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宏蒙
- 作品数:6 被引量:64H指数:5
-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煤燃烧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农业科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 烘培对典型农业秸秆吸水性能的影响被引量:13
- 2013年
- 为了解低温烘焙对生物质在空气中长期储放特性的影响机制,以典型农业废弃物秸秆为研究对象,采用恒温恒湿箱分析烘焙秸秆的吸水特性,并分析了烘焙温度对秸秆平衡吸水率的影响规律。研究发现生物质颗粒的吸水过程主要表现为最初水分的快速增加和后期的缓慢增加到逐渐平衡2个阶段,其分别为表面孔隙结构的快速物理吸水和表面有机含氧官能团的化学吸附和缓慢水合引起的;烘焙温度不同,其吸水特性明显不同,烘焙温度越高,吸水速率越慢,平衡吸水率越低,经过260℃烘焙预处理,相比原样其平衡吸水率降低了40%;环境湿度对吸水性也有明显影响,随空气湿度的增大,吸水量呈指数型增长。这对生物质的长期储存和运输及后续热化学利用有重要意义。
- 郝宏蒙杨海平刘汝杰陈应泉李攀陈汉平
- 关键词:烘焙环境湿度
- 农业秸秆烘焙特性及对其产物能源特性的影响被引量:14
- 2012年
- 农业秸秆由于含水量高、能量密度低、不易储存等缺点,限制了其规模化应用。以稻秆、棉秆等典型秸秆为研究对象,采用固定床反应器研究了秸秆的烘焙及其对秸秆物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烘焙后农业秸秆表观体积明显缩小,粒度分布更加均一化,可磨性能得到显著提升;固体含氧官能团数量减少,同时固定碳含量显著提升,氧含量明显降低,发热量明显提高;然而烘焙后质量产率和能量产率均有所降低,但能量产率始终优于质量产率。烘焙有利于秸秆能源特性的提高和物化特性的改善,对提高生物质品质有积极的作用。
- 陈应泉杨海平朱波郝宏蒙王贤华陈汉平
- 关键词:烘焙红外分析
- 烘焙对生物质热解产物特性的影响被引量:35
- 2013年
- 烘焙可有效地降低生物质中的水分和氧,对其热解过程有显著的影响。该文主要研究了烘焙温度(200,230,260,290℃)对生物质热解过程及产物特性的影响行为及影响机制;研究发现烘焙能改善热解产物的品质,随着烘焙温度的升高,热解合成气中CO含量由48%逐渐减少到34%,CH4和H2增加,其中H2含量最大增加了77.4%,而液体产物中,乙酸和水分含量逐渐减小,水分含量最大减少了42.8%,而酚类产物的含量明显增加,有利于生物油品质的提高。该研究为烘焙技术的发展和生物质高效热化学转化提供科学参考。
- 杨晴梅艳阳郝宏蒙杨海平王贤华陈汉平
- 关键词:热解纤维素木质素烘焙生物油
- 烘焙生物质疏水性能及热解特性研究
- 作为煤、石油、天然气之后的第四大能源,生物质资源因其数量巨大、环境友好、可再生以及CO2零排放而得到广泛的利用。但是由于生物质存在季节性强、分散较广、含水量高(10-50%)且吸水性强、能量密度低、难于粉碎、流动性差等问...
- 郝宏蒙
- 关键词:生物质微观结构热解液化
- 文献传递
- 温度对烟杆热解炭、气、油联产特性的影响被引量:10
- 2013年
- 烟杆热解多联产是烟杆高值化利用的重要选择之一。文中主要研究了烟杆热解转化过程中气液固产物的形成析出机制以及联产机制。研究发现随着热解温度的升高,气体产率直线增加,固体焦逐渐减少,液体油产率则在20%左右变化不大。在低温下,热解气主要为CO2和CO,随着温度的升高,CO、H2和CH4的量逐渐增大,且在700℃时CO高达35.65%,热解气热值也升高到12.53 MJ/m3,是较理想的气体燃料。液体油的组成较为复杂,其中吡啶类、酯类和一些酸类大分子有机物含量在低温下较高,而在高温下由于二次反应而使其含量降低,苯酚类和芳环类有机物均在高温下含量较高。随着温度的上升,焦炭中的有机官能团逐渐减少,在600℃后,烟杆基本热解完全。
- 胡强陈应泉杨海平郝宏蒙王贤华陈汉平
- 关键词:烟杆热解多联产
- 棉杆的烘焙及其对热解特性的影响
- 生物质热解是实现生物质高效转化和产品高质化利用的主要途径之一,本文以棉杆作为研究对象,首先采用固定床反应器研究了秸秆的烘焙及其对秸秆物化特性的影响,然后在水平管式炉上对其烘焙产物的热解特性做了研究。发现经过烘焙预处理后,...
- 郝宏蒙杨海平陈应泉朱波王贤华陈汉平
- 关键词:生物油热解特性物化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