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皮膜抗原和细胞角蛋白7在膀胱癌组织中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 2025年
- 目的探讨上皮膜抗原(EMA)和细胞角蛋白7(CK7)在膀胱癌组织中表达及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我院收治的91例膀胱癌标本和对应癌旁组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分析膀胱癌组织和癌旁组织EMA和CK7表达;分析EMA和CK7表达水平与膀胱癌患者临床病例特征的关系;采用Kaplan-Meier法EMA和CK7表达水平与患者生存的关系;采用COX回归分析影响膀胱癌患者预后生存的因素及其对膀胱癌预后诊断的价值。生存比较采用Log-rank法。结果膀胱癌组织中EMA和CK7高表达率[73.63%(67/91)、78.02%(71/91)]明显高于癌旁组织表达阳性率[12.09%(11/91)、15.38%(14/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388、8.469,P<0.05)。浸润深度T1~T2患者EMA和CK7高表达率[51.35%(19/37)、55.26%(21/38)]低于浸润深度T3~T4患者[88.89%(48/54)、92.59%(50/5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930、17.640,P<0.05)。淋巴结未转移患者EMA和CK7高表达率[56.86%(29/51)、58.82%(30/51)]低于淋巴结转移患者[95.00%(29/40)、97.50%(39/4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790、18.290,P<0.05)。Ⅰ~Ⅱ期患者EMA和CK7高表达率[56.60%(30/53)、67.92%(36/53)]低于Ⅲ~Ⅳ期患者[97.37%(37/38)、92.11%(35/3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940、7.547,P<0.05)。中高分化患者EMA和CK7高表达率[62.79%(27/43)、67.44%(29/43)]低于Ⅲ~Ⅳ期患者[83.33%(40/48)、87.50%(42/4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29、5.332,P<0.05)。EMA和CK7高表达3年累积生存率[46.27%(31/67)、48.57%(34/71)]明显低于低表达患者[79.17%(19/24)、80.95%(16/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 rankχ^(2)=7.725、6.876,P<0.05)。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和EMA和CK7表达水平是主要危险因素[95%可信区间(CI):0.978~1.514、1.011~2.198、0.7582~2.087、0.947~2.066,P<0.05]。EMA和CK7表达水平联合预测膀胱癌患者预后的曲线下面积(0.814,95%CI:0.687~0.948)明显高于单项检测曲
- 贺慧贺珍董黎胡爱侠周瑞锦
- 关键词:上皮膜抗原细胞角蛋白7膀胱癌临床病理特征预后不良
- 肺腺癌中TROP2、TTF-1、Napsin A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 2025年
- 目的探讨肺腺癌中滋养层细胞表面抗原2(TROP2)、甲状腺转录因子-1(TTF-1)、天冬氨酸肽酶A(Napsin A)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河南省人民医院2021年12月至2023年12月收治的134例肺腺癌手术患者,随访至2024年12月31日,随访期间失访6例,最终纳入128例患者。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肺腺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TROP2、TTF-1和Napsin A表达情况,Kaplan-Meier法绘制无复发生存曲线。结果肺腺癌组织中TROP2、TTF-1阳性率(57.81%、64.84%)及Napsin A阴性表达率(42.19%)均高于癌旁组织(7.81%、7.03%及2.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ROP2表达与TNM分期、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与其他临床病理特征无关;TTF-1表达与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与其他临床病理特征无关;Napsin A表达与肿瘤直径、TNM分期、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与其他临床病理特征无关。复发组TROP2、TTF-1阳性率(95.24%、97.62%)及Napsin A阴性表达率(78.57%)均高于未复发组(39.53%、48.84%及24.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28例患者随访期间42例复发,复发率为32.81%。TROP2阳性、TTF-1阳性、Napsin A阴性表达肺腺癌患者无复发生存率均低于TROP2阴性、TTF-1阴性、Napsin A阳性患者(P<0.05)。结论患者TROP2、TTF-1、Napsin A表达与肺腺癌临床病理特征及无复发生存密切相关。
