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晓晖 作品数:104 被引量:477 H指数:13 供职机构: 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上海市浦东新区科技发展基金 上海市浦东新区卫生系统医学领先人才培养基金 上海市卫生局科研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社会学 经济管理 电子电信 更多>>
一种防食道返流的自动控制装置及鼻饲装置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具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防食道返流的自动控制装置及鼻饲装置,包括上位机、中央控制器、报警系统和胃肠减压结构;所述报警系统探测到胃内容物超过设定的阈值时实时向中央控制器发出数据溢出提示,启动报警组件工作,... 杨娟 顾文超 孙万驹 赵晓晖 隋海晶 朱兆丰 陈勇 陈恩龙 赵李克 江萍 徐光如 康燕蓉文献传递 β-淀粉样蛋白40与2型糖尿病患者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 目的探讨T2DM患者血清β-淀粉样蛋白40(Aβ1-40)水平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的关系。方法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CA)北京版量表测评糖尿病患者的认知功能,入组糖尿病MCI患者92例,无MCI对照组40例,检... 蒋晓真 赵晓晖 陈蕊华 秦玉兰 顾哲 顾佩莉 周斌 朱震宏 徐凌燕 邹宇峰关键词:糖尿病患者 Β-淀粉样蛋白 HBALC 文献传递 脑白质疏松患者颈动脉斑块稳定性与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2及9的关系 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脑白质疏松(LA)患者颈动脉斑块稳定性及其与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的关系。方法:将入组的LA患者根据头颅MRI表现分为脑室周围型组,皮质下型组和混合型组。应用颈动脉彩超检测其颈动脉斑块并分为稳定性和不稳定性斑块,计算斑块积分。ELISA法检测MMP-2及MMP-9水平。结果:①皮质下型组和混合型组斑块阳性率及不稳定颈动脉斑块积分均较脑室周围型组显著增高(P<0.05);②皮质下型组和混合型组的MMP-2、MMP-9水平与脑室周围型组相比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③3组LA患者的MMP-9水平与不稳定斑块积分均呈正相关。结论:皮质下型和混合型组LA患者的颈动脉斑块阳性率及斑块不稳定性均较脑室周围型高;皮质下型组的MMP-2和MMP-9水平与脑室周围型组比存在差异;MMP-9水平与不稳定斑块积分呈正相关,提示皮质下型LA与颈动脉斑块存在一定相关性。 周媛 赵晓晖 陈娟 白青科 江泉 隋海晶 陈翠荣 沈健关键词:脑白质疏松 颈动脉斑块 基质金属蛋白酶2 基质金属蛋白酶9 普罗布考联合阿托伐他汀对脑梗死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23 2010年 目的探讨普罗布考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对脑梗死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干预作用。方法急性脑梗死患者120例,入院查颈动脉彩超提示存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其中男68例,女52例,年龄74±15岁,随机分为两组:阿托伐他汀组男35例,女25例,年龄73±16岁,予阿托伐他汀(20 mg/d)治疗;联合治疗组男33例,女27例,年龄76±18岁,予阿托伐他汀(20 mg/d)和普罗布考(500 mg/d)联合治疗。两组患者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6个月、12个月及24个月检测血清脂蛋白相关性磷脂酶A2活性、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情况,并进行分组分析。结果阿托伐他汀组和联合治疗组治疗前脂蛋白相关性磷脂酶A2活性分别为18.43±8.01 mmol/(min.L)和18.65±8.12 mmol/(min.L),无显著性差异;治疗6个月脂蛋白相关性磷脂酶A2活性分别为14.98±4.21 mmol/(min.L)和12.68±2.04 mmol/(min.L),明显下降,联合治疗组下降更显著;治疗12个月两组脂蛋白相关性磷脂酶A2活性分别为11.57±1.62 mmol/(min.L)和11.98±1.43 mmol/(min.L),进一步明显下降;治疗24个月脂蛋白相关性磷脂酶A2活性分别为12.06±1.68 mmol/(min.L)和11.34±1.61 mmol/(min.L),继续保持12个月时水平,但联合治疗组较阿托伐他汀组下降更明显(P<0.05)。