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溪达 作品数:18 被引量:168 H指数:7 供职机构: 中国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更多>>
不同牙根暴露量牙冠延长术对不同牙位疗效研究 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评价不同牙根暴露量的牙冠延长术对不同牙位的疗效。方法选择2007年1月至2011年1月沈阳市口腔医院拟行牙冠延长术的患者122例,共148颗患牙(前牙68颗、前磨牙48颗和磨牙32颗)。各牙位根据牙冠延长术中牙根暴露量(3或4mm)随机等分。检查术前及术后1个月、6个月和1年的出血指数、牙齿松动度、牙周袋深度和附着丧失,并进行比较。结果牙冠延长术中牙根暴露量为3mm时,术后各患牙均未出现松动,在术后1个月时均出现牙龈出血,术后6个月和1年牙龈出血得到改善;牙根暴露量为4mm时,术后1个月前牙出现松动,在术后6个月及1年恢复稳定,前磨牙和磨牙在术后均未出现松动。所有患牙的牙周袋深度和附着丧失在治疗后均有较明显的改善。结论术中牙根暴露3mm和4mm远期疗效均满意;为了获得更多的临床牙冠实现更好的修复条件,暴露牙根最好在4mm左右;而考虑到前牙美观问题,建议在前牙区术中牙根暴露量最好控制在3mm以内。 任国亨 赵溪达关键词:牙冠延长术 生物学宽度 牙周病临床诊断方法 被引量:13 2008年 牙周炎(periodontitis)是由细菌感染引起并侵犯牙周组织的慢性破坏性疾病,其主要特征是牙龈出血、牙周袋的形成、牙槽骨的吸收和牙齿松动等。以往,临床医生通过传统的检查,如视诊、探诊和普通X线片等方法诊断牙周病,但精确度不高,预测性低。 潘亚萍 赵溪达关键词:牙周病 牙龈卟啉单胞菌诱导的MIF通过受体CD74和CXCR4调节EA.hy926细胞中细胞间粘附分子-1的表达及单核-内皮细胞的粘附 目的:探索牙龈卟啉单胞菌诱导的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在动脉粥样硬化(AS)疾病中的作用机制及其功能性受体.方法:Western blot 检测牙龈卟啉单胞菌感染的EA.hy926 细胞中CD74 和CXCR4 的... 武运 徐婉悦 刘俊超 赵溪达 常春荣 刘静波 潘亚萍 张冬梅牙龈卟啉单胞菌慢性感染在口腔肿瘤发生早期的分子机制研究 目的:牙龈卟啉单胞菌(Porphyromonas gingivalis)是牙周病的主要致病菌,近期研究发现,牙龈卟啉单胞菌感染、牙周炎及口腔肿瘤之间存在不容忽视的相关性。目前,P.gingivalis感染在肿瘤发生早期的... 耿奉雪 常春荣 王宏岩 潘春玲 李倩 赵溪达 苗磊 潘亚萍关键词:牙龈卟啉单胞菌 肿瘤 生物信息学 文献传递 牙龈卟啉单胞菌肽酰精氨酸脱亚氨酶加重溃疡性结肠炎的实验研究 目的:牙周炎是由牙菌斑引起的感染性疾病,会导致牙齿支持组织破坏、牙周袋形成、附着丧失和牙槽骨吸收,最终会导致牙齿脱落,是影响人们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牙龈卟啉单胞菌(Porphyromnas gingivalis,P.g... 赵溪达关键词:牙龈卟啉单胞菌 溃疡性结肠炎 辅助性T细胞17 调节性T细胞 文献传递 牙龈卟啉单胞菌OmpH基因突变株的构建及其部分生物学特性研究 目的:外膜蛋白是细菌的重要毒性因子,关系到细菌对宿主细胞的定植与生长。细菌的外膜蛋白可参与营养物质的转运,维持细菌正常结构,对侵袭宿主细胞的致病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牙龈卟啉单胞菌(Porphyromonas gingiv... 姜慕舟 赵戬 赵雪 谭丽思 赵溪达 林莉关键词:牙龈卟啉单胞菌 外膜蛋白 红霉素 突变株 生物学特性研究 文献传递 侵袭性牙周炎患者牙周基础治疗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88 2010年 目的评价侵袭性牙周炎牙周基础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2006年9月—2008年12月于中国医科大学口腔医院牙周科就诊的48例侵袭性牙周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局限型侵袭性牙周炎(LAgP)20例,广泛型侵袭性牙周炎(GAgP)28例。所有患者均进行牙周基础治疗,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结束后1、3、6个月检测全口牙的探诊深度(PD)、临床附着丧失(CAL)、出血指数(BI)和牙齿松动度。