- 贺慧刘秋雨张宁
- 关键词:肺腺癌甲状腺转录因子-1
- 宫颈粒细胞肉瘤临床病理研究被引量:6
- 2013年
- 目的探讨宫颈粒细胞肉瘤(GS)的临床病理特点、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报道我院近期诊断的1例宫颈孤立性GS,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本例GS以阴道流血为首发症状,镜下由弥漫分布淋巴样细胞构成,免疫组化显示MPO、CD43均阳性。结论宫颈GS是一种罕见肿瘤,初诊时易误诊为炎症或恶性淋巴瘤,免疫组化对诊断很有意义;早期确诊有助于早期治疗和延长患者生存期。
- 刘秋雨史玉洁贺慧张梦阳李真郝远瑞孔令非
- 关键词:宫颈粒细胞肉瘤免疫组织化学临床病理学
- 纤维支气管镜刷片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术对肺肿瘤诊断敏感性的探讨被引量:5
- 2013年
-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刷片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术(BAL)2种细胞学方法诊断肺肿瘤的敏感性,及其中存在的问题。方法对210例肺肿瘤从组织学类型上,分析2种细胞学方法的诊断敏感性,并进行统计学分析;对细胞学诊断阴性的病例分析其相应的原因。结果 210例肺肿瘤中,细胞学诊断阳性率为76.7%(161/210),均较单独刷片(68.6%,144/210)或单独BAL(36.7%,144/210)检查法诊断阳性率高。而细胞量少和细胞退变是导致诊断阴性的最常见原因。结论纤维支气管镜刷片和BAL 2种方法结合能提高阳性诊断率;细胞制片的质量和掌握正确的诊断要点是提高细胞学诊断准确性的关键。
- 刘秋雨贺慧史玉洁张梦阳王莹刘欣石曼丽
- 关键词:纤维支气管镜刷片支气管肺泡灌洗术肺肿瘤细胞学
- 常见HR-HPV各型在子宫颈组织中致癌能力的评估被引量:13
- 2016年
- 目的探讨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igh-risk human papilloma viruses,HR-HPV)各型与子宫颈病变进展的关系。方法对135例诊断结果为45例非子宫颈上皮内瘤变(non-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s,NSIL)、42例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low-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s,LSIL)、40例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igh-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s,HSIL)、8例子宫颈癌(squamous cervical cancer,SCC)的子宫颈活检组织蜡块进行HPV及E6/E7 mRNA的检测,分别应用PCR-反向杂交法、支链DNA技术(Quantivirus冷光仪)检测。结果 HPV 16在NSIL、LSIL、HSIL、SCC中感染率依次22.22%、21.43%、47.50%、62.50%,呈逐渐递增趋势(P=0.007);单一感染时,HPV 16的E6/E7 mRNA拷贝数依次是1 425.76、3 747.25、1 325.98、86 015.36,与子宫颈病变严重程度具有相关性(P=0.028);多重感染时,HPV 16伴其它HPV感染组在NSIL、LSIL、HSIL、SCC中的E6/E7 mRNA拷贝数呈递增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0),而其它HPV(不包括HPV 16)感染组表达的mRNA拷贝数与病变严重程度呈负相关性(P=0.044)。结论 HPV 16与子宫颈病变进展的关系最为紧密;在所有HR-HPV中HPV 16的致癌能力最强。
- 吕秀芳宋晓霞贺慧徐继跃孔令非
- 关键词:子宫颈肿瘤人乳头瘤病毒E6E7
- p16免疫组化染色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6
- 2016年
- 目的研究HE染色联合p16免疫组化(IHC)染色在宫颈癌筛查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筛选243例宫颈组织,应用HE染色及p16 IHC染色方法对其进行检测,另由两名病理诊断医生对染色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HE染色结果为166例非CIN、45例CINⅠ、12例CINⅡ、16例CINⅢ、4例宫颈癌。结合p16染色结果对HE染色结果进行回顾分析,非CIN中28例宫颈病变被漏诊,包括12例CINⅠ、6例CINⅡ、10例CINⅢ。结论 p16 IHC染色方法能够降低HE染色方法的漏诊率,提高灵敏度,HE染色联合p16 IHC染色在宫颈癌筛查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 吕秀芳宋晓霞贺慧徐纪跃孔令非
