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洁
- 作品数:105 被引量:544H指数:14
-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科学研究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政治法律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 染色体22q11微缺失综合征的临床表现与荧光原位杂交诊断结果被引量:4
- 2007年
- 目的研究22q11微缺失综合征(22q11 microdeletion syndrome,22q11 DS)的临床特征与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luorescencein situhybridization,FISH)诊断结果的意义。方法评估临床表型,应用FISH技术检测外周血标本22q11区域的微缺失;对FISH结果和临床特征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64例疑似患儿中FISH检测微缺失为14例,阳性率21.9%。确诊患儿广泛存在多发畸形。建立了以面容异常(x1)、先天性心脏畸形(x2)、免疫问题(x3)为变量的FISH诊断结果(y)的Logistic回归预测方程:y=-8.206+2.324x1+2.725x2+1.674x3,P=exp(y)/[1+exp(y)]。结论精确的临床评估可以初次筛选有22q11微缺失危险性的患儿,其FISH检查结果可通过Logistic回归方程进行预测。
- 秦玉峰杨建滨解春红邵洁赵正言
- 关键词:染色体22Q11荧光原位杂交LOGISTIC回归
- 早期缺铁与大脑发育被引量:17
- 2014年
- 缺铁(iron deficiency,ID)和缺铁性贫血(iron deficiency anemia,IDA)是最常见的单一营养缺乏性疾病,在孕妇与学龄前儿童中发病率最高。在缺铁所致的所有结局中,最令人关注的是早期缺铁对儿童大脑和发育的影响。大量研究发现,早期缺铁通过改变脑结构、神经递质功能和神经代谢,伴随基因和蛋白组分的改变,影响着感觉运动、认知语言和社会情绪的发育。新的研究进展提示了生命早期的脑发育存在着铁依赖的关键期,重申了早期预防缺铁的重要性。
- 邵洁
- 关键词:缺铁缺铁性贫血大脑发育
- 儿童铁缺乏和缺铁性贫血防治专家共识被引量:27
- 2023年
- 铁缺乏症(iron deficiency,ID)、缺铁性贫血(iron deficiency anemia,IDA)影响儿童生长发育及大脑认知功能发展。我国儿童ID和IDA患病率较早年已明显下降,但由于国土辽阔、各区域的发展程度不均以及各民族生活习惯差异等原因,部分区域儿童的患病率仍然较高。儿童ID和IDA的规范化防治对改善儿童生长发育,提高我国人口素质意义重大。为此,中华预防医学会儿童保健分会、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儿童早期发展专业委员会、福棠儿童医学发展研究中心儿童保健专业委员会和《中国实用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组织专家参考国家相关部门文件及国内外临床指南共识,查阅循证文献,通过反复研讨形成符合我国临床需求的《儿童铁缺乏和缺铁性贫血防治专家共识》。
- 中华预防医学会儿童保健分会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儿童早期发展专业委员会福棠儿童医学发展研究中心儿童保健专业委员会《中国实用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陈立邵洁陈艳妮彭咏梅钟燕左英熹徐韬王琳
- 关键词:铁缺乏缺铁性贫血儿童
- 专家解读:孩子睡眠时的“小动作”
- 2006年
- 睡眠在我们的一生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因为几乎人生中的1/3时间都是在睡眠中度过的。睡眠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我们的生活质量。而对于孩子来说,睡眠质量的好和坏直接关系到生长发育。
- 王雪飞邵洁
- 关键词:睡眠质量孩子生活质量生长发育
- 杭州市学龄前儿童的日间功能及其与睡眠质量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了解杭州市学龄前儿童的日间功能、睡眠质量及其相关性。方法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杭州市5所幼儿园儿童共930例,采用一般情况问卷、儿童睡眠习惯问卷(CSHQ)及幼儿日间功能问卷收集资料,分析不同年龄、性别儿童的睡眠质量,及不同睡眠质量的儿童的日间功能表现。结果共914例3-6岁儿童纳入分析。42.0%(384/914)儿童存在睡眠质量不良,其中3-岁组儿童睡眠不良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年龄组(P<0.05),无性别差异(P>0.05)。日间功能总得分随年龄增长逐渐下降,不同年龄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白天倦怠、难以完成工作情况在不同年龄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负性情绪及明显多动情况在各年龄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睡眠质量良好组日间功能总得分及各分项得分均低于睡眠质量不良组,两组在总得分及完成工作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睡眠质量不良的学龄前儿童的日间功能较差,主要表现为白天难以完成工作。
- 胡莉菲何婷婷邵洁朱冰泉
- 关键词:学龄前儿童睡眠质量
- 微量营养素与妇幼健康
- <正>~~
- 邵洁
- 关键词:微量营养素缺铁性贫血维生素
- 文献传递
- 孕期铁缺乏对婴儿情绪行为的影响
- 铁缺乏症是世界上最常见的单一营养缺乏性疾病,在孕妇与学龄前儿童中发病率最高。据统计,在发展中国家,超过50%的孕妇患有贫血,而4岁以下儿童的患病率是46~66%,其中一半就是由缺铁造成的。未表现为贫血的铁缺乏症则发病率更...
