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阎秀芳

作品数:17 被引量:128H指数:6
供职机构:郑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河南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7篇医药卫生
  • 1篇哲学宗教

主题

  • 6篇死因
  • 4篇死亡率
  • 3篇知晓
  • 3篇知晓率
  • 3篇死因分析
  • 3篇死因构成
  • 3篇慢性病
  • 2篇严重精神障碍
  • 2篇影响因素
  • 2篇知晓情况
  • 2篇死因监测
  • 2篇卫生知识
  • 2篇精神疾病
  • 2篇精神卫生
  • 2篇精神卫生知识
  • 2篇疾病
  • 1篇心脑
  • 1篇心脑血管
  • 1篇心脑血管疾病
  • 1篇心血管

机构

  • 17篇郑州市疾病预...
  • 5篇郑州大学
  • 2篇河南省疾病预...
  • 2篇郑州大学第一...
  • 2篇郑州市中原区...
  • 1篇北京大学
  • 1篇河南科技大学

作者

  • 17篇阎秀芳
  • 9篇王艳红
  • 7篇常战军
  • 6篇张宝琴
  • 4篇吕全军
  • 4篇姚明解
  • 3篇高强
  • 3篇武恩平
  • 2篇周刚
  • 2篇郭向娇
  • 2篇欧玉军
  • 2篇薛燕
  • 2篇刘军
  • 2篇阎琳
  • 2篇孙文慧
  • 1篇常占军
  • 1篇卢妍妍
  • 1篇李新庆
  • 1篇冯艳铭
  • 1篇陈欣然

传媒

  • 4篇现代预防医学
  • 3篇河南预防医学...
  • 3篇医药论坛杂志
  • 2篇中国公共卫生
  • 2篇郑州大学学报...
  • 2篇预防医学论坛
  • 1篇中国心理卫生...

