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 3篇文化科学
  • 2篇哲学宗教

主题

  • 3篇感染率
  • 3篇艾滋病
  • 2篇彝族
  • 2篇网络成瘾
  • 2篇洗手
  • 2篇小学生
  • 2篇艾滋病病毒
  • 2篇HIV-1
  • 2篇病毒
  • 1篇大学生
  • 1篇大学生网络
  • 1篇大学生网络成...
  • 1篇学生网络
  • 1篇抑郁
  • 1篇因特网
  • 1篇上网
  • 1篇上网行为
  • 1篇统计学
  • 1篇吸烟率
  • 1篇洗手行为

机构

  • 5篇四川大学
  • 3篇兰州大学
  • 2篇凉山州疾病预...
  • 1篇兰州医学院第...
  • 1篇凉山彝族自治...
  • 1篇四川护理职业...

作者

  • 8篇赵庆革
  • 4篇张建新
  • 3篇王科
  • 3篇廖强
  • 3篇王启兴
  • 3篇赵笑颜
  • 3篇杨淑娟
  • 3篇龚煜汉
  • 3篇余刚
  • 2篇尹碧波
  • 2篇胡晓斌
  • 2篇王菊
  • 2篇杨文亮
  • 2篇孙易蔓
  • 2篇张梦菡
  • 2篇翟雯雯
  • 2篇张素华
  • 1篇张苗
  • 1篇白亚娜
  • 1篇满相吉

传媒

  • 2篇中国学校卫生
  • 2篇现代预防医学
  • 1篇中华流行病学...
  • 1篇中国艾滋病性...
  • 1篇中国社会医学...

