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二廓
- 作品数:42 被引量:168H指数:10
- 供职机构:江苏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江苏省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更多>>
-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机械工程文化科学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 基于未变形切屑几何特征的车齿加工进给策略研究
- 2025年
- 为合理规划车齿加工的进给工艺参数,基于未变形切屑几何特征研究车齿加工进给策略对切屑厚度与切削力的影响,通过建立等间距、等差递减、反比例递减3种径向进给策略的车齿加工展成包络模型,提出了基于求解未变形切屑几何特征的切削力计算方法,分析了刀具在不同径向进给策略下的未变形切屑几何特征;通过构建切削刃扫掠曲线簇与未变形切屑的有效接触区域辨识方法,得到未变形切屑几何特征与切削刃上载荷分布的关联规律,讨论了车齿刀具在不同径向进给策略下的切屑厚度与切削力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当规划车齿进给工艺参数时,须要综合考虑最大切屑厚度和切削力,应采用逐渐递减的进给策略分配粗加工的进给切深,而在最大切屑厚度允许的条件下,可优选反比例递减的进给策略.
- 郭二廓刘畅刘树龙陈明峰
- 关键词:工艺参数切削力
- 一种提高成形磨齿齿向修形精度的接触线优化方法被引量:12
- 2014年
- 为进一步提高成形磨齿的修形精度,根据空间啮合理论精确求解了空间接触线和砂轮截形,分别对齿向修形与瞬时接触线之间的关系、砂轮安装参数与接触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得到调整砂轮安装偏转角度可以改善修形扭曲的结论。根据建立的成形磨齿齿向修形误差评价数学模型,提出一种基于调整砂轮和工件安装参数的接触线优化方法,并以一种鼓形修形齿轮为例对其进行了验证。实例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有效消除斜齿轮鼓向修形时齿面修形扭曲现象,减小齿向修形误差。
- 郭二廓黄筱调方成刚袁鸿
- 关键词:齿向修形接触线
- 砂轮修整误差对数控成形磨齿加工精度的影响被引量:10
- 2013年
- 基于曲面包络理论建立砂轮修整误差影响下的实际砂轮曲面的数学模型,然后求解实际磨削齿面的端面廓形并评价其与设计廓形的偏差,考察各个砂轮修整误差对磨齿精度的影响。在数控成形磨齿机上进行了磨削实验并用三坐标测量仪测量磨削后的齿轮。测量结果显示齿廓精度达到了4级(ISO 1328-1—1997)。
- 张虎黄筱调方成刚郭二廓
- 关键词:砂轮齿轮
- 数控成形磨齿机在线测量系统标定误差的辨识及补偿被引量:6
- 2015年
- 针对数控成形磨齿机在线测量存在标定误差的问题,对标定误差对齿廓误差测量的影响进行了理论分析。首先基于广义极坐标法建立了齿廓误差评价的数学模型。其次通过数值研究发现齿廓倾斜偏差与径向标定误差和切向标定误差成线性关系且满足叠加原理。依据所得规律,提出了标定误差的辨识及补偿方法。最后在数控成形磨齿机上进行实验验证,经补偿后的测量结果与基准标准齿轮的精度基本吻合,验证了所提算法的正确性。
- 吴彬彬黄筱调方成刚张虎郭二廓
- 关键词:误差补偿
- 新工科背景下《工程材料及制造技术基础》课程教学探索被引量:8
- 2018年
- 《工程材料及制造技术基础》是高等学校机械类专业的一门技术基础必修课程,该课程具有理论体系复杂、知识覆盖面广、综合实践性强等特点。针对该课程特点和学生学习效果不佳的情况,结合新工科的培养要求,文章分析了现有课程教学体系和教学现状中存在的问题,并据此提出了《工程材料及制造技术基础》的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一是构建大工程材料的内在课程体系、二是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模式、三是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性,旨在满足新工科专业的课程建设需要,提高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