结果 LAgP和GAgP患者在治疗后1、3、6个月的PD、CAL、BI和牙齿松动度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LAgP患者的PD、CAL在治疗后3个月与治疗后1个月比较,GAgP患者的PD、CAL在治疗后6个月与治疗后3个月比较,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第一恒磨牙治疗后1、3、6个月的CAL较同期中切牙的改善情况更明显。结论牙周基础治疗对侵袭性牙周炎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GAgP和LAgP患者牙周基础治疗后的中期效果有差异。 刘博 赵溪达 张建全 赵雪 潘亚萍关键词:侵袭性牙周炎 牙周基础治疗 疗效 白色念珠菌侵入口腔黏膜上皮体外模型的构建 目的利用口腔上皮细胞和胶原凝胶构建组织工程口腔黏膜上皮白色念珠菌侵入的体外模型。方法制备胶原溶液和中和溶液置于Transwell 24孔细胞培养板小室中,混合孵育15min,使胶原溶液聚合成凝胶状。然后接种口腔上皮KB细... 张冬梅 潘佳雨 徐秋芳 刘俊超 刘静波 赵溪达 常春荣关键词:白色念珠菌 口腔黏膜上皮 文献传递 利用Florida探针评价牙周炎非手术治疗的疗效 被引量:13 2007年 目的利用Florida探针评价牙周炎的非手术治疗的疗效。方法选择100例牙周炎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牙周非手术治疗,采用Florida探针检测患者在治疗前和治疗结束后1个月时的探诊深度(PD)和附着丧失(AL)。检测位点为患者所有天然牙的近中颊、颊正中、远中颊和舌正中4个位点。将全口牙分成前牙组、前磨牙组、后牙组和所有牙组4组,比较4组间、4个位点间以及PD<5mm和PD≥5mm的位点间治疗前后PD和AL的变化。结果前牙组、前磨牙组、后牙组和所有牙组治疗后PD和AL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明显改善(P<0.05),PD明显下降,且有牙周附着再获得;其中前牙的改善较磨牙和前磨牙更明显。PD<5mm和PD≥5mm的牙周位点间PD的恢复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明显好转;而AL在治疗前后无统计学差异(P>0.05)。4个位点间改善程度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Florida探针能够较准确、客观地评价牙周状况。牙周非手术治疗对牙周炎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前牙疗效更为明显,同一牙齿不同位点的疗效基本一致。 赵溪达 潘亚萍 赵雪 林莉关键词:牙周炎 牙周非手术治疗 老年群体牙周病流行现状及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2025年 牙周疾病负担与经济水平有关,经济水平较高的欧洲和西太平洋地区的牙周病负担低于非洲和东南亚地区,但都表现为65岁以上老年人群的牙周疾病负担更重。而我国目前是全球口腔疾病负担最重的国家,伤残调整生命年(disability adjusted life years,DALYs)占比18.69%,且牙周状况分布存在地域性差异,这与不同地区的社会经济条件、饮食生活习惯等因素有关。有调查结果出现45~64岁中年群体的牙周病患病率高于65岁以上老年群体的现象,这是由于牙齿脱落等原因导致老年群体的口腔状况在统计时易发生偏倚。老年群体牙周病的发生发展与多种因素有关:衰老引发牙周组织生理性退化和免疫功能衰退;行动能力减弱以及口腔健康意识淡薄使得口腔日常清洁不足;糖尿病、骨质疏松和认知障碍等全身性疾病会加重牙周组织炎症;吸烟、高热量饮食、营养素缺乏等对牙周组织有累积影响。目前我国老龄化的加剧意味着口腔疾病负担加重,对社会医疗资源的分配提出更高要求,因此老年群体的牙周疾病防治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65岁以上的老年人作为研究群体,搜集并总结国内外该群体牙周病的流行情况,探讨老年群体牙周病的影响因素,以期为老年群体牙周病的早期预防、疾病控制和疾病防治提供依据。 马腾宇 赵溪达 刘璐关键词:老年群体 牙周病 吸烟 骨质疏松 知信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