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求稳
- 作品数:260 被引量:1,961H指数:23
- 供职机构: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水利工程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 一种高坝大库原址重建下游流量保供的施工方法
- 本发明公开一种高坝大库原址重建下游流量保供的施工方法,属于水利水电工程技术领域。在旧坝原址的下游设置堰坝并形成反调节水库;堰坝包括溢流坝段和生态闸门段;生态闸门段和溢流坝段上分别设置有多个闸门;当旧坝完全拆除时,在旧坝坝...
- 常理 王永猛 魏浪 王猛 曲直陈求稳 严登华 安瑞冬 李析男 张艳霞 陈端 卢晓春 尹华政 郑雪玉 林育青 脱友才 穆祥鹏 陈旻 秦天玲 杨韬 王煜 殷国栋 陆波 马卫忠 张庆 高传彬 杜帅群 李延孟 金志军 王火云 张倩 单承康 张峻玮 吴瑶洁 汤永娟 张蜀豫 李楠 唐达
- 一种带有伸缩隔板的实验鱼道
- 一种带有伸缩隔板的实验鱼道,包括底板、侧板、隔板和导流板,底板两侧设有竖直的侧板,一块侧板上设有多个隔板,另一块侧板上设有多个导流板,隔板与导流板设置在两块侧板与底板形成的通道内,相邻的一组隔板与导流板之间形成一个池室;...
- 王硕李卫明陈求稳刘德富
- 文献传递
- 复杂河网突发污染事件动态污染场计算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杂河网突发污染事件动态污染场计算方法。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根据污染源位置和河道空间分布确定模型计算的河网区域范围,用软件进行河道断面和节点划分,得到河网的断面空间分布;2)分别获取数据1...
- 黄国鲜陈求稳周建军马金锋吴文强
- 文献传递
- 曹家路流域面源污染的特征及规律
- 2009年
- 通过连续的野外试验,对北京市重要水源地密云水库水源区曹家路流域的土壤理化特征、面源污染产汇污机制、污染物迁移转化特征等进行了初步分析和研究。研究内容包括:不同土壤类型的理化特征及养分含量随深度的变化规律;一场短时暴雨水文情形下,各面源污染特征指标的变化规律及产汇污机制;不同土地覆盖条件下,流域内各子河段面源污染的变化特征。最后,针对该研究区域面源污染特征,提出了污染物削减及控制的相关对策。
- 颜淼陈求稳吴文强
- 关键词:密云水库面源污染
- 水面轨道运鱼系统
- 水面轨道运鱼系统,包括轨道,所述轨道上活动安装有一平台,平台上设有运鱼箱,所述运鱼箱底部设有开口,开口位置设有一个密封盘,密封盘连接提升机构,提升机构固定安装在运鱼箱上。本实用新型一种水面轨道运鱼系统,既节约了成本,也减...
- 石小涛刘德富朱海峰陈求稳王从锋
- 文献传递
- 鲢幼鱼对氨氮胁迫的行为响应特征研究被引量:1
- 2023年
- 为了深入揭示城市水体中氨氮胁迫对鱼类生存和栖息地的影响,有必要针对特定鱼类对氨氮胁迫的行为响应进行探究。选择对氨氮较为敏感的重要经济鱼类鲢作为目标物种,通过氨氮急性毒性预实验确定氨氮浓度范围,设计“静水多室”实验装置,开展鲢幼鱼对氨氮胁迫的行为响应实验。鲢幼鱼体长(5±1)cm;实验条件为水温(25±1)℃,pH 7.9±0.1,溶解氧>9.0 mg/L,电导率约400μS/cm。结果表明,鲢幼鱼对氨氮的96 h半致死浓度为16.8 mg/L。鲢幼鱼行为响应实验中,氨氮浓度为0、0.5、1.0、5.0、10.0、20.0 mg/L单元中的鲢幼鱼平均分布率分别为44.4%、13.9%、4.9%、13.2%、13.2%和10.4%,相应的鲢幼鱼平均回避率分别为-58.0%、-48.1%、68.9%、20.8%、33.3%和37.5%。鲢幼鱼对氨氮胁迫的回避阈值小于1.0 mg/L(相对应的非离子氨浓度小于0.05 mg/L)。当氨氮浓度超过1.0 mg/L后,鲢幼鱼回避率呈现先下降再上升的变化趋势。鲢幼鱼能够探测到水体中的氨氮产生回避行为响应,其表现类型为“低浓度吸引、高浓度回避”。此外,氨氮浓度过高会导致鲢幼鱼的应激反应能力降低。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探讨氨氮胁迫对鲢幼鱼生存活动的影响提供依据。