- 郭二廓
- 关键词:课程改革
- 双刀盘铣削斜齿轮端面齿形分析被引量:1
- 2014年
- 针对单刀盘铣齿端面齿形不均匀余量对后续齿面精加工的影响,提出一种双刀盘铣齿方法。使用空间包络理论建立双刀盘铣齿数学模型,推导双刀盘铣齿接触条件式,得到空间接触线,并根据螺旋面啮合原理得出端面齿形。利用渐开线齿廓性质,对端面齿形的法向偏差进行了求解,求取端面齿形法向偏差的分布形式,得到最大法向偏差。通过与单刀盘铣齿端面齿形进行比较,进一步验证双刀盘铣齿对端面齿形的优化,表明双刀盘铣齿可有效减小齿面法向偏差,改善齿面余量分布。
- 杨会超黄筱调方成刚郭二廓
- 强力车齿加工理论与方法研究综述
- 2025年
- 齿轮是众多装备的关键基础零件,其加工工艺水平对提升各行业的装备性能具有重要意义。强力车齿属于新兴的齿轮加工方法,具有高效精密、绿色干切等显著优势,已成为新能源/燃油汽车变速装置、机器人减速器、行星传动装置上复杂精密齿轮加工的首选工艺。因此,从车齿加工的齿轮几何学理论出发,阐述了基于交错轴无侧隙啮合车齿理论与基于双自由度线面共轭车齿理论的区别,梳理了几种典型结构的车齿刀具设计原理与方法,分析了车齿切削机理和工艺参数对刀具使用寿命和齿面加工精度的影响,指出强力车齿技术的发展现状以及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车齿技术的主要研究重点。
- 郭二廓刘树龙陈子彦乔华刘德永陈明
- 关键词:工艺参数
- 加工螺旋面的成形盘铣刀刃磨原理及应用
- 2014年
- 针对可重磨成形盘铣刀刃形曲面复杂,在普通三轴联动数控机床上存在着难以加工的问题。依据空间坐标变换,得到砂轮磨削成形盘铣刀复杂空间刃形的数学模型,提出了一种在普通三轴联动数控机床上磨削自由曲线的刀具路径生成方法,先将刀盘复杂刃形曲线法矢投影与磨削位置砂轮接触点所在平面法矢投影匹配,再将刀盘上的刃形坐标点与砂轮上的接触点高阶匹配,求解得到砂轮运动轨迹点坐标。砂轮沿着该轨迹点运动包络出的刃形原理误差小于0.6μm,满足磨削加工要求。磨削和铣削结果表明,所采用加工方法在普通三轴联动数控机床上可满足盘铣刀任意复杂刃形的磨削。
- 方成刚巩建鸣郭二廓张虎黄筱调
- 微织构/混合纳米流体协同微量润滑对车削Inconel 718的影响
- 2025年
- 为了揭示刀具微织构和纳米流体的协同微量润滑机理,开展了MoS_(2)、多壁碳纳米管(multiwalled carbon nanotubes,MWCNTs)和MoS_(2)/MWCNTs混合纳米流体和刀具前/后刀面的微坑/微槽织构微量润滑车削Inconel 718高温合金的实验研究。采用皮秒激光技术在陶瓷刀片的前/后刀面加工出微坑/微槽织构并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进行了表征。制备了MoS_(2)、MWCNTs和MoS_(2)/MWCNTs混合纳米流体,测定了其黏度和表面张力。对纳米流体和微织构的协同影响润湿性进行了测试。进行了切削速度、前刀面微织构、后刀面微织构和纳米流体种类的四因素四水平的正交切削实验,评价指标为切削力、三维表面粗糙度和切屑变形系数。实验结果表明,在减小切削力和切屑变形方面,MoS_(2)纳米流体、前刀面平行槽微织构和后刀面圆坑微织构的协同作用最优;在降低表面粗糙度方面,MoS_(2)/MWCNTs混合纳米流体、前刀面平行槽微织构和后刀面圆坑微织构效果更好。
- 裴宏杰张晨阳霍宇航郭二廓
- 关键词:微量润滑纳米流体多壁碳纳米管二硫化钼
- 正铲液压挖掘机三副摇杆工作机构的超多目标优化设计
- 2023年
- 为解决液压挖掘机工作机构的超多目标优化难题,以新型三副摇杆正铲挖掘机构为研究对象、开展基于超多目标进化算法的优化设计研究。以三副摇杆工作机构的功能特点和正铲挖掘机的挖掘力、推压力、挖掘图谱指标等性能指标为目标函数建立其约束超多目标优化模型。通过引入自适应旋转模拟二进制交叉算子,提出一种改进的约束超多目标进化算法,增强算法处理复杂约束优化问题的能力,并在标准测试函数集中进行验证。将改进算法应用于70 t级液压挖掘机三副摇杆工作机构优化实例中,并与当前最先进的8种约束多目标进化算法进行比较研究,验证所提出算法的有效性。最后基于理想解法从得到的非支配解集中筛选出满意度最高的三副摇杆工作机构设计方案,并与现有经典机型方案的性能参数进行比较。优化结果表明:提出的算法在挖掘机工作机构优化中相比于其他进化算法具有明显优势,能得到极具竞争力的三副摇杆工作机构优化方案。
- 徐弓岳冯泽民郭二廓
- 关键词:进化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