- 关键词:宫颈上皮内瘤变人类乳头状瘤病毒P16免疫组织化学
- 人工智能辅助分析技术在子宫颈细胞癌前病变筛查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9
- 2022年
- 目的探讨人工智能辅助分析技术在子宫颈细胞癌前病变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使用人工智能细胞学辅助阅片系统对86000例涂片进行分析,并与原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统计其特异性、敏感性等指标,同时分析人工智能细胞学辅助阅片系统的分级诊断结果。结果人工智能细胞学辅助阅片系统对子宫颈液基涂片的特异性可达74.16%,敏感性高达98.77%,同时对意义不明的非典型鳞状细胞(atypical squamous cells of unknown significance,ASCUS)/非典型鳞状细胞,不除外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atypical squamous cells,excluding highly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s,ASC-H)/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ow-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s,LSIL)细胞具有更高的敏感性。结论人工智能辅助分析技术实现了子宫颈细胞学智能化阅片,细胞学辅助阅片系统的应用有效地提高了病理医师的工作效率和诊断准确率,降低了漏诊风险。
- 胡爱侠朱琳贺慧胡金星王榭延李道宏靳钰炜洪帆孔令非杨志明温洲
- p16、p53及hTERC在人乳头状瘤病毒检测阴性子宫颈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被引量:4
- 2016年
- 一直以来人乳头状瘤病毒( HPV)感染被认为是宫颈癌的主要致病因素,起关键作用的是致癌基因E6、E7。然而,约10%的子宫颈腺癌和一定比例的子宫颈鳞癌HPV检测为阴性[1]。我们通过对 HPV DNA、E6/E7 mRNA、p16、p53、hTERC进行检测,探讨p16、p53及hTERC在HPV检测阴性子宫颈鳞状细胞癌的表达及意义。
- 吕秀芳宋晓霞贺慧徐纪跃孔令非
- 关键词:子宫颈鳞状细胞癌人乳头状瘤病毒HTERC阴性HPV检测
- 婴幼儿卡波西型血管内皮瘤的临床及病理学特征被引量:4
- 2015年
- 目的 探讨婴幼儿卡波西型血管内皮瘤(Kaposiform hemangioendothelioma,KHE)的临床及病理学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12月河南省人民医院诊断10例KHE的临床及病理资料,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肿瘤组织中CD34、CD31、GLUT-1、Ki-67、D2-40、SMA、ERG等指标的表达情况.结果 本组10例KHE均为婴幼儿,年龄13 d~13个月,肿瘤均发生于浅表皮肤,并累及深部软组织,最大径4 ~ 10 cm,其中8例位于四肢,4例病变皮肤累及范围广,8例合并卡麦综合征.肿瘤组织由增生的梭形和上皮样内皮细胞结节构成,结节周边可见新月形裂隙状血管.肿瘤细胞弥漫表达CD34、CD31、ERG,部分表达D2-40和SMA,总体Ki-67指数低,血管腔内滞留的红细胞表达GLUT-1.10例均行手术切除,1例术后第11天死亡,其余9例均痊愈出院,术后无复发.结论 KHE是一种中间型血管肿瘤,具有局部侵袭性,需要与好发于婴幼儿其他的相似良恶性肿瘤鉴别,卡麦综合征是其常见合并症.早期诊断和治疗能明显提高KHE患儿的生存率.
- 刘秋雨吴丹婷李真董长宪贺慧张梦阳孙斌孔令非
- 关键词:KASABACH-MERRITT综合征
- 胃肠道间质瘤合并良恶性消化系统肿瘤的临床病理及分子遗传学特征被引量:7
- 2014年
- 目的探讨14例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合并消化系统肿瘤的临床病理及遗传学特征。方法病例采用免疫组化SP法对14例GIST合并消化系统肿瘤中CD117、DOG1、CD34等的表达进行检测,基因测序法检测KIT、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受体α(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 receptor alpha,PDGFRA)的基因突变情况。结果消化系统肿瘤中12例为恶性,以癌为主(11/12);合并的GIST中13例发生于胃,直径均<2 cm,梭形细胞为主,核分裂象少见或无,免疫组化标记CD117、DOG1、CD34强表达;基因突变10例位于KIT第11号外显子,且14例均无PDGFRA基因突变。结论 GIST合并消化系统肿瘤中以腺癌多见,但也可合并其他组织来源良恶性病变;合并其他肿瘤的GIST以微小GIST为主,多存在KIT基因11号外显子变异。
- 刘秋雨缑向南阚云珍田鹏史玉洁贺慧孔令非
- 关键词:消化系统肿瘤胃肠道间质瘤KITDOG1