年份

  • 2篇2017
  • 3篇2016
  • 2篇2013
  • 1篇2012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兰州市大学生网络成瘾与抑郁的关系被引量:7
2012年
目的了解大学生网络使用状况及网络成瘾对抑郁的影响,为大学生网络成瘾及其导致抑郁情况的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整群分层选取兰州市8所高校一~四年级大学生1 807名,应用上网行为调查表及抑郁自评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用网络成瘾诊断量表进行判断分析。结果大学生网络成瘾率为11.07%,网络成瘾倾向率为10.46%;男生网络成瘾率为13.50%,女生网络成瘾率为8.51%;二年级学生网络成瘾检出率最高为14.86%,一年级学生网络成瘾倾向检出率最高(13.46%);农科学生网络成瘾检出率最高为16.98%;上网目的多为游戏的学生中抑郁检出率最高为53.48%;网络成瘾、网络成瘾倾向及网络未成瘾的大学生的中重度抑郁检出率分别为34.00%、38.10%和11.99%。结论网络成瘾状况对兰州市大学生抑郁情况有不良影响。
赵笑颜胡晓斌张梦菡孙易蔓赵庆革杨文亮
关键词:因特网抑郁
凉山彝族自治州2011—2013年基于BED捕获酶联免疫法估算HIV-1新发感染率被引量:15
2016年
目的 了解凉山彝族自治州HIV感染情况及新发感染率。方法 收集凉山州2011-2013年每年医疗机构HIV监测人数分别为412 608例、393 699例及443 025例,用酶联免疫和蛋白印迹方法检测出HIV抗体阳性样本数量分别为4 480、3 999及4 719份,再应用BED捕获酶联免疫法(BED-CEIA)进一步检测,排除HIV-1既往阳性样本,得出新发感染所占比例,进而估算每年的HIV-1新发感染率。结果 凉山州2011-2013年HIV阳性感染率分别为1.09%、1.02%和1.07%,新发感染率(95% CI)分别为0.34(0.32~0.37)%、0.62(0.58~0.66)%和0.61(0.57~0.65)%。2011-2013年HIV新发感染人群主要集中在男性,分别为64.24%(433/674)、59.22%(504/851)和58.37%(495/848);彝族分别为84.72%(571/674)、94.59%(805/851)和84.20%(714/848);已婚人群分别为61.57%(415/674)、61.45%(523/851)和60.50%(513/848),文盲和小学文化程度人群分别为60.24%(406/674)、61.57%(524/851)和60.03%(509/848)。结论 HIV新发感染率比感染率更能反映艾滋病的流行状况,研究结果提示凉山州艾滋病疫情形势仍然严峻,需加大防控力度。
赵庆革龚煜汉廖强余刚王科王菊尹碧波杨淑娟张建新梁鹏艳王启兴
关键词:艾滋病
应用BED-CEIA方法估算四川省凉山州2013年多类人群HIV-1新发感染率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根据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凉山州)2013年吸毒人群、女性阳性者子女、阳性者配偶或性伴、孕产妇和临床病人艾滋病病毒(HIV)的感染状况,估算新发感染率。方法对凉山州2013年病例报告新发现的所有HIV-1感染者样本进行BED-CEIA HIV IgG捕获酶免疫测定法(BED HIV-1 incidence capture enzyme immunoassay,BED-CEIA)检测,并结合流行病学背景资料,估算多类监测人群的HIV新发感染率。结果在五类人群中,吸毒人群的HIV感染率和新发感染率均处于最高水平,分别为2.94%和1.65%;其次是女性阳性者子女,HIV感染率和新发感染率分别为2.23%和1.25%;阳性者配偶或性伴的HIV感染率为0.93%,新发感染率为0.26%;临床病人的HIV感染率为0.51%,新发感染率为0.31%;孕产妇的HIV感染率和新发感染率最低,分别为0.39%和0.25%。结论吸毒人群仍然是凉山州艾滋病防控的重点人群,同时也应关注艾滋病病毒的家庭内传播,尤其是母婴传播,在凉山州艾滋病已从高危人群蔓延到一般人群,艾滋病防控的力度和广度应继续加强。
梁鹏艳龚煜汉廖强余刚王科王菊尹碧波杨淑娟张建新赵庆革王启兴
关键词:BEDHIV-1艾滋病病毒
凉山州彝族小学生洗手行为习惯现况及影响因素研究
目的:了解凉山州彝族儿童手卫生知识和洗手行为现况,分析影响洗手行为习惯形成的促进因素和不利因素,为探索针对彝族地区儿童的不良洗手行为习惯干预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自拟调查问卷,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
姚永娜张素华翟雯雯赵庆革张建新
关键词:小学生洗手行为彝族
兰州市城市居民吸烟现状调查被引量:11
2013年
目的了解兰州市城市居民吸烟现状,为开展有效的控烟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兰州市两个社区作为研究现场,对1072名年龄15岁及以上的社区居民进行吸烟行为调查。结果兰州市城市居民吸烟率为34.14%(366/1072),男性吸烟率为55.07%(353/641),女性吸烟率为3.02%(13/431);不同文化程度社区居民吸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4.90,P=0.18);不同职业社区居民吸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6.28。P=0.00),体力劳动者吸烟率最高,达50.00%,退休人员吸烟率最低,为22.88%;58.20%吸烟者每天吸烟支数主要集中于1~10支;25岁以前开始吸烟的累计频率高达88.5%。结论兰州市居民吸烟率较高,男性是社区居民控烟工作的重点人群,吸烟者的开始吸烟年龄大多小于25岁,应重点加强针对青少年男性吸烟危害的健康教育。
王传鹏赵庆革白亚娜刘鹏张苗赵笑颜
关键词:吸烟率
凉山州彝族小学生洗手行为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了解凉山州彝族儿童手卫生知识和洗手行为现况,分析影响洗手行为习惯形成的因素,为探索针对彝族儿童的不良洗手行为习惯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自拟调查问卷,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该地区357名在校小学生进行自填式和报告式问卷调查。结果彝族小学生洗手行为习惯形成率为55.20%,手卫生知识得分为(70.9±16.7)分。城乡间比较,农村学生洗手习惯形成率(53.1%)、餐前洗手率(74.7%)均较城镇学生(73.3%,93.3%)低(χ~2值分别为4.484,4.363,P值均<0.05)。手卫生相关知识是促进洗手习惯的因素(OR=1.301),农村户籍、三年级是学生形成洗手习惯的不利因素(OR值分别为0.365,0.465)。不良的洗手行为习惯能够增加学生腹泻发病率(χ~2=8.995,P<0.01)。结论凉山州彝族小学生洗手行为习惯不容乐观。应重点针对三年级小学生加大手卫生相关知识的教育,特别是洗手时机、方法的宣教。
姚永娜张素华翟雯雯赵庆革苗泓丽杨文婷张建新王立娟马吉阿洛
关键词:洗手健康教育统计学
四川省凉山州2011-2013年应用BED-CEIA法估算临床病人的HIV新发感染率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了解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医疗机构临床病人的艾滋病病毒(HIV)新发感染状况及流行趋势。方法 2011-2013年,在四川省凉山州通过医疗机构其他就诊者、受血制品前和术前检查所发现的全部HIV-1感染者为对象,采集样本进行BED-CEIA检测,估算临床病人的HIV新发感染率。结果 2011-2013年,凉山州医疗机构来源人群中共发现HIV抗体阳性病人6 087例,各年分别为1 843例、2 031例、2 213例,HIV-1阳性率分别为0.54%、0.68%和0.51%,新发感染率各为0.17%[95%可信区间(CI):0.15%~0.19%]、0.41%(95%CI:0.38%~0.45%)和0.31%(95%CI:0.29%~0.34%)。结论凉山州临床病人的新发感染率有所上升,艾滋病向一般人群扩散,应扩大艾滋病的防控范围。
王启兴姚永娜杨淑娟廖强余刚肖琳赵庆革龚煜汉王科梁鹏艳
关键词:艾滋病病毒
大学生网络成瘾现状及其对交往焦虑的影响被引量:12
2013年
目的了解兰州市高校大学生网络成瘾状况,探讨研究网络成瘾对大学生行为与心理因素的影响,为网络成瘾的预防和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兰州市多所高校大学生1 900人为研究对象;采用网络成瘾量表、交往焦虑情况量表(IAS)等对研究对象进行测评。结果兰州市大学生网络成瘾发生率为11.07%,网络成瘾倾向者占10.46%。网络成瘾及网络成瘾倾向的大学生交往焦虑情况较非网络成瘾大学生严重。以游戏、聊天和购物为上网目的的大学生较其他学生更容易出现交往焦虑现象。结论上网行为与网络成瘾情况对大学生心理状况有负面影响,注重与人交流并控制过度上网行为,有利于对交往焦虑的改善。
张梦菡赵笑颜孙易蔓胡晓斌杨文亮赵庆革满相吉梁洁
关键词:网络成瘾交往焦虑上网行为大学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