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钟金鹏

作品数:13 被引量:75H指数:5
供职机构:三峡大学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市卫生局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动脉
  • 3篇动脉粥样硬化
  • 3篇心病
  • 3篇心房
  • 3篇心房颤动
  • 3篇运动康复
  • 3篇康复
  • 3篇冠心病
  • 3篇冠状
  • 3篇冠状动脉
  • 3篇房颤
  • 2篇电重构
  • 2篇动脉介入
  • 2篇心房结构
  • 2篇心房结构重构
  • 2篇抑郁
  • 2篇易损斑块
  • 2篇他汀
  • 2篇中危
  • 2篇稳定性

机构

  • 6篇三峡大学人民...
  • 4篇宜昌市第一人...
  • 3篇湖北三峡职业...
  • 3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作者

  • 13篇钟金鹏
  • 6篇吕云波
  • 3篇宋波涛
  • 3篇陈运清
  • 2篇潘展群
  • 2篇张兰
  • 2篇苏立
  • 2篇刘干
  • 2篇殷跃辉
  • 2篇付文军
  • 2篇凌智瑜
  • 2篇袁佳
  • 2篇李俊明
  • 2篇杨莉
  • 2篇李冠兰
  • 2篇方玲
  • 1篇井景
  • 1篇李云
  • 1篇李云
  • 1篇胡清凤

传媒

  • 3篇临床心血管病...
  • 2篇中华物理医学...
  • 1篇中国新药与临...
  • 1篇基础医学与临...
  • 1篇海南医学
  • 1篇中国心脏起搏...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中国医学创新