年份

  • 2篇2021
  • 1篇2019
  • 2篇2016
  • 4篇2015
  • 2篇2014
  • 4篇2013
  • 2篇2012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2010~2014年郑州市中原区居民呼吸系统疾病死因分析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了解郑州市中原区居民呼吸系统疾病死因及分布,为呼吸系统疾病的预防策略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0~2014年中原区死因监测死亡报告数据,用SPSS 19.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2010~2014年中原区因呼吸系统疾病引起死亡1 208例,平均死亡率为41.92/10万,标化死亡率为29.62/10万,不同年份死亡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男性年平均死亡率为56.72/10万,女性年平均死亡率为27.23/10万(P〈0.01)。前3位主要死亡原因为慢性下呼吸道疾病、肺炎和呼吸系统其他疾病,占呼吸系统疾病总死亡的88.33%。男性(29.06/10万)和女性(19.85/10万)均以慢性下呼吸道疾病为第一位死因。65岁以下人群呼吸系统死亡处于极低死亡水平,65岁以上人群达到388.17/10万。结论呼吸系统疾病是中原区居民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以慢性下呼吸道疾病和肺炎为主,主要发生在65岁以上人群。
王艳红郭向娇薛燕阎秀芳
关键词:呼吸系统疾病死因
2010年郑州市城区居民伤害死亡分析
2012年
目的为了解郑州市城区居民伤害死亡水平及伤害死因分布,为针对性开展伤害预防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2010年郑州市城区居民死因监测点数据,按照ICD-10编码,利用SPSS14.0软件对城区居民伤害死亡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0年郑州市城区居民伤害死亡476人,占死亡总数的8.8%,居全死因第四位,粗死亡率43.62/10万,其中男性343人,粗死亡率62.68/10万,女性133人,粗死亡率24.44/10万,男性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伤害的减寿年数为14581.9人.年,减寿率为14.26‰。结论伤害是该市城区居民死亡重要原因,在寿命损失中位居第一位,对不同年龄段的伤害死亡原因,应开展伤害防制工作。
王艳红阎秀芳常占军
关键词:死因分析
2011年郑州市死因监测结果分析被引量:16
2013年
目的了解郑州市居民的死亡原因及水平,为积极有效的开展疾病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2011年死因登记报告系统数据和公安局提供的人口资料,对郑州市居民的主要死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1年郑州市居民粗死亡率为456.06/10万,标化死亡率为429.30/10万。前5位主要死因分别为心脏病(116.50/10万)、脑血管疾病(100.09/10万)、恶性肿瘤(92.59/10万)、呼吸系统疾病(41.65/10万)、伤害(33.91/10万)。结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是危害我市居民健康的主要死因,另外,机动车辆交通事故是伤害和中毒的第一位死因,因此,道路安全防控工作迫在眉睫。
王艳红阎秀芳冯艳铭常战军
关键词:死因死亡率死因构成
2014年郑州市中小学生高血压防治知识调查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了解郑州市中小学生对高血压防治知识掌握情况。方法 2014年9~10月采取多阶段抽样方法,对郑州市3 331名中小学生进行高血压防治知识调查,应用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和分析。结果郑州市中小学生对高血压防治知识知晓率为49.91%(1 663/3 331),其中,知晓率最高的是减轻体重可以预防高血压,为72.74%(2 423/3 331),第二是超重和肥胖易患高血压,知晓率为70.91%(2 362/3 331),知晓率最低的是高血压的最严重后果脑中风,知晓率为19.66%(655/3 331),第二是每日食盐摄入量知晓率27.44%(914/3 331)。总知晓率小学生为39.23%,初中生为53.63%,高中生为58.30%(P〈0.01)。结论郑州市中小学生对高血压防治知识比较缺乏。
王艳红阎秀芳周刚张宝琴孙文慧武恩平
关键词:高血压
2014-2016年郑州市居民心脑血管疾病监测资料分析被引量:20
2019年
目的掌握郑州市2014-2016年居民心脑血管疾病的流行状况,为防治心脑血管疾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河南省慢性病监测管理系统"报告的郑州市居民心脑血管发病数据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收集的死亡数据,分析2014-2016年郑州市居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和死亡情况。结果 2014-2016年间,郑州市户籍居民心脑血管病新发病例合计162 203例,死亡38 082例,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为749.06/10万、175.86/10万。男性心脑血管病发病率为842.49/10万,死亡率为205.34/10万;女性心脑血管病发病率为654.45/10万,死亡率为152.09/10万。随年龄增长,男女性心脑血管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呈上升趋势,60岁以后明显上升,80岁~老年人发病率、死亡率达3 334.56/10万和1 819.78/10万。结论心脑血管病严重危害郑州市居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质量,应重视监测管理、强化对老年人群和高危人群的健康教育、加强针对性干预和防治措施,减少其发病和死亡。