阿托伐他汀组治疗前、治疗后6个月、12个月及24个月稳定性斑块积分分别为2.73±0.31、2.68±0.46、3.92±0.28及3.84±0.35,6个月时积分有所减少,但无统计学意义,12个月、24个月时积分较前两时间点明显增高(P<0.05);不稳定性斑块积分分别为6.82±0.37、4.38±0.42、3.02±0.43、3.28±0.29,6个月时积分较治疗前明显减少(P<0.05),且12个月、24个月时积分进一步较少(P<0.01)。联合治疗组治疗前、治疗后6个月、12个月及24个月稳定性斑块积分分别为2.68±0.34、2.73±0.50、3.01±0.44及2.89±0.42,各时间点间无显著性差异;不稳定性斑块积分分别为7.08±0.39、4.92±0.33、3.11±0.46及2.28±0.41,各时间点间均有显著性� 赵晓晖 周媛 陈翠荣 白青科 沈健 陆练军 陈娟 杨娟 朱玉萍关键词:脑梗死 阿托伐他汀 颈动脉粥样斑块 脂蛋白相关性磷脂酶A2 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脑卒中直接机械取栓与桥接治疗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25 2020年 目的对比分析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脑卒中直接机械取栓与桥接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差异。方法回顾性收集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医院神经内科、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内科自2015年10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116例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接受直接机械取栓63例(直接机械取栓组),接受桥接治疗53例(桥接组)。采用统计学方法分析比较2组患者间术前基线资料、诊治情况以及术后即刻血管有效再通率、术后出血转化发生率及症状性颅内出血率、术后90 d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和病死率等安全性和有效性指标的差异。结果直接机械取栓组患者的术前Alberta卒中项目早期CT评分(ASPECTS)、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均明显低于桥接组,发病至就诊时间明显长于桥接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直接机械取栓组与桥接组患者间术后出血转化发生率(34.9%vs.1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血管有效再通率(69.8%vs.79.3%)、症状性颅内出血率(15.9%vs.7.6%)、术后90 d预后良好率(28.6%vs.35.9%)和病死率(22.2%vs.17.0%)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直接机械取栓与桥接治疗对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相似。 任海兵 刘慧琴 王思思 张健颖 杨文进 赵晓晖 青科 肖国栋 曹勇军关键词:前循环 机械取栓 静脉溶栓 MR-DWI逆转的影响因素及其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患者预后的影响 2025年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MR-DWI)发生逆转的预测因素及其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静脉溶栓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2008年5月至2018年4月予静脉溶栓的252例AIS患者,分为DWI逆转组31例、对照组221例。分析溶栓前和溶栓后24 h的MR-DWI图像。MR-DWI逆转定义为溶栓后24 h DWI高信号体积较溶栓前减少。比较逆转与无逆转患者的基线特征和临床结局差异,分析影响MR-DWI逆转因素及良好预后因素。结果DWI逆转组基线收缩压、糖化血红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后循环脑卒中比例均低于对照组(P<0.05);溶栓时间窗较对照组缩短(P=0.039)。DWI逆转组的良好预后优于对照组(P<0.05)。以MR-DWI逆转为因变量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收缩压、LDL-C均为MR-DWI逆转的独立预测因素。总体研究人群中,MR-DWI逆转、年龄、基线NIHSS评分、合并大动脉狭窄是良好神经功能结局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AIS患者MR-DWI高信号逆转与更低的收缩压和LDL-C有关,MR-DWI高信号逆转可作为早期预测AIS静脉溶栓疗效和预后的生物标记物。 王思思 张健颖 杨烁 蔡翊君 李艳霞 李锦师 杨娟 刘赞华 白青科 赵晓晖关键词:弥散加权成像 逆转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静脉溶栓 丁苯酞注射液治疗不同严重程度的大脑中动脉脑梗死患者的疗效 被引量:7 2019年 目的观察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治疗不同严重程度的大脑中动脉狭窄脑梗死患者的疗效。