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辉 作品数:16 被引量:46 H指数:4 供职机构: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天文地球 水利工程 经济管理 环境科学与工程 更多>>
城市街区尺度数值模式的建立及其在污染物扩散中的应用 本文介绍了北京大学大气物理与大气环境研究组研发的一个用于精细模拟城市街区尺度风场、湍流场与气态物质扩散过程的数值模式-北京大学街区尺度模式(Peking University Block Scale Model,PKUB... 刘树华 陈笔澄 缪育聪 郑亦佳 李源 王姝 郑辉 赵靖川关键词:街区尺度 风场 湍流场 浓度场 文献传递 一种基于河网汇流演算的数值天气预报方法及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河网汇流演算的数值天气预报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配置初始数值天气预报模型,基于初始数值天气预报模型开展区域预报模拟得到径流深数据,将径流深数据转换为河道入流数据;构建河网汇流演算方案,并基于河... 郑辉北京大学陆气耦合模式的研发及检验 陆地表面和大气边界层是地球气候系统中的关键组成部分。陆面物理、生化过程以及大气边界层湍流输送过程对全球能量、水分循环以及气候变化有着显著的影响。陆地表面地表类型多样,物理、生化过程复杂,陆地与边界层之间存在非线性的相互作... 郑辉关键词:陆面过程模式 陆气相互作用 气孔导度 干旱区 SEW (中国)的发展 郑辉关键词:传动设备 跨国公司 市场营销 NoahMP-RAPID在高海拔山地流域的模拟检验与误差分析 被引量:2 2019年 高海拔山地流域水能资源丰富、山洪易发;但产汇流机制复杂、降水数据不确定性大,准确的山地水文过程模拟面临较大困难.本研究采用中国区域地面气象要素数据集CMFD(China Meteorological Forcing Dataset)驱动NoahMP陆面过程-RAPID河网汇流耦合模式,模拟青藏高原东侧大渡河干流逐日流量,并根据铜街子、龙头石流量站观测数据率定RAPID中的波速参数,检验了NoahMP中SIMGM和NOAH两种不同的产流过程参数化方案的模拟能力,评估了CMFD降水驱动数据的系统性偏差.研究发现,基于Philip入渗模型的NOAH方案优于基于TOPMODEL的SIMGM方案,能较为准确地模拟大渡河干流流量逐日变化,相关系数大于0.85、纳什系数约为0.3;对纳什系数的数学分解发现,纳什系数较低主要是由于模拟流量显著偏低造成的,若剔除系统性偏差,NOAH方案的纳什系数可提高至约0.7.模拟流量的系统性偏差主要来自于降水驱动数据;与雨量站观测和反演数据相比,CMFD显著低估了大渡河流域平均降水量,且其系统性偏差与高程有关,在低海拔地区高估,高海拔地区低估.本研究表明,使用NOAH产流方案的NoahMP-RAPID耦合模式对大渡河流域水文过程有较好的模拟能力,可进一步应用于水库调度优化;而提高雨量站密度、降低降水数据产品的系统性偏差是进一步改进高海拔山地流域水文过程模拟的关键. 王姝 郑辉 林佩蓉 郑兴 杨宗良关键词:水文过程模拟 陆面过程模式 径流 关中平原麦田干热风过程陆气交换特征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7 2015年 干热风是常发生在中国北方冬小麦产区的高温、低湿、风速较大,并伴随有强热量交换和水分蒸发过程的农业气象灾害.当其发生时如果不能保证作物水分的供给,将严重影响产量.因此,开展干热风发生机理的准确模拟与预报,对指导采取适时的农田管理措施,保障小麦产量至关重要.本文应用中尺度气象模式WRF(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ing)输出结果驱动北京大学陆面模式PKULM(Peking University Land Model)的模拟方法,结合气象台站观测与风云3A卫星遥感反演的叶面积指数数据,对关中平原2008-2013六年间干热风过程中农田生态系统温度、湿度、风速、感热通量、潜热通量等陆气交换特征进行了数值模拟.准确模拟出了干热风发生期间的大气温度、相对湿度、风速、土壤温度、土壤含水量及冠层感热通量、总感热通量、冠层潜热通量和总潜热通量等关键要素特征,揭示了本地区干热风的两种形成机制.模拟结果表明:WRF对干热风过程的温度场、湿度场与风场模拟比较准确,PKULM对于植物在干热风过程中、特别是气孔关闭阶段的感热、潜热通量的模拟明显优于WRF-Noah LSM(Noah Land Surface Model)的模拟效果.模拟结果与相应气象要素的观测值数值接近、变化趋势一致,在实际干热风发生时间段内的各要素模拟值均达到干热风指标,因此使用本模式系统模拟预报干热风灾害是可行的. 王姝 刘树华 郑辉 缪育聪 李源 赵靖川 盛黎 郑亦佳 朱琳关键词:干热风 WRF 叶面积指数 关中平原 一种在山地河谷区域布局新能源开发位置的方法及装置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开发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在山地河谷区域布局新能源开发位置的方法及装置,其中方法基于目标地形网格数据中每个网格对应的新能源波动量、新能源开发类型和新能源开发总量,生成能源波动性包络图;通过气象水文耦合软件,... 杨恒 陈双龙 郑辉 梁犁丽 杨钊 吕振豫 马昊 董义阳碳中和背景下大气科学碳氮循环研究前沿问题与建议 被引量:4 2023年 碳循环不断受到气候变化、大气CO_(2)浓度、人类活动和氮循环等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然而,未来以"碳达峰和碳中和"为目标的排放情景下,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碳汇潜力仍然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影响了实现双碳目标的碳减排和碳增汇相关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厘清大气科学中关于碳氮循环演变研究有关科学认识将会为中国碳达峰和碳中和的实现提供有力地科学支撑。文章回顾了国内外大气科学中碳氮循环研究的基础和现状,分析了当前气候变化、大气CO_(2)升高、碳氮循环相互作用的关键过程和人类活动对地球系统碳氮循环研究的影响。其中,氮营养元素对碳循环的影响充分表明生物固氮和大气氮沉降等过程对碳汇有重要影响,可以减少地球系统模式中碳汇模拟的不确定性;此外,由于气候变化是气候系统对外强迫的快变响应和慢变响应的综合结果,在大气科学中有必要区分快变响应和慢变响应对中国碳汇的影响,分析人为碳排放清零后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碳汇潜力和固碳速率的变化;最后,在此基础上获得相应的启示并给出了未来的策略建议,以期为国家碳中和战略顺利实施提供参考与借鉴。 彭静 丹利 周天军 季劲钧 冯锦明 黄玫 杨富强 徐忠峰 郑辉 应恺然 李嘉伟 钱拴关键词:碳循环 氮循环 气候变化 一种基于河网汇流演算的数值天气预报方法及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河网汇流演算的数值天气预报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配置初始数值天气预报模型,基于初始数值天气预报模型开展区域预报模拟得到径流深数据,将径流深数据转换为河道入流数据;构建河网汇流演算方案,并基于河... 郑辉一种河网密度保持的河网中心线和集水区自动化提取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河网密度保持的河网中心线和集水区自动化提取方法,所属领域为数字水文建模与地理信息领域,包括:通过将二维河网密度分布作为空间变量输入,结合流向数据,实现河网中心线与集水区的协同提取,并保持各局部流域单元内提... 郑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