孙文慧阎秀芳王松强韩同武李新庆陈欣然
关键词:发病率脑血管病死亡率心血管病
郑州市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治疗现状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了解郑州市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治疗现状,比较城区与县(市)管理差异,为下一步工作深入开展制定对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对2011年1月1日-2020年7月31日郑州市患者的登记、管理、治疗情况进行分析。结果郑州市严重精神障碍在册患者22469例,报告患病率2.42‰,管理率92.97%,规范管理率91.05%,服药率90.00%,规律服药率79.42%,病情稳定率98.33%,危险度评估≥3级患者占0.08%,病情不稳定患者占0.12%,持续不服药患者占2.97%;城区与县(市)比较,城区报告患病率1.42‰低于县(市)4.18‰,服药率90.80%高于县(市)89.52%,病情稳定率99.55%高于县(市)97.59%,危险度评估≥3级、病情不稳定、持续不服药患者占比均低于县(市)。结论郑州市严重精神障碍报告患病率偏低,城区更低,县(市)在册患者病情不稳定性高于城区。应针对城区与县(市)存在问题与不足,制定相应措施,有的放矢,精准施策。
阎秀芳张宝琴欧玉军郭玉洁
关键词:严重精神障碍管理治疗危险度评估
2019年郑州市严重精神障碍的流行病学特征分析被引量:16
2021年
目的了解郑州市严重精神障碍的流行特征,为进一步开展严重精神障碍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从国家严重精神障碍患者信息系统导出郑州市辖区的患者,描述分析其流行特征。结果郑州市2019年底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累计登记21 941例,报告患病率2.36‰,其中男性2.12‰,女性2.62‰;患病率最高的新密市为4.69‰、最低的郑东新区只有0.62‰;病种分布以精神分裂症为主(71.87%),其次是精神发育迟滞伴发精神障碍(11.38%);患病率最高为45~59岁组(5.65‰);患病人群集中在农村,占61.59%;文化程度偏低,初中及以下患者占73.74%;职业以农民为主,占60.91%;无家族史患者占88.81%;未婚患者较多,占32.02%;家庭在当地贫困线以下患者占33.92%。结论郑州市严重精神障碍报告患病率处于较低水平,报告管理工作需进一步提升;严重精神障碍管理应重点关注45岁及以上人群且以精神分裂症为主。
阎秀芳张宝琴欧玉军郭玉洁
关键词:严重精神障碍精神分裂症
郑州市城区2010年居民死亡谱及潜在寿命损失分析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了解2010年郑州市城区居民的死亡原因及水平,为积极有效的开展疾病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死亡资料来自郑州市中原区和二七区两个死因监测点2010年的死因年报,按照ICD-10编码,利用SPSS14.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算2010年郑州市城区居民死亡率、标化死亡率、构成及顺位。结果粗死亡率494.99/10万,标化死亡率318.77/10万,男性高于女性,前5位死因依次为循环系统疾病、肿瘤、呼吸系统疾病、损伤和中毒、内分泌营养代谢及免疫疾病,占总死亡人数的85.04%。潜在寿命损失分析表明,损伤和中毒、肿瘤、循环系疾病是造成城区居民早死的三大原因。结论慢性病是造成居民死亡的主要原因,慢性病的综合防治已经成为疾控工作的重点。
王艳红阎秀芳常战军
关键词:死亡率死因构成潜在寿命损失
社区精神卫生服务体系及社会行为因素对精神疾病的影响被引量:9
2013年
本文在国内外精神卫生服务防治管理体系现状基础上探讨了我国社区精神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及社会行为环境因素对精神病人群健康的影响。基于精神疾病三级防治模式,提出我国社区精神卫生服务体系发展策略,指出发展社区精神卫生服务体系和改善良好的社会环境,将有利于精神病患者社会功能恢复,降低精神疾病发病率、减少肇事肇祸率,促进社会稳定都有重要意义,并为我国精神卫生防治管理及社区精神卫生发展提供参考。
张宝琴常建军阎秀芳袁瑾娄晓民
关键词:精神疾病社区管理社会行为
郑州中小学生慢性病相关健康行为及影响因素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了解河南省郑州市中小学生慢性病相关行为形成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对3 331名中小学生进行慢性病相关健康行为调查,应用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郑州市中小学生慢性病相关健康行为形成率为67.52%;形成率较高的是经常吃蔬菜水果(86.01%)、不吸烟或有意识避开二手烟(81.84%)、不饮酒(80.94%),形成率较低的是心理压力大或不开心时及时与他人沟通(50.20%),坚持规律的身体活动、生活有规律、不熬夜、不暴饮暴食(59.11%);地区、性别差异对健康行为无影响(均P>0.05),年级、家庭有无卫生工作者对学生慢性病相关健康行为形成率有影响(均P<0.05)。结论郑州市中小学生慢性病相关健康行为形成率有待提高。
王艳红阎秀芳张宝琴武恩平
关键词:慢性病影响因素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