年份

  • 4篇2022
  • 1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银杏叶片联合人际心理干预治疗冠心病伴抑郁症的临床研究
2011年
目的观察银杏叶片联合人际心理干预治疗冠心病合并抑郁症患者的疗效。方法该研究设计为单中心、随机对照研究,入选220例冠心病合并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人际心理干预)和治疗组(银杏叶片48 mg,tid+人际心理干预),疗程6 mo。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后3、6 mo评定汉密尔顿抑郁量表24项(HAMD-24)和贝克抑郁量表(BDI-Ⅱ)评分,次要指标观察全因死亡率、因冠心病发作再次入院的情况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前2组HAMD-24评分和BDI-Ⅱ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3、6 mo末,2组的HAMD-24评分、BDI-Ⅱ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1),且治疗组比对照组改善更为显著(P<0.05)。治疗组3 mo时总有效率为37%,6 mo时总有效率为51%,分别高于同时点对照组(21%和29%,P<0.01)。2组在全因死亡率、不良反应和再次住院率上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应用银杏叶片联合人际心理干预治疗冠心病合并抑郁症,疗效优于单纯人际心理干预。
袁佳张兰刘干钟金鹏邓艳梅殷跃辉苏立凌智瑜陈运清
关键词:银杏心理疗法冠状动脉硬化
贝那普利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被引量:33
2017年
目的:探讨贝那普利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2014年12月~2016年5月确诊为慢性心力衰竭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口服贝那普利治疗,观察组采用贝那普利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左室收缩末期容积指数(LVESVI)、左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LVEDVI)、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射血分数(LVEF)及血清NT-proBNP,hs-CRP,TNF-α,白介素-6(IL-6)及白介素-8(IL-8)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Pro-BNP、LVEDD、E/A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LVEF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hs-CRP,TNF-α,IL-6及IL-8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贝那普利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治疗,疗效显著,患者炎症反应小,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方玲李冠兰李云潘展群钟金鹏
关键词:慢性心力衰竭贝那普利阿托伐他汀炎症因子
螺内酯在犬心房颤动模型中对心房结构重构及电重构的影响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观察螺内酯在犬心房颤动(房颤)模型中对心房结构重构和电重构的影响。方法:24只健康犬随机分为对照组(普通喂食)、房颤组(快速起搏+普通喂食)和螺内酯组(快速起搏+螺内酯灌胃),采用心房快速起搏建立犬房颤的动物模型。建模成功后,取左心房肌组织测定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MMP组织抑制物(TIMP)-1以及miRNA-101水平,比较各组间以上指标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房颤组和螺内酯组MMP-9、MMP-9/TIMP-1均显著升高(均P<0.01),房颤组TIMP-1降低(P<0.01),螺内酯组TIMP-1升高(P<0.01);与房颤组比较,螺内酯组MMP-9表达水平降低(P<0.05),TIMP-1表达水平升高(P<0.05),MMP-9/TIMP-1的比值降低(P<0.05)。房颤组miRNA-101较对照组及螺内酯组明显下调(P<0.05),而螺内酯组与对照组间未见显著差异。结论:快速心房起搏诱导房颤后可使心房肌出现电重构和结构重构,螺内酯干预可以上调miRNA-101,升高MMPs,降低TIMP,改善心房肌结构重构和电重构,从而起到预防和治疗房颤的作用。
吕云波曾秋棠钟金鹏
关键词:心房颤动螺内酯电重构
螺内酯对心房颤动引起的心房结构重构及电重构的影响
吕云波付文军方宁钟金鹏井景李俊明秦琴
该课题为宜昌市科学技术局计划项目,项目编号A12301-17。中国有将近2亿高血压患者,其中部分患者最终发展为房颤。由于房颤目前发病机制还不十分清楚,质量效果差,房颤仍是医学界还未攻克的堡垒。该研究提示螺内酯作为醛固酮受...
关键词:
关键词:心房颤动螺内酯醛固酮受体拮抗剂
兔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与趋化因子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研究调节激活正常T细胞表达和分泌趋化因子(RANTES)水平与家兔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关系。方法:40只雄性家兔随机分为4组:空白组、对照组、稳定斑块(AS)组和易损斑块(VAP)组,每组10只;空白组和对照组给予普通饲料喂养,AS组和VAP组给予高脂饮食喂养;16周后各组随机处死1只家兔,病理检查证实AS组和VAP组主动脉有粥样斑块形成,且VAP组和对照组于处死前24h和48h分别给予两次药物触发形成VAP。测定各组0周及16周处死前兔空腹血脂和血浆RANTES水平,Masson染色法计算校正斑块面积与易损指数评价斑块稳定性,免疫组织化学证实RANTES在组织斑块中表达,Western blot及RT-PCR测定斑块中RANTES的表达及转录水平,分别统计分析血浆RANTES水平、斑块中RANTES的表达和转录水平与两个斑块稳定性评价指标的相关性。结果:0周时,各组RANTES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6周后RAN-TES水平VAP组[(97.48±12.22)ng/ml]明显高于AS组[(45.01±8.54)ng/ml]、对照组[(24.88±5.22)ng/ml]和空白组[(25.01±4.45)ng/ml](均P<0.01);斑块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Western blot和RT-PCR结果均显示,VAP组斑块内RANTES的表达及转录水平明显高于其他3组(均P<0.01),AS组显著高于空白组及对照组(均P<0.01);斑块稳定性比较发现,VAP组校正斑块面积和易损指数均明显大于AS组[(63.47±13.49)︰(42.58±7.12),(2.65±0.63)︰(0.94±0.23);均P<0.01];相关性分析显示,对于VAP组和AS组,血浆RANTES和斑块局部RANTES转录及表达水平均与校正的斑块面积、易损指数呈明显正相关(P<0.05)。结论:无论是血浆还是斑块局部的RANTES水平,均与斑块稳定性有一定关系,RANTES可成为斑块破裂血管事件监测的可靠炎性指标。
吕云波钟金鹏
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趋化因子易损斑块稳定性
运动康复治疗对冠心病PCI后中危患者心功能及6MWT的影响被引量:5
2022年
