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则之

作品数:2 被引量:1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地下水
  • 2篇地下水开发
  • 2篇灌区
  • 1篇水资源
  • 1篇水资源评价
  • 1篇土壤
  • 1篇土壤改良
  • 1篇资源评价
  • 1篇咸水
  • 1篇灌溉
  • 1篇旱涝
  • 1篇河灌区
  • 1篇汾河灌区

机构

  • 2篇山西省水利厅
  • 1篇中华人民共和...

作者

  • 2篇陈则之
  • 2篇张浴
  • 1篇张其军

传媒

  • 2篇山西水利科技

年份

  • 1篇1998
  • 1篇1995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汾河三坝灌区地下水开发利用前景
1998年
本文从汾河三坝灌区多年来灌溉水量严重不足,影响农业生产的实际出发,提出了开发利用浅层地下咸水进行补充灌溉,解决旱、涝、碱问题;并拟用从地面施工打斜向辐射井的办法解决管井出水量小,布井多,管理不便的问题;提出科学灌水和农业种植改革的有机结合,以尽快改变灌区面貌,提高经济效益。
张浴陈则之张其军
关键词:地下水咸水灌区
发展河井双灌是解决汾河灌区旱涝碱的根本途径被引量:1
1995年
汾河灌区灌溉面积99.7kha,约占山西省水浇地面积的1/10,是全省最大的自流灌区。汾河水库多年平均供水量3.5亿m ̄3,每公顷用水量3000m ̄3,有效利用率不足40%,在灌区的中下游每年最多只能普浇一水,属灌溉水量严重不足的灌区。目前灌区地下水开采量仅占可开采量的1/4,年潜水蒸发量约1.67亿m ̄3。汛期降雨量占总量的70%,洪水外泄量多达4.85亿m ̄3。在这种春旱秋涝、盐碱严重的不良环境下,粮食产量低而不稳。要改变这种面貌,发展高效农业,只有大力发展井灌,建成河井双灌的灌溉管理系统,才能最大限度地利用水资源,夺取潜水蒸发量,实现引洪回灌,弥补枯水季节地表水的严重不足,有效地综合治理旱涝碱,为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创造有利条件。
柳沛张浴陈则之邢黎明牛豪震
关键词:灌溉水资源评价地下水开发土壤改良汾河灌区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