- 朱丽邵洁楼金旰赵正言
- 关键词:铁缺乏正常组围产期铁蛋白情绪行为
- 文献传递
- 出生体重的再认识与研究进展被引量:19
- 2019年
- 新生儿的出生体重是衡量胎儿宫内营养状况及出生结局的一项重要指标。目前我国每年仍有超过100万的低出生体重儿,同时巨大儿的出生率逐年上升。大量出生体重的相关研究发现过低或过高的出生体重不仅与出生后较差的体格生长和神经发育落后风险相关,同时也增加成年期代谢病及心血管疾病的风险,由此,重新认识了出生体重及其对一生健康与发展的重要性。文章通过对不同出生体重的流行病学特点、出生体重相关的影响因素,其对神经认知发育、代谢与心血管疾病的影响及其机制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介绍,提出正确认识出生体重,早期防控不适当出生体重的相关风险因素,权衡利弊,把控出生后追赶的速率和程度,可能有利于一生的健康与发展。
- 吕颖邵洁
- 关键词:出生体重表观遗传学
- 血常规指标对儿童铁缺乏的预测作用被引量:12
- 2020年
- 目的探讨血常规指标在筛查儿童铁缺乏中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至2019年5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1443名6月龄~18岁健康体检儿童(男862名、女581名)的血常规指标及血清铁蛋白(SF)水平。以SF<20μg/L为铁缺乏判断依据,同时伴有贫血(6月龄~5岁血红蛋白<110 g/L,6~18岁血红蛋白<120 g/L)为缺铁性贫血(IDA)组:SF<20μg/L同时排除贫血为无贫血铁缺乏组,SF≥20μg/L合并贫血者为铁状态不明贫血组,SF≥20μg/L无贫血者为健康对照组。定量资料以±s或M(四分位间距)描述,组间比较应用方差分析或非参数秩和检验分析,并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血常规指标及低血红蛋白密度百分比(LHD)对IDA及铁缺乏的预测价值。结果1443名儿童年龄2.1(3.3)岁,健康对照组1061例,无贫血铁缺乏组292例,铁状态不明贫血组43例,IDA组47例。铁缺乏发生率高于贫血发生率[23.5%(339/1443)比6.2%(90/1443),χ2=169.76,P<0.01]。无贫血铁缺乏组LHD、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均高于健康对照组[0.088(0.093)比0.073(0.068),0.131±0.013比0.126±0.008,P均<0.01],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均低于健康对照组[(80±4)比(83±4)fl,(326±9)比(329±8)g/L,P均<0.01];IDA组LHD[0.322(0.544)]、RDW(0.151±0.018)均高于无贫血铁缺乏组,MCV[(73±6)fl]、MCHC[(309±14)g/L]均低于无贫血铁缺乏组(P均<0.01)。MCHC、LHD、RDW、MCV预测铁缺乏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3(95%CI:0.60~0.67)、0.63(95%CI:0.60~0.67)、0.67(95%CI:0.63~0.70)和0.73(95%CI:0.69~0.76)。以MCV<80.2 fl、RDW>0.131或MCHC<322 g/L为界值,筛查铁缺乏的灵敏度分别为0.540、0.469和0.336,均高于血红蛋白筛查铁缺乏的灵敏度(0.139,χ2=121.70、87.47、35.56,P均<0.01)。结论血常规中MCV、RDW、MCHC均可作为铁缺乏的筛查指标,简便易于基层推广。
- 詹建英郑双双董文红邵洁
- 关键词:儿童红细胞分布宽度
- 贵州省6~36月龄儿童铁缺乏现状及缺铁性贫血影响因素研究
- 2025年
- 背景目前,儿童铁缺乏症(ID)及缺铁性贫血(IDA)患病率虽在全国范围内得到进一步的控制,但西部地区及城乡之间仍存在较大差距,贵州省作为一个多民族、经济水平相对落后的西南省份,饮食结构也较为不同,因此,探讨其儿童铁缺乏现状及IDA影响因素对于居民形成正确膳食习惯和生活方式并防控该类疾病具有重要意义。目的了解贵州省6~36月龄儿童铁缺乏现状,并分析6~36月龄儿童IDA的影响因素,为预防ID及IDA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本研究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法,于2022年6—10月在贵州省抽取902名6~36月龄儿童为研究对象,收集其人口统计特征、实验室检查指标、膳食频率等信息。膳食模式分析采用主成分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儿童IDA的影响因素。结果贵州省902例儿童中ID、IDA分别为134、43例,患病率分别为14.86%、4.77%。贵州省各地区儿童ID、IDA患病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城乡、家庭年收入、母亲文化程度、父亲文化程度、分娩方式、出生时间、出生体质量、子女个数、妊娠期贫血、近2周患腹泻或发烧儿童IDA患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2种膳食模式(传统型和动物蛋白型)较为有意义,2种膳食模式的方差贡献率为61.427%。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农村(OR=5.235,95%CI=2.045~13.402)、剖宫产(OR=3.815,95%CI=1.895~7.680)、早产(OR=4.471,95%CI=1.709~11.696)、子女个数3个及以上(OR=5.493,95%CI=2.236~13.494)是儿童IDA的危险因素(P<0.05),动物蛋白型膳食模式(OR=0.624,95%CI=0.426~0.916)是儿童IDA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贵州省6~36月龄儿童IDA患病率城乡差距仍然明显,农村、早产、剖宫产、子女个数3个及以上是儿童IDA的危险因素,动物蛋白型膳食模式是儿童IDA的保护因素。建议在农村地区着重普及看护人对于儿童ID的正确认识,强调�
- 邵晓颖邵晓颖邵洁朱焱邵金玲吴振莲赵钰张加才
- 关键词:铁缺乏症儿童膳食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