方法将90例发病时间窗≥6 h并且≤24 h的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为常规药物加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治疗14 d,对照组为常规药物治疗14 d。大脑中动脉严重程度根据ASPECTS评分、PWI-DWI、3D-TOF MRA来区分。指标观察在入院当天、14 d不同严重程度两组的NIHSS评分、BI指数及mRS评分。结果 ASPECTS评分、3D-TOF MRA、PWI-DWI分别代表梗死体积大小、大脑中动脉狭窄程度及缺血半暗带。无论ASPECTS评分高低、3D-TOF MRA狭窄程度及PWI-DWI匹配程度如何,治疗组治疗后较治疗前的NIHSS评分、BI指数、mRS评分均有明显差异(P <0.01)。结论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对大脑中动脉狭窄脑梗死患者梗死体积大的、大脑中动脉狭窄程度重的和缺血半暗带不明显的患者疗效依然显著,提示丁苯酞改善侧枝循环,改善临床预后。 杨娟 赵晓晖 李锦师 刘慧琴 王玲玲 任海兵 王思思 颜静 隋海晶关键词:脑梗死 丁苯酞 NIHSS评分 医务社工不同时期的干预对脑梗死患者身心状态及社会支持的影响 被引量:1 2018年 分析医务社会工作者不同时期的干预对脑梗死患者身心状态及社会支持的影响。选取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医院收治的脑梗死住院患者24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n=120)和对照组(n=120),干预组患者由医务社会工作者予以四个时期的干预(早期干预、家庭干预、康复期干预、全程干预),对照组患者无医务社会工作者的干预。各组在入组时间和终点评估时间(3个月后)均予以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估。发现,四个不同时期的干预组在3个月后的心理状态方面均有明显改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明显(P<0.01):在社会支持系统方面,康复期干预、全程干预较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而早期干预和家庭干预两组无差异(P>0.05);在日常生活能力方面,早期干预和康复期干预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P<0.05),而家庭干预和全程干预较对照组没有差异(P>0.05)。可见,医务社会工作者对脑梗死患者不同时期的干预对其身心状态和社会支持有积极影响,值得由院内早期干预推广至院外家庭和社区进行干预。 赵李克 赵晓晖 杨瑛 杨娟 邱晓婷关键词:医务社会工作者 家庭干预 全程干预 THRIVE评分预测头颅MRI指导的静脉溶栓后脑出血 2024年 目的 评估血管事件健康风险(THRIVE)评分对头颅MRI指导的静脉溶栓后患者脑出血的预测价值。方法 根据溶栓后有无脑出血分为脑出血组和非脑出血组,分析两组间THRIVE评分有无统计学差异。结果 头颅MRI指导的静脉溶栓后脑出血组THRIVE评分明显高于非脑出血组(P=0.000),两组间心房颤动(P=0.000)和溶栓前NIHSS评分(P=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THRIVE评分与头颅MRI指导的静脉溶栓患者脑出血相关,而心房颤动和溶栓前NIHSS评分独立相关。 李敏 李锦师 魏丽 陈娟 白青科 赵晓晖关键词:脑出血 不同时间窗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静脉溶栓治疗椎-基底动脉系统脑梗死的疗效 被引量:19 2012年 目的探讨不同时间窗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治疗椎-基底动脉系统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对26例经多模式MRI证实的椎-基底动脉系统脑梗死患者行rt-PA静脉溶栓治疗,治疗时间窗<4.5 h组和4.5~9 h组各13例。患者在治疗前及治疗后24 h、14 d、90 d进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90 d时行Bathel指数(BI)、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比较两组的疗效;观察溶栓后有无脑出血发生。结果 <4.5 h组与4.5~9 h组各时间点NIHSS、BI及mR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5 h组与4.5~9 h组各有1例非症状性脑出血。90 d时,<4.5 h组mRS评分预后良好7例(53.85%);4.5~9 h组6例(46.15%),两组预后良好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椎-基底动脉系统脑梗死静脉rt-PA溶栓治疗4.5 h时间窗和适当延长治疗时间窗均安全有效。 沈健 白青科 赵振国 赵晓晖 陆练军 朱玉萍 周媛 陈娟 杨娟关键词:椎-基底动脉系统 脑梗死 静脉溶栓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