:3
供职机构:广东第二师范学院中文系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语言文字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5篇文学
  • 1篇文化科学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8篇文学
  • 6篇新诗
  • 6篇诗歌
  • 5篇战时
  • 5篇抗战
  • 5篇抗战时期
  • 3篇叙事
  • 3篇诗歌创作
  • 3篇女性
  • 2篇新诗批评
  • 2篇新诗史
  • 2篇性意识
  • 2篇张力叙事
  • 2篇诗史
  • 2篇女性意识
  • 2篇文坛
  • 2篇文学教学
  • 2篇小说
  • 2篇写作
  • 2篇南星

机构

  • 16篇广东第二师范...
  • 10篇首都师范大学
  • 2篇广东教育学院
  • 1篇华南师范大学

作者

  • 28篇陈芝国
  • 2篇邓丹

传媒

  • 4篇广东第二师范...
  • 2篇福建论坛(人...
  • 2篇江汉大学学报...
  • 2篇海南师范大学...
  • 1篇文艺争鸣
  • 1篇语文建设
  • 1篇四川戏剧
  • 1篇东莞理工学院...
  • 1篇青岛大学师范...
  • 1篇广东教育学院...
  • 1篇楚雄师范学院...
  • 1篇诗探索
  • 1篇泰山学院学报
  • 1篇广东广播电视...
  • 1篇嘉应学院学报
  • 1篇长沙理工大学...
  • 1篇科教文汇
  • 1篇常熟理工学院...
  • 1篇江苏师范大学...
  • 1篇2007年全...

年份

  • 3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3
  • 5篇2012
  • 3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8
  • 5篇2007
  • 1篇2006
  • 2篇2004
3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新时期文学教学的困境与出路
2012年
虽然新时期文学是一个聚讼纷纭的概念,但尚无人注意到新时期文学的课程性质,而文学研究与教学环节的脱钩又使新时期文学教学出现困境。针对这种困境在课程设置与历史分期方面的具体表现,可以从审美、历史与对象三个层面找到解困之路。
陈芝国
关键词:新时期文学教学
新世纪诗歌底层写作的文学史意义
2013年
现代诗人与底层之间似乎一直以来都存在着一种暧昧的主客体关系,真实的底层往往被诗人们改写或遗忘。随着新世纪以来从自身经验出发而不是从观念出发的底层写作进入新诗场域,重新绘制中国当代文学史的诗歌地图显得尤为必要。更为重要的是,底层诗人的写作在结合诗艺探索和重构底层主体性方面所取得的实绩,将让我们从文学史角度反思学界对于底层写作的本质主义看法,重新发现诗歌底层写作的文学史意义。
陈芝国
关键词:诗歌底层写作文学史意义
移动互联网时代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的危机与出路被引量:3
2016年
由于移动互联网在高校的全面普及,基于讲台和桌面电脑的传统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模式正面临智能手机带来的新挑战。面对新的危机,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改革首先需要将教师独白的文学"讲座"变为师生共同参与讨论的众声喧哗的文学"课堂"。当众声喧哗的教学空间形成以后,移动互联网超时空的触点式思维体验才能真正实现正向的教学功能。在众声喧哗的教学空间形成和移动互联网发挥正向功能的同时,教师有必要以基于案例教学的文学决疑术来逐渐完成师生双向自我的共导性建构。
陈芝国
关键词: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空间自我建构
《六月霜》传奇中的秋瑾叙写——兼论《轩亭冤》传奇和《六月霜》小说被引量:2
2007年
在晚清谱写秋瑾事迹的文艺作品中,不少作品表现出了对秋瑾其人其事的误读和曲解,而嬴宗季女的《六月霜》传奇在相当程度上接近了秋瑾的真实内心,展现了秋瑾崇高的精神境界,塑造了一个血肉丰满的爱国女杰形象。
邓丹陈芝国
关键词:晚清传奇秋瑾
原乡想象与狂欢化书写——论阿来《尘埃落定》的张力叙事
2007年
阿来在写作《尘埃落定》时,试图唤醒沉淀于民族历史中的文化碎片,从而编织出他心目中的原乡神话。由于小说文本对原乡想象与狂欢化书写之间张力的精彩呈现,这种神话建构并未如愿以偿。然而,这种张力叙事不仅使自然丰富的人性得以从文本中浮现出来,也从文学史的角度重写了乡土小说的传统叙事机制。
陈芝国
关键词:狂欢化张力叙事
从边缘出发的超级浪漫主义——马莉诗歌阅读札记
2014年
自舒婷以《致橡树》和《神女峰》开启新时期女性诗歌写作以来,在中国开放多元的社会文化语境和欧美女性主义文学思潮的双重作用之下,当代诗坛涌现出众多女性诗人,她们已经成为读者热议的对象。从70年代末就开始写诗的马莉。
陈芝国
关键词:女性诗人《致橡树》当代诗坛女性主义文学社会文化语境恋父情结
寻美话语的现代建构——沈从文新诗批评探析
文的新诗批评,与其小说和散文受到的追捧相比,一直以来都未被学界充分地加以考察.他的新诗批评注重古典式的人物品藻和作品赏鉴方法的综合运用,相对于内在地追求宏大叙事的现代文学机制来说,是一种寻求生命之美的整体批评;与这种寻美...
陈芝国
关键词:新诗批评文学机制人物品藻
新诗史写作中的问题意识与本体指向——评王光明《现代汉诗的百年演变》被引量:1
2007年
《现代汉诗的百年演变》一书以新诗研究中少见的问题意识,从现代汉语、现代语境与诗歌文类三者的互动相生关系出发,探究百年中国诗歌演变的本体问题,打破了以往新诗研究的主导性范式和写作模式,实践了诗歌史写作在问题意识和本体指向之间的平衡。
陈芝国
关键词:现代汉诗
抗战时期北平文坛的半殖民现代主义被引量:1
2014年
中国现代文学的半殖民现代主义性质不仅在抗战以前的海派和京派文学以及抗战时期张爱玲的小说中广泛存在,也表现于抗战时期的北平文坛。除了中国人在正面和敌后战场的顽强抵抗使侵略者无法以彻底的文化殖民控制北平文坛之外,吸收了欧美现代主义的非官方京派文人也使半殖民现代主义在北平沦陷区得以继续存在。即使官方文人如周作人和沈启无等,也因其早已根深蒂固的半殖民现代主义文学立场而无法在文学层面跟上日本军国主义的文化殖民节奏。
陈芝国
关键词:抗战时期
中西诗歌深缔的因缘——论吴兴华对里尔克诗歌的接受与转化被引量:2
2012年
自"五四"以来,西方各种诗歌流派先后登陆中国,其中又以现代主义诗人的影响既深且广,叶芝、艾略特、奥登、里尔克(1)等人,如今依然被许多中国诗人学习和模仿,但里尔克的影响最为显著。臧棣认为:"里尔克对中国新诗所产生的卓异影响是难以估量的,也是很少有人能与之比肩的。这种影响不仅反映在时间的长度上,也体现在精神的强度上。"(2)继臧棣之后,范劲。
陈芝国
关键词:里尔克中西诗歌因缘中国新诗诗歌流派中国作家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