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小津

作品数:8 被引量:46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更多>>
相关领域:航空宇航科学技术经济管理一般工业技术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航空宇航科学...
  • 2篇经济管理
  • 1篇电子电信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4篇航天
  • 2篇中国航天
  • 2篇国航
  • 2篇航天事业
  • 1篇电源
  • 1篇中国共产党
  • 1篇中国共产党人
  • 1篇神谱
  • 1篇碳纤维
  • 1篇篇章
  • 1篇谱系
  • 1篇谱写
  • 1篇自力更生
  • 1篇自信
  • 1篇嫦娥
  • 1篇网络
  • 1篇网络应用
  • 1篇卫星
  • 1篇卫星宽带
  • 1篇力学测试

机构

  • 7篇中国空间技术...
  • 1篇北京空间飞行...
  • 1篇中国核动力研...
  • 1篇中国原子能科...
  • 1篇中国工程物理...
  • 1篇中国人民政治...
  • 1篇中国航天科技...

作者

  • 7篇赵小津
  • 1篇万钢
  • 1篇刘仓理
  • 1篇焦泽兵
  • 1篇宋亚吉
  • 1篇李集林
  • 1篇朱安文
  • 1篇李杰
  • 1篇乐群星
  • 1篇罗琦
  • 1篇柳卫平
  • 1篇张洪太
  • 1篇曾未
  • 1篇李大明
  • 1篇宋晨英

传媒

  • 2篇航天器工程
  • 1篇卫星应用
  • 1篇中国政协
  • 1篇军工文化
  • 1篇中国科学:技...
  • 1篇前瞻科技

年份

  • 2篇2022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6
  • 1篇2005
  • 1篇2003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高模量复合材料力学性能测试被引量:2
2003年
从理论分析和力学试验的角度对高模量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单向拉伸试件提出了改进的方法和措施,并且通过试验验证了改进方法的正确性。
宋亚吉赵小津
关键词:碳纤维复合材料高模量力学测试
中国空间事业发展的系统工程理论自信研究被引量:3
2018年
航天器系统工程,是在中国航天事业开创和发展过程中,在钱学森系统科学思想指导下,探索形成的具有航天特色的系统工程技术和管理的理念、体系和方法,并在中国空间事业发展与实践过程中不断丰富创新。文章从系统工程的起源和内涵出发,深入分析了航天器系统工程发展历程及应用实践,提出了新时期坚定系统工程理论自信、推动空间事业新发展的思路。
赵小津李杰焦泽兵黄昕李大明宋晨英乐群星
关键词:航天器
空间核反应堆电源研究被引量:40
2019年
空间核反应堆电源是自持的核裂变能在空间的应用,能从根本上解决未来航天器大功率需求的瓶颈问题,是大规模开发和利用空间资源的前提.本文在综述国外新型空间核裂变反应堆电源的技术方案、发展规划的基础上,结合未来发展趋势、任务需求和主要技术路线,提出了空间核反应堆电源按照10, 100, 1000 kWe级不同功率等级分阶段滚动发展的设想,以及需重点突破的关键技术、涉核安全性应重点关注的内容,可为未来空间核反应堆电源的研制提供参考.
吴伟仁刘继忠赵小津代守仑于国斌万钢刘仓理罗琦庞涪川朱安文唐生勇柳卫平张传飞曾未
关键词:安全性
卫星宽带网络应用被引量:1
2005年
介绍了卫星宽带网络的技术及应用,分析了卫星宽带网络的经济效益,指出卫星宽带网络将成为卫星应用产业发展的一个新亮点。
赵小津李集林马学华
关键词:卫星宽带网络
继往开来 谱写空间事业新篇章
2016年
2016年是中国航天事业创建60周年。60载风雨兼程,筚路蓝缕;60载自力更生,自主创新。回顾中国航天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光辉历程,重温那些激情燃烧的岁月,总结在工程和任务实践中积累的经验成果,我们深深感到,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凝聚着党和国家的正确领导,饱含着全国人民的殷切期盼和几代航天人的不懈拼搏。
张洪太赵小津
关键词:航天事业篇章自力更生光辉历程
看中国航天人的浪漫
2022年
嫦娥探月、天问问天、北斗组网、神舟邀游、天宫筑梦·在“奋进新时代”主题成就展里,众多航天元素惊艳亮相。有人说“航天事业最大的浪漫,就是将梦想变成现实”。从“嫦娥”到“天问”,一个个命名中,人们读懂了中国航天人的浪漫。十年来,中国航天人接过前辈的接力棒,在广表太空不断刷新中国速度、中国精度、中国高度,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赵小津
关键词:嫦娥航天事业浪漫
深厚博大的航天精神及其力量
2022年
深厚博大的航天精神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磅礴绵延的精神力量。从“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到探月精神、新时代北斗精神,航天精神贯穿着爱国奉献、自立自强等核心特质。航天精神有着深厚的渊源,由群众在实践中铸就,经中央赋予并大力倡导,成为广泛共识,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航天精神在持续丰富发展中,经过实践,转化为航天事业的发展与成就;贯穿时空,连缀成一个前后相承、与时俱进的精神系统;面向社会,发挥了对社会主流价值的引领作用。深厚博大的航天精神及其力量深刻启示我们:必须坚持党的坚强领导,不忘初心、矢志报国;必须增强志气骨气底气,坚定自信、自立自强;必须统筹物理事理人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必须把握发展规律大势,放眼时代、拥抱世界。以航天精神为引领,航天强国一定能够从梦想变为现实。
赵小津
关键词:航天精神中国航天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