- 计红林育青陈求稳王骏张元广余世金于道平
- 关键词:氨氮
- 鄱阳湖流域径流、泥沙及水质变化研究被引量:1
- 2012年
- 鄱阳湖是中国第一大淡水湖泊,在调节长江径流、维护生态平衡、保持生物多样性及发展区域生态经济等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近年来,随着鄱阳湖流域人类活动及水文情势的发展变化,鄱阳湖水环境发生相应变化.2000年以后,特别是2004年以后,鄱阳湖流域由于城市化进程加速,湖区采砂,航道整治,以及水文循环处于干旱期或水资源消耗加剧等因素的综合影响,鄱阳湖典型站的水质指标较以前变化更为频繁和剧烈.然而,相对于其他封闭型的湖泊如巢湖、太湖等,鄱阳湖污染物的积累现象非常微弱.
- 丁惠君黄国鲜许新发陈求稳
- 关键词:鄱阳湖径流泥沙水质变化
- 漓江大型底栖动物功能摄食类群时空分布及生态效应被引量:30
- 2020年
- 基于2009年9月至2012年8月期间对漓江上中下游3个河流区段的4次采样调查,分析了漓江大型底栖动物功能摄食类群的组成与时空分布状况及其对河流生境变化的响应情况。结果表明:漓江大型底栖动物以刮食者占据绝对优势,其次依次是滤食者、收集者、捕食者和撕食者。刮食者中优势种为中华园田螺和黑龙江短沟蜷,滤食者中优势种为河蚬和纹石蚕,收集者中优势种为小蜉和摇蚊幼虫,捕食者中优势种为扁舌蛭和蜻蜓幼虫,撕食者中优势种为泥甲。根据功能摄食类群参数对河流生境以及人类活动影响的评价表明,人类居住生活对生境稳定性的影响显著大于旅游观光带来的影响,环境因子中溶解氧(DO)、pH、电导率(EC)、温度(Temp)、浊度(Tur)、化学需氧量(COD)和总氮(TN)等环境因子与漓江大型底栖动物功能摄食类群的相关性均较强。
- 朱晨曦莫康乐唐磊吴焱李婷林育青陈求稳
- 关键词:大型底栖动物功能摄食类群
- 金属及金属氧化物去除全氟化合物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 2022年
- 全氟化合物(PFCs)是一类人工合成的新型持久性污染物,在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已在多种环境介质中被检出。由于其具有高热稳定性、化学稳定性、生物富集性和生物毒性,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存在巨大威胁,如何有效去除水体中PFCs成为水处理领域的挑战和前沿课题之一。金属及金属氧化物由于具有吸附性、氧化还原性和催化性等特性,在PFCs的去除处理中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尤其是金属及金属氧化物与其他吸附剂材料耦合形成复合功能性材料,实现了对PFCs的同步吸附与降解。通过总结近几年来金属及金属氧化物功能材料在PFCs去除中的应用案例,对比金属和金属氧化物与不同吸附剂基质间的相互作用机制与效果,分析了金属及金属氧化物功能材料应用于PFCs去除的优势与存在问题并对未来研究作出展望。
- 祖云霞严晗璐姚天启黄玉闫丹丹陈求稳
- 关键词:全氟化合物金属金属氧化物纳米材料磁性材料催化
- 一种研究光催化处理挥发性有机物的装置
- 一种研究光催化处理挥发性有机物的装置,包括:贮液罐置于恒温器之上,贮液罐中设有进气口和出气口以及温度计,进气口与空气罐连接,出气口连接气体流量控制器的进气口,气体流量控制器的出气口连接光催化反应器的进气口和第一采样口,气...
- 陈求稳 罗明汉徐强马金峰李若男李国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