目的:探讨运动康复对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中危患者心功能及6分钟步行试验(6MWT)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0-12月三峡职业技术学院附属医院和三峡大学人民医院心内科收治的104例冠心病PCI后中危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常规组,每组52例。常规组采取心脏康复程序治疗,观察组心脏康复程序+运动康复。比较两组射血分数(EF)、缩短分数(FS)、每搏输出量(SV)、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及6MWT。结果:术前,两组EF、FS、SV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及治疗3个月后,两组EF、FS、SV水平均高于术前(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EF、FS、SV水平均高于出院时(P<0.05);出院时及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EF、FS、SV水平均高于常规组(P<0.05)。术前,两组SDS、S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SDS、SAS评分均低于术前,且观察组均低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6MW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两组6MW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6MWT均高于术前,且观察组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动康复治疗冠心病PCI后中危患者有利于明显改善患者心功能,缓解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患者的运动功能。
张晓松唐贻贤宋波涛王晶逸余培丹钟金鹏
关键词:抑郁心功能运动康复
HMGB1减弱丹参酮ⅡA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缓解作用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研究外源性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对丹参酮ⅡA(TSA)缓解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I/R)损伤的影响。方法将大鼠分为假手术(sham)组、I/R组(结扎前降支冠脉)、TSA组(I/R+静脉注射TSA 10 mg/kg)、TSA+HMGB1组(I/R+静脉注射TSA 10 mg/kg+腹腔注射重组HMGB1100μg/kg)。再灌注24 h后,用ELISA测定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TCC测心梗面积,RT-qPCR及Western blot测定炎性指标表达。结果I/R组与sham组比较,CK-MB升高(P<0.01),心肌梗死面积增大,白介素-6(IL-6)、白介素-1β(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转录水平增加(均P<0.01),HMGB1、NOD样受体蛋白3(NLRP3)和胱冬肽酶-1(caspase-1)表达增加(均P<0.05);TSA组与I/R组比较,CK-MB下降(P<0.01),心梗面积缩小(P<0.01),IL-6、IL-1β和TNF-α的转录水平下降(均P<0.05),HMGB1、NLRP3、caspase-1和核因子-κB(NF-κB)表达减少(均P<0.01);而TSA+HMGB1组与TSA组比较,CK-MB升高(P<0.01),心肌梗死面积增大(P<0.01),IL-6、IL-1β和TNF-α转录水平增加(均P<0.01),HMGB1、NLRP3、caspase-1和NF-κB表达增加(均P<0.05)。结论外源性HMGB1通过上调炎性因子表达减弱TSA缓解大鼠的心肌I/R损伤。
钟金鹏杨莉王辉波陈红健李金伟文明洪吕云波
关键词:高迁移率族蛋白B1炎性因子
糖代谢异常对冠心病患者血内皮祖细胞miR126的影响
吕云波李云李书会钟金鹏胡清凤潘展群李俊明任进朱志林付文军
冠心病的本质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是血管内皮细胞分泌的趋化因子诱导单核细胞迁入内膜,并吞噬脂质形成泡沫细胞致血管内皮损伤的慢性炎症过程。已有研究表明miR126选择性表达于活化的内皮细胞中,以VCAM-1为潜在作用靶基因调...
关键词:
关键词:冠心病
国产无聚合物紫杉醇涂层支架和可降解聚合物雷帕霉素涂层支架治疗冠心病疗效评价被引量:10
2011年
目的:探讨国产无聚合物紫杉醇涂层支架(YINYI)和可降解聚合物雷帕霉素涂层支架(EXCEL)治疗冠心病,预防心血管事件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167例符合冠状动脉介入手术指征的冠状动脉病变患者被随机分为YINYI组和EXCEL组,分别接受YINYI和EXCEL治疗。12个月临床随访,观察2组支架内血栓形成事件、MACE、全因死亡率及再入院情况。结果:YINYI组82例,置入YINYI 160枚,EXCEL组85例,置入EXCEL 188枚。2组患者平均靶病变长度分别为(22.31±11.32)mm和(22.25±10.98)mm,置入支架长度分别为(19.78±4.76)mm和(20.27±5.05)m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个月临床随访观察,2组无晚期肯定支架血栓形成事件,总支架血栓事件YINYI组少于EXCEL组(1.26%:3.70%,P>0.05),但无显著性差异。2组比较全因死亡率(2.53%:3.70%,P>0.05)、MACE(6.33%:6.17%,P>0.05)、再次住院率(16.46%:20.99%,P>0.05),其中冠心病住院率(7.59%:7.40%,P>0.05),非冠心病住院率(8.86%:13.58,P>0.0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国产YINYI治疗冠心病,预防心血管事件与EXCEL相当,二者均用有良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张兰刘干钟金鹏袁佳殷跃辉佘强苏立凌智瑜陈运清
关键词:冠心病药物涂层支架血栓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门诊早期运动康复程序的临床应用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观察门诊早期运动康复程序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中危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符合标准的PCI术后中危患者80例, 按出院后是否继续进行Ⅱ期运动康复治疗将8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康复组, 每组患者40例。2组患者均按《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运动康复专家共识》中的住院期康复程序(Ⅰ期心脏康复程序)进行治疗, 康复组出院后根据《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运动康复专家共识》进行3个月的术后门诊早期程序(Ⅱ期运动康复程序)治疗。2组患者均于术前、出院时和出院3个月后进行心脏功能检测[包括射血分数(EF)、缩短分数(FS)、每搏输出量(SV)], 并于出院时和出院3个月后进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和6 min步行试验(6MWT)。结果出院时, 2组患者的EF、SV较组内术前均显著改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3个月后, 2组患者的EF、SV和康复组的FS较组内术前均显著改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3个月后, 康复组的EF、FS、SV、SDS评分、SAS评分和6WMD分别为(56.95±5.33)%、(28.69±2.35)%、(67.05±7.87)ml、(41.75±4.43)分、(42.85±5.65)分、(446.09±25.78)m, 较组内出院时和对照组出院3个月后均显著改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住院期康复(Ⅰ期)的基础上联合采用术后门诊早期(Ⅱ期)运动康复可有效改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中危患者的心脏功能、运动能力和心理状态。
张晓松唐贻贤宋波涛王晶逸余培丹钟金鹏
关键词:运动康复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中危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