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慧雯
- 作品数:14 被引量:26H指数:3
- 供职机构:天津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交通运输工程水利工程更多>>
- 人工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手术期心理需要分析及护理对策被引量:5
- 2009年
- 目的:了解人工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手术期的心理需要,提出相应护理对策。方法:对65例人工关节置换术患者采用问卷调查。结果:人工关节置换围手术期患者有不同的心理需要,不同文化程度的患者心理需求不同。结论:人工关节置换围手术期患者的心理需求较高,护理人员应尽力满足患者的心理需求,给予针对性的人性化护理,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 赵慧雯
- 关键词:人工关节置换心理需要护理
- 术前导尿对减少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尿路感染效果的Meta分析被引量:2
- 2018年
- 目的:评价不留置尿管或术前不实施导尿术对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患者泌尿系统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通过Embase、Medline、Pubmed、Elsevier、CBMdisc、CNKI、Cochrane library、Joanna Briggs(JBI)循证卫生保健国际合作中心图书馆等数据库检索关于术前留置尿管和不留置尿管对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的临床对照试验。采用Cocahrane Handbook 4.2.2对文献质量进行评价,RevMan 5.3.0对文献资料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7项文献,其中6项RCT和1项CCT。5项研究结果显示不留置尿管可以降低尿路感染的发生率,4项研究结果显示不留置尿管可增加术后尿潴留的发生率。结论:术前不留置尿管可以降低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尿路感染的发生率。
- 赵慧雯罗文杨维利
- 关键词: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导尿尿路感染
- 一种多模态疼痛等级自动评定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模态疼痛等级自动评定方法,该方法通过采集患者的面部表情图像、语音信号及生理数据,利用多模态数据融合技术和深度学习模型对患者的疼痛等级进行自动评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对多模态数据进行预处理以提取关键特...
- 郑得志王泽臣罗文王磊赵慧雯刘军
- 跨理论模型健康教育对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自我效能感的影响
- 目的 研究以跨理论模型为基础的健康教育方式对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自我效能感的影响,为提高此类患者的健康教育效果提供客观依据.方法 选取2015年8月~2016年8月在我科入住的108例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
- 罗文赵慧雯温志华
- 关键词:膝关节骨关节炎自我效能
- TKA术后深部感染患者焦虑和压抑心理分析及心理护理效果研究
- 2013年
-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totalkneearthroplasty,TKA)是治疗晚期膝关节病变的有效方法,Bae等随访10年和20年假体生存率分别为93.8%、70.9%。目前TKA手术在我国也得到广泛开展并取得良好效果,但术后感染仍然是困扰关节外科的一种严重并发症。TKA术后感染患者不仅承受严重的身体痛苦,还经常担心感染不能控制、感染复发、截肢等,往往处于严重的焦虑、恐惧状态,有些患者甚至出现悲观、敌视、轻生的念头。
- 赵慧雯刘军张宇王磊孙云波孙振辉
- 关键词:全膝关节置换心理护理
- 关节置换术机器人手术系统的现状及发展趋势被引量:2
- 2024年
- 随着计算机视觉、深度学习等尖端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关节置换术机器人手术系统在稳定性和准确性方面与关节置换术传统手术技术相比具有显著优势,有效地提高了手术治疗效果。随着关节置换术机器人手术系统的不断迭代更新,并与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相结合,产生了强大的术前规划和智能操作功能。当今市场上关节置换术机器人手术系统种类繁多,本文就关节置换术机器人手术系统的最新应用现状及今后发展趋势进行综述,阐述了关节置换术机器人手术系统在临床应用方面的优势和局限性,并提出可解决的方案,为今后关节置换术机器人手术系统的研究发展提供参考。
- 卜延民赵慧雯郑得志罗文
- 关键词:机器人人工智能
- 老年人群膝关节动作识别方法
- 本发明公开的老年人群膝关节动作识别方法,包括:收集老年人膝关节动作的视频或图像数据并进行标注;选择YOLOX作为目标检测模型并配置YOLOX模型的参数;将数据进行预处理;将数据分为训练集和验证集,训练集输入YOLOX模型...
- 刘军李冰杨涛赵慧雯罗文
- 椎旁肌间隙入路伤椎置钉技术对胸腰段骨折患者近远期预后的影响
- 目的 观察椎旁肌间隙入路伤椎置钉技术对胸腰段骨折患者近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3月我院骨伤科收治的90例胸腰段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45例患者采用传...
- 罗文赵慧雯温志华
- 关键词:胸腰段骨折椎旁肌间隙入路
- 自我效能理论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现状被引量:7
- 2015年
- 自我效能指人们对自己在特定情况下完成某项工作的期望、信心或信念,即人们对自己完成某个特定行为或达到某项要求的自信程度[1].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班杜拉(Albert Ban-dura)于1977年提出,目的是挖掘研究对象的内在潜能,提高自信心.随着自我效能在护理工作中的大量应用,近年来自我效能在骨科护理工作中应用的研究报道逐渐增加.现将有关自我效能在骨科护理中的研究综述如下.
- 赵慧雯罗文
- 关键词:骨科护理自我效能干预研究
- A behavior intervention program base on self-efficacy theory and individualized with the aim to improve the communication skills for patients with total knee replacement: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 <正>Instruction:虽然临床工作人员与患者交流的有效性对临床健康教育起着重要影响,但是患者在与健康卫生工作人员交流的过程中往往缺乏信心及针对性。研究证实根据自我效能理论为基础的行为干预可以短期提高患者的康复自我...
- 赵慧雯罗文
- 关键词:医患交流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